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测评并分析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生命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此类疾病患者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搜集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资料12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设计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人口数、是否与子女同住、吸烟、饮酒、家庭收入等)及手术时的各项临床状况(脑中线移位、脑出血量、手术开始时间、脑疝是否发生、意识状态、出血是否破入脑室等)。采用SF-36健康测量量表对患者生命质量进行测评,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结果(1)单因素分析:①生理功能(PF)主要受年龄、婚姻状况、家庭人口数、脑中线移位、脑出血量、脑疝是否发生、意识状态以及出血是否破入脑室等因素的影响(P<0.05);②生理职能(RP)主要受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脑中线移位、意识状态以及出血是否破入脑室等因素的影响(P<0.05);③躯体疼痛(BP)主要受婚姻状况和家庭人口数的影响(P<0.05);④总体健康(GH)主要受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脑中线移位、脑出血量、脑疝是否发生、意识状态、出血是否破入脑室等因素的影响(P<0.05);⑤社会功能(SF)主要受婚姻状况、家庭人口数、意识状态以及出血是否破入脑室等因素的影响(P<0.05);⑥精神健康(MH)主要受是否与子女同住、脑出血量、手术开始时间以及出血是否破入脑室等因素的影响(P<0.05);⑦情感职能(RE)主要受意识状态和出血是否破入脑室的影响(P<0.05);⑧活力(VT)主要受婚姻状况、吸烟、意识状态以及出血是否破入脑室等因素的影响(P<0.05)。(2)多因素分析:①PF主要受出血是否破入脑室、家庭人口数、脑中线移位、年龄等因素的影响(P<0.05);②RP主要受家庭人口数和是否与子女同住两因素的影响(P<0.05);③BP主要受家庭人口数的影响(P<0.05);④GH主要受脑中线移位、出血是否破入脑室以及年龄和居住地等因素的影响(P<0.05);⑤SF主要受出血是否破入脑室和家庭人口数的影响(P<0.05);⑥MH主要受出血是否破入脑室因素的影响(P<0.05);⑦RE主要受出血是否破入脑室因素的影响(P<0.05);⑧VT主要受出血是否破入脑室、家庭人口数和吸烟等因素的影响(P<0.05)。 结论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生命质量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家庭人口数、是否与子女同住、家庭居住地、吸烟、脑中线移位、出血是否破入脑室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的近期疗效影响因素。方法:对3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近期疗效进行回顾分析。预后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为好转(基本痊愈和显著进步)和未好转(进步、病情无变化、恶化和死亡),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统计,使用u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术前血压水平和性别不是危险因素,而患者年龄、入院GCS评分、出血量、出血部位、糖尿病史、破入脑室、意识障碍、脑室受压、术后有无再出血和并发症在预后好转组和未好转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影响微创血肿清除术近期疗效的因素很多,术前应积极干预。年龄、入院GCS评分、出血量、出血部位、糖尿病史、破入脑室、意识障碍、脑室受压、术后有无再出血和并发症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近期疗效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青年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58例已接受开颅手术的青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为好转组(术后第30天GCS术前)和未好转组(死亡或术后第30天GCS评分≤术前),统计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出血量、出血部位、术前GCS、出血是否破入脑室、是否合并脑疝、最高收缩压、血肿清除率等资料,分析上述因素与患者预后是否相关。结果:出血量、术前GCS、出血破入脑室、合并脑疝、术前最高收缩压等为预后的危险因素(x2=4.430、-8.432、14.560、9.134、2.160,P0.05)。结论:青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颅内出血量越大、术前GCS越低、出血破入脑室、合并脑疝、术前最高收缩压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术后12~24个月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价其生活质量,采用单因素与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各因素与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各项目指标(8维度共36条目)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SF-36量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平均标准分分别为(38.60±21.66)分、(46.51±25.07)分.年龄<65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家庭人数<5、年收入<6.0万元、脑出血量<50 mL、无瞳孔散大、GCS评分≥8分、Barthel指数≥50分的患者SF-36生理健康评分显著升高,家庭人数<5、与子女同住、GCS评分≥8分、Barthel指数≥50分的患者SF-36心理健康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婚姻状况的患者SF-36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脑中线移位情况的患者SF-36生理健康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生理健康评分与Barthel指数呈正相关,与家庭人数、脑中线移位呈负相关(P<0.05);心理健康评分与Barthel指数、与子女同住呈正相关,与婚姻状况呈负相关(P<0.05).[结论]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Barthel指数、家庭人数、脑中线移位、与子女同住、婚姻状况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影响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37例行开颅手术的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个月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死亡情况,将GCS评分小于等于术前及死亡的病例作为未好转组,GCS评分大于术前者作为好转组,统计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体重、出血位置、是否破入脑室、是否合并脑疝、出血量、最高收缩压、血肿清除量等方面与手术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前GCS评分、出血量、破入脑室、合并脑疝、术前最高收缩压等因素为影响手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出血前积极控制血压,出血后对符合手术指征者争取早期手术治疗可能会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基底节区脑出血31例(其中19例破入脑室),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并发应激性溃疡13例,原发性脑室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2例,脑干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2例,小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7例,脑叶出血破入脑室并发应激性溃疡5例。死亡23例,死亡率38.3%。直接死于上消化道出血2例,死于脑疝者18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结论脑出血破入脑室者继发应激性溃疡发生率高,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丘脑、脑干部位出血,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提示预后不良,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意识水平、出血量、出血部位、血液破入脑室情况、血压等因素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作用。结果年龄大、出血量大、昏迷及出血继发破入脑室、血压高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应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患者预后情况与意识水平、血压水平、出血量、出血破入脑室、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经手术治疗的73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出血部位、术前瞳孔有无散大、出血是否破入脑室、出血量、手术时机8个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将ADL 1-3级划为预后良好组,ADL 4-6级划为预后差组。结果:预后良好组和预后差组在术前GCS评分、出血量、出血是否破入脑室、术前瞳孔有无散大及手术时机上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出血部位则在统计学上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GCS评分、出血量、出血是否破入脑室与预后ADL分级相关(P〈0.05)。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456、0.124、0.341。结论:术前GCS评分、出血量、出血是否破入脑室是估计患者手术治疗近期预后有意义的指标,术前瞳孔有无散大、手术时机对评价患者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了解影响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因素可以更有效的制定治疗方案,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短期预后危险因素及其对白细胞介素(IL)-2、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微创组(65例)和开颅组(25例)。开颅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2组血肿清除量、术后并发症及炎症因子水平。分析微创组各影响因素和短期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开颅组对比,微创组术后血肿量清除率更高(P0.05);术后并发症更少(P0.05)。年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与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患者预后有显著相关性;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包括高龄、入院GCS评分≤5分、破入脑室、出血量≥50 m L。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好、创伤小、预后好。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包括高龄、入院GCS评分≤5分、破入脑室、出血量≥50 m L。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8例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量表评价患者康复效果,其中预后良好28例,预后差60例。分析影响患者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合并症、术前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出血量、破入脑室预后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术前合并症、术后并发症(≥2种)、术前GCS评分(9分)、出血量(≥50 ml)、破入脑室、发病至手术时间( 72 h)是导致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效果差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影响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效果的危险因素较多,术前综合评估患者状况,做好对症治疗和术后并发症预防,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脑室血肿消失时间及预后影响.方法 对39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形成血肿且血肿量>30 ml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立体定向血肿及侧脑室前后角穿刺抽吸组21例(立体定向组)和开颅血肿清除+侧脑室外引流组18例(开颅组).对术后30 d内2组患者生存状况、血肿消失时间、脑室扩大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立体定向组21例术后30 d内存活17例(81%),GCS评分平均(10.1±4.4)分,血肿平均消失时间为(3.6±1.4)d,脑室扩大3例;开颅组18例术后30 d内存活11例(61.1%),GCS评分(7.2±4.2)分,血肿平均消失时间为(6.5±3.5)d,脑室扩大8例.两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GCS评分、血肿平均消失时间、脑室扩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立体定向血肿及侧脑室前后角穿刺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术后血肿消失早,脑室扩大率低,预后较好,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行头部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8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研究时间为2012年7月至2016年8月。所有患者行头部CT检查,对患者的出血量、出血部位等情况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经头部CT检查,出血部位占比最多的为基底节区,占比47.7%;出血部位占比最少的为脑叶,占比5.8%。其中破入脑室占比33.7%、未破入脑室占比66.3%。出血量20mL占比73.4%;20-50mL占比16.3%;50mL占比10.5%。不同出血部位死亡率方面,脑干出血的患者死亡率最高,占比71.4%;不同出血量的死亡率方面,出血量50mL的患者死亡率最高;破入脑室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未破入脑室的患者,占比58.6%(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行头部CT检查能够较好帮助医生掌握患者的出血量、出血部位,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进而针对性的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并发脑积水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 24例头颅CT示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并发脑积水患者均行开颅脑内血肿清除和经血肿腔将侧脑室与其沟通引流脑脊液.结果 术后复查头颅CT见脑内血肿清除彻底,脑积水缓解.结论 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并发脑积水患者行开颅脑内血肿清除和经血肿腔将侧脑室与其沟通引流脑脊液,清除脑内血肿同时能有效治疗继发脑积水,避免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减少了创伤,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性别、发病后就诊时间、意识水平、出血部位、血液破入脑室情况、出血量等因素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的作用。结果 出血量大、昏迷及出血继发破入脑室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应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患者预后情况与出血量、意识水平、出血破入脑室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急救,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01-2014-12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其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n=60)和非END组(n=62),对比分析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将END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内科保守方式基础上行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组术急救,对照组行内科保守方式,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END组患者的NIHSS评分、白细胞计数(WBC)、血清汇总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白介素-6(IL-6)浓度、颅内血肿体积、出血是否破入脑室比例均显著高于非END组(P0.05),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出血破入脑室和WBC;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0%vs.83.33%,P0.05)。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WBC越高、出血破入脑室概率越大,END的发生率就越高,患者预后便越差;当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END时应立即采取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进行临床急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出血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影响患者脑出血预后转归的相关因素,指导急性脑出血预后判断、治疗原则,以期降低脑出血的死亡率。方法 分析202例因脑出血入院患者的病史、入院时生命体征、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脑出血1个月后Rankin指数,应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影响Rankin指数的相关因素。结果 脑出血发病1个月后死亡率(Rankin指数=6)、致残率(Rankin指数〉2)、预后良好率(Rankin指数≤2)分别为19.8%、44.6%和35.6%。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性别、Glasgow昏迷指数、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出血量、有无破入脑室、有无占位效应、有无破入蛛网膜下腔、有无脑积水以及发病时随机血糖水平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破入蛛网膜下腔、破入脑室及低Glasgow昏迷指数是脑出血发病1个月后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30例重症脑出血中,内科治疗患者死亡率为83.3%,外科治疗患者死亡率为41.7%。结论 对于发病时表现为低Glasgow昏迷指数,CT示破入蛛网膜下腔或破入脑室的脑出血患者早期手术有可能减低脑出血急性期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脑室外引流(EVD)联合开颅血肿清除(HE)和单纯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EVD+HE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EVD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NICU治疗时间、术前和术后2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后第3天和第7天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能力评估(ADL)。结果:两组NICU治疗时间、术后肺部感染和颅内感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2周的GCS评分、术后第3天和第7天血肿清除率、术后6个月的GO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术后6个月的MRS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VD联合HE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临床效果优于单纯EVD治疗。  相似文献   

18.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9岁,因突发意识不清2h入院。入院时查体:深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4.5mm,直间接光反射消失,项强三横指,刺痛肢体强直,GCS评分4分。头部CT示右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双侧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铸型,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入院后诊断为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脑室铸型)、脑疝。急诊全麻下行经纵裂胼胝体入路丘脑及脑室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及气管切开术,术后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瘫痪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6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瘫痪患者采用动态随机Taves最小化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及肢体功能锻炼;干预组同时使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8周采用Fugl-meyer评定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治疗后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4周和8周后干预组Fugl-meyer评分(P<0.01,P<0.001)和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瘫痪患者配合使用脑循环系统治疗仪对肢体功能康复效果更显著,能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内镜下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66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显微镜下脑实质血肿清除术联合脑室钻孔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神经内镜辅助下脑实质和脑室内血肿清除术联合置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血肿清除率、预后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颅内感染率和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和7 d脑实质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3和7 d脑室内的血肿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预后良好率分别为69.69%和33.33%,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7.27%和45.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经内镜下外科手术治疗能够较好地清除脑室内血肿,降低颅内感染率、再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