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olomoucine对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微环境的影响及意义。建立脊髓半切损伤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和olomoucine干预组,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脊髓损伤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损伤区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硫酸软骨素蛋白(CSPG)以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采用改良的Gale联合评分法对大鼠瘫痪后肢进行运动功能评估。结果,假手术组细胞周期素(cyclin)A、B1、E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及GFAP、CSPG和GAP-43的表达较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软骨素酶ABC(ChABC)对大鼠脊髓横断损伤(SCI)后轴突再生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SCI+ChABC),对照组(SCI+NS)及正常组。采用T2-8脊髓完全横断模型,术后2周和10周脊髓标本分别行OBT、GFAP、NSE及NF免疫组化染色,术后1、2、3、4、5、6、8、10周进行行为学评分。结果行为学评分,术后3周实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疤痕中OBT和GFAP染色低于对照组(P〈0.05),GFAP和NF染色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hABC能有效降低损伤部位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s)的活性,从而促进SCI大鼠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和轴突的再生。  相似文献   

3.
Du XP  Sun MZ  Yu ZY  Chen HX  Tian DS  Xie MJ  Wang W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9):2025-2029
目的探讨选择性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olomoucine对癫痫持续状态(SE)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SE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SE组和olomoucine干预组。应用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和周期素蛋白B1表达,通过TUNEL方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皮质及海马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情况。统计方法采用方差分析与t检验。结果(1)生理盐水组TUNEL示阳性神经元稀少,SE后显著增加(P〈0.05),olomoucine干预组明显少于SE组(P〈0.05),尤其齿状回门区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SE组比较,olomoucine干预组细胞周期素B1阳性神经元数目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理盐水组IL-1β、TNF-α mRNA表达量稀少,SE后显著增加(P〈0.05),除皮质TNF-α mRNA外,olomoucine干预组较SE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olomoucine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抑制癫痫持续状态后神经元重新进入细胞周期,以及抑制活化的胶质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抑制癫痫持续状态后神经元凋亡而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4.
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抑制分子对Rho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80年代,Richardson等[1]发现脊髓损伤后轴突很难再生,主要是由于轴突周围环境中存在抑制分子,而不是轴突本身失去再生能力.目前已有共识认为轴突再生同时受到损伤后的细胞外基质分子和细胞内因子的共同调节.生长抑制蛋白被认为是抑制轴突再生的最主要原因[2],它们通过影响细胞内一种小GTPase-RhoA信号通路来抑制神经轴突的生长.现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硫酸软骨素酶ABC对严重脊髓损伤(SCI)大鼠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s)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脊髓横断伤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损伤组25只和治疗组25只。治疗组给予硫酸软骨素酶ABC髓鞘浸润治疗。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观察脊髓CSPGs的表达;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方法观察脊髓GFAP的表达。结果 SCI后星形胶质细胞明显活化增殖,CSPGs和GFAP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脊髓CSPGs和GFAP的表达均较损伤组减少,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软骨素酶ABC能够裂解CSPGs,改善SCI区的微环境,改善GFAP蛋白的表达,是修复SCI,促进神经再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完全性脊髓损伤成年SD大鼠模型,研究生长相关蛋白(GAP-43)治疗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元上Nogo-A的变化,探讨GAP-43在再生修复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信息.方法雌性8周龄SD大鼠75只,制成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GAP-43抗体组,GAP-43抗原组,对照组,每组25只.使用直接注射法将GAP-43抗原和GAP-43多克隆抗体分别注入抗原组和抗体组的大鼠脊髓断端,观察各组大鼠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用BBB评分法进行不同时段的行为学评分;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方法观察Nogo-A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在不同的时间段行为学评分最低,抗原组评分最高,抗原组Nogo-A阳性神经元数量最少,且数量与后肢功能恢复呈反相关.结论说明GAP-43能够与Nogo-A相拮抗,促进损伤脊髓的恢复,对脊髓损伤的研究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徐冠超 《当代医学》2011,17(16):107-108
目的 解致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修复的研究进展.方法 对7例进行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中仅有3例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修复成功.结论 经过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后是可以再生修复的,但目前这种再生修复能力还比较有限.  相似文献   

8.
GDNF基因体内转染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研究脂质体介导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在大 鼠损伤脊髓内的表达,观察外源性GDNF对损伤脊髓轴突再生的作用。方法:利用Nystrom法制备大鼠胸髓压迫损伤模型。以直接注射法将脂质体DC-Chol和重组质粒pEGFP-GDNF cDNA混合后注入大鼠损伤脊髓。采用RT-PCR技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GDNF基因转染后的体内表达,并通过辣根过氧化酶(HRP)顺行追踪技术和神经微丝(NF)、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化活性的变化来评价GDNF基因转染对轴突再生的影响。结果:经脂质体DC-Chol介导GDNF基因可有效地转染脊髓组织 中并得到表达。GDNF转基因4周后可明显增加NF阳性轴突数目,促进皮质脊髓束再生并通过损伤区。结论:外源性GDNF在损伤区局部高表达具有神经损伤保护作用,提示阳离子脂质体介导GDNF体内转基因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SCI)组织GAP-4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Allen氏改良撞击法制作鼠脊髓损伤模型.44只成年Wistar鼠随机分为11组:正常对照组、SCI后第2,4,7,14,28天组和电针(SCI后电针治疗)第2,4,7,14,28天治疗组,每组4只.用HE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AP-43阳性细胞,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检测脊髓损伤中GAP-43的变化.结果 GAP-43在正常成年鼠脊髓中微量表达,SCI后表达增加,且电针治疗组较SCI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7 d时,SCI组的GAP-43表达达到高峰,14 d时降至接近初始水平,但电针治疗组GAP-43表达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 电针可增强损伤脊髓组织GAP-43表达水平,促进损伤脊髓神经元再生和修复,对脊髓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坐骨神经兴奋阈值、动作电位(AP)幅度和传导速度,以及损伤脊髓GAP-43蛋白表达的改变。方法:采用改良的Allen′s重物坠落致大鼠脊髓损伤实验模型、电生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大鼠SCI后1、3、7d时,坐骨神经兴奋阈值升高,AP幅度和传导速度降低,呈时间依赖性改变;SCI后14d,AP产生阈值、幅度和传导速度较SCI第7d有所恢复。正常大鼠脊髓灰质神经元的胞浆和轴突中有少量GAP-43蛋白表达;SCI后第1、3、5、7d时损伤脊髓周围区灰质GAP-43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在SCI后第14d其阳性表达开始减弱。结论:大鼠SCI后能够导致坐骨神经电生理学兴奋性和传导性的降低,以及神经结构重构蛋白GAP-43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表达载体在肌源性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实验中的应用。方法: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移植组(n=20)和对照组(n=20),均进行脊髓半切损伤。伤后9d,移植组于伤处移植体外转染GFP基因的大鼠MDSCs,而对照组仅注射等量PBS,于移植后1、2、3、4周用BBB评分方法测大鼠的运动功能,同时进行损伤脊髓取材、快速冰冻切片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移植后1周两组动物运动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移植后2、3、4周与对照组比较,移植组显著提高运动功能;荧光显微镜观察经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的肌源性干细胞在损伤脊髓组织局部生长良好,并且有沿着脊髓神经束向头尾两侧迁移的趋势。结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的细胞标记方法是安全可靠、简便有效的生物示踪标记方法,可以用于标记细胞移植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Dong DM  Yao M  Li KS  Wang YS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5):2495-2501
目的 探讨急性脊髓损伤(SCI)后的特征性改变的分子机制.方法 SD大鼠9只随机分为3组:SCI8 h组(3只)、72 h组(3只)及对照组(3只),用改良的Allen's撞击法建立大鼠脊髓挫伤模型,应用含有13 200条大鼠基因的cDNA表达谱基因芯片对大鼠脊髓外伤性损伤后8 h和72 h的基因表达谱变化进行分析,并用RT-PCR方法对其中12条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进行验证.C/EBPδ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SCI 8 h,52个基因的表达出现显著性变化,上调基因包括转录因子、早期快反应基因、氧化应激、补体、促炎症及抗炎症反应基因等;下调基因包括离子通道、突触及囊泡相关蛋白、神经丝蛋白、细胞骨架相关蛋白和髓鞘相关糖蛋白等.SCI 72 h,44个基因的表达出现显著性变化,包括生长因子、GTP酶、癌基因及抑癌基因、泛素系统相关蛋白等,这些基因在神经元的生长/分化/存活、修复和再生等方面起重要作用.12条基因RT-PCR的验证结果与芯片的结果相符合.结论 SCI早期多种基因表达出现显著性变化,C/EBPδ是一个在损伤脊髓组织中高表达的基因,很可能是一个治疗SCI介入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脊髓机械性损伤后损伤处脊髓血小板衍化生长因-7-(PDGF)在星型胶质细胞中的表达量,以探讨脊髓损伤过程中PDGF的作用。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脊髓损伤组和糖尿病脊髓损伤组并制作相关模型,观察脊髓损伤24h和7d后大鼠运动功能的改变、损伤脊髓的病理变化及PDGF在星型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采用UTHSCSA Image Tools 3.0图像分析处理系统进行分析,统计各张切片单位面积(mm^2)内PDGF阳性细胞的数量和光密度:BIO-RAD软件Quantityone测定并用相对灰度值表示PDGF蛋白的表达量: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脊髓损伤24h后,两组大鼠均出现严重运动功能障碍,BBB功能评分分别为(0.7±0.4)、(0.7±0.5)分:损伤7d后,脊髓损伤组大鼠恢复为(6.7±1.2)分,而糖尿病脊髓损伤组仅恢复为(3.9±0.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假手术对照组大鼠运动自如,术后24h和7d评分均为(21.0±0.0)分,与另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24h脊髓损伤组和糖尿病脊髓损伤组脊髓损伤部位白质中可见肿胀的轴突和大量空泡。灰质中存在极少量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7d后损伤范围确定,损伤段变细,脊髓内有空洞形成,其中糖尿病脊髓损伤组的空洞大于脊髓损伤组,并且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PDGF阳性表达部位为星形胶质细胞,术后24h、7d假手术对照组PDGF表达少,没有太大的变化:24h后脊髓损伤组和糖尿病脊髓损伤组损伤部位的PDGF表达增多,且脊髓损伤组明显多于糖尿病脊髓损伤组(P〈0.01):7d后脊髓损伤组PDGF持续高表达,仍明显多于糖尿病脊髓损伤组(P〈0.01)。在Western blot检测中,假手术对照组在两个时段均仅有少量PDGF蛋白表达,24h后脊髓损伤组PDGF表达明显多于糖尿病脊髓损伤组(P〈0.01),损伤7d后脊髓损伤组PDGF持续高表达,仍明显高于糖尿病脊髓损伤组(P〈0.01)。结论糖尿病脊髓损伤大鼠脊髓损伤后BBB评分明显低于脊髓损伤组大鼠,PDGF表达量亦明显减少,可能与高血糖状态加重脊髓的损伤以及抑制其损伤后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应用环孢素对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GAP-43mRNA的表达,研究环孢素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环孢素干预,在3、7、14、21、28天,5个不同的时相点各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随机抽取6只大鼠,取下脊髓T12-L1节段,脊髓前角GAP-43mRNA的表达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对照组GAP-43mRNA第3日呈低表达,第7天表达量增加,第14天表达量达到高峰,第21天表达量下降,第28天表达量接近第3天水平。实验组第3、7和14天表达量与对照组相似,第21和28天表达量较对照组有所提高,经统计学处理,第3、7和14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21天和28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环孢素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运动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延缓神经元的退变。  相似文献   

15.
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对脊髓损伤后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s)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脊髓损伤修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SD大鼠4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建立成年大鼠T9~T10段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除电针组于术后当天进行电针治疗外,3个组均分别于术后7、14、28 d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脊髓内CSPGs的表达。结果术后7~28 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脊髓损伤邻近组织内CSPGs表达明显增强(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脊髓损伤邻近组织内CSPGs表达明显受到抑制,差异显著(P<0.05)。结论电针能显著降低脊髓损伤后CSPGs的表达,从而减弱CSPGs对轴突再生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其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变化对大鼠脊髓继发性损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Zhao L  Li T  Sun X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1):27-29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对脊髓继发性损害的影响。方法采用闭合性液压损伤装置致大鼠脊髓(T9)中度损伤,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及不同剂量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8mg/kg,40mg/kg)。观察对血流动力学、局部组织结构、神经电生理、神经行为学的影响。结果发现小剂量L-NAME对大鼠全身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组织破坏较轻,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大剂量L-NAME明显升高平均动脉压、收缩软脊膜小动脉(90分钟、直径减少10%)、减少局部血流量(90分钟、减少22%)、增加局部组织损害,神经功能障碍不能恢复、甚至加重,体重进行性减轻,死亡率增加。结论表明一氧化氮在继发性脊髓损伤中,小剂量的一氧化氮可能起到保护作用,但过量时又可起到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7.
Li L  Xu Q  Wu Y  Hu W  Gu P  Fu Z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3,116(3):414-418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MP) and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on axonal remyelination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n rats. Methods Forty-fiv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A received MP and BDNF; group B received MP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and group C received CSF only. Contusion injury to adult rat spinal cord was produced at the T[10] vertebra level followed by immediate intravenous MP or CSF, and was thereafter infused intrathecally with BDNF or CSF for 6 weeks. Axonal remyelination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was observed using RT-PCR,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open field locomotion. Results An increase of 28.4%±2.3% in the expression of proteolipid protein (PLP) gene, an endogenous indicator of axonal remyelination, was demonstrated in group A 24 hours after injury. Ten weeks later,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ecreases in hematogenous inflammatory cellular infiltration in groups A and B compared to C (P&lt;0.05). Concomitantly,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axonal remyelination was observed in group A compared to groups B and C (P&lt;0.05). Furthermore, combination therapy using MP and BDNF in group A resulted in stimulation of hindlimb activity as well as improvement in the rate of functional recovery in open field locomotion (P&lt;0.05). Conclusions Combined therapy of MP and BDNF can improve functional recovery through mechanisms that include attenuating inflammatory cellular infiltration and enhancing axonal remyelination at the injury site. Such a combination may be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treatment of spinal cord injury.  相似文献   

18.
颈椎脊髓损伤早期死亡时限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u W  Jia LS  Shao J  Chen XS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3):2342-2345
目的 探讨颈椎脊髓损伤早期死亡的时限分布。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组颈椎脊髓损伤死亡病例的一般状况、受伤原因、脊柱损伤节段、脊髓损伤严重程度、合并伤、颈椎脊髓损伤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过程及结果、死亡原因、受伤至人院时间、受伤至死亡时间。结果受伤至死亡时间24h内3例,25~48h3例,49~72h5例,73h~7d16例,8~14d16例,15~21d8例,22~28d6例,29~35d1例,36~42d1例,43~49d2例,50~56d1例,57d以上1例。颈椎脊髓损伤早期死亡共63例,伤后1周内死亡27例,占42.8%;伤后2周内死亡43例,占68.3%;伤后4周内共死亡57例,占90.5%;4周以上仅6例,占死亡总例数的9.5%。结论颈椎脊髓损伤死亡高峰在伤后1周内,主要死亡时间为伤后2周内,其次为伤后3~4周,90.5%死亡病例死于伤后4周内。呼吸功能衰竭为颈椎脊髓损伤早期死亡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AworkshopwasorganizedbytheNationalIn-stituteofNeurologicaDisordersandStrokeinSeptember1995.TheobjectiveofthisworkshopwastopromoteinquiryandtofosterapplicationofresearchinDNAdamageandrepairaftercentralnervoussystem(CNS)injury['].Nowinvestiga-torshavefoundthereareextensiveDNAdamageinmodelsoffocalcerebralischemiaandtraumaticbrain,withneuronsapoptosis.DNAfragmenta-tioncorrelatedgenes(hsp,IEGs,bcl-2,bax.p53)expression["']'Buttherehavebeenonlyfewstud-iesonDNAdamageandcorrelativegenesexp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