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肿瘤淋巴管生成与淋巴道转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病死的重要原因,临床和病理研究已经证实淋巴道转移是大多数实体瘤播散的早期事件[1,2]。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的认识,因而无法对肿瘤淋巴道转移的具体过程及其转移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近年来,随着淋巴管内皮细胞特  相似文献   

2.
李永生  余昌俊  李勇 《安徽医药》2010,14(11):1245-1248
肿瘤微淋巴管的生成对肿瘤的淋巴转移有着重要意义,肿瘤细胞的转移影响患者的预后。如何清楚地辨别出微淋巴管是肿瘤微淋巴管研究的关键;微淋巴管在肿瘤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抗肿瘤微淋巴管形成以及通过淋巴管治疗将成为治疗肿瘤的新靶点,这些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就这些问题对各方面材料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范围内,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迅速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肿瘤细胞的播散和转移是其主要的致死病因。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是其播散的早期事件,但在判定其是通过肿瘤内部或瘤周新生的淋巴管播散的,还是通过侵袭肿瘤周围原有的淋巴管转移的还是比较困难的,随着各种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记物的相继被发现,检测乳腺癌中淋巴管密度和淋巴管浸润,探讨乳腺癌肿瘤中是否存在新生淋巴管,微淋巴管的分布特点及其与淋巴转移的关系成为新的焦点。现就乳腺癌淋巴转移与微淋巴管的成的关系的相关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鼻咽癌(NPC)肿块VEGF-C表达水平与淋巴道转移MRI影像的关系。方法:搜集各50例病理活检证实的鼻咽癌标本(NPC组)和慢性鼻咽炎症的组织标本(对照组),标本行VEGF-C、VEGFR-3免疫组化染色,分析VEGF-C表达与VEGFR-3阳性淋巴管计数(LVC)及早期淋巴道转移MRI影像的关系。结果:NPC组VEGF-C阳性率、LVC(VEGFR-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淋巴道转移MRI影像表现为淋巴管引流区T2WI高信号和颈部淋巴结肿大。NPC组MRI显示淋巴结转移32例,无转移18例,淋巴结转移组的VEGF-C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96.9%vs.33.3%,P0.01)。结论:鼻咽癌组织存在VEGFC、VEGFR-3的高表达,可能通过淋巴管生成促进淋巴道转移关系。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管内皮细胞(EC)为覆盖在血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细胞,不仅是位于血液和血管壁之间的一个选择性通透屏障,而且作为一种内分泌器官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参与机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因此,血管EC的剥脱、损伤和功能紊乱在许多疾病,尤其是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所处的独特位置不利于观察和研究,因此,体外培养EC显得特别重要。本文综述了5种EC培养模型:静态培养模型、流动培养模型、EC扩张体外模型、EC通透性模型和EC-平滑肌细胞共培养模型,这些模型从不同方面模拟体内诸多因素对EC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影响,从而为探讨EC的损伤机制及保护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2-40标记乳腺癌不同组织中的微淋巴管密度(MLVD),探讨MLVD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意义。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对2010年6月至2013年4月51例乳腺癌标本进行淋巴管特异性标记物D2-40的检测,计数MLVD,分析其对腋窝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意义。结果D2-40标记MLVD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周边组织中MLVD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663,P〈0.05),分期越晚,MLVD密度越大。结论D2—40标记乳腺癌MLVD对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具有良好的临床病理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氢青蒿素(DHA)对小鼠淋巴管内皮细胞(LEC)增殖、迁移和管样结构形成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不完全弗氏佐剂诱导小鼠淋巴管瘤形成,分离并培养小鼠LEC。采用MTT法检测DHA对LEC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LEC的凋亡率,Transwell迁移实验观察DHA对LEC迁移的影响;基质胶实验检测DHA对LEC管样结构形成的影响,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DHA处理后LEC表达VEGFR-3 mRNA和蛋白的情况。结果 5~40 μg&#8226;mL-1DHA能显著抑制LEC增殖,并诱导不同程度的凋亡,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Transwell迁移实验和基质胶实验分别显示DHA能抑制LEC迁移和体外自发性管样结构形成。DHA处理之后,LEC表达VEGFR-3 mRNA和蛋白均下调。结论 DHA能抑制LEC增殖、迁移和管样结构形成,诱导LEC凋亡和下调VEGFR-3表达,有望成为拮抗淋巴管生成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大鼠肠系膜淋巴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建立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分离大鼠肠系膜淋巴管的技术及其内皮细胞的培养方法并证实体外培养的大鼠肠系膜淋巴管内皮细胞具有合成一氧化氮及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能力。方法 利用手术显微镜及显微手术器械分离大鼠肠系膜淋巴管,采用植块培养法进行内皮细胞原代培养并传代培养。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鉴定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及一氧化氮合酶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肠系膜淋巴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测定一氧化氮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 体外培养的大鼠肠系膜淋巴管内皮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形成单层后呈典型的鹅卵石样或铺路石样排列。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过氧化氢酶染色反应阳性,阳性率 98%。一氧化氮合酶表达阳性率为83%,阳性反应产物在细胞核周围呈棕黄色。一氧化氮代谢产物含量(10 26±2 17)mol·L-1 (n=7 )。结论 本实验采用培养方法可行性强,简单可靠,保持了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并证实了体外培养的大鼠肠系膜淋巴管内皮细胞能表达一氧化氮合酶及第Ⅷ因子相关抗原。  相似文献   

9.
沈军  张洪杰  孙保存  赵秀兰 《天津医药》2007,35(6):413-415,I0001
目的:探讨人舌鳞癌淋巴管生成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mphatic vessel endothelial HA receptor-1,LYVE-1)为淋巴内皮标记物,对照血管标记物CD34和CD105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计数依次获得肿瘤间质淋巴管密度、肿瘤间质淋巴管开放面积、癌巢内淋巴管密度、肿瘤间质血管密度及癌巢内血管密度等指标。结果:舌鳞癌肿瘤间质淋巴管密度(5.66±2.34)与正常舌组织淋巴管密度(3.18±0.88)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间质、癌巢内血管和淋巴管密度及肿瘤间质淋巴管开放面积在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组和淋巴结未转移组间有明显差异。结论:肿瘤间质、癌巢内淋巴管密度和血管密度,以及肿瘤间质淋巴管开放面积等指标各自与颈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肿瘤间质淋巴管密度升高是颈淋巴结转移首位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兔肾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亚  王晓东  刘新晖  王明海  张锡庆 《江苏医药》2006,32(8):740-742,i0001
目的 探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兔肾血管内皮细胞(MVECs)体外培养的影响。方法采用三步梯度筛网法,获得纯度较高的肾血管球,0.5%胶原酶Ⅳ37℃消化15~20min,离心沉淀获取血管内皮细胞,分加与不加VEGF培养。对培养的细胞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常规形态,用免疫组化法进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鉴定,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浆Weibel-Palade小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31、CD34及CD44的表达。结果加VEGF的MVECs原代3d铺满瓶底,3~4d传一代;不加VEGF的MVECs原代7~12d铺满瓶底,7~8d传一代。鉴定时两种培养的MVECs表达是一致的。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铺满瓶底时呈典型的铺路卵石样结构,免疫组化法第Ⅷ因子相关抗原阳性,透射电镜观察到细胞浆中的Weibel-Palade小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31、CD34表达阳性,CD44阴性。结论VEGF对MVECs体外培养的影响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妇女发生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我国虽是乳腺癌的低发地区,但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乳腺癌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中的第二位。乳腺癌淋巴道转移,发生较早,是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决定乳腺癌分期和选择治疗方案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对乳腺癌的淋巴道转移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主要原因是人们一直把注意力放在血管生成的研究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没有找到特异性高的淋巴管标记物来识别淋巴管。直到近几年,  相似文献   

12.
朱正志  王圣应 《淮海医药》2008,26(2):183-185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是其常见的转移方式,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其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淋巴道转移的分子机制一直未阐明。近来研究发现淋巴管生成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甲状腺癌淋巴管生成的分子机制,阐明淋巴管生成在甲状腺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可能的治疗手段成为甲状腺癌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就甲状腺癌淋巴管生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是宫颈癌侵袭远处器官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宫颈癌的高病死率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肿瘤组织边缘微淋巴管是肿瘤细胞进入淋巴系统的主要门户,恶性肿瘤细胞主要是通过其周边组织的微淋巴管进入淋巴系统转移的。近年研究表明,VEGF及其家族成员不单在肿瘤血管生成,在微淋巴管生成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诱导因子。本文综述对VEGF及受体与宫颈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转移、预后及治疗等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淋巴结转移是恶性肿瘤一种常见的转移方式。如果能早期发现并阻止这种转移,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目前发现新生淋巴管是影响肿瘤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对淋巴管标记物和新生淋巴管生长因子研究深入,新生淋巴管与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vessel density,MLVD)和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SM-1)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MLVD和ESM-1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MLVD和ESM-1的表达比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的表达差异明显,显著升高(t=4.153和X2=25.176,P均〈0.05)。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MLVD和ESM-1的表达呈正相关(r=0.711,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中普遍存在ESM-1和MLVD的表达,ESM-1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织MLVD呈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正>恶性肿瘤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肿瘤细胞通过其无限制生长、浸润转移、分泌有害细胞因子及不受免疫攻击而使机体致病。在浸润转移过程中,微脉管系统的作用不容忽视。以往对肿瘤微血管的研究已比较深入,近年来随着淋巴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的发现和对淋巴管生成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肿瘤淋巴管生成的调控机制及其与淋巴道转移的关系已成  相似文献   

17.
<正>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发生淋巴管内皮细胞及淋巴管的增生。乳腺癌早期主要经淋巴道转移,淋巴结受累程度是一个关键的预后指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C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淋巴管生成因子,其受体VEGFR-3是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的标志物,VEGF-C与VEGFR-3特异性的作用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它可以诱导淋巴内皮细胞增殖、迁徙,并形成淋巴窦[1],并且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中新生淋巴管的肿瘤微淋巴管构筑表型(T-MAP)的特点及肿瘤微淋巴管构筑表犁异质性(T-MAPH).方法:采用淋巴管特异性标志物D240及淋巴管基底膜层黏连蛋白Laminin对48例正常胃黏膜和56例胃癌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合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分析.结果:胃癌边缘区淋巴管密度为27.67±18.3,正常胃组织淋巴管密度9.90±3.9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中心淋巴管增生与正常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胃组织位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中的淋巴管基底膜中Laminin呈强阳性表达且为完整、均匀的连续线性着色,而胃癌组织中新生淋巴管Laminin着色浅,基底膜不完整、薄、碎片状或缺损甚至缺如.结论:胃癌中新生的淋巴管具有T-MAP.随着肿瘤演进,瘤细胞异质性增加,T-MAP也会随之呈现多样性和差异性,反之,T-MAPH也可影响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  相似文献   

19.
邹洋洋  杨旻 《安徽医药》2019,23(3):425-429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内皮细胞损伤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重要性,其损伤标志物可作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疾病早期诊断。该文就缺血再灌注中内皮细胞损伤及其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癌VEGF—C表达与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CT影像的关系。方法搜集42例胸腔镜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标本(肺癌组)和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标本(对照组),术前常规CT扫描,术后对标本行VEGF—C、VEGFR-3免疫组化染色,比较两组VEGF—C表达及淋巴管密度(LVD)的差异,分析VEGF—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CT影像的关系。结果NSCLC组VEGF—C阳性率(69.0%vs5.0%,P〈0.01)、LVD水平(11.67±2.93vs 3.81±1.39,P〈0.01)显著高于对照组。淋巴结转移CT影像表现为癌性淋巴管炎,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组VEGF—C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90%VS31.8%,P〈0.01)。结论肺癌组织存在VEGF—C的高表达,后者可能通过淋巴管生成促进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