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07-108
对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8例腰椎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治疗,21例患者为前外侧入路组(A组),24例患者为后入路组(B组),23例患者为前后结合入路组(C组),对比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脊柱后凸Cobb角。结果患者脊柱后凸Cobb角经3种术式治疗均能改善,但C组疗效更优。据患者病变部位以及范围行不同手术方法是腰椎结核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对成人腰椎结核的中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成人腰椎结核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前路组、单纯后路组与前后路联合组,每组各28例,分别行单纯前路、单纯后路及前后路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采用国际通用脊髓损伤分级(Frankel分级)评估治疗后脊髓神经功能情况,检测术前、术后14 d及术后3个月Cobb角、血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变化,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前后路联合组比较,单纯前路组及单纯后路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后路组比较,单纯前路组术中出血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Frankel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术前比较,三组术后14 d及术后3个月ESR、Cobb角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前路组、单纯后路组、前后路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86%、10.71%、39.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临床应依据成人腰椎结核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手术入路方式,以获得良好的中期疗效,改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外侧入路和后侧入路的手术方式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144例患者随机分组两组各72例,分别采用前外侧入路和后侧入路进行手术,随访0.5a,评价疗效.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前路组长于后路组(P=0.000);出血量后路组少于前路手术组(P=0.000).前路组Frankel分级改善好于后路组(P=0.000).而Cobb角治疗后矫正度丢失前路组也要少于后路组(P=0.000).结论 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虽然后侧入路简单、创伤小,但前路手术功能恢复更为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方法39例脊柱结核患者行手术治疗,12例行病灶前路清除植骨融合术,27例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钢板内固定术,均用三联抗痨治疗至术后12~18个月。结果患者伤口36例一期愈合,1例窦道形成,2例复发,后期脊柱后凸畸形2例。结论及时正确的手术干预及规范化的抗痨治疗是提高脊柱结核治疗效果的关键。彻底的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并一期内固定术可以有效防止后凸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6.
脊椎结核约占骨关节结核的一半,发病部位以腰椎占首位,其次是胸椎和胸腰段脊椎[1]。我院1983~1995年的12年间,对199例胸、腰椎结核病人,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施行了病灶清除术,疗效满意。现对我们的一些做法进行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99例中,男性74例,女性125例,年龄8~76岁,平均33.1岁。胸椎58例,占29.15%,胸腰段脊椎22例,占11.05%,腰椎119例,占59.80%,均伴有脓肿形成。并发肺结核的31例,占15.85%,淋巴结核或其它部位结核的23例,占11.56%。有16例胸椎结核病人伴有脊髓功能障碍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胸椎结核中应用胸腔镜的可行性。方法对5例胸椎结核病例行后路椎弓根器械内固定,同期行胸腔镜前路病灶清除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术,术后抗结核药物治疗9个月~1.5年。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8~48个月随访。全部患者植骨融合,腰背痛症状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恢复,Frankel分级E级,复查血沉及CRP均正常。结论对于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胸椎结核患者,采用后路矫形内固定、胸腔镜前路病灶清除植骨的一期手术方式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刘伟民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9):1693-1696
[目的]评价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4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治1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病变均累计2个或2个以上椎体,合并椎旁脓肿7例.患者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损伤8例,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2例,D级5例,血沉尽可能控制40 mm/h以下后手术.手术方式均采用一期后路钉棒系统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或肋骨植骨融合,随诊观察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骨愈合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5±1.2)h,平均出血量(800±130)mL.术中2例发生胸膜撕裂,行术中缝合,放置引流,术后无并发症发生;1例手术侧大腿前内侧放射痛麻木,经治疗后逐渐消失,2例术后1个月余出现复发,伤口不愈合,经再手术后治愈,无大血管、神经损伤,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平均12.6个月),骨融合时间平均5.5个月,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1-2个月后血沉均恢复至正常,末次随访无明显矫正度丢失.[结论]胸、腰椎结核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能同时解决病灶清除、减压、稳定、融合等问题,疗效确切,是治疗胸、腰椎结核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原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椎间植骨一期内固定恢复脊柱稳定性的重要性。方法:总结14例脊柱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内固定、病灶清除、榷间植骨的治疗效果。结果:14例结核患者都治愈。骨性愈合时间平均6个月,脊柱畸形得到明显矫正。结论:一期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效果良好、安全。  相似文献   

10.
石丹岳  彭飞祁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8):894-894,896
我院于2005年4月5日成功应用内窥镜技术经口咽入路治疗Klipple-Feil综合征合并颅底凹陷、脊髓受压患者1例,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夹持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7例脊髓夹持型颈椎病患者.男11例、女6例;所有患者均行前路椎间盘摘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带锁钢板内固定,后路行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结果:15例患者获得随访,所有植骨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恢复的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根据JOA评分标准,术后功能改善优良率达87%。结论: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是治疗脊髓夹持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减压彻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不但使治疗周期大大缩短,复发率明显减少,而且可使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症状得到彻底缓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棘突旁小切口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在腰椎结核后路手术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腰椎结核患者90例,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45例:小切口多裂肌间隙入路;对照组45例:后正中入路。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的出血量、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切口引流情况进行对比。内固定取出术后6个月随访腰椎MR检查。组间数据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93±12.40)min vs.(150±16.90)min,t=18.381,P<0.01]、出血量[(121±39.62)ml vs.(340±47.83)ml,t=23.897,P<0.01]、切口引流量[(56±14.2)ml vs.(131±11.5)ml,t=27.533,P<0.01]及引流管拔除时间[(39±8.5)h vs.(51±11.1)h,t=5.758,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VAS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1周(3.28±1.02 vs.4.49±1.13,t=5.972,P<0.01)、1个月(2.16±0.81 vs.3.54±0.88,t=7.740,P<0.01)、3个月(1.03±0.75 vs.2.42±0.64,t=9.457,P<0.01)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内固定取出术后6个月MR检查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手术区域多裂肌间隙出现纤维化及高密度区的例数分别为7例和2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18,P<0.01)。结论在腰椎结核手术中棘突旁小切口多裂肌间隙入路足够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入路创伤小,愈合满意,患者疼痛较轻,优于后正中入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影响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4年12月上海市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登记痰结核菌阳性(涂片阳性或培养阳性)的283例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资料。对可能影响疗效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总治愈率为74.9%。单因素分析有肺结核空洞、初治确诊延迟、初治用药数量、耐药性、不同复治类型和复治方案等6个因素与复治疗效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耐药性、不同复治类型和复治方案为影响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耐药、不同复治类型、复治方案是影响首次复治肺结核患者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采用术中超声观察颅脑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探讨其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2007年3月~2008年3月,11例颅脑肿瘤患者在手术中接受了术中超声检查,以确定肿瘤的位置,手术切除范围,及切除术后是否有肿瘤残余。结果:术中超声清晰的显示了肿瘤的部位,形态及回声,11例患者全部经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均未损伤颅脑功能区。术后病理提示星形胶质细胞瘤5例、胶质增生1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转移性肿瘤2例、恶性淋巴瘤1例。结论:术中超声作为一种实时、无创、简便的辅助检查方法,可帮助手术医师确定肿瘤的部位及边界,避开功能区,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单侧肺动脉起源异常(AOPA)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9例AOPA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结果 19例AOPA患者中,右肺动脉异常起源占68.42%(13/19);单纯肺动脉起源异常占31.58%(6/19),伴有其他心脏畸形者占68.42%(13/19)。3例患者接受动脉导管未闭结扎和异常起源肺动脉环缩术,余16例接受矫治术。超声心动图表现为主肺动脉分叉结构消失,缺如一侧的肺动脉由主动脉发出。超声诊断AOPA的准确率为94.73%(18/19)。术后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吻合口及肺动脉分支无明显狭窄。 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AOPA的有效方法,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合并异位骨化手术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对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合并异位骨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16例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合并异位骨化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12例,女4例,平均年龄38.1岁(1459岁),手术松解距受伤时间8.9个月(659岁),手术松解距受伤时间8.9个月(619个月)。所有病例行肘关节松解、异位骨化切除术,术后由同一组康复师训练,应用吲哚美辛预防异位骨化复发。测量患者术前、术后的肘关节屈伸、前臂旋转角度,并进行Mayo评分。术后由经过培训的专业医生进行标准化随访,评估疗效。结果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平均由术前32°±17.4°提高到108°±16.7°(t=13.295,P=0.000),旋转活动度由术前45°±8.8°提高到80°±11.0°(t=16.051,P=0.000),Mayo评分由术前平均(52.0±11.2)分提高到(82.0±8.1)分(t=8.722,P=0.001),术前、术后评分有统计学差异。有1例出现异位骨化的复发,2例采用外固定架后出现外固定尺骨针孔处骨折。结论异位骨化切除和肘关节松解术对治疗合并异位骨化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肌内血管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肌内血管瘤(IMH)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收集1995年1月至2010年6月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58例IMH完整病例,总结分析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的临床价值,描述手术方式,提出手术要点.[结果]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治疗,连带受侵犯的正常肌肉一并完整切除肿瘤,但有2例因肿瘤侵犯膝关节囊和整个股外侧肌,未能完整切除,但术后症状明显减轻,并且肿瘤未有进一步生长.随访33例,时间18个月至13年,平均5.5年.2例复发,因复发肿瘤发展缓慢,患者无症状,未行进一步治疗.无感染病例,无恶变病例.[结论]IMH临床常以局部疼痛,或同时伴有肿物,或者仅以发现肿物为表现.疼痛往往在运动后加重.结合辅助检查可以确诊.怀疑恶性肿瘤时术前须行病理明确.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D)可以用于输注化疗药物和采集血液标本。在需要长期、间断地进行静脉输注等操作时,TIVAD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TIVAD的应用使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TIVAD相关的并发症分为即刻并发症、早期并发症和后期并发症,提高手术、穿刺技术,或在超声或DSA引导下操作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后路手术矫治退变性脊柱侧凸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症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1998年3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31例,行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椎间Cage植入,后外侧植骨融合,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方法与效果.观察手术前后Cobb角、冠状面平衡、矢状面平衡,采用VAS评分、ODI、VOA评分对手术前后疼痛症状、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腰腿痛均消失,下肢麻木等症状减轻,随访6个月至4.4年,植骨融合良好,矫正度数与椎间隙高度无明显丢失.手术前、后侧凸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冠状面Cobb角38°~56°,平均46.3°±9.2°,术后即刻21.7°±4.2°,矫正率51.5%,末次随访23.9°±5.8°,矫形率45.8%;腰椎矢状面曲度Cobb角-12°~42°,平均27.6°±5.1°,术后即刻-32°~-3°,平均-18.2°±4.9°,末次随访-42° ~-11°,平均-26.4°±8.3°.冠状面平衡C7PL与CSVL间距3.5 ~15.2 cm,平均(8.6±6.1)cm,术后即刻-3.9~1.8 cm,平均(-1.8±1.1)cm,末次随访-2.2~1.5 cm,平均(-1.4±0.9)cm,术后冠状面及矢状面平衡重建良好.VAS评分、ODI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OA评分本组患者术后疗效为优19例,良7例,可3例,差2例(翻修手术后症状改善最后评分良),优良率为83.9%.结论 成人退变性腰椎侧凸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彻底减压,通过矫形使脊柱重新获得稳定,椎弓根钉棒固定及椎间融合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LigaSure结扎束切割闭合系统(LVSS)在小儿外科腹腔镜及开放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包括巨结肠、精索静脉曲张、隐睾、肿瘤、阑尾炎、脾切除、复杂肠粘连等病种在内的124例患儿应用LVSS施行了相关手术,分析所有患者术中术后的出血情况及有无严重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除1例因使用技术问题大出血外,其余患儿出血1~60 mL,未发生周围组织损伤及术后继发性出血.[结论]LVSS作为一种新兴的手术辅助用具,能使手术难度显著降低,缩短手术时间,术中止血确切,术后恢复快,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技术革新,值得在小儿外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