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高血压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人与对照者血清中Ⅲ型前胶原和南酸含量,以了解糖尿病人心肌纤维化的情况。方法 分别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超声心功图检查比较了40例糖尿病人,无糖尿病对照者32名血清中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Ⅲ,PCⅢ)、透明质酸(Hyaluronic,HA)含量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icular mass index,LVMI)及左心室血流速度E/A比值。分组:糖尿病无高血压组DM1;糖尿病人有高血压组DM2;对照无高血压组CO1;对照有高血压组CO2。并对PCⅢ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糖尿病组和糖尿病有高血压组PCⅢ较高,与相应对照组、糖尿病无高血压组相比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糖尿病有高血压组与糖尿病无高血压组相比还存在LVLMI较高,射血发数(ejection fraction)较低的特点(P<0.05);(2)糖尿病高LVMI组比正常LVMI组的PCⅢ含量高并有统计学意义;(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组(n=40):PCⅢ与年龄、病程正相关,与HbA1c、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等无相关。结论 (1)糖尿病患者血清PCⅢ高提示心肌比非糖尿病人有更明显的纤维化的改变,高血压使之加重,左心室厚者具有较高的血清PCⅢ水平,心脏PCⅢ含量还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和增龄而升高。(2)血清PCⅢ可能不受外周血管紧张素Ⅱ的调节,而仅与心脏局部的肾素血管张素系统(RAS)亢进有关。 相似文献
2.
血清透明质酸和Ⅲ型前胶原在各型肝病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肝病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探索和寻找无创伤性的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我们检测了127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及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ASC)的血清透明质酸(HA)和血清Ⅱ型前胶原(hPCⅡ)的含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血清前Ⅲ型胶原(PⅢP)和透明质酸(HA)的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放射免疫法检测201例肝病患者、30例正常人血清的PⅢP和HA含量,同时检测慢性肝炎组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除脂肪肝组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中重度三型、肝炎后肝硬化和肝癌各组的PⅢP和HA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PⅢP在慢性肝炎(重度)为最高,HA在肝炎后肝硬化组为最高。慢性肝炎组随着病情的加重PⅢP、HA、γ-球蛋白和胆汁酸含量随之增高,而血清白蛋白(A)、白/球比例(A/G)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逐渐下降,凝血酶原时间(PT)则延长。其中PⅢP、HA在轻度慢性肝炎患者就有明显改变。结论 血清PⅢP、HA在多种肝病中均有显著升高,在慢性肝炎轻型,其含量变化已很明显地高于正常值,较生化指标能更敏感地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检测其含量可反映肝脏损害程度、炎症活动程度及纤维化增生程度,有助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诊断,尤其对慢性肝炎轻型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71,自引:3,他引:71
目的 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 、Ⅲ型前胶原(PC Ⅲ) 及Ⅳ型胶原( ⅣC) 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14 例慢性乙型肝炎(CHB) 患者血清HA、ⅣC及PC Ⅲ水平,同时行肝组织活检,对肝组织进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分析上述血清指标水平与肝组织分级和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上述指标水平均与慢性肝炎发展的阶段一致,在慢性重度与肝硬化阶段均处于最高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坏死及纤维化程度亦一致,在炎症分级G4 、纤维化分期S4 水平最高。血清HA、PCⅢ及ⅣC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但与纤维化的相关性均高于与炎症坏死相关性。结论 血清HA、ⅣC 及PCⅢ可以做为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血清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及层粘蛋白对肝纤维化的评估价值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我们对91例各型肝炎患者的血清PCⅢ、Ⅳ-C、HA、LM指标进行了检测,并对其中64例肝活检患者的病理组织学分期进行相关性研究,探讨其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91例患者均为2000年8月~2001年2月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感染科的住院病人,慢性肝炎轻度30例,中度23例,重度20例,肝炎肝硬化18例,其中男81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和透明质酸(HA)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166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PCⅢ和HA。结果:PCⅢ值在慢活肝组(242.9±57.6μg/L)和肝硬化组(242.4±86.4μg/L)显著升高(P<0.01),但该两组间几无差异。HA在正常人(78.5±40.5μg/L)、慢迁肝(126.6±51.3μg/L)、慢活肝(274.2±120.3μg/L)、肝硬化(451.7±132.3μg/L)4组间依次呈递增趋势(P<0.05)。按Child-Pugh分级法,PCⅢ和HA在肝硬化A、B和C3级间依次呈递增趋势(P<0.05)。PCⅢ值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与球蛋白水平呈正相关,HA与血清ALT、总胆红素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结果说明PCⅢ与HA联合检测能同时反映肝纤维化的严重性、活动性和肝细胞的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4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478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和Ⅲ型前胶原(PCⅢ)指标进行了联合检测。结果:HA、Ⅳ-C和PCⅢ3项指标在慢性肝炎轻度、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中度、重度和重型肝炎之间依次升高,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型肝炎组HA、PCⅢ和Ⅳ-C显著高于原发性肝癌(HCC)组和肝炎肝硬变(HLC)组(P<0.05)。而LN在对照组、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中度和重度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各组间P<0.05),在重型肝炎组、HLN组和HCC组LN水平则显著高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中、重度组(P<0.01),说明LN可作为区分慢性肝炎和肝硬变的辅助指标之一。4项肝纤维化指标联合检测结果中,2项和3项以上阳性在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和肝炎肝硬变、重型肝炎之间依次升高,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4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极大增加肝纤维化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及脯氨酸肽酶对肝组织纤维化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型胶原(CⅣ)及脯氨酸肽酶(PLD)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用酶联免疫(ELISA)法及生化比色法检测225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中HA、PCⅢ、CⅣ及PLD水平,并与肝活检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相比较。四项指标与肝组织炎症坏死及纤维化程度均呈显著相关(P〈0.05)。HA、PCⅢ及CⅣ与肝纤维化相关性高于炎症,PLD与炎症的相关性高于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病理病变程度一致,联合检测肝病患者血清HA、PCⅢ、CⅣ及PLD水平,既可反映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又能了解肝坏死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前,诊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以肝脏活检最为可靠.但其是一项有创检查,患者不易接受.且肝活检有其相应的禁忌证和并发症以及取材的局限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较大限制,Poynard等近来研究显示.当肝活检结果与血清学检测结果不一致时,肝活检诊断的失败率是血清标志物的7倍以上.故寻找诊断肝纤维化准确、敏感的血清学指标成为临床工作需要。本研究选择反映肝纤维化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和Ⅲ型前胶原(PCⅢ)进行检测,旨在探讨其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磊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4):641-642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胺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6—2009年42例IPF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22例,给予泼尼松口服,1次/d,疗程6个月。B组20例,给予甘草酸二胺300mg静脉滴注,1次/d,4周后改为甘草酸二胺胶囊口服,3次/d,每次2片,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后B组血清透明质酸(HA)和Ⅲ型前胶原(PCⅢ)浓度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A组血清HA、PCⅢ浓度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A组治疗后血清HA、PCⅢ浓度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向心性肥胖、多毛、痤疮、骨质疏松、易感染等不良反应。B组主要有水肿、心悸、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一般较轻,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甘草酸二胺治疗IPF有效,能降低血清HA、PCⅢ浓度,具有抗肺间质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血清透明质酸板层素及Ⅲ型前胶原在各型肝病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组98例,男80例,女18例,年龄6~68岁,平均36岁,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按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会议修订方案诊断分型:急性肝炎者8例,慢性肝炎轻度者18例,慢性肝炎中、重度者48例,肝炎肝硬变者16例(其中静止期2例),重型肝炎者8例(亚急性重肝者3例,慢性重型肝炎者5例)。 1.2 检测方法 采集患者空腹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HA、LN、PCⅢ,试剂盒由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生物技术中心提供,按药盒说明操作,同时检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肝炎后肝硬化及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人Ⅲ型前胶原(hpc:Ⅲ)、Ⅳ型胶原(Ⅳ、c)四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联合检测已确诊的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hpc:Ⅲ、Ⅳ.c含量与肝细胞功能指标、肝纤维化严重程度(Child分级)进行比较、分别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含量显著增高是肝炎后肝硬化的1.48倍。在肝炎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同时分别伴有Ⅳ.c与HPC:Ⅲ含量的升高,且与肝纤维化程度、门脉高压,Child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肝细胞功能指标相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LN、hpc:Ⅳ.c含量,可以反映肝硬化患者在不同临床阶段的肝损害程度和肝纤维化的活动,较常规肝功能指标敏感,是判断慢性肝病患者肝硬化发展趋势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指标。 方法 测定正常人30例和各种慢性肝病患者73例的血清脯氢酸肽酶(PLD)、Ⅲ型前胶原(PC Ⅲ)和透明质酸(HA)水平。 结果 PLD活性变化与ALT显著相关(r=0.4495,P<0.05),与肝纤维化无相关;PCⅢ和HA随肝纤维化程度而增高,在慢活肝、肝硬化及肝癌伴肝硬化组显著高于慢迁肝和正常对照组(P<0.01),肝硬化组PCⅢ和HA水平亦显著高于慢活肝组(P<0.05)。 结论 测定血清PCⅢ和HA水平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血清学指标对肝硬化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血清纤维化指标对于诊断肝硬化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经肝穿刺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A(透明质酸)、LN(层粘连蛋白)、PCⅢ(Ⅲ型前胶原)、CⅣ(Ⅳ型胶原)水平。结果:肝脏病理炎症及纤维化分级与血清HA、LN、PCⅢ、CⅣ水平有显著相关性,组间对比部分有统计学意义,炎症分级组较为明显。结论:检测血清HA、LN、PCⅢ、CⅣ水平对于判断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有一定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肝硬化时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蛋白人Ⅲ型前胶原IV型胶原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炎后肝硬化及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人Ⅲ型前胶原(hpc:Ⅲ)Ⅳ型胶原(Ⅳ,c)四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联合检测已确诊的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hpc,Ⅲ,Ⅳc含量与肝细胞功能指标,肝纤维化严重程度(Child分级)进行比较,分别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Ⅲ型胶原的前胶原氨端肽原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慢性肝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与Ⅲ型胶原的前胶原氨端肽原(PⅢNP)对诊断肝纤维化的实用价值。对114例肝穿病理诊断的慢性肝炎轻、中、重度患者,同时进行血清PCⅢ及PⅢNP的检测,均用放射免疫法。肝穿刺标本病理组织学检查,作肝炎症活动度分级、肝纤维化程度分期及慢性肝炎病理组织学分度,探讨PCⅢ及PⅢNP与它们关系。114例轻、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PCⅢ及PⅢNP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这2项指标均与肝脏炎活动度分级、肝纤维化程度分期及慢性肝炎的病理组织学分度有关。相关系数PCⅢ0.446、0.412和0.343;PⅢNP为0.463、0.403和0.308。PCⅢ及PⅢNP检测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均有意义,PⅢNPO在早期肝纤维化方面比PCⅢ敏感。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Ⅲ型、Ⅳ型前胶原、透明质酸浓度变化及苯那普利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前胶原(PⅣP)、透明质酸(HA)的变化以及苯那普利对其影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47例高血压患者和21例健康体检者血清PⅢP、PⅣP、HA的浓度,并给高血压患者以苯那普利治疗十二周后复测上述指标。结果高血压组PⅢP、PⅣP、HA分别为126.8±17.4μg/L,64.1±10.17μg/L、79.23±9.78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1.9μg/L,51.72±9.24μg/L、41.33±6.25μg/L(P<0.01);苯那普利治疗十二周后,高血压组上述指标分别为89.4±10.09μg/L、59.8±7.1μg/L、65.4±8.16μg/L,与治疗前相比P<0.01或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PⅢP、PⅣP、HA水平与血压升高密切相关并致心肌纤维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苯那普利能在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明显降低血清PⅢP、PⅣP、HA含量 相似文献
18.
于1987年起,对54例肝硬变患者采用口服汉防己甲素50mg每日3次抗肝纤维化的治疗.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6、12、18个月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激素对Ⅲ型前胶原和透明质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Ⅲ型胶原组织主要存在于皮肤、滑膜、心血管系统、脾脏、淋巴结及骨髓。Ⅲ型前胶原(PcⅢ)为Ⅲ型胶原的前身,由成纤维和细胞合成,后者的功能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如甲状旁腺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胰岛素、儿茶酚胺、T_3等。透明质酸(HA)也由成纤维细胞分泌,是体内分布最广、最丰富的氨基葡聚糖(GAG)。为了解甲状腺激素对PcⅢ和HA的影响,我们观察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Ⅲ和HA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Ⅲ、Ⅳ型前胶原、透明质酸浓度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EH)细胞外间质成分的变化及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采用心脏超声多普勒技术及放免技术测定33例EH伴LVH、36例EH不伴LVH及20例正常人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血清Ⅲ、Ⅳ型前胶原神经末端肽(PⅢP、PⅣP)及透明质酸(HA)。结果:EH患者PⅢP、PⅣP、HA含量均高于正常人,PⅢP/PⅣP比值也出现改变,而且LVH者和非LVH者相比,差异显著,PⅢP、PⅣP、HA和LVMI呈正相关。结论:EH时细胞外间质出现异常增生,比例失调可能参与LVH形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