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使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预测肺癌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风险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承德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肺癌患者中被确诊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100例患者作为病例组(血栓组),并选择同时期入院的非VTE肺癌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依据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评分和危险度分级,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评分情况及危险度分级的构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中的危险因素以及VTE危险度分级与肺癌患者VTE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血栓组患者Caprini风险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栓组中通过Caprini风险评分量表被评定为极高危和高危的患者比例达98.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严重的肺部疾病,含肺炎(1个月内)、卧床的内科患者、下肢水肿、中心静脉置管、既往恶性肿瘤和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病史等6个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中的因素是肺癌合并VTE的主要危险因素。D-二聚体、卧床的内科患者、下肢水肿、中心静脉置管、既往恶性肿瘤、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病史是肺癌合并VTE的独立危险因素。VTE危险度分级为极高危的肺癌患者是VTE发病的高危人群,极高危肺癌患者合并VTE的发病风险是低危患者的36.573倍。结论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能够很好地评估肺癌患者VTE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验证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预测重症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风险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ICU重症住院患者中确诊的78例VTE患者作为病例组,随机选择同时期入院的156例非VTE重症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等相关临床资料,依据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及VTE危险度分级。比较两组患者Caprini评分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VTE危险度分级与重症患者VTE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VTE组患者Caprini评分(8.7±3.5)高于对照组(4.2±2.6);VTE重症患者中经Caprini评分量表判定为高危和极高危的比例高达88.4%,高于非VTE重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以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中的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卧床内科患者、严重肺部疾病(<1个月)、脓毒症(<1个月)、大手术(<1个月)、恶性肿瘤(既往或现患)、深静脉血栓形成/肺血栓栓塞症(DVT/PTE)疾病史、血栓家族史、多发性创伤(<1个月)等8个危险因素是重症住院患者发生VTE的主要高危因素。Caprini评估量表危险度分级与VTE发病风险相关性分析显示,Caprini评估量表评定为高危和极高危的重症患者与VTE发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危和极高危重症患者VTE的发病风险分别是低危患者的2.042和11.681倍。结论 基于个体危险因素的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可以较好的评估重症患者VTE发病风险,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预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的有效性。方法收集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病人100例,其中确诊为VTE病人25例作为观察组,非VTE病人75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临床症状、治疗方案、实验室检查等,采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分析2组病人Caprini风险评分、VTE危险度分级,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病人VTE危险度分级与VTE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VTE组病人Caprini评分(4.280±1.948)高于对照组(2.947±2.155)(P < 0.01),危险度分级低于对照组(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卧床或制动>72 h、肥胖(BMI>25 kg/m2)、激素治疗、下肢水肿5个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中的危险因素是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病人发生VTE的主要高危风险因素(P < 0.05)。被评定为极高危人群发病风险是低危病人的8.667倍(P < 0.01)。结论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能较好地预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病人发生VTE高危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探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AECOPD肺栓塞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住院的AECOPD合并肺栓塞患者218例作为肺栓塞组,同期入院的AECOPD无肺栓塞患者12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AECOPD住院患者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Caprini评分,探讨Caprini评分与AECOPD肺栓塞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肺栓塞组糖尿病、恶性肿瘤史、下肢外伤史、6周内手术史、脑血管意外史、长期卧床等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史、恶性肿瘤史、6周内手术史、下肢外伤史、脑血管意外史、长期卧床均为肺栓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肺栓塞组患者Caprin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栓塞组患者极高危117例(53.67%),高危53例(24.31%),高危及以上合计占77.98%。对照组患者中高危66例(52.37%),低危36例(28.57%)。两组患者危险度分级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rini危险度分级为极高危和高危的AECOPD患者为肺栓塞的高危人群。随Caprini危险度分级的升高,患者肺栓塞的发病风险明显增加(P<0.05)。 结论: AECOPD住院患者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史、恶性肿瘤史、6周内手术史、下肢外伤史、脑血管意外史、长期卧床等。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可用于评估AECOPD肺栓塞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预测妇科手术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VTE)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因妇科疾病行手术治疗后确诊为VTE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同科室的明确为非VTE的106例患者为对照组。先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改良C a p r i n i模型中的1 8个危险因素与妇科手术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之间的关系,再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妇科术后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依据改良Caprini模型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及危险度分级,比较两组患者危险等级与VTE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年龄60岁、BMI25kg/m2、出现肺功能异常、卧床时间≥3天、进行小手术、口服避孕药或雌孕激素替代治疗这6类指标是妇科疾病手术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改良Caprini评分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评分平均得分[(8.85±2.63)分vs(3.71±1.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改良Caprini模型划分的极高危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是非极高危患者的26.743倍(95%CI:9.670~73.958)。结论改良Caprini模型能有效的识别妇科手术患者发生VTE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住院新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不同血栓风险分层下的临床相关特征,为VTE的分级临床流程管理建设和完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纳入2017年11月~2018年8月住院后新发生的经下肢血管超声诊断的VTE患者,分析不同血栓初始风险评估分组患者的基本住院信息、血栓形成部位、血栓危险因素、临床检查、临床治疗与预防的特征与差异。结果 纳入669例新发VTE患者,661例(98.80%)行血栓初始风险评估。新发VTE患者的初始风险评估分层中,极高危311例(47.05%)、高危284例(42.96%)、中危59例(8.93%)、低危7例(1.06%)。不同风险分组间血栓形成的肢体(Fisher, P=0.35)及解剖部位(χ2=4.28, P=0.90)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科危险分层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 P=0.02),其中极高危与高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P=0.03)。不同风险分层的VTE患者,在基本住院信息、危险因素、临床检查、预防与治疗管理流程中的多个环节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VTE风险分层的新发VTE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性,可作为血栓风险分级指导下VTE临床管理流程的建设与完善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围生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孕产妇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妇产科、普外科收治的围生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孕产妇98例,其中产褥期DVT患者65例,为产褥期组;妊娠期DVT患者33例,为妊娠期组,探讨两组孕产妇DVT的发病时间、发生部位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两组患者中产褥期发病率高于妊娠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褥期产妇中经剖宫产分娩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高于经阴道自然分娩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疾病发生部位研究中,左下肢明显高于右下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个体化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围生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多发生于产褥期,经剖宫产分娩者高于经阴道自认分娩者,对患者予积极抗凝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Caprini血栓评估模型和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the 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RCOG)指南评分对孕产妇围产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2014年2月—2020年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孕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围产期发生VTE的347名孕产妇纳入病例组;按1∶4的比例随机选择同期未发生VTE的1 391名孕产妇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孕产妇分别采用Caprini血栓评估模型及RCOG指南评分进行VTE风险评估,比较两者预测效果。结果 Caprini血栓评估模型对入组孕产妇产前VTE等级分层的结果相较于产后评估结果明显偏低(χ2=937.268,P<0.001);RCOG指南评分对入组孕产妇产前VTE等级分层的结果较产后评估结果同样偏低(χ2=1 324.195,P<0.001);ROC曲线显示产前Caprini血栓评估模型和RCOG指南评分的曲线下面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 年1 月— 2017 年12 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骨科大手术的患者220 例。其中术后3 个月内并发VTE 的102 例 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未发生VTE 的118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的各种危险因素,并采用Caprini 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评分,分析危险因素与VTE 之间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既往病史、纤维蛋 白原、D- 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手术体位、手术时间、输血史及输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Caprini 血栓风险因素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既往病史、纤维 蛋白原、D- 二聚体、手术体位和手术时间是骨科大手术患者易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骨科 大手术患者术后发生VTE 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aprini 评分可较好地评估骨科大手术患者VTE 发病的危险程度,而患者的既往病史、纤维蛋白原、D- 二聚体、手术体位和手术时间是骨科大手术患者易 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0.
于洋  马骏  彭辉  乔荔  马俊杰  林雨薇  徐菲莉 《中国全科医学》2013,(32):3045-3048,305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缺血修饰清蛋白(IMA)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危险分层中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对ACS患者病情的危险程度进行准确评估和及时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1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ACS患者82例为病例组,并按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软件对其进行危险分层,分为低、中、高危组;另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89例为对照组。检测对比各组Hcy、hs-CRP、H-FABP及IMA水平。结果 4组受试者Hcy、hs-CRP水平、H-FABP及IMA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比较: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hs-CRP水平比较:中危组、高危组高于对照组(P<0.05),低危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ABP水平比较:高危组高于中危组,高危组和中危组均高于低危组(P<0.05);IMA水平比较:高危组高于中危组,高危组和中危组均高于低危组(P<0.05)。结论 Hcy水平未随ACS患者疾病危险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血浆hs-CRP、H-FABP、IMA水平均可提示ACS患者疾病的危险程度,其水平随疾病危险程度的增加而增高,对ACS患者低危与中、高危的危险分层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钟英  王惠  王晓  高艳华 《农垦医学》2023,(2):173-175+192
目的:探究分析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护理干预预防颅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神经外科2020年2月-2022年2月间收治的67例需实施颅脑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并纳入本组研究,将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由计算机随机生成数字1-67号)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观察组34例。其中,对照组术后施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护理干预预防对策,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心理状态评分、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评估发现,其组中患者NIHSS、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657、-7.504、-8.031,P<0.05);(2)观察组无下肢静脉血栓高危发生风险,低危2例,中危1例,均低于对照组的风险发生数,但中高危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3、3.077,P>0.05);低危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6,P<0.05);(3)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4.12%,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78.7...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Padua量表,Autar量表和Caprini量表在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评估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2例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DVT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Padua量表,Autar量表和Caprini量表评估DVT发生风险,比较两组各量表评估结果,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量表对脑卒中患者DVT形成风险预测价值。结果 162例脑卒中患者出现37例DVT,发生率为22.84%。DVT组Padua量表评分及高危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Autar量表评分及高危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Caprini量表评分及极高危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dua量表AUC大于Autar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dua量表AUC大于Caprini量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utar量表AUC大于Caprini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adua量表,Autar量表和Caprini量表用于脑卒中患者DVT发生风险评估均具有较高准确性,有助于识别DVT高危因素和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Caprini血栓评估模型和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theRoyalCollegeofObstetriciansand Gynaecologists,RCOG)指南评分对孕产妇围产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2014年2月—2020年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孕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围产期发生VTE的347名孕产妇纳入病例组;按1∶4的比例随机选择同期未发生VTE的1 391名孕产妇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孕产妇分别采用Caprini血栓评估模型及RCOG指南评分进行VTE风险评估,比较两者预测效果。结果 Caprini血栓评估模型对入组孕产妇产前VTE等级分层的结果相较于产后评估结果明显偏低(χ2=937.268,P<0.001);RCOG指南评分对入组孕产妇产前VTE等级分层的结果较产后评估结果同样偏低(χ2=1 324.195,P<0.001);ROC曲线显示产前Caprini血栓评估模型和RCOG指南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96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线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性别、是否吸烟、激素应用情况、是否深静脉穿刺、是否机械通气、是否使用利尿剂、是否合并低氧血症、卧床时间等,比较AECOPD合并VTE及未合并VTE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来分析合并VTE的危险因素,同时根据是否采取预防性抗凝干预分为干预组(52例)与未干预组(44例),比较两组VTE发生率。结果不同性别、激素应用、深静脉穿刺及利尿剂使用的AECOPD患者发生VTE几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吸烟、机械通气、1周以上卧床、合并低氧血症是AECOPD患者合并VTE的危险因素,与未合并VTE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预防性抗凝患者中1例发生VTE,发生率1.92%(1/52),未预防患者中10例发生VTE,发生率22.73%(10/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68,P0.05)。结论吸烟、机械通气、1周以上卧床、合并低氧血症是AECOPD患者合并VTE的危险因素,针对此类高危患者采取预防性抗凝可降低VTE发生率,需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妇科肿瘤围手术期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5月于中山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围手术期VTE患者38例(9例术前发生血栓、29例术后发生血栓)的临床特征、诊疗过程,并根据高危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 9例术前血栓的患者,其中恶性肿瘤、血浆D-二聚体阳性(>500 m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BMI、合并内科疾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9例术后血栓的患者,BMI>25 kg/m2、恶性肿瘤、合并内科疾病、手术时间大于3小时、术后使用止血药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与手术方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肿瘤、血浆-D二聚体阳性、手术时间大于3小时、术后使用止血药物均为妇科围手术期血栓发生的高危因素,针对上述高危因素积极预防可显著降低VT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林晓明 《中国全科医学》2013,(25):2227-2229
目的评价窦性心率震荡(HR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危险分层中的作用。方法对213例ACS患者,其中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6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27例,以及健康对照组100例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HRT指标,根据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将ACS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比较各组HRT指标的差异和HRT异常发生率。结果 3组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UAP组TO高于对照组,TS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和UAP组患者不同危险分层的TO、TS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危组与中、低危组比较,TO增大,TS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和UAP组患者不同危险分层的HRT2异常发生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TO、TS对AMI和UAP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O、TS是ACS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T可作为ACS危险分层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7.
陈小兰  王勇  潘磊 《北京医学》2016,(10):989-993
目的 分析老年重症肺炎合并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特点,回顾性验证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筛选老年重症肺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5年度本院内科年龄≥65岁,重症肺炎合并DVT患者50例为病例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与病例组2:1比例随机选取同时期的老年重症肺炎无DVT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等相关资料,采用Caprini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及VTE危险度分级.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凝血功能、炎性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肺炎患者DVT风险因素,及VTE危险度分级与重症肺炎患者VTE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两组临床表现中,DVT组卧床、下肢水肿及中心静脉置管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凝血指标显示DVT组D二聚体值(1718±140) mg/L显著高于对照组(923±76) mg/L(P<0.05),炎性指标显示DVT组的C反应蛋白值(87.75 ± 6.78) mg/L显著高于对照组(56.29±4.43) mg/L(P<0.05),对照组血红蛋白值(117±26)g/L显著高于DVT组(105±22) g/L (P<0.05),且对照组的抗凝治疗率明显高于DVT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下肢水肿、中心静脉置管、D二聚体值与血栓发生显著相关(P<0.05).DVT组Caprini评分均值(8.92±2.72)显著高于对照组(7.16±2.15) (P<0.05).极高危组和高危组对比,随着评分等级的增加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明显增加,评分≥9分的极高危患者发生VTE的风险是高危组的3.313倍(P<0.05).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下肢水肿、中心静脉置管及D二聚体值与血栓发生显著相关.Caprini风险分级能够有效的预测重症肺炎患者血栓发生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褥期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危险因素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产褥期并发DVT患者及90例不伴有DVT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顾性分析产褥期并发DVT形成危险因素,观察产褥期并发DVT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变化及DVT复发率。结果研究组妊娠期高血压、卧床休息时间≥6 d、口服避孕药史、剖宫产史、产后出血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卧床休息时间≥6 d、口服避孕药史、剖宫产史是产褥期并发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护理干预后a PTT、PT、Fbg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护理干预后干预组DVT复发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P0.05)。结论产褥期并发DVT形成危险因素较多,依据其危险因素为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降低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Caprini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在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3月本院收治的4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4-6月本院收治的4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两组均进行Caprini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评估,评估后对照组对非低危患者采用等速肌力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气压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Caprini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评分、非低危患者比例、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Caprini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评分和非低危患者比例、PTA、Fbg及PT、TT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且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Caprini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量表能够有效评估颅脑损伤患者发病风险,气压治疗仪能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恶性肿瘤合并VTE的患者177例为研究组,并以同期入院的恶性肿瘤但未合并VTE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结果 VTE多发生在恶性肿瘤确诊的3月内,以肺癌最常见.高龄、合并疾病、白细胞计数增高、血红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增高、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增高、纤维蛋白原增高、D-二聚体增高在研究组中发生率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感染、长期卧床、VTE病史、肿瘤压迫、接受化疗、生物治疗、中心静脉置管、激素治疗、止血药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输血等,研究组的发生比例较对照组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冠心病、中心静脉置管、接受激素治疗为恶性肿瘤合并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感染是恶性肿瘤合并VTE或肺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有冠心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接受激素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易发生VTE,其中感染是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