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蒸汽灭菌后湿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分析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产生湿包的原因,制定相关控制对策,预防或减少湿包的发生。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湿包评判标准,对4126锅次,219 630个灭菌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19 630个灭菌包中出现241个湿包,湿包率为0.11%;其中错误装载119个,占49.4%,灭菌器和蒸汽质量问题引起34个,占14.1%,出炉后失误及其他88个,占36.5%。结论加强操作规范和流程细节管理,提高业务素质是控制湿包的主要手段;灭菌前物品正确准备和装载、灭菌后卸载物品充分冷、灭菌器保持正常运转状态和确保蒸汽质量等是控制湿包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低温蒸汽甲醛灭菌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低温蒸汽甲醛灭菌方式对不耐热物品灭菌的步骤和效果。方法采用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器,通过适当的介质,选择相应的待处理物品,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包括灭菌前准备、包装、灭菌、卸载、存放等进行操作。结果低温蒸汽甲醛灭菌效果可靠,灭菌后物品储存期长。结论低温蒸汽甲醛灭菌是一种有效低温灭菌处理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灭菌,无菌物品灭菌质量得到保证,降低医院感染率,满足了临床对灭菌物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发生湿包的原因,提出控制湿包的对策,减少湿包的发生。方法采用《消毒技术规范》湿包评判标准,消毒灭菌包裹含水量≤3%,>6%视为湿包,对2012年1-12月脉动真空压力灭菌器2 192锅次、72 160个灭菌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物品潮湿占8.3%、包装不规范占12.5%、蒸汽质量占22.0%、装载不合理占28.6%、冷却不当占13.1%、灭菌器故障占15.5%,针对原因总结出压力灭菌器产生湿包,包括物品保持干燥、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正确包装、蒸汽质量必须为饱和蒸汽、加强人员操作的规范管理、正确装载、正确操作设备、良性运行灭菌器等,采取控制措施后湿包由控制前的2.33‰降至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94,P<0.01)。结论湿包破坏了包装材料阻挡微生物的屏障作用,使微生物侵入已灭菌的无菌物品内造成污染,属于灭菌失败,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重新消毒灭菌处理包裹,因此,控制湿包的产生是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4.
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湿包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目的分析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湿包原因,提出控制对策,减少湿包的发生. 方法采用<消毒技术规范>和美国消毒锅公司建议的湿包评判标准,对4 076锅次,134 840个灭菌包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有269个湿包产生,湿包率为0.199%;其中错误装载占59.1%,设备故障、蒸汽质量差、拟灭菌物品准备不当占40.9%. 结论加强消毒员操作规范管理,提高业务素质是控制湿包关键;灭菌器保持正常运转状态;提供高质量蒸汽;灭菌前物品正确准备,才能减少湿包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物品灭菌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健全灭菌操作规章制度,选择有责任心、经过特种设备培训且取得上岗证的消毒人员.规范灭菌前物品的清洗、包装、装载等操作,监测灭菌效果(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B-D测试),遵守灭菌器的操作、注意事项及加强维护保养、计量检测等方面的要求。系统地介绍了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物品灭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内容与方法.对提高院内消毒灭菌物品的灭菌质量、控制院内感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17,(3):323-325
目的对无纺布包装灭菌包发生污渍现象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以采取有效措施。方法对142个无纺布包装灭菌包发生污渍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锅炉水处理不合标准、蒸汽质量不高、灭菌器维护保养不严、待灭菌物品准备不当和消毒员不规范操作是无纺布包装灭菌包发生污渍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对锅炉房管理,严格做好水处理、随时监测蒸汽质量、消毒供应中心做好灭菌器维护保养、待灭菌物品准备以及消毒员严格规范操作是解决无纺布灭菌包污渍的有力措施,是灭菌合格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高压蒸汽灭菌是医院医疗器械和物品的主要灭菌方式,探讨使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为消毒灭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2009年共监测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的医疗器械及物品共18 978份,依据原卫生部《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对灭菌物品进行正确包装、装载及卸载,同时加强灭菌设备的管理,注重灭菌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对所有灭菌物品分别进行生物监测、B-D测试及化学监测,找出影响灭菌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 18 978份灭菌医疗器械及物品进行生物监测201次,合格率为88.56%;B-D测试3 250次,合格率为89.78%;化学监测共进行15 527次,平均合格率为91.50%,经干预后合格率达99.27%。结论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具有灭菌时间短、灭菌彻底的优点,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了灭菌物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8.
压力蒸汽灭菌是医院首选的灭菌方法,具有控制方便、效果可靠、费用经济等优点.但压力蒸汽灭菌属湿热灭菌,灭菌过程中有一定量的冷凝水产生,偶尔灭菌后会发现有湿包现象,不能保证灭菌质量,就要重新处理.为了保证压力蒸汽灭菌物品的质量,经排查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取得一定的效果.原因与措施:(1)蒸汽含水量高,进气管道内残留有冷凝水,灭菌程序运行时,被压入锅内,导致进气口处多个灭菌包潮湿.经过干燥程序,有的灭菌包外包布潮湿,被消毒员及时检出;有的灭菌包外包布干燥,发往临床使用,打开后发现内部潮湿不能使用,使我们的工作非常被动.请工程师进行检查处理,在进气口处加入滤网,延缓进气速度;与蒸汽房沟通,取得他们的合作,降低蒸汽内水分.经过处理,潮包现象消失.(2)排气管道不通畅,滤网清洁不及时,蒸汽不能及时排出,导致湿包现象发生.经清洁滤网,湿包现象改善.(3)错误的装载,是导致湿包的又一主要原因.消毒员不重视正确装载,灭菌器内灭菌包摆放过于拥挤,影响蒸汽流通;敷料包、器械包混放,甚至金属灭菌盒、储槽放在敷料包的上面及物品包碰到消毒锅内壁,蒸汽遇到器械、消毒锅内壁形成冷凝水,滴落在敷料包上,导致湿包发生,使灭菌失败.  相似文献   

9.
不同包装方法对蒸汽灭菌隐性湿包的影响及控制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目的探讨不同包装方法对蒸汽灭菌隐性湿包的影响及控制,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方法采用3种组合方法包装器械,灭菌后均在炉内冷却不同时间再卸载,分别观察包内干燥速度;将灭菌器干燥时间延长,选两种棉布包装方法,灭菌后在炉内冷却30min再卸载,分别观察包内的干燥速度及12h后的干燥合格情况。结果医用皱纹纸包装方法干燥速度最快;延长灭菌器干燥时间,包内干燥速度没有变化;两种棉布包装方法,12h后的干燥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灭菌后的物品干燥效果与其在炉内的冷却时间成正比;而灭菌后的物品干燥速度则与包装材料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可复用器械的清洗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对清洗人员分层次培训更新消毒供应理念,规范清洗消毒整个操作流程,进行清洗质量监测和质量持续改进.结果 复用器械清洗流程规范合理,清洗质量明显提高,无菌物品合格率100.0%.结论 通过消毒供应专科知识培训确定了清洗在消毒灭菌环节中重要作用,将规范要求落实到清洗流程及清洗质量监测过程中,确保复用器械的清洗质量,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法应用于环氧乙烷灭菌(EO)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通过利用循证法开展人员培训,并应用于EO灭菌器的安装及质控灭菌物品的洁净度、正确选用包装材料及控制灭菌过程的EO气体浓度、温湿度和过程追溯,并通过对灭菌器运行的每锅次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对无菌物品定期进行无菌试验,综合评判EO的灭菌效果。结果 72锅次4835件物品的灭菌合格率100.0%。结论应用循证法可做好环氧乙烷灭菌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医用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介绍了现有的医用压力蒸汽灭菌设备概况和质量监测技术,提出实时监测灭菌温度、压力和时间参数的医用压力蒸汽灭菌设备质量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大理州各级医疗机构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使用管理情况,工作中的难点与困惑,为进一步强化管理打基础。方法:采用电子问卷调查的方式,利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大理州48家医疗机构现阶段使用的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对灭菌器的使用、灭菌质量管理、灭菌效果监测及信息化质量追溯情况展开调研。结果:调研发现大理州48家医疗机构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共81台。N型17台、占20.99%,B型23台、占28.40%,S型15台、占18.52%,还有26台、占32.10%的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各级医疗不确定其灭菌周期,从而存在错用灭菌周期的安全隐患。其中有72.92%的医疗机构无物理监测参数打印记录,化学监测每包执行率77.08%,还有29.17%的医疗机构从未做生物监测,68.75%的医疗机构未实施信息化质量追溯。结论:大理州各级医疗机构现阶段使用的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存在使用管理不规范、灭菌质量监测不到位及信息化质量追溯管理滞后等问题,相关医疗机构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大连市各级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为控制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对医院不同对象的消毒与灭菌效果进行检测.结果 2009-2011年连续3年监测,共采集样品1 786份,总合格率为86.84%.不同监测对象中,室内空气监测合格率为76.76%,物体表面合格率90.03%,医务人员手合格率78.50%,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100.00%,灭菌物品合格率100.00%,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合格率100.00%.结论 各级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合格率呈现上升趋势,但医院室内空气、医院污水及医护人员手合格率较低,消毒与灭菌质量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手术室在低温等离子灭菌过程中的管理,对灭菌效果进行观察,找出影响因素及正确使用方法,指导今后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确保物品的灭菌质量.方法 对2011年手术室低温等离子灭菌失败结果进行分析,严格按灭菌的操作程序、规范步骤进行管理控制.结果 监测低温等离子灭菌共计1507锅次,合格1385锅次,合格率为91.90%;122锅次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包括人为因素、技术操作因素及核查不仔细等.结论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掌握灭菌器的使用方法,确保低温等离子灭菌合格,从而保证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安全使用,确保灭菌效果,提高低温消毒物品的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霍山县2010~2011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情况,找出消毒工作存在的问题,为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消毒卫生标准》和《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对20家医疗机构采集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高压蒸汽灭菌、紫外线照度样品共计285份,通过检测,评价消毒效果。结果:285份样品中合格228份,总合格率80%,不同样本监测合格率分别为空气合格率58.54%,操作台面合格率72.73%,医护人员手合格率73.77%,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98.21%,高压蒸汽灭菌合格率90.00%,紫外线照度合格率87.50%。结论:应加强手术室空气消毒工作,医护人员手和操作台面是今后消毒工作的重点,要经常开展医务人员消毒知识培训,定期监督检查,提高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保证使用于微生物检测的试剂达到灭菌效果,监测和分析高压蒸汽灭菌器的灭菌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保证灭菌质量。方法用3种不同的监测方法,每月对实验室4个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一年共监测了48次,化学指示法监测合格48次,合格率为100.00%;生物指示法监测合格39次,合格率为81.25%;Prospore2生物指示法监测合格37次,合格率为77.08%;监测结果与实验室培养基灭菌效果要求温度和时间有关。结论正确使用监测方法是确保高压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医疗器械灭菌包的灭菌参数与验证。方法:将体积为30cm×40cm×60cm、质量为20kg的120个灭菌包用Belimed灭菌器进行灭菌参数验证。结果:120个灭菌包中的600支快速阅读生物指示剂,有155支阳性,445支阴性;细菌检测有53包阳性;1243指示卡失败9例;湿包52个。结论:灭菌参数为负压脉,中3次,正压脉冲5次,灭菌温度134℃,灭菌时间11min,干燥时间11min,达到《消毒技术规范》的灭菌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过程中不可冷凝气体(NCGs)对手术器械灭菌带来的风险,为提高灭菌质量,降低感染提供策略依据。方法在灭菌过程中,灭菌器吸入不同比例的空气,分别为0%、0.14%、0.70%、1.40%四个实验组,通过温度压力检测仪,测试管腔手术器械内和标准测试包的温度变化。同时,记录每次实验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监测的结果。结果引入0.14%的NCGs,平均最低温度(AMT)下降为124.26℃,温度探头在器械管腔中的维持时间下降。引入0.70%NCGs,AMT为103.42℃,器械管腔内温度探头开始达不到设定的灭菌温度,6类过程验证装置(PCD)在三次实验中均不合格,标准测试包中的生物指示剂(BI)开始出现阳性。引入1.40%NCGs,AMT为86.21℃,BI阳性率增加,6类PCD和管腔PCD的结果均不合格。所有测试中,5类指示卡和5类PCD均合格。结论少量的NCGs(0.14%)就有可能导致灭菌失败,管腔型器械失败风险较高。传统的监测方案难以暴露问题,存在局限性。5类指示物对NCGs的监测能力低于BI,作为植入物提前放行的依据,造成风险加大。温度压力检测仪和6类PCD可以较早记录或者发现NCGs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