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7 毫秒
1.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在梗阻性黄疸应用中的效果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5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并观察疗效。结果56例均穿刺成功,术后患者血清胆红素和转氨酶较术前显著下降,全身情况改善。结论超声引导下行PTCD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胆道引流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治疗,术中PIC后能通过梗阻段者,采用内支架引流或置入内外引流管作内外引流,不能通过梗阻段则直接外引流。结果 用金属内支架作内引流者5例,内外引流者6例,外引流者10例,其中1例肝门区高位梗阻患者作外引流位置欠佳,疗效不好,另20例患者胆道引流充分,术后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丙氮酸转氮酶均明显下降,症状消失明显。结论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可明显缓解黄疸,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并为进一步手术治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恶性阻塞性病变118例,良性阻塞性病变16例。在超声引导下行PTCD术。术后常规复查实验室检查指标,随访并发症情况。结果 134例患者共行PTCD术161例次,其中158例次成功置管,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4.3%(149/158)。穿刺肝左叶胆管91例,穿刺右叶胆管59例,左右胆管同时置管8例。术后有4例引流管脱落,11例胆管少量出血,5例出现胆道感染外,其余均引流通畅,无明显并发症。术后梗阻性黄疸症状逐渐改善,血清总胆红素较术前明显下降。结论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能有效减轻黄疸,改善患者肝功能,具有创伤性小、并发症少、操作可重复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67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re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langio/biliary drainage,PTCD)是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治疗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引流能很快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内胆管的压力,使黄疸减轻或消退,改善肝功能和全身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我院于2003-01-2008-01对6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施行PTCD术,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transhepaticcholangial drainage,PTCD)联合阿苯达唑治疗晚期肝泡型包虫病梗阻性黄疸患者,测定肝功能指标以及边缘带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观察该方法治疗前后指标的变化。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并明确诊断为晚期肝泡型包虫病梗阻性黄疸患者40例,比较PTCD联合阿苯达唑药物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及边缘带ADC值的大小。结果 40例患者治疗前3 d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 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 IBIL)与治疗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7 d、10 d有差异(P<0.05)。治疗前1周病灶边缘带ADC值与治疗后3个月无差异(P>0.05),与治疗后6个月、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ADC值与1年无差异。结论晚期泡型包虫病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PTCD联合阿苯达唑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指标下降,且抑制病灶边缘带的活性需至少治疗6个月。  相似文献   

6.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28例为恶性阻塞性病变,7例为良性阻塞性病变。在超声引导下行PTCD术39次并常规X线胆道造影。结果穿刺肝左叶胆管11例,右叶胆管28例,穿刺成功率100%,一次置管成功率98.5%,术后一周胆红素平均下降78.6umol/L。结论超声引导下行PTCD是一种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微小、安全性强、并发症少、可重复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超声造影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超声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ontrast-enhanced cholangio-ultrasonography,PTCECUS)的方法,探讨其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2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经肝胆管(17例)、胆囊(4例)穿刺引流术,术中经引流管向胆管/胆囊内注射浓度为0.94%的SonoVue水溶液50 ml,在对比脉冲序列模式下观察胆管、胆囊及十二指肠内SonoVue微泡的流动和充填情况,判断胆管的梗阻程度.部分病例与常规超声、胰管胆管磁共振成像(MRCP)、经皮经肝穿刺胆道X线造影(PTC)进行对照.结果 ①PTCECUS生成对比良好的胆管树造影声像图;②PTCECUS判断胆管梗阻程度比常规超声准确,与MRCP和PTC一致,可指导正确实施胆汁引流方案;③PTCECUS克服了PTC穿刺与造影异地实施的烦琐,减少环节,提高效率;④全部患者穿刺及造影过程中均无并发症,14例经1~8个月肝胆超声随访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PTCECUS过程安全,能突出显示胆道系统的走行及其管腔通畅度,对梗阻性黄疸的引流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置管引流术的成功率、安全性,以及肝功能改善的情况.方法 对15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置管引流,观察胆汁引流情况,有无并发症,以及胆红素降低情况.结果 144例成功置管,失败7例;141例术后引流通畅,胆红素明显降低,3例引流不通畅;术中和术后均未出现大出血、胆汁性腹膜炎、胆管门静脉瘘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道置管引流术方法安全、准确,对改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肝肾功能,改善全身状况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胆道成形术(经皮胆道引流及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在DSA下对8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以及胆道内支架置入,观察临床症状和黄疸的改善情况.结果 80例患者穿刺置管引流术均置管成功,其中60例单支架置入,20例双支架置入.术前血清总胆红素(200.67±48)μmol/L,术后1周、2周及3周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下降到(140.2 ± 42.8)μmol/L、(90.3±26.5)μmol/L及(60.6±36.5)μmol/L.其中32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后行化疗以及放射治疗.结论 胆道成形术可明显改善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前超声引导下肝内胆管置管引流术已成为各种原因所致肝内外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减轻黄疸和进行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但术前需明确梗阻部位,对于左右肝内胆管不相通的患者需行双侧置管引流,以往临床常采用X 线下碘油造影[1] ,但存在操作不便以及过敏反应和射线危害,我们对27 例各种肿瘤所致的恶性胆道高位梗阻性黄疸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入猪尾巴引流管后,经引流管注入声学造影剂行肝内胆管超声造影,观察左右肝内胆管是否相通,检查结果肯定,且安全有效,适于临床推广,现将本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6例,均获得临床确诊。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穿刺置管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分析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检测值。结果 46例患者中,44例穿刺成功,成功率为95.65%,其中1次穿刺置管成功41例(93.18%,41/44),经3次穿刺置管成功3例(6.82%,3/44)。术后并发症5例(10.87%)。46例患者治疗后各项肝功能指标检测值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PTCD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肝内胆管压力,有效改善肝功能和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梗阻性黄疸患者行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4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介入治疗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并发症,给予周密的出院指导.结果 4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植入术及经皮肝穿刺胆道成形术)均获成功赤出现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2~3周黄疸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对梗阻性黄疸患者做好全面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中应用超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2月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观察组行超声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组间肝功能各项指标、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和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及疗效。方法:38例患者经影像学和血液生化检查诊断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男22例,女16例,平均年龄65.3岁。所有患者行PTCD和内支架置入术。结果:内支架置入21例23个,其中2例患者左右胆管各置入支架1个, 11例置入支架同时行外引流或内外引流,4例外引流患者经介入化疗后再次置入支架成功。17例为单纯外引流或内外引流。术后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肝功能均明显好转,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0%,其中胆道感染1例,一过性胆道出血2例,一过性胆汁外渗1例,经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PTCD术和内支架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并发症少。[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5.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及支架植入术(PTCD)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姑息性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胆道引流及支架植入减低肝内胆管的张力,减轻黄疸症状,改善肝功能及全身情况[1]。胆管内支架置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见效快、恢复胆汁引流及无需携带引流管等优点,是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治疗患者的首选疗法[2]。  相似文献   

16.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附159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59例梗阻性黄疸病人,其中肝癌84例,胰头癌31例,胆管癌19例,胃癌肝转移12例,胆囊癌13例,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178次。结果肝总管内置管86支,右肝管内置管41支,左肝管内置管51支,导管置入失败3支,PTCD成功率98%。结论超声引导下PTCD定位准确,成功率高,是较为安全、有效、病人易接受的胆道减压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经皮肝穿刺放置引流管及金属内支架作胆汁内、外引流的临床应作价值。方法 2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内外引流后,其中12例行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 23例黄疸均消退满意,血清总胆红素由术前147.4-648.7μmol/L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22例恶性梗阻3个月内死亡6例,半年内死亡8例,最长生存25月,中位生存期6个月。结论 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及内支架引流是姑息性治疗手术不能切除的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9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组,各46例。对照组行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肝胆道引流术,观察组行CT引导下经皮肝胆道引流术。对比两组肝功能指标[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0 d观察组血清DBil、TBil、ALT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35%(2/46)较对照组19.57%(9/46)低(P0.05)。结论:与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肝胆道引流术相比,CT引导下经皮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可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总结梗阻性黄疸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50例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其实施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7d、14d后的胆红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较低,差异明显(P0.05)。本组5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0%,术后平均胆汁引流量为(456.3±22.3)m L,术后黄疸、全身瘙痒等症状均消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结论: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阻塞性黄疸患者实施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有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胆红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内外引流(PTCD)和金属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内外引流和金属内支架植入术。结果:3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黄疸和皮肤瘙痒减轻,总胆红素明显下降,肝功能改善,并发症少,效果满意。结论:此方法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引流可靠有效,是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较好的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