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olomoucine对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微环境的影响及意义。建立脊髓半切损伤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和olomoucine干预组,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脊髓损伤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损伤区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硫酸软骨素蛋白(CSPG)以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采用改良的Gale联合评分法对大鼠瘫痪后肢进行运动功能评估。结果,假手术组细胞周期素(cyclin)A、B1、E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及GFAP、CSPG和GAP-43的表达较弱;  相似文献   

2.
期刊文摘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剂olomoucine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微环境的影响及其意义[田代实,王伟,徐运兰等.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3):901~905]探讨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olomoucine对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微环境的影响及意义。建立脊髓半切损伤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和olomoucine干预组,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脊髓损伤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损伤区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以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采用改良的Gale联合评分法对大鼠瘫痪后肢进行运…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对小鼠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胶质瘢痕、轴突再生的干预作用,探讨其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雌性ICR小鼠6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n=12)、单纯损伤组(n=18)、莱菔硫烷组[5 mg/(kg·d)SFN,ip,n=18]、溶剂对照组(等体积玉米油腹腔注射,n=18).假手术组仅咬除椎板,余各组行脊髓夹伤术,制备脊髓夹伤模型.建模后1、7、14、21、28 d进行小鼠后肢运动功能评分(BMS评分);Western blot检测建模后7d各损伤组小鼠脊髓GFAP、CSPG、P65表达情况,28 d后各损伤组GAP-43表达情况;ELISA检测建模后7d各组小鼠脊髓TNF-α、IL-1β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建模后7d各损伤组小鼠脊髓GFAP、CSPG、P65表达情况.结果 假手术组BMS评分9分,各脊髓损伤组术后后肢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28 d时单纯损伤组评分为(2.17±0.41)分,溶剂对照组(2.33±0.52)分,莱菔硫烷组(3.33±0.52)分,后者与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行免疫荧光染色可见各脊髓损伤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GFAP、CSPG、P65表达增加,单纯损伤组与溶剂对照组较莱菔硫烷组更明显.术后7d莱菔硫烷组GFAP、CSPG、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单纯损伤组与溶剂对照组低(P<0.05),术后28 d莱菔硫烷组GAP-43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单纯损伤组与溶剂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建模后7d,莱菔硫烷组小鼠脊髓TNF-α、IL-1β表达较其余损伤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莱菔硫烷可减轻小鼠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抑制胶质瘢痕形成,促进轴突再生,改善后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体外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对PC12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作用,以及对PC12细胞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星形胶质细胞促进非神经元细胞形成神经突触的可能性。方法:采用PC12细胞与新生大鼠皮层组织来源的星形胶质细胞共同孵育,分为共育组和对照组,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对PC12细胞分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和GAP-43表达的影响。结果:共育组培养4d,大部分PC12细胞已具备神经元形态,PC12有突细胞/总细胞数目比率、突起长度和突触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SE、突触素和GAP-43免疫荧光染色强阳性的PC12细胞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示星形胶质细胞有助于促进非神经元细胞形成神经突触。  相似文献   

5.
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及GFAP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SCI)后胶质瘢痕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在C3~4右外侧索横断后分别以补阳还五汤和蒸馏水连续灌胃8 w,取脊髓损伤部位,行苏木素染色和GFAP免疫组化染色,对胶质瘢痕的体积、GFAP阳性细胞相对面积和相对灰度值进行测定.结果实验组胶质瘢痕的体积小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GFAP阳性细胞相对面积和相对灰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减少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的体积,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和增生.  相似文献   

6.
脊髓损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SCI)后脊髓组织星形胶质细胞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探讨反应性胶质化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25只,随机分成5组(n=5);正常对照组,伤后1天组,伤后4天组,伤后7天组和伤后14天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星形胶质细胞中GFAP的表达,和大量综合行为评分法(CBS)对各级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结果:SCI后星形胶质细胞中GFAP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1-14天内呈进行性增高趋势,损伤各组的CBS1-14天内呈降低趋势,两指标有显著的相关性(r=-0.775,P<0.001)。结论:SCI后星形胶质细胞通过其反应性胶质化对脊髓的再生和自身修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硫酸软骨素酶ABC对严重脊髓损伤(SCI)大鼠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s)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脊髓横断伤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损伤组25只和治疗组25只。治疗组给予硫酸软骨素酶ABC髓鞘浸润治疗。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观察脊髓CSPGs的表达;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方法观察脊髓GFAP的表达。结果 SCI后星形胶质细胞明显活化增殖,CSPGs和GFAP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脊髓CSPGs和GFAP的表达均较损伤组减少,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软骨素酶ABC能够裂解CSPGs,改善SCI区的微环境,改善GFAP蛋白的表达,是修复SCI,促进神经再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大鼠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OEC)对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T)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嗅鞘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经纯化传代,细胞融合后利用划伤法得到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将嗅鞘细胞与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24 h后,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以及其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SPG)的变化.结果: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与嗅鞘细胞共培养后,MTT实验表明其增殖能力增强;免疫荧光染色、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结果表明共培养后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GFAP和CSPG降低.结论:嗅鞘细胞作用于活化后的星形胶质细胞以后,能够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的分裂增殖,同时能够减少星形胶质细胞胶质化,降低抑制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后神经元中神经丝蛋白(NF200)及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及其关系,探讨不同细胞在再生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30只,分为正常,伤后1d,3d,7d,14d,21d 6组,每组5只,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图象分析方法观察神经元NF200及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脊髓损伤后NF200及GFAP的表达均呈进行性增高,二者有显著的相关性;GFAP表达的增高早于NF200的增高,而前角神经元NF200的表达早于后角神经元。结论 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可能是刺激神经元功能活跃,促进神经纤维再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类型神经元对损伤的反应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信号调节蛋白1(ASK1)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胶质瘢痕中中间丝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
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及损伤大鼠后肢行为学和电生理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脊髓夹伤模型,设ASK1特异性抑制
剂Thioredoxin组(Trx组)、ASK1单克隆抗体组(Anti-ASK1组)、生理盐水对照组(Model组)及假手术组(Sham组),于损伤即刻
在损伤局部分别给予Thioredoxin、ASK1单克隆抗体、生理盐水各10 μl,Sham组大鼠仅打开椎板暴露脊髓,不造成SCI。各组大
鼠定期(SCI后1、7、14、28 d)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GFAP、vimentin的表达,BBB评分检测大鼠后肢行为学变化,
体感诱发电位及运动诱发电位检测电生理的变化。结果SCI后1 d各组GFAP、vimentin的表达无明显差异,7、14、28 d Trx组、
Anti-ASK1组GFAP、vimentin的表达较Model组明显下降(P<0.01);SCI后1、7、14 d各组BBB评分及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
电位无明显差异,SCI后28 d,Trx组、Anti-ASK1组BBB评分较Model组明显升高(P<0.01),体感诱发电位及运动诱发电位潜伏
期明显缩短,波峰值明显升高(P<0.01或P<0.01)。结论抑制ASK1可减弱大鼠SCI胶质瘢痕局部GFAP、vimentin的表达,并可
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和电生理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视神经移植后,再生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39只Listed Hoode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神经截断组和截断+移植组.采用外周神经缝接模型,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GFAP、GAP-43在各组不同时期表达的变化.通过采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视网膜中13个基因的mRNA浓度的变化,使用ANOVA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视网膜切片显示了神经截断组GFAP有明显的表达上调;截断+移植组的GFAP表达下调,GAP-43在不同时点在GCL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达上调.Real-time PCR结果,5d后,视网膜中的GFAP、GAP-43表达在截断组和截断+移植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增加.在其后的时点,GAP-43的表达在两个实验组都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结论 再生的视网膜可能调节GFAP合成.再生的RGCs表达GAP-43.GAP-43上调的结果为神经再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小干扰 RNA(smal interferon RNA ,siRNA)联合电针治疗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胶质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SCI组、电针(EA)组,CTGF siRNA干扰(CTGF)组、CTGF siRNA干扰联合电针(CTGF+EA)组,损伤后在3、7、14 d分别取材,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RT‐PCR技术,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波形蛋白(Vimentin)、纤连蛋白(Fibronectin)、层连蛋白(Laminin)以及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 SCI组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数目增多;GFAP、Vimentin、Fibronectin 、Laminin表达增加;EA组、CTGF组和CTGF+ EA 组 GFAP、Vimentin、Fibronectin 、Laminin表达降低,其中CTGF+ EA 组GFAP、Vimentin、Fibronectin 、Laminin表达降低更显著。RT‐PCR结果显示:与SCI组相比,EA组、CTGF组和CTGF+EA组GFAP、Vimentin、Fibronectin、Laminin基因mRNA表达均降低(P<0.05),与EA组、CTGF组相比,CTGF+EA组GFAP、Vimentin、Fibronectin 、Laminin表达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CTGF siRNA 联合电针治疗能有效抑制GFAP、Vimentin、Fibronectin 、Laminin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胶质瘢痕的形成,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联合孕酮应用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协同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孕酮组、BMSCs组、BMSCs+孕酮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为采用改良的Allen法建立的脊髓损伤(SCI)模型鼠.按上述分组分别在脊髓损伤后立即将BMSCs移植到损伤部位,和(或)在脊髓损伤后第1~5天腹腔注射孕酮(8 mg/kg).脊髓损伤术后第0、3、7、14、21、28天用BBB评分法评价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脊髓损伤后第0天和第28天局部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孕酮或BMSCs移植单独应用均可以有效促进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二者联合运用效果更好.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第0天各脊髓损伤组局部组织BDNF、MBP和GAP-43的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第28天孕酮组、BMSCs组和BMSCs+孕酮组上述指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孕酮+BMSCs组的表达水平最高.结论 单纯孕酮或BMSCs移植均能促进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机制之一可能是上调损伤局部BDNF、MBP和GAP-43的表达水平,促进髓鞘和神经元再生,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和脑组织GAP-43、SYN表达的变化,探讨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电针干预的神经可塑性机制。方法:60只健康成年雄性SD(Spraguer-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R)。电针刺激在造模成功3 h内开始,电针组针刺双侧内关、水沟、三阴交及百会穴,留针30 min,每天针刺1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治疗。各组大鼠在7、14 d两个时间点取10只进行运动功能评估及免疫组化SP法观察GAP-43、SYN的表达。结果:运动功能评分: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模型组和电针组比较,7 d时,运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14 d时,电针组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免疫组化:假手术组各时间点切片中没有GAP-43阳性细胞表达。大鼠脑梗死后7 d,模型组脑缺血组织周围出现GAP-43阳性细胞,14 d时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电针组GAP-43阳性细胞表达在各时间点较模型组显著增加,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假手术组可见SYN表达,大鼠脑梗死后7 d,模型组脑缺血区SYN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少,模型组SYN表达14 d开始上升,但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电针组SYN表达在各时间点较模型组显著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针可促进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脑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的表达,增强神经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半切损伤后(spinal cord injury, SCI) 突触分化诱导基因产物(synapse differentiation induced gene 1,SynDIG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脊髓损伤组(n=75),切断大鼠脊髓一半作为实验模型,只咬除椎板而不损伤大鼠脊髓作为对照模型.在手术后7、14、21、28、35天采集损伤区域的脊髓组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各组各时间点SynDIG1的蛋白表达,并且与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神经生长蛋白43(GAP-43)等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做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结果 在脊髓损伤后第7天就发现神经元有SynDIG1表达,在第28天达到高峰,随后维持在较高水平.通过免疫荧光双标技术发现脊髓损伤后SynDIG1与GAP-43存在共表达.结论 脊髓损伤后中期神经元大量表达SynDIG1,激活了神经生长因子,促进神经元再生,有利于神经系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信号调节蛋白1(ASK1)在炎症因子介导的大鼠脊髓损伤(SCI)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脊髓夹伤模型,48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生理盐水组(Saline组)及炎症因子组(Cytokine组),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SK1和磷酸化的ASK1 (pASK1)的表达,用BBB评分及Grid Walking法检测后肢行为学变化,用体感诱发电位(SEP)及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电生理变化.结果 SCI后1周各组ASK1 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无明显变化,Cytokine组pASK1的表达较Saline组显著上调(P=0.002);SCI后3、4周时,Cytokine组BBB评分较Saline组明显下降(P=0.000、0.000);SCI后4周,与Saline组相比,Cytokine组大鼠后肢踏空率增加(P=0.032),SEP及MEP潜伏期延长(P=0.043、0.045),波峰值无显著变化(P=0.889、0.434).结论 炎症细胞因子可导致大鼠SCI后后肢运动功能障碍加重,机制可能与ASK1磷酸化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羊膜上皮细胞移植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生长相关蛋白43和神经元烯醇化酶(N SE)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 7 d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移植组,移植组和模型组经侧脑室注入1×106BrdU标记人羊膜上皮细胞悬液和PBS治疗;假手术不治疗,移植后1、2和3周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BrdU阳性细胞、生长相关蛋白43、N SE的表达。结果移植组和模型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改善,移植后第3周脑切片检出BrdU阳性细胞存在,模型组生长相关蛋白43和N SE在第3周的表达均低于假手术组,移植组较模型组增加。结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入脑缺血缺氧大鼠脑内后,可减轻缺氧缺血大鼠神经元的损伤,G AP-43和N SE蛋白表达增强,促进神经轴突的生长与延伸,从而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损伤后6 h、12 h、1 d、3 d、7 d组及假手术组共 6 组,每组6只,其中假手术组只做椎板切除.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GFAP和VEGF的动态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滋补肝肾方药"复健片"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大鼠皮质脊髓束重塑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药物组,各组根据观测时间点再分为术后4周末、术后5周末两个亚组。采用电凝法闭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药物组术后1周末按9 g生药/kg给予复健片水溶液灌胃,于术后3周末注射BDA,采用走横木实验(BWT)对各组大鼠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测大鼠左侧颈髓BDA和GAP-43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和药物组BWT评分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1),其中药物组的评分升高更显著,至术后5周末,与假手术组已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后4周末,药物组和模型组的左侧颈髓GAP-43平均灰度值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分别为P<0.05、P<0.01),至术后5周末,模型组GAP-43平均灰度值较之同期假手术组,已无显著差异(P>0.05),药物组GAP-43平均灰度值则明显低于其余两组(P<0.01);与同期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药物组左侧颈髓BDA平均灰度值均明显降低(P<0.01),其中药物组BDA平均灰度值降低更为明显(与同期模型组相比,P<0.05)。结论 :复健片既可以延长MCAO大鼠皮质脊髓束的重塑时间,又可以促进更多的皮质脊髓纤维束越过中线,支配同侧颈髓运动神经元。这可能是复健片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后期运动神经功能恢复的又一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