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目的拟观察舒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单肺通气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选择单肺通气(OLV)食管癌手术患者加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丙泊酚组(S组),异氟醚.芬太尼组(I组),每组20例。S组选择舒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I组选择异氟醚-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分别在双肺通气后15min(To),OLV15min(T1),OLV30rain(T2),OLV60min(13)及OLV90min(T4)采集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两组患者PaCO2、pH均在正常范围,组问比较无明显差异;S组单肺通气后各时点PaO2均高于I组(P〈0.05),Qs/Qt值低于I组。结论与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相比,舒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可减少OVL时的肺内分流,提高动脉氧分压,有利于单肺通气时低氧血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异氟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在单肺通气麻醉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10月至2012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138例采用单肺通气进行手术辅助呼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患者(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对照组68例患者(异氟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回顾性分析两组方案对患者的影响效果。结果 T1、T2、T3时两组血液粘度经统计分析,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血清SOD活性浓度以及MDA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与异氟醚不能有效改善过氧化反应,丙泊酚能够显著降低血液粘度,在临床中可适当应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与异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行单肺通气(OLV)麻醉时对患者呼吸、循环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麻醉维持以血浆靶控丙泊酚3 μg&#8226;mL-1和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2 μg&#8226;kg-1&#8226;min-1为主,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每次2 mg;对照组麻醉维持以吸入3%异氟烷和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2 μg&#8226;kg-1&#8226;min-1为主,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每次2 mg。连续监测血压、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麻醉深度指数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麻醉前基础值(To)、手术切皮前5 min(T1)、切皮后5 min(T2)、切皮后(OLV期间)30 min(T3)和术毕前10 min(T4)分别采桡动脉血3 mL,进行血气分析并测定皮质醇、血管紧张肽Ⅱ、胰岛素和白细胞介素 6的浓度。结果治疗组收缩压在T1时比对照组低(P<0.01),舒张压在T1时和心率在T1、T4时比对照组低(P<0.01),血氧饱和度在T3时比对照组高(P<0.01),动脉血氧分压在T1、T2和T4时比对照组高(P<0.01),皮质醇在T3和T4时比对照组低(P<0.05),血管紧张肽Ⅱ在T4时比对照组低(P<0.05),白细胞介素 6在T1、T2和T4时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行OLV麻醉时,患者呼吸和循环系统平稳,应激反应轻微,手术中、手术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单肺通气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2月94例单肺通气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7)给予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观察组(n=47)给予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分析两组麻醉满意度、临床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各个时间段肺内分流量。结果 麻醉后,观察组麻醉满意度、临床指标、PaO2优于对照组,各个时间段肺内分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单肺通气麻醉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能够有效稳定PaO2,改善临床指标,降低肺内分流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单肺通气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了104例但肺通气麻醉手术(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52例,甲组给予异丙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乙组给予与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麻醉。抽取两组动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两组麻醉前(t1)、双肺通气30min(t2)、单肺通气30min(t3)、单肺通气60min(t4)、再次双肺通气30min(t5)、术毕(t6)的Qs/Qt;两组术中知晓率、停药后睁眼时间和呼吸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甲组的Qs/Qt在双肺通气30min、单肺通气30min、单肺通气60min、再次双肺通气30min四个时间点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术中知晓率、停药后睁眼时间和呼吸恢复正常的时间分别为0.00%、(5.0±1.0)min、(8.9±1.8)min,皆低于乙组的3.85%、(6.4±1.3)min、(10.0±1.9)min,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χ2=6.789、t=7.899、t=5.342,P<0.05)。结论异丙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单肺通气手术麻醉中可以减少肺内分流,缩短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减少异丙酚用量,效果较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麻醉好,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单肺通气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采用单肺通气麻醉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治疗组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内分流值、恢复正常呼吸、睁眼时间及术中知晓率。结果在T2、T3、T4、T5、T6时刻,治疗组的Qs/Qt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恢复正常呼吸的时间、睁眼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治疗组患者术中知晓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5.13%(2/39),P<0.05。结论在单肺通气麻醉中,与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相比,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的肺内分流量更少,患者意识恢复、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更短,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陈劲柏 《海峡药学》2012,24(5):278-279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35岁,因左食指离断伤入院,急诊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清创再植手术,用0.4 %罗哌卡因注射剂20mL、芬太尼注射剂0.05g臂丛阻滞,氟比洛芬酯注射剂100mg术中止痛, 昂丹司琼注射剂5mg止吐,麻醉效果满意,手术过程顺利,共用时约两小时.术后对症治疗 ,生命体征平稳,离断指血运良好.术后予舒芬太尼100μg/100mL,2mL/h PCIA镇痛.术后 10h左右出现神情淡漠,嗜睡,后渐出现嘴唇发绀,面色青紫,呼之不应.  相似文献   

8.
舒芬太尼注射液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通用名称]sufentanil,舒芬太尼[商品名]舒芬尼[化学名称]N-{4-甲氧甲基-1-[2-(2-噻吩基)乙基]4-哌啶基}-N-苯基丙酰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妇产科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镇痛药物为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和对照组(自然分娩、不使用任何镇痛药物),在产程活跃期,监测胎儿的血氧饱和度,记录相关的临床数据。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第一产程活跃期胎儿的血氧饱和度分别为(50.45±5.52)%、(49.37±5.45)%,(P=0.46),第二产程活跃期胎儿的血氧饱和度分别为(43.57±6.18)%(、42.14±7.21)%(,P=0.35);胎儿的血氧饱和度最低值分别为(41.53±6.48)%、(40.58±7.35)%,(P=0.7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显著,对胎儿的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联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单纯应用瑞芬太尼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全凭静脉麻醉;应用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联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全凭静脉麻醉。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麻醉后呼吸恢复时间、术后呼唤睁眼时间、术后完全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全凭静脉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期间的麻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联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在胸外科非肺部手术行单肺通气期间对病人血气和循环的影响。方法20例ASAⅠ-Ⅱ级的病人,用芬太尼2μg/kg,咪唑安定0.05mg/kg,异丙酚(2—3)mg/kg,司可林1.5mg/kg作静脉快速诱导,插入右侧双腔气管导管。用吸入1.3—2.0MAC的七氟醚,间断静注维库溴铵和芬太尼维持麻醉。于双肺通气(TLV)30min,右侧单肺通气(OLV)15min,30min,60min测定血气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右侧OLV期间,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饱和度(SaO2)较TLV30min时明显下降(P〈0.05),但绝对值仍在正常范围内,而其他参数基本保持不变。结论在右侧OLV期间七氟醚吸入麻醉对肺内分流有影响,对机体HPV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影响临床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测不同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七氟醚对单肺通气(OLV)时肺顺应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45例择期左开胸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七氟醚0.5 MAC组(Ⅰ组)1.0 MAC(Ⅱ组)和1.5 MAC(Ⅲ组)三组,每组15例.三组均用芬太尼2 μg/kg,依托米脂0.2 mg/kg和琥珀胆碱(司可林)1.5 mg/kg进行麻醉诱导,然后经口插入右双腔支气管导管控制呼吸,术中七氟醚分别以0.5 MAC、1.0 MAC和1.5 MAC,瑞芬太尼以0.5 μg/(kg·h),维库溴铵以0.05 mg/(kg·h)维持麻醉.在MAC值稳定后分别记录侧身双肺通气0、3 min单肺通气2、3、4、5、15 min的气道压、气道压峰值(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血氧饱和度(SaO2)、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和顺应性.结果 OLV后3组患者的顺应性明显降低(P<0.05),其他参数均无差异;OLV后Ⅲ组与其他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 MAC七氟醚在右侧单肺通气时对顺应性有明显增强效应,0.5 MAC和1.0 MAC 七氟醚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期间,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ANHD)对患者机体生理的影响,探讨ANHD在OLV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40例ASAI-Ⅱ级择期手术且需要行OLV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H组)和对照组(R组)。H组术前行ANHD(Hct目标为30%),R组不进行血液稀释(HD).术中连续检测HR、BP、CVP及心输出量(CO).均于HD前(T1)、HD后30min(T2)、OLV15min后(T3)、OLV30min后(T4)各时点测量动静脉血气及动脉血乳酸(Lac),并计算心脏指数(CI)。结果(1)两组各时点Na^+、K^+、Ca^2+、pH、BE及LAC均无显著变化。(2)H组HD后CI明显增加,其增幅为273%,与R组同时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OLV后CI继续增加(P〈0.05)其余血流动力学指标各时点差异无显著性。结论ANHD在OLV中安全可行,能维持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的稳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预先给药对单肺通气患者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道下段癌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每组30人。U组按5000 U.kg-1计算乌司他丁用量,半量于入室后缓慢静脉注射,半量持续1 h静脉点滴。C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于麻醉诱导前(T1),单肺通气即刻(T2),单肺通气30 min(T3),双肺通气30 min(T4),术毕(T5)取血样,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血清丙二醛(MDA)和8-异前列腺素(8-iso-PGF2a)的浓度。结果与T1时比较,T3,T4,T5时2组血清IL-6,TNF-α水平都升高(P<0.05或P<0.01),而U组升高幅度小,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SP-A,MDA,8-iso-PGF2a水平升高(P<0.05),U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组较C组T3,T4,T5时血清IL-6,SP-A,MDA,8-iso-PGF2a升高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预先给药可减轻单肺通气造成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麻醉诱导前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万托林),观察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单肺通气期间的肺萎陷的影响.方法: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拟行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万托林200 μg(2揿)后面罩吸氧;对照组:单纯面罩吸氧,30 min后开始麻醉诱导.单肺通气开始后10和20 min的时间点用口头量表评价肺萎陷的程度.记录基础、麻醉诱导前、双肺通气以及单肺通气后的30 min内每10min的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肺萎陷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麻醉诱导前、双肺通气、单肺通气10 min及20 min的PaCO2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PaO2值高于对照组(P<0.05 or P<0.01).结论: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能加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单肺通气早期肺萎陷的过程,改善单肺通气时的手术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肺实施不同大小的持续气道正压(CPAP)对肺内分流及氧合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行肺叶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对照组;B组,单肺通气时,非通气侧肺给予5cmH2O的CPAP;C组,单肺通气时,非通气侧肺给予8cmH2O的CPAP.分别于单肺通气前,单肺通气30min,单肺通气结束,恢复双肺通气30min,测动脉血测血气分析,根据公式计算肺内分流率.结果单肺通气30min及单肺通气结束时,B、C两组PaO2较A组高,Qs/Qt较A组降低(P<0.05).B、C两组间各时点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C组病人术中肺膨胀明显,对手术操作有一定影响.结论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肺实施5cmH2O及8cmH2O CPAP可明显提高氧分压,减少肺内分流,5cmH2O的CPAP更有利于手术操作,临床实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流量单肺通气时安氟醚用量。方法:60例单肺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单肺通气时氧流量为1L/min。B组为氧流量2L/min。观察两组患者安氟醚用量。结果:A组患者安氟醚用量明显少于B组。结论:低流量单肺通气可减少安氟醚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性气管内气体吹入(tracheal gas insufflation,TGI)对单肺通气效应的影响。方法13例ASAⅡ~Ⅲ级拟行择期胸内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气管内插入双腔气管导管,在通气侧导管内插入一细吹气导管,顶端至气管隆突上1~2cm。随机交叉行常规单肺通气(TGI为0)或持续TGI辅助通气(5L/min)各45min。结果持续TGI显著降低单肺通气PetCO2和PaCO2水平(P<0.01)。结论TGI促进清除CO2,提高单肺通气的通气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七氟醚、丙泊酚对对单肺通气(OLV)期出现的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和肺内分流(Qs/Qt)的影响.方法 ASA Ⅱ~Ⅲ级行OLV的肺癌、食管患者36例,年龄30~61岁,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吸入七氟醚(A组)或静脉丙泊酚诱导(B组),快速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术中以吸入3% ~5% 的七氟醚或静脉靶控2.0~3.0μg/ml 丙泊酚维持麻醉.于双肺通气(TLV)15 min、OLV 15 min,OLV 30 min、恢复TLV 15 min时,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Qs/Qt值.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与TLV时相比,两组OLV期的PaO_2显著下降,Qs/Qt明显增加(P<0.01).两组OLV时的Qs/Qt无明显差异.结论 七氟醚吸入或丙泊酚静脉麻醉OLV时均有一定程度的PaO_2下降和Qs/Qt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盐酸戊乙奎醚对单肺通气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非通气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58例。观察组术前给予盐酸戊乙奎醚,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术毕即刻和术后24 h患者血清白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非通气侧氧合指数和动态肺顺应性(Cdyn)变化。结果术毕即刻,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升高,SOD水平、氧合指数、Cdyn水平降低,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降低,观察组SOD水平、氧合指数升高,对照组SOD水平、氧合指数、Cdyn升高,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即刻和术后24 h,两组IL-6、IL-8、TNF-α、SOD、氧合指数、Cdy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调节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氧合指数和肺顺应性,对单肺通气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非通气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