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风湿热复发的诊断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传富 《中华内科杂志》1995,34(10):687-689
为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风湿热复发(RARF)的诊断,选择具2年以上病程的RHD患者和2次超声心动图检查且本次检查显示心脏瓣膜病变比2年前有明显加重的97例病人,认为RARF的诊断条件是:在新近A组链球菌感染基础上,RHD患者具有Jones标准一项主要表现,或缺乏主要表现而具备次要表现五项中之两项以上者即可诊断为RARF。若仅具备次要表现一项,并伴有贫血、腹痛、鼻衄、心前区隐痛等症状两项和具有IgG、IgA、循环免疫复合物,血清补体C_3值增高一项以上者,若能排出其他原因,亦可认为有RARF之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CSH)病人外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干扰素-γ(IFN-γ)及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常规分离PBMC,在PMA、Ionomycin、Monensin的刺激下,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对17例CSH患者及19例正常健康者CD4+T细胞内IFN-γ和IL-4的表达进行分析,并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含量。结果 CD4+Th1、 Th2细胞在CSH组分别为7.2%—26.3%(平均15%)和0、l%—10.9%(平均2.0%),正常对照组则分别为2.2%—11.9%(平均5.9%)和0.4%—3.9%(平均2.2%);CD4+Th1细胞百分数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SH组中13例HBV DNA阳性,其HBV DNA的含量与IFN-γ表达细胞百分数呈负相关。结论 Th1细胞与肝脏的炎症活动明显相关,IFN-γ的表达对HBV复制可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22例正常人(A组)、30例高血压无左室肥大(LVH)的病人(B组)及40例高血压伴LVH的病人(C组)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用经食道多普勒超声的方法进行了检查,以研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高血压伴LVH及CFR的可能关系。研究发现,与B组病人相比,C组病人CFR显著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及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分别为90%,60%比30%,10%,P<0.01);C组病人中有CFR降低者室性心律失常及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高(96.8%及67.7%).C组病人中无CFR降低者,其室性心律失常及复杂室性心律失常之发生率与高血压无LVH但有CFR降低者相似(分别为66.7%,22.2%及60%,20%)。研究结果提示,在高血压病人LVH及CFR降低是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两个相加作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人类白细胞抗原与风湿热和风湿性心瓣膜病易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基因与风湿热(RF)和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发病中宿主的遗传关联,选择无亲缘关系的广东籍汉族健康人106例和54例RF/RHD患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CR-PAGE)法,结合高灵敏的银染色作HLA-DQA1等位基因分型。发现本方法检测的6种DQA1等位基因中,RF/RHD组DQA1*0101(31.48%,相对危险率RR=2.89,P<0.005,病因系数EF=0.206)明显增高,而DQA1*0102(1.85%,RR=0.106,P<0.005,预防分数PF=0.134)显著下降;DQA1的两种基因型(*0101/0301和*0101/0401)在病人组显著增高,而DQA1的*0102/0301基因型比健康人组明显下降(P<0.005)。上述结果显示:HLA-DQA1*0101对RF/RHD有遗传易感作用,而DQA1*0102有遗传抵抗作用;DQA1基因型检测可能为预测RF/RHD易感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化疗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5例老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经不同化疗方案治疗,HA方案剂量个体化组治疗19例,完全缓解(CR)率526%;DA方案组治疗8例,CR率50%;HOAP方案组治疗9例,CR率444%;小剂量阿糖胞苷(LDAraC)组治疗9例,CR率111%。HA方案剂量个体化组CR率显著高于LDAraC组(P<005)。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和治疗相关病死率分别为368%和56%(HA)、75%和375%(DA)、444%和222%(HOAP)、333%和111%(LDAraC),DA方案组治疗相关病死率显著高于HA方案剂量个体化组(P<0025)。联合化疗治疗36例,CR率为50%,高于单用LDAraC组(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72%(17/36),治疗相关病死率为167%(6/36),同LDAraC组比较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6.
作者分析了17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37例次动脉血气和电解质测定参数值。结果表明:HFRS患者普遍存在ABD(97.3%),36例ABD中混合性ABD居多(83.3%),尤其三重ABD多见(50%)。并对HFRS酸碱失衡特点及机理,对其治疗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胡斌飞  陈静等 《山东医药》2001,41(13):45-46
近年来,我们对35例初治急性白血病(AL)患儿进行了形态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检查,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初治小儿AL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6个月至17岁。取其初发病时的骨髓进行形态学分型(按FAB标准)、免疫学分型(用流式细胞仪间接或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HLA-DR、CD2、CD3、CD7、CD10、CD19、CD22、CD13、CD33、CD14、CD61和 CD41单克隆抗体反应.T细胞系阳性细胞>30%为阳性反应,其余以阳性细胞>20%为阳性反应)及细胞遗传学分型…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产物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体外表达CagA蛋白,发展快速而简便的检测cagA+Hp感染的免疫学方法.方法用PCR技术克隆cagA基因5端片段(854bp)于pBV220中,在DH5α中温度诱导表达Mr38000的单体FCagA,复性后分别作阴离子交换及凝胶柱层析,Westernblot鉴定FCagA的抗原性.以重组FCagA为抗原,通过制备胶体金及免疫胶体金,建立了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快速检测cagA+Hp感染的方法.结果FCagA具有抗原性.以该抗原所建立的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快速检测cagA+Hp感染的方法仅需2min~3min可完成,无需特殊设备,并可单人份操作.经过与EIA法对比检测262例患者血清,本方法的特异性为985%,敏感度为968%.结论具有抗原活性的FCagA蛋白的表达及DIGFA检测抗CagA抗体方法的建立,对CagA+Hp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患者白细胞变形能力和粘附功能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白细胞变形能力(LD)和白细胞粘附功能(LAF)与冠心病(CH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仪和血栓血小板粘附两用仪,检测42例健康老年人和92例老年CHD患者白细胞滤过指数(IF)和白细胞粘附率(LAR)早晚动态变化。结果两组中,IF和LAR早晨较下午高(P<005及001);CHD患者IF和LAR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以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变化最明显。结论CHD发病早晨高发现象与LD和LAF动态变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报告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39例,其中非净化自体骨髓移植(ABMT)14例,净化自体骨髓移植(PABMT)25例。中位年龄28岁(10~43岁)。AML27例,ALL10例,CML2例。CR131例,CR27例,NR1例。CR至移植时间中位数6.7个月(2~19个月)。预处理方案:TBI加Ara-c、DNR或VP16。ABMT组及PABMT组3年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68.32%及67.57%,复发率为30.76%及26.80%。但PABMT组AML患者3年DFS率为82.35%及CR2期移75%3年DFS率为75%,明显高于CR。期移植未净化者50%。化疗组3年DFS率为7.38%及复发率76.4%,两移植组疗效优于化疗组。  相似文献   

11.
^99mTc—MIBI心肌显像对老年CHD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99mTc-MIBI对164例老年CHD患者进行心肌显像及6年随访。根据首次心肌显像正常与异常分为A、B两组进行观察,分别比较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以评价心肌显像对心脏事件预测的价值。全组发生心脏事件23例(14%),其中7例为非致死性MI,16例为心因性死亡。A组34例,发生非致死性AMI1例,总心脏事件为2.9%,年心脏事件为0.5%;B组130例,发生非致死性MI及心因性死亡分别为6例及16例,发生心脏事件22例,心脏事件发生率为16.9%,年心脏事件发生率为2.8%,两组比较差别非常显著(P<0.001)。提示99mTc-MIBI心肌显像对心肌缺血的诊断和心脏事件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慢性HCV感染者IFN治疗前后血清HCV RNA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IFN对丙肝患者病毒血症水平的作用.方法竞争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CRTPCR)法定量检测12例慢性HCV感染者(男8例,女4例,HCVRNA阳性,ALT异常持续6个月以上)IFN治疗(IFNa2b3MU,肌注,3次/周,疗程3个月)前后(随访6个月)血清HCVRNA水平.结果慢性HCV感染者12例,3例呈完全反应,6例呈部分反应,另外3例无反应.9例有反应者中4例复发,有反应者治疗结束时血清HCVRNA水平明显下降(517±0408vs206±155,10copies/50μlserum,x±s,P<005),无反应者血清HCVRNA水平未见明显下降(567±058vs45±087,x±s,P>005).3例完全反应者仅1例血清HCVRNA持续阴性,3例无反应者2例血清HCVRNA水平略有下降.结论IFN治疗丙肝有效,但IFN不能有效清除病毒,仅抑制病毒复制,未见治疗前血清HCVRNA水平与复发与否有关.  相似文献   

13.
~(125)I-抗AFP放射免疫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与抗人AFP多克隆抗体标记125I的标记物免疫导向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采用改良氯胺T法将马抗人AFP多抗标记核素125I的标记物治疗肝癌22例,经静脉滴注.全组中位剂量2893(1003—7089)MBQ。可评价19例。与同期采用131I抗AFP(A组)、抗癌药—抗AFP联接物(B)组和单用化疗组(C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有效率(CR+PR)316%,肿瘤缩小率为632%(12/19),AFP下降率647%(11/17),6例转阴。治后1年生存率471%(8/17),7例尚存活,5例生存14~33个月.治疗耐受性良好,毒副反应轻微.结论本组疗效明显,可能因半衰期长的125I对癌细胞内照射的持续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血清雌激素与肝细胞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血清雌激素升高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HCC患者血清雌二醇(E2)含量进行了检测,并应用原位杂交研究外源性E2对肝癌细胞系CBRH791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层粘蛋白受体(LNR)表达的影响.结果HCC患者血清E2水平较正常者显著升高,且HCC有转移者血清E2水平较无转移者亦显著升高;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外源性E2能够增加CBRH7919细胞表达VEGF和LNRmRNA.结论血清E2水平增高与HCC转移密切相关,它有可能通过促进VEGF和LNR的合成而影响肿瘤的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5.
PCR与DIFA检测沙眼衣原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所建立的沙眼衣原体质粒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116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并与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比较。结果PCR阳性38例,DIFA阳性的32例中有31例PCR阳性。CPR敏感性为96.9%,特异性为9.17%。PCR阳性者于治疗结束1-2财后复诊21例,其中4例PCR仍然阳性。  相似文献   

16.
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10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FCA)在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临床价值,采用RFCA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SVT)93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7例。结果:SVT消融成功率为91.4%,右侧旁道消融成功率低于左侧旁道及房室结慢径路消融的成功率(81.8%vs96.8%及96.6%;P均<0.05)。随访37.3±20.7个月,8例复发,其中2例发作次数较术前减少,口服普罗帕酮可预防发作,另6例再次消融成功。IVT首次消融均成功,随访19.5±10.3个月,2例复发,均再次消融成功。全组无并发症发生。结果提示RFCA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原学及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94例重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病毒标志的研究,并分析了几种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因素。结果发现:单纯HBv感染42例(44.7%);混合感染共50例(53.2%),其中HBV与HCVl9例(20.2%).HBV与NDV13例(13.8%),HBV与HCV、HDVI0例(10.6%)HAV与KBV3例(3.2%),HAV与HBU、HCV3例(3.2%)HAV与HBv、HDVI例(1.1%).NAV与HBV、HCV、HDV1例(1.1%);病毒标志均阴性者2例(2.1%)。HBV、HCV和HDV混合感染者病情重,病死率高。血清总胆红素越高,凝血酶原活性越低,其病死率越高;有并发症者的预后差,而AMP升高者的预后较好;重肝的预后可能与年龄、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甲胎蛋白mRNA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由于PCR技术的应用,血循环中癌细胞的检测近有很大进展.本文用RTPCR检测肝癌(HCC)和其他慢性肝病患者外周血中AFPmRNA,藉以反映HCC细胞的存在,并与其他血清标记物比较.方法HCC患者22例,肝硬变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10例,健康成人受试者(对照)5例.取患者和对照的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提取总RNA并作电泳鉴定,用合成的两对引物进行巢式RTPCR扩增AFPmRNA,同时分析血清AFP和乙肝标记物.结果AFPmRNA在13例HCC(591%),2例肝硬变(200%)患者外周血中测到,其余标本均为阴性.AFPmRNA阳性的13例患者肿瘤均大于5cm,为晚期患者.在该13例患者中仅有6例(461%)在血清中测到AFP,但有12例(923%)HBsAg,抗HBe,抗HBc全阳性,而AFPmRNA阴性的5例该3标记物全阴性.结论RTPCR扩增AFPmRNA是检测HCC和肝硬变患者循环肝癌细胞的敏感方法.患者外周血中的AFPmRNA有可能作为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标记对HCC诊断、随访观察和疗效评定有较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用套式PCR法对25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I)感染者和17例对照组血清作了HCV-RNA检测。HCVRNA阳性者9例,其中4例有输血或接受过血制品史,3例为静脉药瘾者(IVDUS),另2例与HIV阳性患者有IVDUS和性接触史,对照组无1例阳性。有输血/血制品和IVDUS危险因素的患者的HCVRNA检测的阳性率最高(80%和50%)。在HIV伴HCV感染的全部病例中,仅2例曾有AST和ALT轻度升高。本研究表明,这两种病毒伴随感染率之高是与其相同的传播途径危险因素有关,而未发现此两种病毒间可能相互影响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隋树建  李勇 《山东医药》1999,39(19):19-20
对17 例双腔右心室(DCRV) 患者于术前行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检查, 诊断为单纯DCRV4 例, DCRV 合并室间隔缺损 (VSD) 8 例、肺动脉瓣狭窄 (PS) 1 例、房间隔缺损(ASD) 1 例, 单纯VSD2例, 法乐氏四联症1 例。均经手术治疗, 术中确诊为单纯DCRV4 例, DCRV合并VSD11 例、ASD1例、PS1 例。认为CDFI对DCRV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但对不典型DCRV的诊断仍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