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学文  刘月江 《安徽医药》2018,39(12):1479-1481
目的 比较托烷司琼或氟哌利多复合地塞米松对扁桃体切除术患儿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择期行双侧扁桃体(或合并腺样体)切除术患儿240例,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D组)、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组(TD组)与氟哌利多复合地塞米松组(FD组),每组80例。在麻醉诱导时,D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50 μg/kg、TD组静脉注射托烷司琼100 μg/kg+地塞米松250 μg/kg,FD组静脉注射氟哌利多10 μg/kg+地塞米松250 μg/kg。分析3组患儿术后24 h内PONV、术后呕吐(POV)及24 h后PONV、POV的差异。结果 TD组患儿24 h内PONV、24 h内POV、补救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D、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D、FD组患儿24 h内PONV、24 h内POV、补救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 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松可以降低扁桃体切除术患儿PONV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复合地塞米联松在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NV)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10月在全身麻醉下行LC的患者12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前10min前A组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mg,B组麻醉诱导前10min静注氟哌利多5mg,C组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mg+地塞米松10mg,观察术后24h 3组PONV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比较3组痛、头晕、嗜睡发生情况及椎体外系症状发生情况。结果3组中C组PONV的发生率最低(P<0.05),A组次之,B组最高;头晕、头痛、嗜睡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C2组(P<0.05),A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外系症状B组发生4例,A、C组未发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用于LC术后预防PONV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明显优于单独应用托烷司琼和氟哌利多,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3.
黄攀 《中国药房》2010,(28):2660-2661
目的:观察氟哌利多、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全凭静脉麻醉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0例,分别在开始缝合前静脉注射0.9%氯化钠10mL(A组)、氟哌利多1.25mg(B组)、托烷司琼5mg(C组)。术毕清醒后拔管,观察记录术后24h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B、C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利多和托烷司琼均可显著降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二者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复合氟哌利多、地塞米松对全身麻醉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预防作用。方法择期全身麻醉子宫切除术60例,随机双盲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A组术前给与托烷司琼5mg,B组术前给予托烷司琼2mg、氟哌利多1.25mg、地塞米松10mg。术后随访24h,记录患者术后的PONV的发生率和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术后6h内及6~24h的PONV发生率和程度降低(P<0.05)。结论托烷司琼复合氟哌利多、地塞米松对减少PONV的发生比单独应用托烷司琼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妇科手术患者硬膜外麻醉后托烷司琼、氟哌利多、甲氧氯普胺预防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0例择期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A组手术结束前15min静脉缓慢注射托烷司琼5mg;B组手术结束前15min缓慢注射氟哌利多5mg;C组术后肌内注射甲氧氯普胺5mg/次,每天2次。观察比较3组术后24hPONV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术后24hPONV总发生率分别为10.0%、30.0%、56.0%,A组术后PONV总发生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烷司琼用于预防妇科手术硬膜外麻醉患者PONV,效果明显优于氟哌利多和甲氧氯普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托烷司琼对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90例腰硬麻醉的剖宫产病人,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恩丹西酮组(B组)和托烷司琼组(C组),每组30例.手术结束时A、B、C 3组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恩丹西酮8 mg、托烷司琼3 mg.观察每例病人用药前、用药后10 min和30 min的血压、心率与术后12、24和48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同时记录用药后眩晕、皮疹、腹部不适等并发症.结果:注射药物前后3组病人血压和心率,及眩晕、皮疹、腹部不适等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和C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与B组比较,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下降显著(P<0.05).结论:静脉注射恩丹西酮和托烷司琼对循环功能无影响,用药后不良反应少,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恩丹西酮和托烷司琼均可降低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托烷司琼的作用优于恩丹西酮.  相似文献   

7.
恶心、呕吐是全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曾以氟哌利多、甲氧氯普胺等对症处理,但常常伴有嗜睡、锥体外系症状等不良反应。我们用托烷司琼术后镇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托烷司琼预防术后镇痛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择期进行胸部手术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0例。A组在镇痛泵加入5 mg托烷司琼,B组加入10 mg托烷司琼,C组采用0.9%生理盐水,比较三组患者的疗效、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A、B两组在防止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均显著优于C组(P<0.05)。A、B两组的不良反应显著多于C组(P<0.05),但均可以耐受。结论:5 mg、10 mg托烷司琼预防术后镇痛恶心呕吐的效果均较为满意,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9.
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相关因素,应用托烷司琼对比恩丹西酮效果,以降低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程度。方法双盲的研究方法,将80例择期行腔镜手术患者(其中妇科腹腔镜手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各40例)随机分成两组:托烷司琼5mg组(T组)、恩丹西酮8mg组(E组),每组40例。结果恶心、呕吐总发生率以恩丹西酮组较多。结论托烷司琼的镇吐效果优于恩丹西酮,能够有效预防腹腔镜手术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并降低其严重程度,增强抗吐时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徐哲锋 《海峡药学》2011,23(5):225-226
目的探讨氟哌利多对术后自控镇痛患者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 160例ASAⅠ~Ⅱ级子宫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药物和麻醉维持药物,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药物为芬太尼1mg,曲马多600mg,氟哌利多10mg,对照组不使用氟哌利多。观察镇痛、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2.21±0.43)和(2.19±0.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9,P〉0.05);观察组恶心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为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2,P〈0.05);两组的呕吐发生率分别为7.50%和5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1,P〈0.05)。结论氟哌利多可抑制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导致的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托烷司琼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效果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系统评价托烷司琼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有效性。方法:电子搜索PubMed,CNKI等数据库,收集1990-2010年发表的关于托烷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研究,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其质量,并提取资料,采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eta分析表明,诱导前静注托烷司琼较术毕静注托烷司琼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OR(95%CI)为0.34(0.13,0.89)],但都低于空白对照组PONV的发生率[OR(95%CI)分别为0.09(0.05,0.17),0.31(0.19,0.49)]。托烷司琼5 mg昂丹司琼4或8 mg预防PONV的效果无统计学差异[OR(95%CI)分别为0.88(0.54,1.45)和0.47(0.20,1.06)]。结论:诱导前或术毕静注托烷司琼能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且诱导前静注效果更佳。而托烷司琼与同类药物昂丹司琼在降低PONV的发生率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梁郑  王风  王洁 《医药论坛杂志》2004,25(24):58-58
术后恶心呕吐是常见的麻醉并发症。小儿较成人手术后更易发生。常用氟哌利多作为抗吐药物,但可产生嗜睡、低血压、椎体外系反应。地塞米松作为抗癌防恶心呕吐的药物已应用多年,为证实其对患儿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我们选择100例患儿进行了对照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美容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A)后发生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静脉复合全麻及静吸复合全麻下行整形美容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共817例,术毕接PCA泵行芬太尼静脉PCA(PC IFA)。将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425例,B组392例。A组予氟哌利多2.5 mg加入静脉泵中;B组予地塞米松8 mg于静脉诱导前静推,并于镇痛泵中加入地塞米松10 mg,氟哌利多2.5 mg。于术后24 h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结果:A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较传统用氟哌利多能更有效地防治PC IFA引起的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枢丹复合小剂量氟哌利多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全麻择期腹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O组用枢丹4mg,D组用氟哌利多1.25mg;OD组用枢丹4mg加氟哌利多1.25mg,P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记录术后恶心与呕吐的评分及镇静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妇科腔镜全麻术前静注托烷司琼对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70例ASAⅡ级的妇科腔镜全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托烷司琼(B组),每组35例。快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控呼吸,维持PaCO2在30~35mmHg之间。吸入异氟醚和静注维库溴铵维持麻醉与肌松。术毕时A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B组静脉注射托烷司琼3mg。观察每个患者用药前后生命体征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同时记录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在注药前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腔镜全麻术前静注托烷司琼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对患者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用药后眩晕、口渴、皮疹等并发症极少出现,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王斯河  莫家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0):3119-3120
目的:观察氟哌利多在预防依托咪酯,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80例,ASAⅠ ̄Ⅱ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麻醉诱导咪唑安定0.1 ̄0.2mg/kg加维库溴铵0.08 ̄0.12mg/kg加芬太尼3 ̄4#g/kg加依托咪酯0.1 ̄0.2mg/kg;观察组在对照组诱导前2分钟静脉注射氟哌利多2mg。全凭靶控静脉依托咪酯0.6 ̄0.8mg/(kg·h)维持镇静,其间静脉注射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镇痛和肌松。结果:观察组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诱导前静脉注射氟哌利多能预防依托咪酯麻醉下腹腔镜术后PONV。  相似文献   

17.
18.
地塞米松、氟哌利多预防患儿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周冰 《首都医药》2009,(6):44-44
目的 比较地塞米松、氟哌利多对小儿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 100例ASA Ⅰ~Ⅱ级手术患儿于全麻(气管插管组和非气插管组)下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和氟哌利多组,每组各25例.于麻醉诱导前1min,试验组给予地塞米松(Ⅰ组)0.1~0.2mg/kg(最大量不超过5mg),对照组给予氟哌利多75 μg/kg,观察注药后2b内每30min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病人恶心呕吐发生次数.结果 I 组无低血压发生,恶心呕吐低于Ⅱ组.结论 地塞米松可有效降低小儿术后恶心呕吐发生且明显强于氟哌利多.  相似文献   

19.
盐酸托烷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酸托烷司琼主要对抗肿瘤药物化疗后引起患者的恶心、呕吐,用于手术后治疗恶心呕吐的临床报道较少,而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围麻醉期常见的影响患者恢复质量的重要问题。据美国的一项统计,处理PONV的处方量占麻醉医师术前处方量的80%,仅次于镇痛药处方量83%。我院对手术后的患者进行了大量长时间的临床观察,并采用盐酸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对PONV进行了药物的预防。现将盐酸托烷司琼预防术后PONV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莫继明 《云南医药》2006,27(4):391-392
选择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外科阑尾切除术205例,其中105例术后常规给予氟派利多注射液肌肉注射,防止术后恶心呕吐及胃区疼痛的发生,通过临床观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