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肺炎支原体肺炎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临床特征和诊断要点。方法对本院呼吸科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住的21例临床具有呼吸道症状和体征,胸片提示为大叶性肺炎改变,下呼吸道分泌物聚合酶链反应(PCR)MP检测阳性和(或)间接血凝法MP-IgM阳性的MP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P肺炎呈大叶性肺炎改变者临床与肺炎链球菌病原感染相似,有以下特点:1.大叶性MP肺炎仍以学龄期儿童多见;2.病程长,呼吸道症状突出,稽留高热少见,感染中毒症状不如肺炎链球菌肺炎明显;3.肺外损害多见且突出;4.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及C反应蛋白(CRP)升高不如肺炎链球菌明显,肺部病灶的吸收相对较快;5.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无效,大环内酯类治疗有效。结论需掌握MP肺炎的临床特征,注意MP肺炎胸片改变的多样性,并与其他病原感染的大叶性肺炎相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MPP)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 对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2010年1~12月收治的111例胸片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发病以3岁以上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为主,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胸片显示病变以右下肺叶最多见,111例中有12例合并肺外并发症.治疗上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并细菌感染者联合第3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钠)治疗,重症者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2)学龄前期和学龄期患儿的临床表现在性别、最高体温、住院时间、热程、病程和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临床特征基本相似.结论 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儿童MPP虽然病情相对严重且病程迁延,但经合理治疗均可有效治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108例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激素治疗组,均给予阿奇霉素及其他常规治疗,激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0.25~0.3 mg/(kg·d)静脉滴注,待体温正常后改泼尼松口服序贯治疗,剂量为0.5~1 mg/(kg·d),逐渐减量,用药总时间7~10 d。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检查以及CRP、ESR、IL-2、IL-6等炎性指标的测定。结果 激素治疗组发热持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阴影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PPP结论 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肺部炎症吸收,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和探讨肺炎支原体(MP)所致支气管肺炎和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选取于2006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社区获得性MP肺炎患儿,根据肺部影像学检查将患儿分为MP-支气管肺炎组151例和MP-大叶性肺炎组89例,收集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 MP-支气管肺炎患儿平均年龄为42.7个月,MP-大叶性肺炎患儿平均年龄为6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岁以下患儿以支气管肺炎为多见,而5岁以上患儿以大叶性肺炎多见。MP-支气管肺炎患儿比MP-大叶性肺炎患儿容易出现喘息症状(13.2%对1.1%),而MP-大叶性肺炎患儿更易出现发热(95.5%对78.1%),且发热持续时间长(4 d对8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大叶性肺炎患儿伴有胸腔积液的比例高于MP-支气管肺炎患儿(9.0%对1.3%)。MP-大叶性肺炎患儿CD3+及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高于MP-支气管肺炎患儿,而CD4/CD8比值、CD3-CD19+及CD19+CD23+B淋巴细胞比例低于MP-支气管肺炎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P-大叶性肺炎患儿的IgA水平高于MP-支气管肺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G和IgM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P-支气管肺炎和MP-大叶性肺炎患儿具有各自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征。MP感染后因不同年龄患儿机体的免疫状态不同,最终导致的疾病转归也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儿科住院并确诊为儿童大叶性肺炎的患儿68例,对其临床表现,病原学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见症状咳嗽68例(100%),发热50例(73.5%),胸痛,胸闷12例(15%),各型皮疹20例(30%);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67例(98.5%),肺炎链球菌1例(1.5%)。结论对于发热,咳嗽,尤其是刺激性干咳时间长,肺部体征不明显,全身中毒症状不重者,注意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性大叶性肺炎肺泡灌洗液(BALF)中23S rRNA V区耐药突变位点的检出情况,比较位点突变组及未突变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69例确诊为大叶性肺炎且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P)法对上述标本行MP-DNA及23 SrRNA V区突变位点(A2063G、A2064G、A2063C及A2063T)检测。根据结果将MP阳性患儿分为位点突变组及未突变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MP感染性大叶性肺炎患儿中,共37例(77.1%)检测到位点突变,突变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2063G、A2064G、A2063C、A2063T;突变组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较未突变组高,合并肺外并发症比例增多,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应用天数及退热天数延长,且应用甲泼尼龙、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比例显著增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地区MP感染性大叶性肺炎患儿23S rRNA V区耐药突变位点检出率高,仍以A2063G、A2064G为主,且同一患儿体内存在多种耐药突变位点;对于血清CRP、PCT及LDH水平显著增高,肺外合并症多、平均发热及住院时间长的大叶性肺炎患儿应考虑MP耐药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所致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50例肺炎支原体所致的大叶性肺炎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多见于学龄期儿童,起病急,发热,剧烈咳嗽,痰少,可有肺外的表现,肺部体征不明显,X线胸片表现重.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年长儿大叶性肺炎的重要病因,症状晕易合并肺外并发症,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感染大叶性肺炎患儿常规通气与脉冲振荡肺功能特点及两种肺功能检查指标的相关性,探讨MP感染气道反应性特点及不同影像学病变范围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呼吸科住院的共120例5~14岁MP感染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住院期间完成常规通气、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根据影像学病变范围分为单肺叶受累和多肺叶受累,分析肺功能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20例患儿中单肺叶受累95例、多肺叶受累25例。120例常规通气肺功能正常33例(27.5%),异常87例(72.5%)。常规通气肺功能异常患儿中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43例,小气道功能指标≥2项低于65%预计值者63例。120例脉冲振荡肺功能气道阻力未见异常106例(88.3%)、气道阻力升高14例(11.7%)。脉冲振荡肺功能气道阻力指标与常规通气呼气流量指标呈负相关。43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实测值/预计值<80%患儿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6例,气道阻力显著改善11例。多肺叶受累患儿气...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1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40例婴幼儿MPP的临床表现、胸片改变、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效果及转归。结果本组婴幼儿MPP起病较急,以咳嗽、咳痰、发热、双肺湿性啰音为主要表现,常并喘憋、呼吸困难,出现肺外并发症86例(61.43%)。胸片大多表现为支气管肺炎(91.43%)。血MP-IgM抗体滴度≥1∶80者90例(64.29%),≥1∶160者50例(35.71%)。140例均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其中22例因单用阿奇霉素治疗病情控制不理想,加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均治愈出院,并发症亦随感染控制而痊愈,随访2~3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婴幼儿MPP病情较重,且肺外并发症较多。阿奇霉素对治疗MPP有效,对阿奇霉素疗效不佳者提示并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深圳市儿童社区感染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变迁.方法 对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临床资料较齐全的53例大叶性肺炎病例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进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平均8.1岁.53例患儿中咳嗽52例(98.1%),发热50例(94.3%),胸痛5例(9.4%),气促9例(17.0%),肺不张12例(22.6%),喘息5例(9.43%),胸腔积液21例(39.6%);肺炎支原体感染37例(69.8%),12例病毒感染(22.6%),混合感染24例(45.3%),9例痰培养阳性(17.0%),2例血培养阳性(3.8%).>3岁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率较≤3岁儿童高(78.0% vs 41.7%,x2=5.83,P<0.05).累及部位右肺多于左肺(60.4% vs30.2%);经系统治疗后,大部分患儿(52例,98.1%)预后良好,1例要求转院失访,无一例死亡.结论 深圳市住院儿童社区获得性大叶性肺炎中,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比例较高,>3岁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率较≤3岁儿童高,经治疗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5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2003年12月-200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住院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5例.男4例,女1例;年龄6~13岁.对5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片检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炎支原体肺炎5例患儿均以发热、咳嗽起病,呈稽留高热,体温40.0~40.7℃,咳嗽剧烈,患侧肺部叩诊浊音,呼吸音减低.5例ESR增快(53~107mm/1h),CRP升高(270~1600mg/L);2例行细胞免疫功能检查CD4 /CD8 降低;胸片示左中下肺野大片状阴影3例,右中下肺野大片状阴影2例,均并胸腔积液.5例均并心电图异常改变,3例表现为T波低平,2例表现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心肌酶CK-MB、肌钙蛋白T均正常.5例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阳性,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证实为耐药菌感染.5例均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其中1例加用甲泼尼龙治疗,热程缩短.随访2~3个月,全部病例肺部炎性反应吸收,1例并胸膜肥厚.结论 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治困难,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不敏感不能排除肺炎支原体肺炎,应行病原学检查及耐药基因检测,同时需寻找有效的药物控制耐药菌感染.  相似文献   

12.
肺炎支原体肺炎并神经损害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电地形图(BEAM)检查对判断由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神经损害的程度、范围及恢复期变化的意义。方法对35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X线胸片报告对照BEAM初查、复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BEAM中-重度异常均以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主,且多并2个以上脏器损害,表明异常程度多脏器损害及临床表现有一定平行关系;出院时BEAM正常率不到25%,表明出院时神经表现大都未完全康复。结论BEAM检查对MP感染所致神经损害的程度、范围、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叶性肺炎与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和病原学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叶性肺炎与支气管肺炎在临床特点和病原学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2005年12月-2007年12月住院的10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及2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入院时采血进行血清定量酶ELISA检测肺炎支原体(MP)、衣原体(CP)抗体。第2天早晨应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利用负压抽吸咽喉部未被污染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呼吸道常见的7种病毒,并行MP DNA、CP DNA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及胸片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大叶性肺炎以年长儿发病为主,临床以发热、咳嗽为特点,肺部体征不明显,胸片均表现为一个肺叶炎症,以右侧为多,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MP感染阳性率为61.0%;支气管肺炎发病以婴幼儿为主,临床以咳喘及卡他症状多见,肺部以痰鸣音和喘鸣音为主,均表现为两肺的点片状阴影,病原体仍以细菌居第1位。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除在好发年龄、临床及胸片特点上与大叶性肺炎患儿有明显差异外,二者的病原谱构成亦存在明显差异。支气管肺炎患儿最主要的病原体是细菌,而大叶性肺炎患儿MP感染率为61.0%,与以往传统的病菌谱发生了巨大改变,且婴幼儿MP感染率有显著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并低氧血症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5例合并低氧血症婴幼儿MPP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10例;年龄5个月~2岁11个月;病程12~92 d.结果 并低氧血症MPP婴幼儿起病急,多以剧烈咳嗽、喘息症状为主,很快出现呼吸困难及发热,肺部体征多变[12例(48%)],出现肺外并发症[18例(72%)],及大叶肺实变[7例(28%)].单用大环内酯类抗感染疗效不佳8例(32%),呼吸道症状消失时间较长,低氧血症恢复正常时间为8~11 d.结论 并低氧血症婴幼儿MPP病情较重,变化快,肺外并发症多见,治疗应综合考虑,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节段性炎症改变为特点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肺功能改变。方法收集本院儿科病房明确诊断为MPP肺炎,且胸部CT证实为节段性炎症改变的143例患儿,对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CT表现及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部分患儿进行急性期与恢复期的肺功能检测分析。结果143例MPP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肺部一过性啰音,50例有肺外表现。胸部CT主要表现为大片状模糊影和肺实变,且在此基础上可合并多种改变。病变可累及肺部各个叶段,其中右肺多于左肺,下肺多于上肺,以右下肺最多见。急性期肺功能可为正常、限制性障碍和混合性障碍,一秒钟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25%用力呼气肺活量、50%用力呼气肺活量和75%用力呼气肺活量和最大中期呼气流速均明显降低。3周后,20例患儿复查肺功能,其中85.0%患儿已恢复正常。经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61.5%患儿临床症状和肺部体征消失,其他患儿在加用头孢类抗生素或(和)激素后症状和体征得到控制。结论儿童MPP可表现为节段性炎症改变,其临床表现严重且多样化,肺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儿,可以考虑联合使用头孢类...  相似文献   

16.
17.
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6年10月-2007年9月本院呼吸病房经ELISA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MP)IgM结合PCR方法确诊的161例MPP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所有患儿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岁)、学龄前组(〉3~6岁)和学龄组(〉6岁)。比较不同年龄儿童在临床症状、肺部体征、胸部X线表现、肺外并发症情况及合并其他病原体方面的差异。结果婴幼儿组MPP起病相对急,咳痰及喘息症状相对明显,肺部干湿啰音多,体温相对低,平均热程短;学龄组儿童多表现为高热,干咳症状重,肺部体征轻,平均发热时间长。MPP患儿胸部X线表现具有多样性。小叶实质浸润是各个年龄组最常见的胸部X线征象,学龄前组及学龄组肺段实质浸润明显多于婴幼儿组。消化系统、心脏、肾脏、皮肤等是MP感染常累及的肺外部位,其中除消化系统损伤学龄儿童少于其他二组儿童外(P〈0.01,0.05),其他方面各年龄组均无明显差异。胸膜受累在年长儿相对多见,多为胸膜增厚或少量积液,少数引起大量胸腔积液,是重症MPP的主要表现之一。各个年龄组均易并多种病原感染。结论不同年龄儿童MPP在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及胸部X线表现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须结合血清学等检查才能帮助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和小婴儿Ⅲ型副流感病毒肺炎5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新生儿和小婴儿Ⅲ型副流感病毒(PIV3)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2005年8月-2007年7月依据肺炎临床诊断标准和实验室间接免疫荧光法诊断并住院治疗的新生儿和小婴儿PIV3肺炎55例,对该组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儿的性别、年龄、症状、体征、肺部X线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情况及预后等.结果 肺炎患儿55例中小婴儿占80%(44/55例),新生儿占20%(11/55例).季节分布以春夏最多.城郊病例占74.5%(41/55例),城区病例占25.5%(14/55例).均有咳嗽,刺激性咳嗽或痉挛性咳嗽34例(61.8%),咳嗽同时呛奶39例(70.9%);发热26例(47.3%),多为短期轻度发热;喘息14例(25.5%).肺部细湿啰音20例,其中伴喘鸣8例,有喘鸣音无湿啰音6例,肺部呼吸音粗伴痰鸣音21例.肺外表现主要有轻度吐奶、腹泻;胸片示右肺受累18例,左肺2例,双肺35例.病程1~2周16例,>2~3周28例,>3周11例,病程最长者32d.55例患儿中42例(76.4%)未使用抗生素,患儿均未接受抗病毒治疗.55例均临床痊愈出院,其中35例出院2周内随访,未见到肺部严重受损.结论 春夏是新生儿和小婴儿PIV3肺炎发病高峰,病程长,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咳嗽,右肺易受累,并发症少是其主要特征,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相结合有利于准确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