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斌  陈建常  滕勇  张春浩  戎帅  张屹  马锐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9):1153-1155,1158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治疗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新疆地区OVCFs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PKP单侧椎弓根入路组(40例,50节椎体,A组)和PKP双侧椎弓根入路组(28例,28节椎体,B组)。患者均经核磁共振证实且疼痛持续时间小于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评分(ODI)、伤椎后凸角度(LKA)、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量、住院时间、骨水泥渗漏及随访1年期间邻近椎体再骨折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至少1年随访,两组术前骨密度、VAS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量、术后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ODI评分、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前VSA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未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而B组发生2例邻近椎体再骨折。结论PKP不同入路治疗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老年性OVCFs,术后VSA评分、ODI评分及LKA角较术前均有改善。单侧入路改善术后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较好,而双侧入路存在增加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量的缺点,随访期间有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伴椎体内裂隙样变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82例OVCF患者,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研究组(伴椎体内裂隙样变)与对照组(无椎体内裂隙样变),每组41例。两组均行PKP治疗,6个月后随访。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及伤椎后凸角(Cobb)、疼痛评分(VAS)及功能障碍评分(ODI)变化情况。结果术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两组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并发症。结论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伴椎体内裂隙样变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效果显著,可有效恢复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缓解疼痛感,改善机体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VCFs)的效果,了解并发症的原因的影响因素,并行针对性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经PKP治疗OVCFs患者315例的临床病历资料,并对每个患者行术后随访1年。分别统计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记录术后椎体复位情况、术前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ODI指数、病变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变化及后凸畸形Cobb角情况来评估PKP治疗的疗效,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经PKP治疗后315例患者中294例患者腰痛症状缓解,治疗有效率93.3%。术后1天VAS评分(2.0±0.8)分,VAS评分缓解率74.8%、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22.3±4.2)分、前缘高度比值(14.3±6.7)%、中部高度比值(12.8±5.6)%、Cobb角(11.6±4.8)°均比术前明显改善。PKP治疗骨折患者中,21例发生并发症,骨水泥渗漏13例,均无严重神经损伤症状,7例椎旁软组织渗漏,1例椎间孔外渗漏,3例椎间盘渗漏。结论 PKP治疗OVCFs缓解疼痛效果较好,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赵胜江  陆福男 《大医生》2024,(5):142-144
目的 分析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苏州市吴中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OVCF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PVP治疗,46例)和观察组(采用PKP治疗,4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伤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值、疼痛程度、腰椎功能障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伤椎Cobb角均小于术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均大于术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PKP治疗OVCFs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伤椎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还可缓解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间治疗的53例病患资料,分为PKP(32例)及PVP(21例)两种治疗组。比较两组单椎体手术操作时间、X线暴露时间、骨水泥注射量、渗漏情况、椎体压缩率、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5~26个月,平均18.2个月。PKP组较PVP组单椎体手术操作时间、X线暴露时间和骨水泥注射量显著提高。PKP组术后和随访时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无统计学差异,但较术前明显改善。PVP组术前、术后和随访时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无明显变化。术后PKP组压缩率及Cobb角的改善效果优于PVP组。PKP组发生2例骨水泥渗漏,PVP组发生3例骨水泥渗漏,两组发生渗漏的患者均无神经症状。PKP与PVP组患者术后及随访时的VAS、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PKP及PVP均是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手段,两者均能改善临床症状,而PKP在恢复椎体高度、后凸畸形及减少骨水泥外渗方面较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形成术(PKP)后不同时机应用唑来膦酸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OVCF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行PKP,观察组术后第3天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对照组术后1月使用唑来膦酸。比较2组术前、术后伤椎椎体高度、局部椎体后凸Cobb角变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椎及髋部骨密度(BMD);检测2组骨转换生化指标(BTMS),包括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Ⅰ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β-CTX);记录2组椎体压缩骨折再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3个月,观察组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观察组腰椎及髋部BMD T值高于对照组, PINP、β-CTX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OVCFs患者行PKP后尽早使用唑来膦酸,可减轻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及校正后凸角度,且在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骨水泥灌注量经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86例行单侧PVP治疗OVC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A组使用小剂量骨水泥灌注,B组使用常规剂量骨水泥灌注,比较两组治疗前与结束随访时椎体高度变化、责任椎Cobb角、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观察两组手术指标、骨水泥渗漏事件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骨水泥灌注量少于B组(P 0. 05);两组治疗前与结束随访时椎体前壁高度、椎体中间高度、责任椎Cobb角、VAS评分、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结束随访时椎体前壁高度、椎体中间高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责任椎Cobb角、VAS评分及ODI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 0. 05); A组骨水泥渗漏事件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P 0. 05)。结论在PVP治疗OVCF中使用小剂量或者常规剂量骨水泥灌注均能获得良好疗效,其中小剂量骨水泥灌注具有减少骨水泥渗漏事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势,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高粘度骨水泥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行PKP联合高粘度骨水泥治疗的76例高龄OVCFs患者,将采取单侧入路的42例分为A组,采取双侧入路的34例分为B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观察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疼痛程度、脊椎功能等指标。结果 A组手术时间、X射线照射时间均短于B组,骨水泥注入剂量小于B组(P0. 05),两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3天、1年,两组椎体前缘高度均较术前增高,Cobb角均较术前缩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 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单侧与双侧PKP联合高粘度骨水泥治疗高龄OVCFs均能达到较高的疗效,两种入路方式在恢复椎体高度、脊椎功能、缓解疼痛等方面有同等效果,且骨水泥渗漏发生均较少,但单侧入路在缩短手术时间、X射线照射时间及减少骨水泥用量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5月88例行PKP的老年OVCF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对比手术前后病椎后凸畸形角度(Cobb角)和骨折椎体高度。观察骨水泥向椎体外渗漏情况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出现骨水泥渗漏11例,其中椎弓根内2例,椎前静脉丛3例,椎间隙渗漏3例,椎体后缘渗漏3例;有神经压迫症状1例,予行椎体后缘减压。患者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评分和Cobb角均显著低于术前(t29.518,P0.001),椎体平均高度显著高于术前(t35.173,P0.001)。结论 PKP治疗老年OVCF安全、有效,能够即刻并长期减少疼痛,纠正椎体后凸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椎体后凸成形术(B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CFs)伴或不伴裂隙征(IV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行BKP治疗的OVCFs患者,按术前是否存在IVC分成两组,测量其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X线片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及伤椎局部后凸角,观测骨水泥在伤椎内的分布形态及渗漏情况;采用VAS及ODI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IVC组与非IVC组术后及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伤椎中部高度及伤椎局部后凸角均优于术前,IVC组伤椎前缘高度纠正、伤椎中部高度纠正及伤椎局部后凸角纠正均优于非IVC组。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VAS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而术后与末次随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水泥分布形态IVC组团块型占65.0%,非IVC组团块型占13.3%。IVC组椎间盘内渗漏3例,椎前渗漏1例;非IVC组椎前渗漏1例。结论 BKP对伴或不伴IVC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均安全有效;伤椎椎体高度恢复及局部后凸角纠正,IVC组优于非IVC组;IVC组骨水泥分布以团块型为主,骨水泥渗漏以椎间盘内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短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术前、术后3天及术后6个月进行对比,并比较伤椎椎体高度及Cobb角的变化,评价PKP手术的短期及中期疗效。结果:100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所有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术后3天和术后6个月分别与术前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骨折椎体Cobb角、椎体前缘平均高度、椎体中部平均高度、后凸畸形Cobb角等,术后3天和术后6个月分别与术前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可迅速有效地缓解疼痛,并可有效地恢复伤椎的高度、矫正后凸畸形、改善活动能力,治疗OVCF短中期疗效满意,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改良支架成形术(S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应用改良SP(改良SP组)和PKP(PKP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前、术后3天、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伤椎Cobb角,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等指标,比较两种手术的止痛效果、后凸畸形改善以及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共4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3.85±5.08 min和22.96±4.28 min,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ODI降低,伤椎Cobb角减少。两组患者术后3 d、3个月、6个月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伤椎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改良SP可以达到类似PKP的近期疗效,无论在缓解疼痛、纠正椎体后凸畸形还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近期效果均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滋肾续骨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95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均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滋肾续骨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椎体高度及Cobb角变化、生化指标、腰椎骨密度、ODI评分及VAS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术后伤椎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BMD、生化指标变化幅度、ODI评分及VAS评分变化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肾续骨汤联合PVP可有效缓解老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融合器放置位置对改良侧方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CLIF)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 46例行CLIF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根据术中融合器放置位置分为前置组(n=22)和中后置组(n=24),CLIF术中融合器中心位于椎间隙前1/3部为前置组,CLIF术中融合器中心位于椎间隙中后2/3部为中后置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两组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相邻椎间隙高度、相邻椎体间椎间活动度;比较两组相邻椎体椎间盘改良Pfirrmann分级改变。结果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和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椎间隙高度比较及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L_(3-4)椎间活动度高于术前,且中后置组高于前置组(P 0. 05),两组L_5S_1椎间活动度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前置组3例Pfirrmann等级升高1级,中后置组6例升高1级,1例升高2级。前置组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ASD)发生率13. 64%,中后置组发生率为29. 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CLIF术能有效改善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症状和恢复腰椎功能,融合器放置位置对短期疗效无明显影响,融合器位置中后置相较于前置会更显著地影响术后邻近节段椎间活动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抛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PVP,n=52)与观察组(采用PKP,n=28),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Cobb角、ODI指数、VAS评分。结果治疗前,对照组视觉模拟(VAS)评分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为(1.4±0.1)分,对照组为(2.6±0.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骨水泥注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椎体Cobb角、OD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PVP比较,在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中,虽然PKP手术时间较长、骨水泥注射量较多,但该治疗方法效果更好,能有效缓解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型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疗效。方法将72例(83个椎体)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PVP术与PKP术。结果 PVP组渗漏率为36. 10%,PKP组渗漏率为13. 9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每个患椎注入骨水泥量、平均椎体高度恢复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1)。结论 PVP与PKP均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其中PVP操作相对容易,费用稍低,但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高。PKP在椎体骨折复位及后凸畸形矫正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研究胸腰段椎体骨折伤椎单侧与双侧置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伤椎单侧(5钉组)和双侧置钉(6钉组)技术治疗86例(5钉组45例,6钉组41例)。分析对比组内及组间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的矢状位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和椎管内骨折复位情况;评估术前和术后VAS评分和ODI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节段和损伤类型、TLIC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和矢状位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5钉组椎体前缘高度(23.1±4.3)mm、Cobb角11.7°±5.4°、VAS(1.4±0.9)、平均ODI(16.5%);6钉组椎体前缘高度(23.0±4.0)mm、Cobb角11.4°±3.4°、VAS(1.5±0.7)、平均ODI(17.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钉组出现2例骨折块复位不全,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型和部分B型胸腰段椎体骨折而言,伤椎单侧置钉技术同双侧置钉技术一样,可以有效地维持复位后伤椎的高度,维持胸腰段脊柱序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6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给予PKP治疗,并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比较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Oswestry功能评分,治疗前后椎体高度、伤椎Cobb角及椎体压缩率。结果:治疗后患者VAS评分及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患者Oswestry功能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椎体高度、伤椎Cobb角以及椎体压缩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PKP治疗老年OVCF可以有效矫正脊柱畸形,恢复脊柱功能,术后对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能加快患者康复,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抗骨质疏松药物预防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再发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93例骨质疏松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骨密度、疼痛、椎体高度骨折再发率。结果观察组椎体压缩性骨折再发率(4.26%)低于对照组(28.26%),(P0.05);观察组降低VSA评分、提高骨密度T值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减少Cobb角、增加伤椎椎体前缘高度、降低OD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骨质疏松药物降低PKP术后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再次骨折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性,并比较其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5例共43个椎体.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活动能力、伤椎前中部高度丢失百分比及后凸畸形Cobb′s角等指标来评估两组疗效.结果:术后VAS评分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 0.01).侧弯畸形及椎体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有2个椎体(4.8%)出现骨水泥渗漏,但均无神经症状;有2例发生周围椎体骨折.结论:PKP能有效缓解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恢复伤椎高度和纠正侧弯畸形.PKP是治疗脊柱侧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