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5~74岁散光患者3745例(6954只眼)的总合散光进行了横切面的研究和分析现报导如下: 方法一、所有病例均进行散瞳检影求得眼的球柱镜度数。5~14岁用1%阿托品眼药水滴眼三天;15~40岁用2%后马托品眼药水滴眼5次以及41岁以上用新福林眼药水充分散大瞳孔后当日检影。二、选择的眼为球镜度数≤5.75D,检镜度数为0.5~6.00D。混合性散光以及球镜》6.00D的远视或近视未列入统计。三、为了便于计算,将45°轴以上(含45°轴本身)作为垂直径钱,45°轴以下作为水平径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 ,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对55例68眼行小梁切除术 ,测量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的眼压 ,角膜散光度数及轴向。结果 :术后1周眼压最低 ,散光度数量大 ,循规性散光增加 ,逆规性散光减少 ,无散光状态消失 ,与术前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01)。2周后循规性散光减少 ,逆现性散光增加 ,1月时间基本稳定 ,但循规性散光和无散光状态与术前相比仍有非常显著性 (P<0.01)。结论 :小梁切除术后角膜散光以循规性散光为主 ,其主要原因为手术创伤和眼压变化。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人们对视觉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角膜散光引起越来越多的医师关注,而随着显微手术的技术提高及人工晶体材料的改进,特别是带散光的人工晶体出现后,大部分医师利用散光人工晶体矫正术前角膜散光,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该文对中央孔型后房型散光人工晶体(V4cTICL)矫治有晶体眼超高度近视合并散光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6年1月—2016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后房型散光人工晶体(V4cTICL)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生子散光眼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按照1:2比例抽取年龄4~59个月的单、双卵双生子共36对,采用美国伟伦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144只眼进行屈光检查,将双生子的眼散光状况与孕母及胎儿在孕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双胎儿散光眼检出率为60.42%,明显高于其父母;双卵双生子散光眼检出率高于单卵双生子散光眼检出率;单、双卵双生子散光眼一致率高达75.00%和72.92%.双生子眼散光值与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双生子年龄呈负相关.与孕母早孕反应轻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双生子散光眼检出率明显高于单胎儿童,双生子散光眼形成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还与官内发育环境尤其是营养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黄子牛 《北方药学》2016,(1):166-166
目的:探讨儿童散光眼屈光状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500例儿童散光眼屈光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阿托品散瞳后检影验光记录患儿的散光程度和屈光状况。结果:500例患儿中散光分类等级最多的为0.50~1.00D阶段,所占比例为54.8%(274例);复性远视散光的数量最多为335例,所占比例为67.0%。结论:研究发现在儿童散光眼屈光状态疾病类型中,复性远视散光最为常见,散光的程度主要集中在3.00D以下,儿童散光的情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6.
总合草苔虫抗癌活性成分Bryostatins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合草苔虫Bugula neritina是一种海洋底栖动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洋。自1968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癌研究所首次发现它的抗癌活性以来,以釜野德明为中心的Pettit研究小组从中分离得到18个大环内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合肥市学龄前儿童散光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合肥市10家托幼机构3~6岁学龄前儿童3 600例,应用伟伦视力筛选仪进行双眼屈光度的检查,并通过调查表调查其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完成视力筛查和调查问卷的学龄前儿童共计3 428例,应答率95.2%,散光共计219例(占6.4%)。各年龄段(χ2=3.819,P>0.05)和不同性别(χ2=0.255,P>0.05)散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学龄前儿童散光的因素包括出生时体质量、户外活动和近距离用眼时间。结论 散光是合肥地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的重要表现之一,出生时体质量、户外活动和近距离用眼时间是影响其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植入治疗白内障低角膜散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白内障低角膜散光患者100例(100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50眼)和对照组(50例,50眼),观察组应用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OL)植入,对照组应用角膜缘松解切开术(LRI)治疗,观察2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散光相关指标、手术源性散光(SIA)、散瞳前后眼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UCV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BCV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J0、CJ45、角膜散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SI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散瞳前和散瞳后眼压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2组患者散瞳前后眼压组间对比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oric IOL植入治疗白内障低角膜散光的临床效果良好,且对裸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散光型人工晶体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140例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7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散光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对比组患者采用传统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3个月后视力≥0.6、手术6个月后视力≥0.8情况;适应性优良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70/70),对比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70/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3个月后视力≥0.6所占比例为69%,高于对比组的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6个月后视力≥0.8所占比例为79%,高于对比组的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适应性优良率为100%,对比组患者适应性优良率为86%,研究组患者适应性优良率明显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光型人工晶体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视力,提高患者适应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角膜瘫痕对外伤性散光的影响规律。方法收集深圳石岩人民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所有符合标准的220例(247眼)外伤性角膜散光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74眼,女73眼;年龄2~81岁,平均年龄(23.8±11.2)岁。结果眼外伤的好发人群年龄为18~44岁,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人群,因活动范围不同发生眼外伤的致伤因素存在着很大差异;横形瘢痕可引起近视散光,纵形瘢痕可引起远视散光;瘢痕散光度与宽度之间呈正相关性( r =0.567,P =0.001),两者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 =1.705+0.476X 。结论角膜瘢痕与散光之间的变化规律为外伤性角膜散光矫正手术的选择提供理论上以及统计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对采自广西北海的总合草苔虫进行抗癌活性成分的追踪分离,经溶媒提取和多种层析方法(SephadexLH-20,ODS,HPLC等)分离,得到6个活性单体。利用电喷雾离子质谱(ESI-MS)和高分辨核磁共振(600MHz)二维谱技术(DQF-COSY,HMQC,TOCSY,ROESY等),分别将其鉴定为:bryostatin4,bryostatin5,bryostatin6,bryostatin10,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年龄的增长,角膜的散光常由循规散光向逆规散光转化[1],因此,在患有白内障的老年人中,有相当部分在术前就存在逆规散光。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  相似文献   

14.
散光是影响视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屈光性弱视中散光性弱视占86 .9% [1 ]。为了解散光性质与程度对矫正视力的影响,我们对散光病例进行了对比和总结,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均为1a来门诊就诊行验光检查有详细记录者。除外有病理改变,共收集93例(15 7眼) ,男性4 0例,女性5 3例,年龄2~6 1岁。1.2 方法:年龄在10岁以下者用1%阿托品眼膏涂眼3d,共9次,或滴2 %后马托品5次后验光。11~18岁者0 .5 %托吡卡胺眼液滴眼散瞳,>18岁者直接小瞳孔验光。所有病例均由同一验光师检影验光。诊断标准根据《眼科屈光学》修订版[1 ] 把正柱镜…  相似文献   

15.
16.
陈强 《北方药学》2014,(8):154-155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中矫正角膜散光的不同手术方法及术后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根据术前检查的角膜散光情况,分别采用以下三种手术方法:改变白内障手术切口的位置和大小;角膜缘松解切口;植入能矫正散光的Tofic复曲面人工晶体。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果:临床治疗24眼,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术后患者炎症反应轻,经过抗炎治疗在2周内基本控制。无角膜穿孔、切口裂开、浅前房甚至前房消失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主要问题是矫正不足。结论:角膜缘松解切口术、植入能矫正散光的Tofic复曲面人工晶体是最佳的手术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手术方式,是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术后视力获得良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以体外抗癌活性为指标,采用多种层析分离技术,从采自广东大鹏湾海域的总合草苔虫中追踪分离得到8个活性单体.利用电喷雾离子质谱(ESI-MS)和高分辨(600MHz)核磁共振二维谱技术测定活性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鉴定为:bryostatin 4,bryostatin 5,bryostatin 6,bryostatin 8,bryostatin 10,bryostatin 11,bryostatin 16,bryostatin 18.其中,bryostatin 8(Ⅰ)和bryostatin 16(Ⅱ)是首次从南海总合草苔虫中获得,并在体外表现出显著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8.
对50例(98眼)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后散光状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显示;RK后出现散光,是比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且术后散光轴位非常不规则,占61.5%,非常显著地多于术前(10.2%),P<0.001。多为残余性散光。引起散光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角膜因素,二是手术因素。  相似文献   

19.
对采自广西北海的总合草苔虫进行抗癌活性成分的追踪分离 ,经溶媒提取和多种层析方法 (SephadexL H- 2 0 ,ODS,HPL C等 )分离 ,得到 6个活性单体。利用电喷雾离子质谱 (ESI- MS)和高分辨核磁共振 (6 0 0MHz)二维谱技术 (DQF- COSY,HMQC,TOCSY,ROESY等 ) ,分别将其鉴定为 :bryostatin 4 ,bryostatin 5,bryostatin 6 ,bryostatin 10 ,bryostatin 11,bryostatin 18。其中 ,bryostatin 10 ,bryostatin 11,bryostatin 18是首次从中国产总合草苔虫中获得 ,并在体外表现出显著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20.
以体外抗癌活性为指标 ,采用多种层析分离技术 ,从采自广东大鹏湾海域的总合草苔虫中追踪分离得到 8个活性单体。利用电喷雾离子质谱 (ESI- MS)和高分辨 (60 0 MHz)核磁共振二维谱技术测定活性化合物的结构 ,分别鉴定为 :bryostatin 4 ,bryostatin 5 ,bryostatin 6,bryostatin 8,bryostatin 10 ,bryostatin 11,bryostatin16,bryostatin18。其中 ,bryostatin8( )和 bryostatin16( )是首次从南海总合草苔虫中获得 ,并在体外表现出显著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