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护理实训教学是基础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护理实训是将基础护理理论知识、技能与实践结合的关键。随着护理服务模式的改变,在护理实训教学中融入优质护理服务理念,适应现代护理服务模式的发展,有利于在护理技能操作练习中培养学生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的优质护理和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提高学生护理专业技能和护理教师教学水平为目的对护理技能大赛进行研究,通过描述性研究分析方法得出护理技能大赛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促进护理实训基地建设、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结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分组竞赛法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泉州某医学高职院校2014级三年制护理大专班学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分组竞赛法和传统实训教学法进行基础护理学的实训教学。在教学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观察组学生对分组竞赛法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操作技能考核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技能成绩。结果观察组对分组竞赛教学法教学效果有较高的评价;观察组学生技能考核的成绩与对照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组竞赛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放护理技能实验室的教学管理模式对护理本科生护理技能操作和学习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大学三年级护理本科生实行开放护理技能操作实验室的教学管理,分析实验室开放学时数与护生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实验室质量管理和护生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的相关性。结果:开放护理技能操作实验室能促进护生合理地规划使用开放实验室的时间,有效利用资源,积极参与实验室管理,提高护生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结论:护理技能实验室开放式教学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本科生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学生对技能操作的深化理解和不断创新,对提高护理学实验教学质量、提高护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组负责制的临床带教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2013年在外科实习的302名学生采用小组负责制的临床带教模式,并回顾性分析2011-2012年采用“一对一”跟班式护理教学模式的122名学生的护理教学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比较两组学生在教学管理、教学计划的落实、教学质量、教学满意度等方面的临床护理教学评价以及出科技能考核成绩的差异。结果:采用小组负责制的学生出科护理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传统“一对一”教学模式的学生,且小组负责制的学生对教学管理、教学计划的落实、教学质量、教学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均明显高于传统“一对一”教学模式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小组负责制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归属感,团队式的管理保证了护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程琳  唐冰 《现代保健》2010,(7):101-102
为了培养学生的循证观念,提高评判性思维和运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的能力,笔者对所在学校2007级护理普通大专助产班学生进行了循证护理教学,与2006级护理普通大专助产班学生的传统教学进行了对照,结果显示循证护理教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运用网络资源查找文献,寻找护理最佳证据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陈琳 《现代养生》2014,(18):242-242
本文总结了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包含理论启发和案例启发两种形式,将启发式教学应用到儿科护理学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创新能力,最后为我国培养一批优秀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8.
护理技能强化训练模块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护理专业学生人数迅速增加,护理技能操作教学增加了难度,设定护理技能强化训练模块,经过两届护理专业申专层次573名学生的实践,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体现了职业教育模块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了护理专业学生护理技能操作水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强化训练模块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案例分析法在外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9月—2012年3月从2009级本科生中随机抽取6个班208名学生,3个班采用案例分析法教学模式授课(实验组),3个班采用传统讲授法(对照组),期末进行理论考核比较。结果期末考核实验组98名学生基本掌握相关护理技能,占94.23%;对照组62名学生基本掌握护理技能,占59.62%。结论案例分析法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及记忆效果,有利于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外科护理学教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阐明循证护理的概念及其内涵基础上,分析了循证护理与循证护理教育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国内外循证护理教育的现状,进一步探讨了高职高专开展循证护理教学的模式。将循证护理引入临床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改进临床思维、提高临床技能以及创新能力。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客观现实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产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正常分娩综合性实验教学取得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6月在该院实习120名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奇数偶数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名学生进行常规的消毒操作和外阴清洁考核,观察组的60名学生应用正常分娩综合性实验进行考核,对比两组学生护理技能测试成绩以及取得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8.33%)高于对照组(8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团队协作能力、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及操作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正常分娩综合性实验教学取得的效果显著,能提升教学成绩,让实习护理本科生更快掌握护理技巧,为医院输送优质护理人才,能缓解产科护理人员缺乏的现象,正常分娩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龚颜欢  陆建林 《现代医院》2005,5(10):140-141
目的探讨在临床教学中让护生担任护士角色的临床教学效果。方法将12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采用“非指导性教学法、合作性教学法的放手放眼事后检查”的教学方法。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带教方法。通过问卷形式对两组教学方法的效果及对病人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护患关系、理论联系实际、应急、独立工作能力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教学过程中应打破常规的带教方法,让护生担任护士角色,充分发挥护生的实习潜能,有利于提高护生独立思考、分析、处理问题的工作能力。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有利于护理队伍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手术室护生的带教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生带教的方法与规范管理的效果。方法根据手术室工作的特点和护生情况制订带教方案并公开化和明确化,建立健全的带教管理制度。内容包括操作示范、手术的配合、职业防护的教育及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等。结果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增强,整体提高带教质量,护生转科前的理论考核平均分为94分,技能操作考核平均为90.6分,护生对手术室护理教学的满意度为98%。结论制定可行的带教方案能使护生实现温故而知新,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角色转变,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持续性健康教育在乳腺疾病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接收乳腺疾病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持续性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对两组健康教育效果、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乳腺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日常保健意识、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生活理念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乳腺疾病手术患者可提升患者疾病预防保健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超声介入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9年1—6月期间30名超声介入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超声介入护理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纳入观察组(15名);一组在超声介入护理教学中应用传统教学方法,纳入对照组(15名);分别在学期开始前和学期结束后对所有护生进行考核,评价比较两组护生在学期开始前与学期结束后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评分以及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临床反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各项能力评分,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比较两组护生的学习兴趣度和教学满意度。结果学期结束后观察组护生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期结束后观察组护生的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临床反应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各项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的学习兴趣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的教学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超声介入护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水平,达到更好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以及各项能力培养效果,并使护生更具学习兴趣、对教学工作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6.
商文娟 《中国卫生产业》2020,(3):136-137,140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肿瘤外科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定2017年6月-2019年5月该科实习的102名护理实习生,完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51名(PBL教学法)与对照组51名(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考核成绩(临床操作技能、病例分析、临床理论知识),综合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教学满意度指标。结果教学结束,观察组临床操作技能评分(89.26±5.62)分、病例分析评分(90.76±5.71)分、临床理论知识评分(95.62±5.92)分、交流沟通能力(8.87±1.34)分、人文关怀(8.64±1.06)分、解决问题能力(9.04±0.84)分、动手能力(8.49±1.28)分、批判性思维能力(8.92±1.35)分、自学能力(9.29±1.43)分、教学满意率(96.08%)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方法可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BL和LBI双轨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7—2019年该院护理专业在读学生中选择170名,以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即观察组(组内包含85名学生)和对照组(组内包含85名学生)。观察组学生在常规教学模式下实施妇产科护理教学,观察组学生则采取PBL和LBI双轨教学模式实施妇产科护理教学。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护理操作成绩、护理病案书写考核成绩、理论实践综合能力考核成绩,都明显比对照组学生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96.47%),明显比对照组学生(80.00%)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个人成就感等方面的认可度,都明显比对照组学生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BL和LBI双轨教学模式开展妇产科护理教学,能够显著提高教学质量,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护理操作水平,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护理病案书写水平,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对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18.
谭琼 《中国卫生产业》2020,(4):120-121,124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开展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该院实习的60名儿科护理实习生为研究目标,运用区组的随机数字表按照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对两组护理实习生综合能力考核结果、护理中不规范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生及教师对于带教效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综合能力的考核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操作无章法、不规范操作及其他行为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护士和带教老师的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儿科护理带教中采用PBL教学法其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提高护理实习生综合能力的水平,降低不规范操作的发生率,进而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黄秋媛 《中国卫生产业》2021,(3):147-149,153
目的探究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结合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7—12月护理专科学生100名为研究对象,以分段随机化法分组,其均接受中医护理学教学,对照组应用传统讲授教学法,实验组则应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结合的教学法,分析两组护理专科学生护理学教学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护理专科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更好理解复杂知识、有利于整合知识点、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教学方法新颖等教学认同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医护理学的教学成绩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结合的方式,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对知识点整合,理解复杂知识,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并提高教学的成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