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测定早产儿25羟维生素D含量,探讨影响早产儿25羟维生素D含量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9月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和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出生?住院的新生儿,早产儿组50例,足月儿组50例,记录出生时的基本情况,根据不同目的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组别?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早产儿和足月儿25羟维生素D含量,用常规生化法测定钙?磷?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值,定量超声技术测定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结果:①出生时早产儿组25羟维生素D含量低于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②按胎龄分组,A组(28周≤胎龄≤32周)新生儿血25羟维生素D含量均低于B组(32周<胎龄<37周)?C组(37周≤胎龄<39周)?D组(39周≤胎龄≤42周)(P均<0.01);按出生时体重分组,各体重组血25羟维生素D水平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③早产儿组按孕母是否规律性补充维生素D或钙剂分成规律补充?不规律补充和未补充3组,3组之间血25羟维生素D水平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④早产儿出生时25羟维生素D含量与胎龄?出生体重呈正相关(P < 0.05);足月儿出生时25羟维生素D含量与胎龄?性别?出生体重及出生方式均无显著相关(P >0.05)?⑤早产儿和足月儿出生时血钙?磷?ALP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早产儿组25羟维生素D与ALP呈显著性负相关(P < 0.01);足月儿组25羟维生素D与ALP?钙?磷值均无显著性相关(P > 0.05)?⑥早产儿和足月儿BMD有显著差异(P < 0.01);早产儿组BMD与胎龄?出生体重?25羟维生素D呈正相关(P < 0.05),与ALP呈负相关(P < 0.05);足月儿组BMD与胎龄?25羟维生素D呈正相关(P < 0.05)?结论:①早产儿出生时25羟维生素D含量明显低于足月儿;②早产儿出生时的胎龄?体重以及孕母在整个孕期中是否规律性补充维生素D制剂或钙剂是影响早产儿出生时25羟维生素D含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徐潜  杨宏  王璇  迟姗姗  田玉凤 《海南医学》2022,33(2):192-194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VLBW)早产儿血清磷钙、碱性磷酸酶(ALP)及25羟维生素D3[25-(OH)D3]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40例VLBW早产儿纳入病例组,另收集出生日龄与病例组相近的同期足月儿40例作为对照组,均分别于出生后1周、4周及8周采集静脉血,检测并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血清磷钙、ALP及25-(OH)D3水平.结果 病例组早产儿出生后1周、4周及8周时血清ALP水平依次为(862.65±178.58)U/L、(916.84±165.87)U/L、(933.58±172.44)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6.63±134.74)U/L、(512.41±142.78)U/L、(508.68±136.58)U/L,血清25-(OH)D3水平依次为(15.68±5.13)mmol/L、(17.14±4.67)mmol/L、(18.96±5.23)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1±5.42)mmol/L、(25.73±5.38)mmol/L、(27.36±4.9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新生儿各时间点的血钙、磷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LBW早产儿血清ALP、25-(OH)D3水平与足月产儿存在明显差异,提示动态监测这二项指标对于VLBW早产儿代谢性骨病早期发现与及时干预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潜  杨宏  王璇  迟姗姗  田玉凤 《海南医学》2022,33(2):192-194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VLBW)早产儿血清磷钙、碱性磷酸酶(ALP)及25羟维生素D3[25-(OH)D3]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40例VLBW早产儿纳入病例组,另收集出生日龄与病例组相近的同期足月儿40例作为对照组,均分别于出生后1周、4周及8周采集静脉血,检测并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血清磷钙、ALP及25-(OH)D3水平.结果 病例组早产儿出生后1周、4周及8周时血清ALP水平依次为(862.65±178.58)U/L、(916.84±165.87)U/L、(933.58±172.44)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6.63±134.74)U/L、(512.41±142.78)U/L、(508.68±136.58)U/L,血清25-(OH)D3水平依次为(15.68±5.13)mmol/L、(17.14±4.67)mmol/L、(18.96±5.23)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71±5.42)mmol/L、(25.73±5.38)mmol/L、(27.36±4.9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新生儿各时间点的血钙、磷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LBW早产儿血清ALP、25-(OH)D3水平与足月产儿存在明显差异,提示动态监测这二项指标对于VLBW早产儿代谢性骨病早期发现与及时干预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钙、磷代谢失常的慢性营养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生产中的长骨矿不全或骨软化症.25-羟维生素D3,由于其半衰期3-4周,在血浆含量多稳定,可代表机体维生素D的贮备,常作为测定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指标.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血生化指标主要是:25-羟维生素D3、血钙、血磷下降;骨碱性磷酸酶、血碱性磷酸酶升高.而根据笔者的临床观察发现患者25-羟维生素D3维生素D3值正常,引发笔者思考,25-羟维生素D3是否是诊断佝偻病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指标与血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8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直线相关分析骨代谢指标、血钙、血磷、钙磷乘积与年龄、体质量指数、血脂的关系。结果(1)25羟维生素D3、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特异性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骨钙素与血脂无相关性。(2)血钙、血磷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相关性,钙磷乘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正相关,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相关性。结论骨代谢指标(骨钙素、25羟维生素D3、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特异性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交联末端肽)、血钙、血磷与血脂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7~9岁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的骨骼营养情况。方法纳入77例7~9岁的ICPP女童(ICPP组)及55例同龄健康女童(对照组)。比较两组女童的体格指标及骨骼营养指标。结果 ICPP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ICPP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且25-羟维生素D水平不足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女童的血清钙、镁、磷、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碱性磷酸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7~9岁ICPP女童维生素D水平低下,原因可能与ICPP所致生长加速有关;ICPP女童应定期检查维生素D水平。ICPP与其他骨营养指标的关系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受检人群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及血钙水平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12月-2013年1月在新疆喀什地区纳入维吾尔族受检者共232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2例(高血压组),正常对照者100例(正常对照组)。检测其血压、血清25-羟维生素D和血钙、磷相关指标,分析血清25(OH)D及血钙水平对血压的影响。结果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25(OH)D、血钙水平低于维吾尔族正常对照组,体质指数高于维吾尔族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维生素D缺乏组患者收缩压高于维生素D不足组;血钙低于维生素D不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清25(OH)D每下降6ng/mL,收缩压升高的危险性增加0.68;体质指数每增加5kg/m2,血压升高的危险性增加1.78;血钙每增加0.2mmol/L,舒张压≥90mmHg的危险性降低0.42。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受检人群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高血压患者维生素D水平更低;维吾尔族血清25(OH)D水平、体质指数对血压有一定的影响,血钙水平对舒张压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目前早产儿补充维生素D(VD)方案的有效性,并对骨代谢评价指标进行随访。方法 选取2014年6-1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早产儿60例,记录性别、胎龄(GA)、出生体质量(BM)、头围、身长,检测血清骨钙素(OC)、25-羟维生素D3〔25(OH)D3〕、钙、磷水平。于生后能耐受经口喂养时〔平均(6.4±2.3)d〕添加VD 800 U/d,于28 d随访复测以上指标,并与出生时进行比较。结果 60例早产儿出生时血清25(OH)D3水平为(17.0±7.0)μg/L,血清OC水平为(81.6±31.6)μg/L;VD缺乏(VDD)43例(71.7%),母孕期补VD不足是早产儿VDD的危险因素〔OR=6.83,95%CI(1.66,27.99)〕。37例早产儿经过规律添加VD,生后28 d与刚出生时体质量、身长、头围及血清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磷、25(OH)D3、O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7例早产儿生后28 d,VDD 28例(75.7%),低磷血症(血清磷<1.8 mmol/L)是VDD的危险因素〔OR=7.33,95%CI(1.40,38.34)〕。结论 通过800 U/d补充VD方案不能及时改善早产儿骨代谢状况,VD仍处于缺乏状态。监测血清25(OH)D3、OC和磷水平可很好地反映早产儿骨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早产儿出生第1天的血清电解质及肾功能测量值,并与同阶段足月儿上述指标进行比较,探讨临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以期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调查了2008年6月~2011年6月入住笔者医院新生儿病区的267例新生儿的血清电解质及肾功能测量值,其中极低出生体重(VLBW)早产儿99例,低出生体重(LBW)早产儿115例,足月儿53例,上述患儿均排除了少尿.采用的生化测量仪为日本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测量仪.测定的内容包括血清钾、钠、钙、氯、尿素氮(BUN)、肌酐(CREA).结果 VLBW早产儿和LBW早产儿的平均血清钾、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测量值高于足月儿组(P<0.01),平均血清钙测量值低于足月儿组(P<0.01),两组早产儿高钾血症、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足月儿组(P<0.01).VLBW早产儿组的平均血清钾、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测量值与LBW早产儿组无差异(P>0.05),但VLBW早产儿组的高钾血症的发生率高于LBW早产儿组.VLBW早产儿组平均血清钙测量值低于LBW早产儿组(P<0.01),且低钙血症的发生率高于LBW早产儿组(P<0.01).3组平均血清钠、氯测量值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生后第1天的血钾偏高,同时血清钙偏低,尤其是VLBW早产儿,临床上需要对这一特殊人群出生第1天的血钾、血钙进行动态监测,警惕非少尿型高钾血症和低钙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ALP)、血甲状旁腺激素(PTH)和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及其在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9例初发或复发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作为甲亢组,91例正常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浆25(OH)D和PTH,生化法测定血钙、血磷、血ALP。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甲亢组血钙、血磷、血ALP、血浆25(OH)D水平升高,血浆PTH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中,维生素D缺乏30例(27.5%),不足37例(33.9%),充足42例(38.5%);对照组中,维生素D缺乏54例(59.3%),不足31例(34.1%),充足6例(6.6%)。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甲亢组血浆25(OH)D与血浆PTH呈负相关(r=-0.323,P=0.001)。结论甲亢骨转换加速;甲亢患者血25(OH)D水平升高,可能与高血钙、血PTH降低及高血磷导致1-α-羟化酶活性降低有关;维生素D缺乏在甲亢骨代谢中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收集新鲜胚胎移植活产918例;冻融胚胎移植活产751例;以及同期自然妊娠活产555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单双胎情况下自然妊娠、新鲜胚胎移植、冻融胚胎移植各组间的胎龄、早产率、出生体重、LBW比例、VLBW比例以及巨大儿比例。结果冻融胚胎移植与新鲜胚胎移植单胎组和双胎组的胎龄、早产率、出生体重、LBW比例、VLBW比例以及巨大儿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与新鲜胚胎移植比较,冻融胚胎移植技术不影响胎儿的胎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低血糖病因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晓云  余友霞 《重庆医学》2004,33(3):419-421
目的了解高危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情况、探讨低血糖病因和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及危害性措施. 方法对597例高危儿进行血糖监测.结果高危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7.71%;早产儿组较之于足月儿组、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组较之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组、小于胎龄儿组较之于适于和大于胎龄儿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高(P<0.002 27).结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和小于胎龄儿易发生低血糖;围产期缺氧和应激是引起低血糖的重要原因;出生后3d内尤其1d内易发生低血糖;对高危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低出生体重儿童 (LBW)青春期生长发育状况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水平 ,并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童 (NBW )进行比较 ,以探讨LBW儿童生长迟缓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处于不同年龄及青春发育阶段的LBW儿童和NBW儿童的身高和身高标准差得分 (HtSDS)、体重和体重标准差得分 (WtSDS)以及血清IGF 1水平进行了比较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GF 1水平。结果 ①LBW儿童的身高、体重与相同青春发育分期的NBW儿童相似 ,但HtSDS与WtSDS在 - 2~ - 1的比例显著高于NBW儿童 ,分别为 ( 16 1%vs 5 7% ,P <0 0 1) ,( 2 1 4 %vs 5 5 % ,P <0 0 1)。②两组儿童血清IGF 1浓度均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 ,且与年龄、身高、体重呈正相关关系。除 9~ 10岁组外 ,LBW儿童的IGF I水平均显著低于同年龄组NBW儿童。③两组儿童的青春期发育指标相似 ,各青春发育阶段LBW组平均IGF 1水平明显低于NBW组。结论 部分LBW儿童在青春期的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仍处于较低水平 ,IGF 1水平低下可能是导致LBW儿童青春期生长迟缓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平凉社区人群出生体重与成年后代谢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不同出生体重儿成年后代谢异常的现患率,探索两者的关系。方法 对上海市平凉社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中15 ~74岁有确切出生体重记录的1 010名中国人(男性390例,女性620例)检测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血压、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方法观察不同出生体重儿成年后代谢异常的差别及两者的关系。结果 低出生体重者( <2 5kg) 56人,高出生体重者(≥4kg) 53人、正常出生体重者901人。低出生体重组成年后BMI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组,其中女性体质指数和腰围、腰臀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男性高出生体重组成年后腰围和臀围均较正常出生体重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低出生体重组成年后肥胖、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病率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组(P<0 .05、P<0 .01、P<0 05、P<0. 01),高出生体重组成年后肥胖发生率和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组(P<0 .05);低出生体重与成年后超重肥胖、腹型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及糖尿病的发病呈显著性相关。结论 低出生体重与成年后肥胖、糖脂代谢异常相关,是成年后发生超重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周围神经病变与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诊治的40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参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实验室检测指标水平,研究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血清25羟维生素D_3的关系.结果:实验组与参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PTH、血肌酐、血磷、血钙等指标方面差异并不显著,统计学不存在意义.经Pearson检验,血清25羟维生素D_3与患者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等之间不存在相关性,与糖尿病病程成负相关.实验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对比参照组存在统计学有意义,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血清25羟维生素D_3在体内的含量有关.结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血清25羟维生素D_3之间存在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糖尿病孕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来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医院进行产前检测并确诊的70例妊娠晚期糖尿病孕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进行产检的正常孕妇7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可能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比较明显偏低(P<0.05),观察组孕妇变化更为显著(P<0.05)。经过单因素研究分析孕妇年龄、孕妇体重增加、孕妇基础体重指数、餐后1 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是孕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偏低的危险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孕前体重指数、体重增加、空腹血糖以及餐后1 h血糖与孕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具有相关性。结论妊娠晚期糖尿病孕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偏低,因此,加强对妊娠晚期糖尿病孕妇25-羟基维生素D的监控对其能够及时、以及足量地补充维生素D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4):12-14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_3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设为DNP组,同时选择我院同期收治的5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NDNP组,对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和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血钙、血磷、血肌酐以及PTH等实验室指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病程、25羟维生素D_3和HbA1c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P组中血清25羟维生素D_3缺乏的发生率显著高于ND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与患者的吸烟史、体重指数、年龄等无显著相关性,与糖尿病病程、HbA1c表现为负相关。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以及血糖控制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对胎儿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胎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01年3月~2003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4112例孕产妇,对其中的237例ICP患者的血清苷胆酸浓度、孕龄、胎儿体重、围产儿宫内窘迫、窒息及死亡等,与同期分娩的非ICP孕妇(3875例)的围产儿结局进行了比较。结果ICP发病率约为5.75%。ICP组平均孕龄和出生体重均明显低于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间的新生儿体重差别主要表现在孕龄37周以上者。双胎和孕龄〈37周者。ICP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别。除双胎妊娠外,ICP组和非ICP组巨大儿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但ICP组早产儿和足月(≥37周)低体重儿发生率明显高于非ICP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龄呈显著正相关,r=0.44,P〈0.0001。而新生儿体重与孕妇血清的苷胆酸浓度无相关性。同时,ICP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非ICP组,分别为77.22%VS46.33%,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3.51%和0.88%)明显高于非ICP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ICP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却明显低于非ICP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死胎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ICP对围产儿的影响主要是早产儿、剖宫产儿增加及新生儿体重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死亡率也可能增加。ICP患者血清苷胆酸水平对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明显影响。出生体重降低和早产率增加可能主要与医源性提前终止妊娠有关。通过有效处理和适时终止妊娠,可能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和死亡的发生并改善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镁浓度与腹主动脉钙化(AAC)之间的关系及干预钙化的措施.方法 选取CKD3-5D期患者共67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检出AAC分为钙化组和无钙化组,比较两组间指标差异,分析AAC的高危因素.结果 15例有AAC(22. 4%) ,52例无 AAC(77. 6%);钙化组年龄、血钙浓度、血磷浓度、钙磷乘积高于无钙化组(P<0.05),钙化组血镁水平低于无钙化组(2. 2 ± 0. 2 vs 2. 4 ±0. 4) mg/dl(P<0. 05);性别、体质量、血清白蛋白、碱性磷酸酶、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25羟维生素D、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两组间均未见明显差异;二分类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磷浓度、血镁浓度和钙磷乘积均为AAC独立的影响因素,血镁经过年龄、性别、磷、钙磷乘积和iPTH校正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 072,95% CI: 0.006 ~0. 836 mg/dl,P=0. 035).结论 高龄、高磷及高钙磷乘积患者易发生AAC,低镁是除年龄、血磷和钙磷乘积外 AAC独立危险因素,提高体内血镁浓度可能有利于延缓 AAC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DR)患者与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将114名病人分成3组,非糖尿病组33,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37,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44,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结果 DR患者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与糖尿病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亦有差异(P<0.05)。结论 25羟基维生素D在DR患者外周血中明显降低,它在糖尿病视网膜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