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入路选择. 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显微手术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中脑海绵状血管瘤9例,间脑-中脑交界处1例,中脑-桥脑交界处2例,桥脑海绵状血管瘤33例,延髓海绵状血管瘤4例,桥脑-延髓交界处2例.49例亚急性手术,2例慢性期手术. 结果 术中均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引导手术,11例采用神经导航定位.根据肿瘤的部位选择手术入路.肿瘤全切49例,2例次全切,肿瘤全切除率为96.1%.术中19例伴有明显的静脉畸形,予以保护.神经功能障碍改善23例,无明显变化25例,术后症状改善和稳定率为94.1%(48/51).无手术死亡. 结论 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和个体化选择手术入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和神经导航辅助手术,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指征和技巧,以及手术入路的选择和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近十年期间经显微手术治疗的46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中脑海绵状血管瘤8例,间脑-中脑交界处1例,中脑-桥脑交界处2例,桥脑海绵状血管瘤29例,延髓海绵状血管瘤4例,桥脑-延髓交界处2例。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引导手术,5例术中采用神经导航定位。结果肿瘤全切45例,1例次全切。术中见19例伴有明显的静脉畸形,予以保护。神经功能障碍改善22例,无明显变化21例,术后症状改善和稳定率为93.5%(43/46)。术后症状加重3例,出现复视、面瘫和肢体活动障碍加重各1例。2例经随访神经功能已恢复至术前状态,仍有1例患者未恢复至术前状态。随访3~58个月,肿瘤全切的43例,42未见肿瘤增大,均未见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再出血,1例复发行伽玛刀治疗。无手术死亡。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指征和个体化选择手术入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以及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可安全和有效地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明确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CM)的解剖位置,探讨相应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脑干CM的病例资料.其中主体位于中脑10例(中脑腹侧1例,中脑背侧2例,中脑侧方7例);主体位于脑桥32例(脑桥侧方28例,脑桥背侧4例);主体位于延髓11例(延髓侧方2例,延髓背侧9例).病变均行手术切除.共使用7种手术入路:额眶颧入路1例、枕下-经小脑幕入路(Poppen入路)2例、颞下-经小脑幕入路27例、颞下-岩前经小脑幕入路6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例、枕下后正中入路13例、远外侧入路2例.结果 病变全切除53例(100%).术后随访:症状明显改善18例(34%),症状无变化28例(53%),新增症状7例(13%).结论 对于脑干CM,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和精湛的手术技巧,术中配合使用辅助技术,是减少手术损伤、获得良好手术质量及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显微手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切除腩十海绵状血管瘤的时机、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10例脑干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及MRI检查.海绵状血管瘤位丁中脑1例、桥脑7例、延髓2例.采用颞下入路切除中脑海绵状血管瘤1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桥腑海绵状血管瘤3例;枕下中线经第四脑室入路切除延髓海绵状血管瘤2例、桥脑海绵状血管瘤4例.采用GOS分级对于术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显微镜下将肿瘤全切,无手术死亡.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48个月(平均18.5个月).术后3个月GOS分级:Ⅴ级5例,Ⅳ级5例;术后1年GOS分级:Ⅴ级8例,Ⅳ级2例.无再出血者.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脑干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方法,远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男14例,女6例。年龄6~48岁。病程3~10个月。根据脑室造影和手术探查确定诊断:中脑导水管狭窄者11例,小脑蚓部肿瘤5例,脑干肿瘤2例,三脑室后下部肿瘤及单纯中孔粘连各1例。治疗方法:中脑导水管狭窄、脑干肿瘤和  相似文献   

6.
手术治疗6例脑干肿瘤病人,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1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临床表现明显改善1例,改善3例.无变化2例,无一例术后死亡.作者认为脑干肿瘤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弥漫性脑于肿瘤不适合手术治疗,局限性脑于肿瘤、囊性脑干肿瘤、颈髓延髓交界处脑于肿瘤及背侧外生性脑干肿瘤适合手术治疗.其中囊性脑干肿瘤、颈髓延髓交界处脑于肿瘤、背侧外生性脑干肿瘤常能做到肿瘤的全切除或次全切除.  相似文献   

7.
手术治疗6例脑干肿瘤病人,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1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临床表现明显改善1例,改善3例,无变化2例,无一例术后死亡。作认为脑干肿瘤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弥漫性脑干肿瘤不适合手术治疗,局限性脑干肿瘤,囊性脑干肿瘤,颈髓延髓交界处脑干肿瘤及背侧外生性脑干肿瘤适合手术治疗。其中囊性脑干肿瘤,颈髓延髓交界处脑干肿瘤,背侧外生性脑干肿瘤常能做到肿瘤的全切除或次全切除。  相似文献   

8.
显微手术治疗第四脑室肿瘤的并发症防治(附8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第四脑室肿瘤的并发症防治。方法对87例第四脑室肿瘤病人采用正中孔-小脑蚓部入路或结合小脑延髓裂入路分离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64例,次全切除18例,大部切除5例。术后并发症:脑积水6例,血肿3例,颅内感染2例,癫疒间2例,缄默症2例。术后死亡1例。结论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显微手术治疗第四脑室肿瘤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第四脑室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第四脑室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第四脑室肿瘤病人的手术经验.运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选择小脑蚓部人路或从小脑延髓裂分离、暴露肿瘤,切断肿瘤供血,切除肿瘤过程中注意区分肿瘤组织和脑干,与对延髓呼吸中枢黏连紧密的肿瘤不必强行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20例,近全切除5例;均打通导水管下口.1例死于呼吸中枢损伤.术后出现脑积水5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显微手术治疗第四脑室肿瘤,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枕下后正中-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四脑室和脑干背侧肿瘤的手术方法、手术技巧,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小脑延髓裂入路手术治疗的106例第四脑室和脑干背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3例患者采用双侧小脑延髓裂入路,23例明显偏侧的第四脑室区、脑干肿瘤或小型肿瘤患者经单侧小脑延髓裂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者97例,次全切除者9例;全切除率达91.5%,次全切除率8.5%。术后并发脑积水1例,经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治愈;无症状性颅内积气13例,皮下积液2例,吞咽障碍、一过性复视、短暂性消化道出血和呼吸障碍各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无出现共济失调、平衡障碍和小脑性缄默综合征、脑脊液漏、颅内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四脑室和脑干背侧的肿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且显露充分、方便实用的手术方法。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有助于提高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儿童第三脑室后部肿瘤手术入路.方法 观察21例儿童第三脑室后部肿瘤神经影像的表现,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向,以中脑顶盖部为标志点,肿瘤主体2/3位于中脑顶盖部前者采用右额顶开颅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肿瘤主体2/3位于中脑顶盖部后者采用枕部经小脑幕入路(Poppen 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18例,近全切除3例,无昏迷,无瘫痪,无死亡.结论 根据第三脑室后部肿瘤生长方向的不同,以中脑顶盖部为标志点,合理选择手术入路,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手术入路的优势,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脑组织结构,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报告2例原发延髓生殖细胞瘤病例并文献复习.方法 通过手术治疗明确诊断,并进行随访.结果 2例病例均手术治疗,生殖细胞瘤诊断成立.1例术后放化疗,肿瘤完全消失.另1例未行放化疗,术后肿瘤复发,病人术后8个月死亡.结论 原发延髓生殖细胞瘤罕见,手术辅以放疗及化疗病人能取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特点。方法对1999年2月-2006年5月施行手术治疗的21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患者(肿瘤位于小脑半球者14例,第四脑室内延髓背侧2例,延髓下部1例和脊髓内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手术全切除肿瘤患者14例,次全切除7例,其中2例于手术前施行微导管超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术。手术后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18例,2例因脑积水症状未改善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手术后并发出血,再次手术。12例患者平均随访25个月,9例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1例遗留小脑性共济失调,2例肿瘤复发(1例再次手术全切除肿瘤;1例多部位复发而行γ-刀治疗。随访7个月肿瘤无增大)。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为良性肿瘤,肿瘤全切除可获得根治。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手术前供血动脉栓塞以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等综合措施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22例延髓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神经外科的发展,延髓肿瘤获得成功治疗的日益增多,但由于该部位及周围拥有诸多重要结构及肿瘤的性质不同,决定了其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和巨大的手术风险,本院和华山医院于1995年至2003年间手术治疗了实性和囊性延髓肿瘤22例,其中包括桥延髓3例,颈延髓5例,其余为延髓部位,均经病理证实.占同期收治的脑干肿瘤的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例年龄在18~46岁脑干肿瘤患者的 MRI 检查(其中19例作过 CT 检查)均显示出脑干的增粗,其中全脑干增粗2例,中脑粗大3例,桥脑粗大3例,中脑桥脑同时粗大1例,延髓粗大6例,延、桥脑同时粗大5例。肿瘤多以长 T_1与长 T_2信号显示。MRI 还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差别:以均匀增粗的内生型生长的肿瘤15例,以向脑干周围脑室,池突入生长之外生型生长的肿瘤5例。对脑干肿瘤的观察方面矢状面为最佳,轴位可观察左右对称情况。CT 的阳性率为13/19例。在脑干肿瘤的诊断方面,MRI 是一种比 CT 更敏感、更有效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6.
第四脑室为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腔隙,向上借中脑导水管通第三脑室,向下与延髓中央管相连,两侧外侧孔及室顶下角正中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1].由于第四脑室的解剖关系比较复杂,且是生命中枢所在区域,故此部位肿瘤手术具有相当的难度和风险,治疗策略尤显重要.我院自2007年5月至2011年4月显微手术治疗儿童第四脑室室管膜瘤11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对此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51例脑干肿瘤的临床表现,其中儿童24例(47.1%)。病变累及桥脑者42例,仅侵犯中脑8例,累及延髓1例。中脑肿瘤5例以头痛,呕吐为首发症状,桥脑延髓肿瘤有时以反复呕吐起病。入院时体征以颅神经麻痹合并锥体束征最多见,其中面神经麻痹35例(68.6%),三叉神经32例(62.7%),外展神经29例(56.9%),舌咽与迷走神经28例(54.9%),锥体束征32例(62.7%)。病程中有某些症状缓解与复发4例。病理检查14例,计星形细胞瘤1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髓母细胞瘤与成血管细胞瘤各1例。本文讨论了脑干肿瘤的诊断要点及有关的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脑导水管狭窄或梗阻造成脑积水而导致颅内压增高,在临床上的外科治疗方法,一般是采用侧脑室-小脑延髓池分流术(Torkildsen 手术)以缓解颅内压增高症状。我院自1966年12月~1976年5月共收治中脑导水管狭窄或梗阻的患者17例,均有严重颅内压增高症状,经脑室碘苯脂造影或脑室气体造影证实后,予以行中脑导水管疏通术或中脑导水管保留插管疏通术。术后近期疗效均好转出院,术后得到随访4个月~9  相似文献   

19.
第四脑室结构复杂,该部位肿瘤的切除有三种手术入路:小脑下蚓部入路、正中孔或扁桃体蚓垂间沟入路、小脑延髓裂入路.其中小脑下蚓部入路为传统的切除第四脑室肿瘤的手术入路,具有入路短的优点,缺点是第四脑室部分区域暴露不理想;正中孔或扁桃体蚓垂间沟入路为现代神经内镜技术应用于切除第四脑室肿瘤的手术入路,是今后微创神经外科治疗第四脑室肿瘤的一大发展方向;小脑延髓裂入路利用小脑延髓裂这一天然间隙,能较充分地暴露第四脑室,但对于上界高于中脑导水管开口的第四脑室肿瘤,单纯的该手术入路切除困难.应根据第四脑室肿瘤具体生长位置、特点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20.
脑干脑炎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干脑炎的MRI表现特点、诊断价值与脑干梗死及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30例脑干脑炎、20例脑干梗死和20例脑干肿瘤MRI表现特点,并进行鉴别比较。结果脑干脑炎MRI表现为脑桥中脑及延髓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改变,好发部位依次为脑桥>中脑>延髓,增强扫描大多不强化,MRA多无异常;脑干梗死病变较为局限,形态为不规则形,多为单侧发病(18例),信号呈长T1、长T2信号,椎-基底动脉可有异常(11例),增强扫描可有斑片状或环状强化(15例),脑干肿瘤多为单侧局限病灶,脑干膨胀,占位效应明显,增强扫描多有强化(19例)。结论脑干脑炎MRI其表现特点,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不难与脑干梗死及脑干肿瘤作出鉴别诊断,对临床治疗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