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亲情心理疏导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心理压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干预给予亲情心理疏导护理,观察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两组病耻感、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弹性水平[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病耻感总分、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1);观察组干预后CD-RISC评分、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1);两组干预后MCMQ评分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30.00%)(P0.05)。结论:亲情心理疏导护理能有效减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病耻感和术后心理压力,提高患者面对困难的应对能力,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乳腺癌患者通过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术后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出院前后心理弹性水平[采用美国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干预前后病耻感[采用Cataldo肺癌患者病耻感量表(CLCSS)]及生活质量、依从性、切口感染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院3、6个月CD-RIS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CL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乳腺癌患者依从性和心理弹性水平,降低病耻感和切口感染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尊严疗法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1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围术期实施尊严疗法。干预前后应用自尊量表、病耻感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乳腺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B)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尊水平、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同组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而观察组消极应对评分、病耻感评分低于同组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精神病性评分低于同组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尊严疗法能有效提高患者自尊感及应对方式,减轻患者病耻感,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自我认知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CD-RISC)评分、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和HAMA、SPBS、CD-RISC、PANSS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D、HAMA、SPBS、PANSS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D-RISC各维度评分和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能让患者保持良好情绪和正确的自我认识,进而提升疾病诊治和护理配合度,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低频转换听觉-运动训练联合罗伊适应模式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以68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高低频转换听觉-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罗伊适应模式护理。比较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两组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S)]、病耻感(采用脑卒中患者病耻感量表)、伤残接受度[采用伤残接受量表-修订版(ADS)]及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上肢评分、下肢评分、FMAS总分及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等ESCA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P<0.01);两组自我感受、躯体障碍、受歧视经历、社会交往等病耻感评分及生活影响、心理影响等AD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P<0.01)。结论: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实施高低频转换听觉-运动训练联合罗伊适应模式护理,能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早期功能康复锻炼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给予早期功能康复锻炼联合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理状况、自我形象以及病耻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功能康复锻炼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病耻感及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银屑病患者78例,按照组间性别、年龄、病程、文化水平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皮肤科专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观察12周。比较两组患者病耻感、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慢性病病耻感量表(SSCI)、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SCI评分低于对照组,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银屑病患者病耻感,提升心理弹性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训练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病耻感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乳腺癌根治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理弹性训练。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病耻感[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和疾病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量表(MCMQ)]。结果:护理后,观察组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病耻感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应对方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实行心理弹性训练,有助于缓解患者负性情绪,降低患者病耻感,增强患者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SP)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住院SP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两组均持续护理1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病耻感[采用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激越行为[采用激越行为量表(CMAI)]、生活质量[采用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SQLS)]、康复效果[采用简明精神分裂症评定量表(BPRS)]。结果:干预后,观察组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P0.01,P0.05);干预后,观察组CMAI、SQLS、BPRS、病耻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P0.01,P0.05)。结论: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康复期SP患者自我效能,减少激越行为,降低病耻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先兆流产保胎患者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先兆流产保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症状自评量表(SCL-90)、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研究组干预1个月SCL-90、SRSS、PSQI、SQL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1个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1个月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先兆流产保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睡眠质量及心理弹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层级心理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1日~2020年4月30日收治的14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层级心理护理联合人文关怀;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调查问卷(MCMQ)]、希望水平[采用Hearth希望量表(HHI)]及自我形象[采用乳腺癌患者自我形象问卷(BIBCQ)]。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面对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屈服、回避等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HHI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BIBCQ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层级心理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康复护理中,能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改变应对方式,提高希望水平,改善自我形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造口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7月收治的66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病耻感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结果护理后两组病耻感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病耻感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评分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给予直肠癌术后永久性造口患者综合护理,能降低患者病耻感,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冥想放松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院精神科开放病房首次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接受常规药物、心理、物理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4周的冥想放松训练,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SSMI-C)、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比较实施冥想放松训练前后病人病耻感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SSMIC、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SSMI-C、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结论]冥想放松训练可以有效缓解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病耻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化疗间歇期乳腺癌患者心理弹性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纳入化疗间歇期乳腺癌患者82例,以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基于此给予自我效能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社会支持[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Q)]、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自我形象[采用乳腺癌患者自我形象问卷(BIBCQ)]及生存质量[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B)]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CD-RISC各维度评分及总分、SS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MCMQ中面对方式评分、FACT-B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两组MCMQ中回避及屈服的应对方式评分、BIBCQ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我效能干预能提高化疗间歇期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弹性水平,利于患者获取更多社会支持资源,并选择积极应对方式面对疾病,提高患者自我形象感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联合程序护理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肝胆胰脾外科收治的8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联合程序护理,两组均开展为期1个月的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并发症、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QOL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联合程序护理不仅能有效改善肝癌患者术后心理状态,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小组式正念减压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56例)接受小组式正念减压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评分、心理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病耻感[社会影响量表(SIS)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KDQ)评分,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CD-RISC、KDQ各项评分较干预前提高,HAMA、HAMD及SIS各项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干预后CD-RISC、KDQ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HAMA、HAMD及SIS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57%)比对照组(14.29%)低(P<0.05)。结论:小组式正念减压干预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可改善患者心理弹性及负性情绪,减少病耻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廖君兰 《全科护理》2021,19(26):3699-3702
目的:探讨基于同伴支持的自我肯定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技能及病耻感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的19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9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生活技能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及生活技能训练基础上进行基于同伴支持的自我肯定训练.于干预前后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cale of Social of Psychosis Inpatients,SSFPI)、病耻感评估量表、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评估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活技能、病耻感、自尊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SSFPI评分、SES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病耻感评估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病耻感评估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基于同伴支持的自我肯定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活技能水平,降低病耻感,改善自尊水平,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罗森塔尔效应认知训练对糖尿病患者病耻感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2月1日~2023年2月28日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排秩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给予罗森塔尔效应认知训练干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病耻感[采用2型糖尿病病耻感评估量表(DSAS-2)]、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自我效能感[采用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DMSES)]、幸福感[采用WHO幸福感指数量表(WHO-5)]与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干预1、3个月后,两组DSAS-2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3个月后评分低于干预1个月后(P<0.05),研究组干预1、3个月后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CD-RISC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3个月后评分高于干预1个月后(P<0.05),研究组干预1、3个月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团体式自我肯定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团体式自我肯定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卑感量表(FIS)、自尊量表(SES)以及精神疾病病耻感调查表(ISMI)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FI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ISMI量表中社交回避、刻板印象认可、歧视经历、对抗病耻感、疏远以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团体式自我肯定干预通过加强与人交流、正确应对歧视、增强自信心、感恩等训练,能够有效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降低病耻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5E护理管理模式配合人文关怀对糖尿病足(DF)患者自我效能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D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5E护理管理模式配合人文关怀。比较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两组自我效能[采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DSES)]、生活质量[采用糖尿病特异性生命质量测定量表(A-DQOL)]及心理状态[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DSES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A-DQOL各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CD-RISC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间歇性跛行、缺血、慢性溃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F患者采用5E护理管理模式配合人文关怀,有助于提升其自我效能能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