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CT与MRI对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traumaticlipohemarthrosis,TL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TLH的普通X线平片、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并探讨其诊断价值。结果 34例患者中,左膝关节22例,右侧膝关节12例。34例均行普通X线平片检查,提示膝关节骨折32例;16例行CT检查,15例可见明确脂肪、关节液、血液不同成分的分层密度改变。18例行MRI检查,均可见"脂肪-血液接口征"。并拟诊隐性骨折2例。结论 X线平片对骨折的诊断意义大,对积脂血症的诊断帮助不大。CT及MRI均能很好显示创伤性TLH,均有"脂肪-血液接口征"这一特征性表现,尤其MRI除显示积脂血症的典型征象外,对隐性骨折的诊断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traumatic lipohemarthrosis,TLH)是指关节创伤后关节囊内形成脂肪-血液平面,多继发关节内骨折,可发生于全身任何关节,以膝关节最常见[1]。临床上约15%关节囊内骨折不能在X线片上发现,即为隐匿性骨折,而TLH与关节囊内骨折有密切相关[2]。本文对32例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的MRI表现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小儿骶髂关节外伤的CT 表现以往未见报导。文内报告6例,通过骶髂关节做5mm 层厚相邻层面CT 扫描、CT 随访及常规X 线照片。成长期骶髂关节外伤性分离可合并不常见的表现:半侧骨盆成长不良,相继出现骶髂关节融合及骨盆畸形伴肢体长度不等。本组5个小儿外伤后具骶髂关节间隙增宽X 线征者中仅一侧得到CT 证实。其中3例有CT 表现,而关节间隙本身无损。第5个病例在CT 上关节间隙正常,但双侧受累的骶髂关节都不规则。第6例的骶髂关节平片完全正常,但CT 显示左骶髂关节变窄。小儿外伤后伴软骨下骨折的即时CT 扫描可显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CT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收集3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及69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例,分析其骶髂关节的CT征象.结果:类风湿性骶髂关节炎CT表现主要以骨质疏松为主,伴有关节面下小的囊性变,关节间隙早期可增宽或正常,中、晚期变窄;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CT表现主要以增生或破坏为主,关节面早期变模糊,关节间隙变窄,进展期可呈虫噬状破坏,也可骨质强直.结论:CT检查是鉴别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诊断及与X线平片的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CT对腰椎小关节综合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4例腰椎小关节综合症的CT表现并与X线对比分析。结果 CT对腰椎小关节综合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且对伴随椎间盘膨出、突出,侧隐窝和椎管挟窄,黄韧带肥厚和钙化,关节囊真空征等可一次性检出。结论 CT可充分显示椎小关节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为小关节综合征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根据。  相似文献   

6.
CT诊断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表现,探讨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表现.结果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小关节异常主要包括小关节增生肥大、骨赘形成、关节间隙变窄、小关节真空现象,小关节半脱位、关节囊钙化及两侧小关节不对称以及侧隐窝狭窄,椎间盘真空征及轻度腰椎退行性滑脱.结论CT扫描可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诊断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对改进临床诊断和治疗腰腿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外伤所致关节积脂血征的X线、CT和MRI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征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关节积脂血征的X线、CT和MRI特点,其中膝关节32例、髋关节4例、肩关节4例、踝关节5例及肘关节1例。结果:仅4例在X线上有特征性表现,CT或MRI上46例关节积脂血征患者均有关节内骨折,关节积脂血征CT和MRI表现为关节囊内单液-液平面或双液-液平面,单液-液平面及双液-液平面的不同成份在CT和MRI上密度和信号不同,但上层均为脂肪。结论:关节积脂血征在CT和MRI上具有特征性表现,可做出明确诊断,关节积脂血征均与关节内骨折并存,可作为关节内骨折的可靠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8.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分析了43例正常骶髂关节CT表现并对30例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作了双盲X线和CT对照研究,正常成人滑膜部关节间隙宽度为2~5mm,40岁后,关节前下部间隙可出现局部狭窄,骶侧皮质厚度多小于3mm,前后均匀者占90%;髂侧中部皮质厚度小于5mm,其前部皮质厚度可大于5mm(占16%),部分正常人可出现关节面不清晰,但无明确的侵蚀改变,关节面的侵蚀是诊断早期骶髂关节炎的重要条件,AS骶髂关节病变的对照研究表明:对平片可疑的病变,CT常可排除或肯定诊断,早期病变(Ⅱ级),CT可提高一个级别;Ⅲ、Ⅳ级病变CT和平片分级相同.CT扫描可用于临床高度怀疑而平片难以确诊者;对Ⅲ、Ⅳ级病变如仅为诊断,则CT扫描似并非必需.  相似文献   

9.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是中老年腰腿痛原因之一,传统X线平片对显示椎小关节解剖结构有一定限度,CT扫描可清晰显示椎小关节的解剖结构及病理改变.本文就80例中老年性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表现及CT诊断价值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153例腰椎小关节退变的临床症状与诊断,分析椎小关节退变的CT影像改变,进行重新认识、领会与提高。结果椎小关节退变CT影像表现为:小关节突的骨质增生、硬化、骨赘形成,关节软骨侵蚀,关节间隙狭窄、积气,关节面下小囊变及周围筋膜、韧带的钙化等。结论 CT扫描可准确显示腰椎小关节形态、结构等退行性改变,在目前临床医师未足够重视的情况下,运用CT的高分辨特性,对椎小关节退变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充分提高他们对椎小关节退变的认识,为临床医师正确治疗反复腰腿痛的患者提供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椎小关节进行性改变的CT影像特点。方法对52例腰椎退行性改变的患进行CT扫描,分析其椎间盘、椎小关节、韧带的CT表现。结果腰椎问盘的退行性改变的CT影像可表现为椎间盘的膨出、突出、髓核脱出及真空现象。椎小关节的退行性改变的CT影像可表现为关节突的增生肥大、骨形成、关节间隙变窄及关节面下囊样变。本52位患中,表现为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占11.5%,表现为椎小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占28.8%,腰椎间盘与椎小关节均受累占48.1%。结论椎小关节的退行性改变是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的早期征象。  相似文献   

12.
季鹏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0):1751-1754
目的 分析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的CT及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患者的CT及MRI的影像学特征,所有患者于受伤后1h~7天内行MRI或CT检查.结果 CT和MR成像50例关节积脂血症患者均有关节内骨折,关节积脂血症CT和MRI表现为关节囊内单液-液平面或双液-液平面.其中36例表现为单液-液平面积液征象,14例表现为双液-液平面积液征象.单液-液平面及双液-液平面的不同成份在CT和MRI上密度和信号不同,但上层均为脂肪.结论 关节积脂血症在CT和MRI上具有特征性表现,可做出明确诊断,关节积脂血症均与关节内骨折并存,可作为关节内骨折的可靠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13.
创伤性关节脂血症的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创伤性关节脂血症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其对关节囊内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100例经手术或穿刺证实的创伤性关节脂血症患者行X线、CT及MRI检查并分析影像学资料。结果:100例患者经3种检查方法印证均存在关节内骨折。X线表现为关节囊肿胀,密度增高与肌肉近似,经特殊体位投照部分可显示脂液平征象。CT全部清晰显示关节囊内有脂液平征.其中单液-液平征72例,双液-液平征25例,气体脂肪血液单或双液-液平征3例。MRI有明确脂液平征89例,位于膝、髋等大关节。脂液平征不明确者11例,位于踝、腕等小而复杂的关节。构成关节囊内单液-液平征的上下2层液体和双液-液平征的上、中、下3层液体有明显不同的CT值和MRI信号强度,其中最上层CT为脂肪密度、MRI为脂肪信号。结论:CT示脂血症清晰而准确,对大部分囊内骨折能明确诊断。MRI对小关节脂血症的诊断不如CT,但对关节囊内骨折及其附属结构损伤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片及CT。创伤性关节脂血症可作为关节内骨折可靠的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14.
由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紧密附着于关节盂缘上部,引起该肌腱负荷突然加重的外力可造成关节盂缘上部前后方向撕裂伤(SLAP),损伤位于肌腱附着点下的关节盂缘。关节镜将损伤分为4型:1型撕裂限于关节盂缘上部;2型撕裂向下达关节盂缘与关节囊附着部;3型桶柄样撕裂;4型桶柄样撕裂合并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撕裂。作者复习了17例SLAP的术前肩关节碘水空气双重造影CT并与关节镜手术录象对照研究。其中1型6例,CT表现为关节盂上缘磨损样不规则;2型4例,CT除关节盂上缘磨损样不规则外,可见关节盂与关节囊分离达肱骨头上缘水平;3型4例,其中3例CT可  相似文献   

15.
关节损伤是骨肌系统的常见病变,多为暴力导致关节结构的撕裂,可致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稳固关节的结构不完整时可以导致关节不稳,甚至脱位。因此,对关节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X线平片、X线关节造影、CT和MRI可用于该病的诊断,特别是CT关节成像、MR T_2mapping、超短回波时间序列成像和MR关节成像等影像新技术可以对损伤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并能够评估关节微结构损伤。就韧带、肌腱、关节盘与关节盂唇的正常解剖、损伤机制以及上述结构损伤和关节不稳或脱位的影像特点、研究进展及治疗方法等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诊断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评价CT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64例小关节综合征的CT表现。男 5 3例 ,女 11例。年龄 3 9~ 70岁 ,平均 5 4.5岁。结果 腰椎小关节异常的主要CT表现为 :(1)小关节突增生、肥大及骨赘形成 ,并导致关节间隙、侧隐窝、椎间孔及椎管狭窄。 (2 )关节面硬化 ,硬化骨质内囊样低密度区及关节面边缘缺损。 (3 )关节腔内“真空”现象 ,小关节不对称及关节半脱位。结论 CT可充分地显示椎小关节的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 ,为小关节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根据  相似文献   

17.
创伤性关节积脂血征的CT及MRI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分析创伤性关节积脂血征的CT及MRI表现特点,探讨CT及MR/对创伤性关节积脂血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创伤性关节积脂血征患者的CT及MRI的影像学特征。其中膝关节36例、髋关节8例、肘关节4例及肩关节2例。所有患者均于受伤后1h至4d内行CT及MRI检查。结果 50例创伤性关节积脂血征患者均存在关节内骨折,创伤性关节积脂血征的CT及MRI表现为在关节囊内特征性的单液-液平面或双液-液平面积液征象。其中22例表现为单液-液平面积液征象,28例表现为双液-液平面积液征象。构成单液-液平面上、下2层液体和双液-液平面的上、中、下3层液体有明显不同的CT值和所有扫描序列中MRI信号强度。结论 创伤性关节积脂血征的CT及MRI检查均有特征性表现,CT及MRI检查可明确诊断创伤性关节积脂血征,创伤性关节积脂血征与关节内骨折并存,可以作为关节内骨折的可靠的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CT对腰椎小关节退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86例小关节退变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57例;女性29例。年龄28—76岁,平均46.5岁。结果:CT所见异常征象为①小关节突的异常增生、肥大及骨赘的形成。②关节间隙变窄及其骨赘导致的侧隐窝、椎间孔及椎管的狭窄。③小关节腔内的积气现象。④小关节不对称及关节失稳。结论:小关节退变发生率高,CT可充分显示其解剖结构及病理改变,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血友病关节病变的X线、CT和MR影像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观察血友病患者关节病变的X线、CT和MR影像显示差异。方法 选取14例血友病患者41个症状关节的X线、CT和MR影像。每个关节的3种影像学检查均在1d内完成。各关节病变程度均行X线分级[将关节病变严重者(5级)除外]。影像观察分别选用软组织肿胀或关节积液、骨质疏松、骨骺增大、关节侵蚀、关节面下囊肿、关节间隙狭窄、骨髓水肿、关节内出血、滑膜增厚及髁间窝增大和前、后十字韧带病变(仅用于膝关节MRI评估)等征象进行X线、CT和MR影像比较分析。结果 14例血友病患者41个症状关节X线分级中0级5个,1级7个,2级6个,3级8个,4级15个。软组织肿胀或关节积液X线显示有33个关节,CT和MRI均为34个;骨侵蚀病变MRI检出34个关节,Cr33个关节,X线20个关节。关节面下囊肿MRI显示21个关节,CT显示18个关节,X线显示9个关节。χ^2值检验表明MRI和CT分别与X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RI与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RI检出骨侵蚀和关节面下囊肿病灶数均多于CT和X线;MRI显示骨髓水肿者14个关节,关节内出血者34个关节,滑膜增厚者27个关节。结论 在显示血友病关节炎病变方面,MR/优于CT和传统X线检查,可作为血友病关节炎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CT、MRI影像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经临床证实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CT及MRI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及影像学表现。结果80例患者确诊病变关节194个。CT检查共检出病变关节146个,MRI共检出病变关节186个,CT检查灵敏度(146/194)低于MRI(173/194)(P<0.05);相比于CT,MRI在关节积液、痛风结节、滑膜增厚、骨质破坏、关节周围水肿的检出率都更高。结论MRI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效果良好,可对关节炎病变进行较为准确的观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