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宜昌市青少年自杀与离家出走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青  刘晓俊  徐勇  胡池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756-756,759
自杀与离家出走是造成青少年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996—2000年上海市中小学生伤害的死因统计资料显示,自杀为第3位。自杀给家庭、社会、学校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离家出走反映了学生心理负担,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为了解宜昌市青少年相关危险行为的流行情况,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5年开展了对全市青少年危险行为因素的现况调查,现将自杀倾向与离家出走的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梦映 《中国校医》2010,24(12):957-959
现代社会由于经济危机、失业率增加等原因,干预各国的自杀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自杀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在许多国家,自杀已成为居民前10位死因之一,美国每2h有1名青少年自杀,2003年青少年因自杀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艾滋病、肿瘤、心肺疾患、出生缺陷的总和。在我国,自杀是15~34岁青少年人群的第1位死因。因此,研究和预防青少年的自杀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杀是指有自我意识、自行采取的导致自己死亡的行为,是一个人自愿地、故意地杀死自己的行为或情况,自杀是目前全世界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很多国家,自杀已成为居民前10位死因之一[1]。自杀是我国居民第5位死因,是15~34岁年龄段第1位死因[2]。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15~24岁)自杀率高居35个国家中的第2位,仅次于斯里兰卡[3]。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自杀与家庭干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0年全世界有 140多万人因自杀死亡 ,自杀未遂的人数则可能高达该数字的 10~ 2 0倍。在大部分提供有关自杀死亡数字的国家中 ,自杀是前十位死因之一。而在青少年中 ,它是前三位死因之一[1] 。1 流行特征青少年自杀是一个很重要的、并可能是日益增加的社会问题。据英格兰和威尔士统计 ,年龄在 15~ 2 4岁之间的青少年中自杀是第二常见的死因[2 ] 。在我国提供给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自杀死亡数字中 ,我国青少年 (15~ 2 4岁 )的自杀率高居 35个国家中的第二位 (仅次于斯里兰卡 )。根据对我国疾病监测点部分资料 (1988~ 1992年 )进行分…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自杀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晓音 《中国校医》2005,19(4):436-438
1998年全国卫生统计资料表明,自杀己成为15~24岁年龄组死亡的第1位因素。殷希林等对1989~1995年北京、南京等地31所高校研究显示,大学生自杀率在9/10万~24/10万之间,远远高于同期所在城市的一般人群自杀率。国内外研究表明,青少年自杀人数在逐年增加,就死因而言己排前3位,在部分大学校园中,自杀和企图自杀己是常见事件,自杀已是大学生死亡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自杀是全人口的第五大死因,是15~34岁人群中的首位死因。Durkheim理论认为,自杀受社会经济变化影响,包括产业化、城市化、人口增长、社会整合等现代化社会因素。而Wallerstein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和历史的影响对自杀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近10年来,美国自杀率从1990—1999年下降了14%,而德国1989—1994年则上升了62%,  相似文献   

7.
自杀已成为许多国家青少年的主要死因之一,青少年自杀不仅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根据目前青少年自杀研究的新进展,本文对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分类、特征、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概述,为预防青少年自杀和指导心理干预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0—2012年河南省新安县居民伤害死亡状况,为制定伤害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0—2012年河南省新安县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中常住居民的伤害死亡个案为研究对象,使用国家推荐的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和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安县居民伤害死亡居全死因的第4位,死亡率62.53/10万,标化死亡率59.30/10万,占全死因的9.54%。伤害前5位死因依次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意外中毒、淹死,占伤害死亡的84.02%。婴儿主要死因为机械性窒息;幼儿主要死因为淹死;青少年第1位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占40.00%,第2位为淹死,占30.00%;青年人第1位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占52.94%,第2位为自杀,占9.66%;中年人第1位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占53.21%,第2位为意外跌落,占14.44%;老年人第1位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占46.67%,第2位为自杀,占16.92%,第3位为意外跌落,占14.87%。结论伤害严重威胁新安县居民的生命健康,特别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应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降低伤害的发生和死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春华 《中国健康教育》2003,19(12):965-965
20 0 0年全球有 81万 5 0 0 0人死于自杀 ,即每 40秒就有一人自杀身亡。自杀在全球死亡原因排序中高居第十三位。在 15~ 44岁的人群中 ,自杀是第四位死因 ,同时也是导致疾病和残疾的第六位原因。1999年 ,世界卫生组织曾倡导全球预防自杀运动 ,其目的如下 :1 促使发展中国家和正在经历社会、经济转型的国家自杀率下降。2 尽可能大范围地早期识别、评估并消除可能导致年轻人轻生的各种危险因素。3 提高民众对自杀的认识 ,并向有自杀倾向的人、自杀未遂者以及自杀者的亲友提供社会心理支持。国际自杀预防协会 (IASP)是 1960年在维也纳正式…  相似文献   

10.
青春期青少年自杀与家庭环境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勇  高怀荃 《中国公共卫生》1999,15(12):1111-11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加剧,青少年的心理冲突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而引起的青少年自杀也日益国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美国15~19岁组青少年自杀死亡在各种死因中居第3位〔1〕。我国部分地区的统计亦提示青少年自杀是造成该年龄段青少年寿命损失的重要原因〔2〕。为进一步研究青少年自杀的现状和规律,我们对合肥市15~19岁组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及部分学校环境因素与自杀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1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1-1 研究对象 合肥市15岁到19岁高中学生1600人为调查对象,回收调查表1486份…  相似文献   

11.
高向华  夏云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7):1337-1338
自杀是一种因社会心理冲突而产生的蓄意终止自己生命,有目的、有计划的自我毁灭的行为。当前,意外死亡已成为我国人口死因的第3位,而自杀在意外死亡中占第1位[1]。自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已越来越明显地成为一个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众所周知,自杀率高低与其居民对自杀的态度具有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公众对自杀的态度可以对自杀行为产生某种促发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医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使人们更为清楚地认识到:导致人类疾病、致残、死亡的原因中社会因素及心理因素在不断增加。从目前的死因谱中不难看出,意外死亡已越居主要死因的第五位,其中自杀在意外死亡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近年来许多国家对自杀这一社会现象从医学角度进行调查研究的资料较少。特别是家民这  相似文献   

13.
随现代社会的进步和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由生物因子所致的传染性疾病逐渐被人类控制,造成人类死亡的死因谱也随之发生根本性改变。不少国家意外死亡(自杀等)已跃居死因第三位。自杀是由心理冲突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毁灭性行为,有着与传染病、肿瘤、心血管系疾病相同的结局。其在人类全死因中的地位将会愈益提高,因此,值得广大社会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精神病学方面的工作者的重视。在自杀问题研究中,青少年自杀问题尤引起人们的注目。据有关文献报导:在所有  相似文献   

14.
意外死亡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海淀区1974~1990年5324例意外死亡情况。结果表明,意外死亡率为530.21/10万,男性621.39/10万,女性432.78/10万。在死因顺位中居第4位,其寿命损失量为151890年,居各种死因首位。青少年和成年人是意外死亡的高危人群,年龄越大意外死亡率越高,呈正相关关系(r=0.7166)。居前5位的意外死因为自杀、车祸、意外跌落、煤气中毒及溺水,但不同年龄组又有各自的高危死因;着重分析自杀、车祸及溺水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防制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自杀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据调查,全球每年约有近100万人死于自杀,是世界许多国家的前10位死因之一[1],中国的自杀死亡率为23/10万,居中国人群死因顺位的第5位,是15 ~34岁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2].尽管近年来自杀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自杀的死亡监测与发病率预报工作仍具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灰色模型GM(1,1)克服了传统预测方法需大量样本和典型概率分布的局限,不受一般统计模型对原始数据种种要求的约束,且具有考虑影响因素少、近期预测效果好的特点,尤其适用于流行因素较稳定的疾病[3].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发育阶段,是生理和心理经历最具挑战的时期之一.由于自身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的限制,该群体对死亡的概念认识较为模糊.虽然近年来有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自杀率有所下降,但自杀仍是我国青少年因伤害致死的第3位原因….自杀意念是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者早期的心理活动,是自杀行为实施前强有力的预测因素[2].研究表明,自杀意念的产生是一个连续性的心理变化过程,排除与生理因素有关的影响外,与个人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3].本研究于2015年6月抽取南昌市5所高中高一、高二的884名学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自杀意念发生特征,探究自杀意念与其他危险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早期识别和预防青少年自杀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杨浦区居民自杀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杨浦区1994~1996年死因监测结果表明,意外死亡居全死因的第四位,而自杀死亡为意外死因的第三位,且有逐年上升趋势。自杀虽然作为个人的行为,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良影响。因此,自杀的预防和控制,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由于自杀涉及到社会、心理、医学等各种领域,因此探讨其自杀原因和相关因素,以提供预防对策是十分必要的。一、材料与方法1.死亡资料来自于上海市杨浦区各级医疗机构生命统计网报告,经审核复查后采用国际通用的《ICD-9》进行分类编码汇总,人口资料来源于公安部门及人口普查办公室。2.统计方法采用常规…  相似文献   

18.
花儿未开已谢了——我国青少年自杀启示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自杀被列为第7位死因,估计每年至少有40万人死于自杀,然而近几年青少年自杀又呈上升趋势,那些尚未或刚刚步入人生美好时光的他们为什么会自杀呢?这不得不让我们每一个人深思。自杀是一种疾病,笼统地说它包括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三个层次,但无论...  相似文献   

19.
辛莘  何成森 《中国校医》2010,(4):318-320,F0003
自杀已成为全球性重要的社会和医学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年全球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死亡率为16/10万,在过去45年中全球自杀率提高了60%。不同的年龄群体自杀率不同,其中自杀已成为15~24岁青少年人群中前3位死亡原因,同时,在自杀者年龄构成中,青少年自杀死亡率居高不下,有低龄化趋势。本文针对目前青少年自杀行为的现状、危险因素和流行特征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宁波市1987~2001年城区老年人伤害死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城市老年人伤害所致死亡原因,对预防和控制老年人伤害事件的发生、发展及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UCD—9对宁波市城区1987—2001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伤害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老年人的伤害标化死亡率为173.35/10万,伤害在老年人所有病伤死因顺位中居第4位。男性老年人的伤害标化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老年人伤害所致死亡的前5位死因顺位分别是:意外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其他事故有害效应和淹死。机动车交通事故为男性老年人第1位死因,男性是女性的2.35倍,而意外跌落为女性老年人第1位死因,意外跌落主要发生在75岁以上高龄(尤其女性)老年人中。结论:伤害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与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应采取一系列社会综合干预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