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减少病残儿的发生 ,提高产科质量 ,本文对影响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期达到及早防治围生儿死亡及新生儿窒息的目的。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共分娩活婴2 0 16例 ,其中窒息儿 183例 ,轻度窒息 14 1例 ,重度 4 2例。表 1 新生儿窒息与各种因素关系 [n( % ) ]孕 周<3 7  3 7~ 42  >42体重 (g)<2 5 0 0 ~ 3 999 ≥ 40 0 0自然分娩手术方式臀牵引 胎吸 剖宫产产程正常 异常胎儿窘迫 有 无 脐带因素 有 无 活婴 2 2 0 14 3 3 3 63 2 42 1611163 13 0 662 1…  相似文献   

2.
r‘,IJ...I生压.件巨睁巨 970840出生缺陷693例分析/张淑霞…//新生儿科杂志一1996,11(2)一78一80 经外科手术证实550例,经尸检证实85例,实验室检查45例,临床诊断13例。畸形共68种,消化系统占46 .5%,泌尿系统占14 .0%,呼吸系统占8.2%,以后依次为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住院疾病占首位是感染性疾病,其次为新生儿窒息、先天畸形、颅内出血、早产儿、硬肿症。693例中死亡85例(12.27%),同时期新生儿疾病死亡320例,其中做尸检187例,有出生缺陷占45.45%,在新生儿死亡原因中居首位,呼吸系统畸形死亡率最高,占50.88%。本组多发畸形21例,死亡20例,…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经临床症状与血气分析确诊的新生儿呼吸衰竭59例,其中Ⅰ型呼衰30例(50.8%),Ⅱ型呼衰29例(49.2%)。引起呼衰的原发性疾病中呼吸系统疾病占89.8%,其中新生儿窒息占首位(30.5%);肺外疾病占10.2%。59例中死亡14例,病死率23.7%,死亡病例中PH<7.25占92.8%。呼衰时酸碱紊乱类型以呼吸性酸中毒为最多占44.1%,依次为代谢性酸中毒(18.6%)及混合性酸中毒(16.9%)。新生儿呼衰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血气分析。介绍了头罩给氧时氧流量与氧浓度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其他     
073742贵州省2001~200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熊迎春…∥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5).-3483~3484073743北京市石景山区10年新生儿死亡情况分析/武一萍…∥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2).-1629~163010年活产新生儿数为11192例,新生儿死亡68例,死亡率为6.07‰,其中早期新生儿死亡62例,占全部新生儿死亡的91.18%。死亡序位第1位的先天异常35例,达51.47%,其中先天畸形24例,占68.57%。第2位为生后窒息15例,占22.06%。第3位为早产低体重10例,占14.71%。表3参2(林榕)其他…  相似文献   

5.
80例住院新生儿死亡病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方法 对我院2003年7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死亡的8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早产,早产儿的病死率占81.2%,早产儿前3位死亡病因分别为肺炎14例(14/6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3例(13/65)、窒息12例(12/65);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病死率越高.出生后生存时间越长,病死率越低.围生期新生儿病死率高,占新生儿死亡人数的91.2%.结论 加强围生期保健,控制妊娠并发症,加强产时监护,降低早产儿的出生率,可减少新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其它     
952500邢江县1990~19,2年婴儿死亡情况调查分析/王爱华//扬州医学院学报一1994,6(4).一374~375 1990~1992年全县活产儿19 134例,婴儿死亡总数365例,总婴儿死亡率为19.08%。。早期新生儿死亡202例(55.34%),新生儿死亡251例(68.77%)。187例死于市级医院,71例死于家庭,65例死于乡级医院。365例婴儿死亡原因构成及顺位,前6位为早产72例,新生儿窒息60例,肺炎54例,闷死49例,败血症17例,颅内出血16例。(张桂芳) 95250120年间463例住院儿童死亡分析/胡毓华//江苏医药一1995,21(5)一338 3岁以下的婴幼儿病死者占全部病死儿童62.4沁.<1岁的病死者又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甘肃省2004—2011年新生儿死亡特点及死因构成,为降低我省新生儿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甘肃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2004—2011年新生儿死亡监测数据,分析新生儿死亡特点及死因构成。结果 2004—2011年共监测活产新生儿161 700例,新生儿死亡1 572例(9.72‰),其中早期新生儿(0~7天)死亡1 332例(84.8%)。城市、农村及全省死亡新生儿中男婴(28.0%、31.1%、59.1%)比例均高于女婴(18.3%、22.3%、4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死亡出生地省(市)医院占38.0%,县区等基层医院及在家庭死亡占62.0%。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出生窒息和早产/低出生体重,县区医院新生儿死亡的第3位死因为出生缺陷。结论提高县级医疗单位的急救水平,完善新生儿急救绿色通道,规范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管理,并做好出生缺陷早期干预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近2年西安市儿童医院急诊患者死亡疾病谱变化和直接死亡原因.方法 对2009年至2010年我院收治的130例急诊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年主要死亡疾病依次为:肺炎,先天性心脏病,窒息,新生儿肺出血,颅内出血;2010年主要死亡疾病依次为:肺炎,窒息,病毒性脑炎,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肺出血,两年死亡疾病谱发生了明显变化.91例患儿找到直接死亡原因,依次为:呼吸衰竭25例(27.5%),心力衰竭17例(18.7%),休克17例(18.7%),窒息16例(17.5),脑疝16例(17.5%).结论 要降低急诊患儿的病死率,必须加强婴幼儿卫生保健,积极治疗肺部感染和全身感染,积极抗休克治疗,控制心力衰竭,以及预防误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死亡的变化规律。方法借鉴研究经济现象的方法,用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指标描述如皋市1991—2010年新生儿窒息死亡专率,运用动态数列分析技术,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动态变化。结果二十年新生儿窒息死亡专率平均水平为153.21/10万,在婴儿死亡中新生儿窒息为第4位死因,是新生儿死亡的第1位死因,占新生儿死亡的21.44%。在新生儿窒息死亡中,0天死亡占51.25%,7天内死亡占92.80%,出生于一级医院占78.95%,死于医院占85.87%。前10年新生儿窒息死亡专率呈指数曲线负增长,平均下降10.8/10万,后十年呈六次多项式曲线,波动起伏,平均上升0.07/10万。结论农村一级医院是新生儿窒息防治的重点环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治新生儿窒息将有助于控制并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我院新生儿病房1988年1月~1989年12月收治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88例,其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并发NEC 27例,占同期HIE病例的30.45%,占HIE病例数的16%。近年来NEC的病发有呈渐趋增加或相对增多的趋势。因此,本病发病因素应引起重视。本文27例病人中,25例以HIE入院,1例为RDS,1例为败血症合并HIE住院。经临床治疗,痊愈16例,死亡6例。5例家长放弃治疗,病死率为22%。本文提出加强围产保健,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病率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并对围产期严重缺氧小儿应延长开奶时间。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1年5月成立新生儿病房至1993年7月共收治新生儿窒息61例,其中男41例,女20例;日龄1小时至5天。诊断标准采用Apgar评分法,属轻度占54.1%,重度占45.9%。经产科复苏治疗,转我科后继续吸氧、抗感染、增加能量、预防脑水肿、镇静、止血等治疗,结果:治愈53例(86.9%),死亡8例(13.1%),其中死于窒息2例,死于合并症6例。2例属轻度窒息于生后7小时至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窒息新生儿阴离子间隙 (AG)的变化及对酸碱失衡的影响。本组男 36例 ,女 2 1例 ,入院日龄为 0 .5~ 2 4h。足月儿 39例 ,早产儿 11例 ,过期产儿 7例。轻度窒息 4 0例 ,重度窒息 17例。结果 5 7例中高AG(>16mmol/L) 2 8例 ,占4 9.1% ,正常AG(8~ 16mmol/L) 2 1例 ,占 36 .9% ,低AG(<8mmol/L) 8例 ,占 14 %。三组AG值 (mmol/L)分别是2 2 .8± 6 .7,13.6± 1.8,4 .3± 1.5。重度窒息组AG值为19.7± 6 .2 ,高AG发生率 82 .4 % (14 /17) ,轻度窒息组AG值为 12 .3± 5 .9,高AG发生率为 35 % (14 /40…  相似文献   

13.
其它     
00魂465宁乡县l,90一995年s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易舜华…刀实用预防医学一2000,7(3)一224 死亡总数3834例,死于医院1480例,死于家中2030例,死于途中324例。肺炎是该县婴儿死亡的第一死因,出生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第一死因,意外死亡是1一4岁儿童的第一死因婴儿死亡占5岁以「儿童死亡总数的70.65%,1一7天新生儿死亡占婴儿的51,臼%。表2参l(郑书元) 004466贵州省一,,-~一9,8年新生儿死亡分析/詹洁…//贵阳医学院学报一2000,25(2)一204一205 新生儿窒息是该地区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占29.24写,新生儿肺炎占21 .2%,早产占15.9%,新生儿破伤风…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窒息是围生期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国内报道其发生率4.7%~8.9%,国外报道其发生率5%~6%。窒息及其并发症占整个新生儿死亡原因的33.5%[1]。窒息后血清尿酸(UA)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报道尚少。本文通过对60例窒息新生儿血清UA水平测定,探讨其临床意义及指导治疗。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1.60例窒息组患儿均系我院新生儿科2004年9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窒息新生儿。其中单纯窒息组30例,该组患儿为窒息复苏后不伴其他器官损害,均为足月儿,体重2600~3800g,男18例,女12例;其中轻度窒息21例,生后1分钟Apgar评分4~7分,…  相似文献   

15.
为吸取教训,减少误诊,现将我院1981年10月至1987年8月,新生儿死亡有尸解资料的31例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早产儿10例(占32.3%),足月儿21例(占67.7%)。体重<1500g1例(占3.2%),<2500g14例(占45.2%),>2500g16例  相似文献   

16.
一、新生儿窒息仍是当今引起婴儿死亡和影响儿童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全世界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WHO1994年的统计数字表明,每年500万的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00万死于新生儿窒息,即新生儿窒息导致的死亡:已占到婴儿死亡的20%~30%.2000年全球<5岁儿童死亡1080万,其中≤28天的新生儿390万.在全球<5岁死亡数中42个发展中国家占90%,其中33%(29%~36%)为新生儿原因.在低经济国家新生儿死亡原因中,新生儿窒息为第一位占29%,依次为早产儿24%,严重感染24%[1].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窒息与宫内巨细胞病毒感染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与宫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窒息新生儿在生后1wk内进行血清CMV特异抗体IgM、IgC检测,部分病人同时送检脑脊液、尿、胃液找巨细胞包涵体、死亡病例进行病理检查。结果22例窒息新生儿中宫内CMV感染者16例,占72.73%.其力3例死亡。死亡病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全身性CMV感染。结论宫内CMV感染为窒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2004-2007年新生儿死亡监测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新生儿死亡原因,提出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 对2004-2007年全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上报的893例死亡新生儿进行分析.结果 全省新生儿总死亡率由2004年13.2‰降至2007年10.2‰,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83.8%,足月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67.8%;新生儿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多数死亡发生在医院(占82.4%),主要死因为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绝大多数新生儿死于医院,家中和途中死亡占17.6%;新生儿死亡各项指标农村均高于城市.结论 加强围生期保健、产前诊断及住院分娩,强化窒息复苏技术的培训及危重患儿三级转诊制度,开展新生儿死亡评审,以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小剂量镇静药综合治疗新生儿破伤风25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从1992年7月至1994年12月应用小剂量镇静剂及综合方法治疗中、重型新生儿破伤风25例,其中死亡11例,治愈14例,治愈率56.0%。 临床资料 本组重型21例,中型4例;其中合并肺部感染10例,脓疱疮和消化道出血各2例,硬肿症和佝偻病各1例。死亡病因为,抽搐窒息和呼吸衰竭各5例(占90%),死于并发症1例。全部病例入院后即应用安定、氯丙嗪各5~10mg/d,分次小壶滴入,大部分患儿合并使用鲁米那40~50mg/d,部分患儿加用甘露醇和硫喷妥钠。  相似文献   

20.
我院对1996年12月至2001年4月936例住院新生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86例确诊为新生儿颈静脉压迫综合征,男60例,女26例;早产儿15例,足月儿71例;均为头先露产,日龄小于24小时78例,~48小时5例,~72小时3例;有脐带绕颈66例(其中有宫内窒息16例),占76.7%,分娩时有宫颈收缩压迫颈静脉20例(均有肩娩出困难,产后检查新生儿颈部可见明显环形压迫痕迹),占2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