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双能量成像在泌尿系结石成分鉴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9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DSCT单能量和双能量扫描。根据结石类型诊断结果分为尿酸钙组、草酸钙组、混合含钙组。计算双源双能状态下不同类型结石的HU差值、HU比值和双能量指数(dual energy index,DEI),并与双源单能扫描对比患者的辐射剂量。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获得82例患者随访资料,与结石光谱分析结果相符者74例,占90.2%。DSCT双能量成像共诊断尿酸钙21例,草酸钙20例,混合含钙33例。尿酸钙组、草酸钙组、混合含钙组结石长径[(8.9±3.2)、(32.4±7.3)、(15.3±7.1)mm]、HU差值[(17±13)、(365±51)、(502±115)]及DEI[(0.005±0.003)、(0.102±0.011)、(0.115±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酸钙组HU比值[(1.03±0.03)]与草酸钙组[(1.52±0.09)]及混合含钙组[(1.55±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源CT双能量成像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图像资料,可初步区分结石成分,为结石患者的治疗提供较为准确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泌尿系统结石单源双能量CT特征及结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到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泌尿外科治疗的138例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结石在单源双能量CT扫描下的特征,并以术后红外光谱法的分析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单源双能量CT预测结石类型的正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另外,应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法分析结石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源双能量CT预测各类型结石的正确率中尿酸结石最高为98.85%;预测胱氨酸结石和草酸钙-磷酸钙结石的敏感度较差,分别为70.59%、42.86%;预测各类型结石的特异度均>90%,尿酸结石最高为100.00%。各类结石CT测量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草酸钙-磷酸钙结石 > 草酸钙结石 > 混合尿酸结石 > 胱氨酸结石 > 尿酸结石。各类型结石CT值比较结果:尿酸结石与其他结石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草酸钙结石与胱氨酸结石、混合尿酸结石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胱氨酸结石、混合尿酸结石和草酸钙-磷酸钙结石组间两两比较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型结石DEI比较结果:尿酸结石及混合尿酸结石的DEI与其他结石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BMI指数、高脂血症、家族泌尿结石病史、血清Ca以及血清TG水平过高是结石的危险因素(OR值均大于1,P值均<0.05)。结论 单源双能CT能较好区分尿酸结石、草酸钙结石和混合尿酸结石,但在区分草酸钙结石与草酸钙-磷酸钙结石、胱氨酸结石与混合尿酸结石之间存在较大误差。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BMI指数、高脂血症、家族泌尿结石病史、血清Ca以及血清TG水平过高是结石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杂性肾结石的化学成分特点,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结石复发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结石成分分析化学试剂盒,对我院的68例复杂性肾结石的结石标本进行化学成分测定,同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65例为含钙混合性结石和感染结石,其中3例为单一成分,纯尿酸结石1例、磷酸镁铵结石1例、胱氨酸结石1例;草酸钙+磷酸钙结石28例,占41.17%(28/68);草酸钙+尿酸结石5例,占7.35%(5/68);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结石2例,占2.94%(2/68);草酸钙+磷酸钙+磷酸镁铵石26例,占38.23%(26/68);草酸钙+磷酸钙+碳酸磷灰石4例,占5.88%(4/68)。结论复杂性含钙肾结石绝大多数为混合成分,生长过程中常有多种因素参与,对结石进行化学成分的综合分析,对尿路结石的临床治疗和预防结石复发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大体积复杂性肾结石化学成分特点,为临床预防结石复发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06例大体积复杂性肾结石(包括鹿角型结石、单肾和/或双肾多发性结石,且最大结石直径> 2.5 c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结石标本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106例大体积复杂性肾结石中,含钙结石95例,其余为纯磷酸镁铵结石7例、纯尿酸结石3例和纯胱氨酸结石1例.结石成分中草酸钙检出率最高,91例混合结石均含有草酸钙,其中草酸钙+磷酸钙47例,占44.3%(47/106);草酸钙+尿酸7例,占6.6%(7/106);草酸钙+磷酸钙+尿酸9例,占8.5%(9/106);草酸钙+磷酸钙+磷酸镁铵25例,占23.6%( 25/1 06);草酸钙+磷酸钙+胱氨酸3例,占2.8%(3/106).结论 复杂性含钙肾结石绝大多数为混合成分,生长过程中常有多种因素参与,对尿路结石进行化学成分的综合分析,对尿路结石的临床治疗和预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吕蔡  黄义  刘振湘  李东辉  白志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298-4299,4303
[目的]分析复杂性肾结石化学成分构成特点,为预防结石复发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6月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75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结石,收集术中结石标本,行结石化学成分定性分析。[结果]75例中含钙结石72例(96%),62例(82.7%)为混合成分,其中草酸钙+磷酸钙+尿酸胺12例(16.7%),草酸钙+磷酸钙38例(52.8%),草酸钙+尿酸9例(12.5%),磷酸钙+磷酸镁铵3例(4.2%);纯草酸钙结石10例(13.9%)。分析各结石成分构成,草酸钙最多(92%),其次为磷酸钙(70.7%),尿酸(29.3%),磷酸镁铵(6.67%)。[结论]复杂性肾结石绝大部分为混合成分。结石形成可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广州医科大学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群中约有5.8%的人罹患肾结石,男性略高于女性,按这个比例计算的话,中国大概有8千万肾结石病人。根据结石成分,肾结石可分为含钙结石、磷酸镁铵结石、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黄嘌呤结石。其中,含钙结石和尿酸结石多与饮食因素密切相关,磷酸镁铵结石与尿路感染有关,胱氨酸结石和黄嘌呤结石多和遗传代谢性因素相关。肾结石中约80%左右均为含钙结石  相似文献   

7.
肾结石的分类,分类的标准是依据结石的成分,主要分为五大类: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尿酸盐结石、磷酸铵镁结石和胱氨酸结石。其中草酸钙结石最为常见,占肾结石的70%左右,其次是尿酸盐结石,而其他三种更多是与感染或遗传相关,概率相对低一些。  相似文献   

8.
尿路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多数原发于肾脏和膀胱。泌尿系结石的种类很多,可分为含钙和不含钙两种。常见含钙结石为草酸钙、磷酸钙和磷酸铵镁;不含钙的结石为尿酸盐、碳酸盐和胱氨酸等。大多数泌尿道结石含有钙盐,能在X线平片中显影,称不透X线结石;少数结石如尿酸盐类结石、尿酸结石,含钙很少或不含钙盐,X线平片不能显示,称透X线结石。因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临床无意义残留结石(CIRF)患者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后的中期随访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获得中期随访CIR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CIRF患者,CIRF位于肾上盏10例,肾中盏15例,肾下盏3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10例,肾上盏合并肾下盏2例.结石成分:单纯草酸钙结石41例,草酸钙结石+碳酸磷灰石16例,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3例,草酸钙结石+六水磷酸镁铵结石+碳酸磷灰石4例,六水磷酸镁铵结石3例,尿酸结石2例,六水磷酸镁铵结石+碳酸磷灰石3例.随访期间15例出现临床症状,其中血尿合并肾绞痛2例,单纯血尿8例,下尿路症状5例.15例出现临床症状患者中,CIRF位于肾上盏4例,肾中盏1例,肾下盏4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残石相对于肾上盏、肾中盏、肾下盏残石更易发生临床症状(6/10比4/12,11/5,4/37,P< 0.05).8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肾中盏、2例肾上盏、2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CIRF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3例输尿管CIRF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术后残石均完全清除.另7例予解痉、镇痛排石处理后残石自行排出.结论 中期随访结果表明MPCNL后CIRF可发生于肾脏和输尿管各个部位,其中肾下盏最多见,且多为草酸钙结石.术前有开放取石手术史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史的患者更易形成CIRF.肾盂输尿管连接处CIRF更易出现血尿、肾绞痛等临床症状.对于CIRF患者应密切随访,如发生临床症状应及时就诊,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双能量计算机体层扫描(DECT)的双能量指数(DEI)、有效原子序数(Zeff)结合能谱曲线斜率在鉴别患者泌尿系结石成分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11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及DECT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泌尿系结石直径均>5 mm,所有患者的离体结石均经红外光谱分析确定结石成分。分别计算DEI、Zeff、能谱曲线斜率及三者结合对于鉴别泌尿系结石成分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111例患者中草酸钙结石75例(占67.57%),羟基磷灰石15例(占13.51%),尿酸结石21例(占18.92%),未发现胱氨酸等其他类型结石。3种类型结石的CT值(F=487.691,P<0.001)、DEI(F=395.553,P<0.001)、Zeff(F=818.689,P<0.001)和能谱曲线斜率(H=19.615,P<0.001)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EI、Zeff和能谱曲线斜率对鉴别泌尿系结石成分的总准确率分别为87.39%(97/111)、84.68%(94/111)和81.98%(91/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尿酸及血脂水平对于肾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聊城市中医医院2020年2月—2022年1月收治的125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经过超声检查诊断后确诊,并将其作为结石组,分为草酸钙结石组(n=32)、尿酸结石组(n=35)、磷酸盐结石组(n=31)、膀氨酸结石组(n=27),同时选择来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成年人100名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组别血尿酸及血脂水平,探讨血尿酸及血脂水平对肾结石的诊断价值。结果 草酸钙结石组血尿酸水平为(425.36±98.12)μmol/L,高于尿酸结石组的(345.98±8.55)μmol/L、磷酸盐结石组的(311.55±65.14)μmol/L、膀氨酸结石组的(304.36±68.21)μmol/L、对照组的(206.36±60.1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草酸钙结石组、尿酸结石组、磷酸盐结石组、膀氨酸结石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感染性上尿路结石与上尿路感染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6例上尿路结石伴上尿路感染患者作为试验组,发热极期行血培养,碎石治疗之前行尿培养;选择30例上尿路结石未合并典型尿路感染症状患者作为对照组,常规行中段尿培养.两组结石排出后行成分分析及细菌培养.结果 试验组血培养阳性4例,尿培养阳性23例,结石培养阳性18例,结石主要成分为六水磷酸镁铵,尿培养阳性标本与同一个体结石标本培养菌种一致的有13例.对照组尿培养阳性4例,结石培养阳性4例,成分以草酸钙结石、无水尿酸结石等非感染性结石为主.试验组感染性结石比例为69.2%(18/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4/30),尿培养阳性菌种与结石培养阳性菌种符合率为72.2%(1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性上尿路结石是上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无水磷酸镁铵结石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结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荆门地区尿石症患者尿路结石成分进行分析,为尿石症的病因诊断、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用点滴反应化学的方法测定本地区收集来的540例尿石成分.结果 发现尿石症男性多于女性(2.4:1),上尿路多于下尿路(12:1).尿石成分多为混合结石,鲜有单一成分,其中,尿酸、磷酸钙、草酸钙及磷酸镁铵检出率最高,分别为:91%,84.2%、78.9%及73.7%.结论 荆门地区尿石症成分以尿酸、磷酸镁铵、草酸钙及磷酸钙为主,少有单一成分结石;发病可能与该地区人们饮食习惯及过去尿路感染治疗不正规有关,这对尿石症的治疗及预防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保定地区复杂性肾结石的成分,为治疗及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和解放军第252医院泌尿外科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保定地区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共143例,收集结石标本,采用LIIR-20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仪进行结石分析。结果本研究143例患者中132例(92.31%)为含钙结石,其中单纯一水草酸钙结石34例(23.78%),一水草酸钙和二水草酸钙结石31例(21.68%),一水草酸钙和碳酸磷灰石23例(16.08%),一水草酸钙和无水尿酸结石10例(7.00%),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和碳酸磷灰石29例(20.28%),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和六水磷酸铵镁2例(1.40%)。混合性结石102例(71.33%),单一成分结石仅41例(28.67%),混合性结石主要为含钙类结石(97/102)。结论保定地区复杂性肾结石绝大多数以草酸钙为主,碳酸磷灰石、磷酸铵镁和尿酸是常见的混合成分。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指导本地区常住居民在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尿路结石与尿路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10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300例尿路结石患者,检测尿常规、中段尿阳性、术中结石附近棉拭子蘸液、尿路结石、术后尿路感染等情况,并分析感染性结石与非感染性结石的主要成分。结果 300例中发现感染性结石96例(32%),菌分离培养表明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5例,36.5%)、表皮葡萄球菌(28例,29.2%)、奇异变形杆菌(15例,15.6%);感染性结石组患者尿常规检查异常、中段尿阳性、术中棉拭子阳性和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感染性结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203、73.99、178.9、24.26,P<0.05);感染性结石组中六水磷酸镁铵、碳酸磷灰石和羟基磷灰石结石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感染性结石组,而草酸钙结石和尿酸结石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非感染性结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7.6、21.00、8.586、73.17、48.79,P<0.05)。结论 泌尿系统细菌感染可引起尿路结石,而后者亦会引起泌尿系统的进一步感染。尿路结石患者应做细菌培养检测,术后亦应避免泌尿系统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SCT双能量判断体内结石成分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3年6月行CT平扫双能量泌尿系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红外波普分析的患者118例(结石共127颗)为研究对象,对其予以DSCT双能量扫描后,在工作站(MMWP)上完成结石成分分析;比较外光谱成分分析与DSCT双能量扫描所得结果。结果双源CT双能量技术能准确的区分纯尿酸结石和非尿酸结石(敏感性、特异度均为100%),较准确的区分纯草酸钙结石(敏感性为100%,特异度为89.8%),纯羟基磷灰石(敏感性为84.6%,特异度为100%)。结论双源CT双能量技术能在治疗前对尿路结石的成分进行初步分析,对尿路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智能触发监测点阈值条件下的CTA扫描效果,以期提高肺动脉CTA图像质量。方法 120例接受肺动脉CTA患者随机均分成Ⅰ、Ⅱ、Ⅲ、Ⅳ4组,分别以40、60、80、100HU作为监测阈值进行追踪触发扫描,比较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强化CT值及肺动脉与主动脉强化CT值差值的组间差异,同时比较不同监测阈值下等级图像差异。结果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强化CT值及肺动脉与主动脉强化CT值差值在4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监测阈值下等级图像有显著性差异(P〈0.001)。40HU与其它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60HU与80、100HU有显著性差异(P〈0.001);80、100HU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较差。结论以主肺动脉干为监测点,40HU监测触发阈值时肺动脉强化CT值最大,可获得理想的肺动脉CTA图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究中山北部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方法以中山市三角医院就诊304例结石患者的结石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试剂盒对结石标本进行磷酸盐、碳酸盐、草酸盐、尿酸盐、铵盐、钙离子、镁离子、胱氨酸的化学定性分析,对该区域的泌尿性结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生泌尿系结石的男性和女性的比率分别为65.79%、34.21%;男性高发年龄段是31~50岁,女性高发年龄段是31~40、51~60岁,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尿路结石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尿管发生的比率为51.64%最高;23.03%为单一成分结石,76.96%为混合成分结石;草酸钙+磷酸钙混合型结石为36.84%显著高于其他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复合性成分中均含有草酸钙,草酸钙是所有结石成分中最主要的成分。结论该区域泌尿系结石患者主要发生于中年男性,多发于上尿路,结石的最主要成分为草酸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癫痫与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的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70例癫痫和70例正常成人SUA的水平。结果:癫痫组的SUA水平为(399.37±129.23)μmol/L,明显高于正常组的(316.56±66.8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按病因分类后,其S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者存在尿酸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粤北石灰岩地区尿路结石的成份状况,为临床宏观防治提供帮助。方法对601例尿路结石标本进行化学成分测定,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尿路结石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比为1.43∶1,20~50岁为高发年龄,上尿路结石明显多于下尿路结石,上、下尿路结石之比为3.97∶1。结石中草酸钙检出率80%,尿酸盐22%,磷酸钙27.3%,磷酸镁铵结石多见于感染性结石病例。结论结石成分分析对于了解结石成因、预防结石形成和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