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健康人群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脂蛋白a[Lp(a)]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及健康人群血hs-CRP及Lp(a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影像学分型、NIHSS评分以及OCSP分型。采用SPSS 13.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7.79±1.12)mg/L,n=200]明显高于健康组[(0.59±1.12)mg/L,n=100,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Lp(a)[(265.32±19.86)mg/L,n=200]明显高于健康组[(30.49±1.72)mg/L,n=100,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前循环梗死患者hs-CRP[(10.18±1.77)mg/L,n=114]明显高于后循环梗死患者[(4.62±1.01)mg/L,n=86,P0.05];前循环梗死患者Lp(a)[(319.40±31.40)mg/L,n=114]明显高于后循环梗死患者[(193.64±17.42)mg/L,n=86,P0.05]。NIHSS评分重度组(≥10分)hs-CRP[(19.34±4.82)mg/L,n=25]明显高于NIHSS评分轻度组(0~4分)[(6.00±1.16)mg/L,n=143]及中度组(5~9分)[(6.87±2.14)mg/L,n=32,P0.05],其余各组间hs-CRP无差异;NIHSS评分各组L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CSP分型中TACI组hs-CRP[(22.33±5.5)mg/L,n=21]高于PACI组[(9.32±2.76)mg/L,n=54]、POCI组[(6.01±1.75)mg/L,n=40]及LACI组[(4.02±0.79)mg/L,n=85,P0.05];其余各组间hs-CRP无差异;OCSP分型中各组Lp(a)无差异。结论:hs-CRP及Lp(a)是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脑梗死组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Lp(a)在前循环脑梗死组高于后循环脑梗死组。hs-CRP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贫血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脑梗死患者贫血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是否存在贫血分为贫血组(n=58)和非贫血组(n=122),比较2组临床资料差异。再根据患者发病后6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mRS2分,n=45)和预后良好组(m RS≤2分,n=135),分析贫血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贫血并发脑梗死贫血程度多为中度,类型多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出现运动、语言、意识障碍症状患者比例较高;病变多位于前循环分布区,病灶以多发性梗死灶为主。与非贫血组比较,贫血组患者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患慢性肾脏病比例大于非贫血组(P0.05)。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年龄、入院NIHSS评分、糖尿病、心房纤颤、复发性脑梗死、贫血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NIHSS评分、贫血、复发性脑梗死是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贫血与脑梗死患者年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及慢性肾病发生率密切相关,入院NIHSS评分较高、伴发贫血、复发性脑梗死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炎症因子和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梗死体积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遂宁市中医院收治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根据入院后病情恶化情况将其分为进展性脑梗死组(n=43)和非进展性脑梗死组(n=53)。根据入院时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不同将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n=8,<4分)、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n=21,4~15分)、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n=14,>15分)。根据梗死体积不同将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大梗死灶组(n=6,>10 cm3)、纳入中梗死灶组(n=14,4~10 cm3)、小梗死灶组(n=23,<4 cm3)。根据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不同将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32,<3分)、预后不良组(n=11,3~6分)。测定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和S100B水平,分析血清炎症因子和S...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2例,依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相关临床资料,并分析血浆BNP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死亡率为15.09%(32/21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房颤(OR=3.819)、大面积脑梗死(OR=6.228)、血浆BNP浓度≥280 ng/L(OR=5.191)、NIHSS评分≥13分(OR=3.536)为脑卒中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NIHSS评分≥13分筛查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9.1%、75.0%、87.0%;血浆BNP≥280 ng/L筛查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0%、81.3%、84.4%。结论:房颤、大面积脑梗死、血浆BNP水平及NIHSS评分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死亡的高危因素,其中血浆BNP水平和NIHSS评分可能可作为预后死亡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68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Hcy和血浆FIB水平。病例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结果:病例组血清Hcy和血浆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血清Hcy、血浆FIB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880、0.854,P0.05);Hcy+FIB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检测效能高于血清Hcy和血浆FIB。结论:血清Hcy与血浆FIB联合检测可作为急性脑梗死辅助诊断的指标,并且在病情评估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依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60)、预后不良组(n=40)两组。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的相关性,统计分析两组不同NLR、PLR患者的病死情况。结果 预后良好组的NIHSS评分≥5分、高血压患者比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发病至溶栓时间明显短于预后不良组,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RL、PLR水平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NIHSS评分与NLR、PLR均呈显著的正相关(r=0.682、0.654,P<0.05),mRS评分与PLR、PLR均呈显著的负相关(r=-0.511、-0.490,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的病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脑梗死患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与其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LAA脑梗死患者191例分为低T3组(n=76)和正常T3组(n=115)。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实验室指标,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随访90天时NIHSS评分和改良Rankin(mRS)评分,mRS评分≤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定义为预后不良。结果 低T3组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T4)水平低于正常T3组,低T3组年龄和入院时NIHS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T3组(P<0.01)。入院时NIHSS评分与TT3和FT3水平负相关(r=-0.267,P<0.01和r=-0.306,P<0.01)。低T3组90天NIHSS评分和mRS评分高于正常T3组(P<0.01)。90天mRS评分与TT3和FT3水平负相关(r=-0.400,P<0.01和r=-0.379,P<0.01);而90天mRS评分与年龄和入院NIHSS评分正相关(r=0.217,P<0.01和r=0.765,P<0.01)。结论 低水平T3可能与LAA脑梗死短期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分析影响脑梗死预后的因素。方法我院收治的172例脑梗死患者,均接受阿托伐他汀钙+rt-PA静脉溶栓治疗,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预后(mRS评分),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治疗前后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患者治疗总好转率为90. 12%; 172例脑梗死患者中预后不良者占40. 12%,预后良好者占59. 88%;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吸烟史、脑梗死体积、治疗后收缩压、发病至治疗起始时间、溶栓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脑梗死体积、治疗后收缩压、发病至治疗起始时间、溶栓前NIHSS评分是影响阿托伐他汀钙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预后的危险因素(P0. 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疗效明确,可有效缓解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患者脑梗死体积、治疗后收缩压、发病至治疗起始时间、溶栓前NIHSS评分可能是影响阿托伐他汀钙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参数半定量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评分(ASPECTS)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我院94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6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RS)得分分为mRS≤2分组(预后良好组)及mRS2分组(预后不良组)。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病史、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入院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等基本资料,并比较两组患者脑血流(CBF)-ASPECTS评分、脑血容量(CBV)-ASPECTS评分、平均通过时间(MTT)-ASPECTS评分、CT血管造影(CTA)-ASPECTS评分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各参数ASPECTS评分与溶栓治疗预后的相关性,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各参数ASPECTS评分对溶栓治疗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6个月后,mRS≤2分61例(64. 89%),纳入预后良好组; mRS2分33例(35. 11%),纳入预后不良组。两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病史及入院GCS评分、入院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预后良好组CBF-ASPECTS、CBVASPECTS、MTT-ASPECTS、CTA-ASPECTS评分均高于预后不良组(P 0. 05)。CBF-ASPECTS、CBV-ASPECTS、MTT-ASPECTS、CTA-ASPECTS评分均与mRS评分呈负相关(P 0. 05)。CBF-ASPECTS、CBV-ASPECTS、MTT-ASPECTS、CTA-ASPECTS评分对溶栓治疗不良预后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P 0. 05),截断值分别为3. 50、2. 50、1. 50、7. 50分。结论 CTP、CTA各参数结合ASPECTS评分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预后具有较高预测价值,临床可积极开展CTP、CTA技术结合ASPECTS评分项目,以及时评估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0.
背景众多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有很高的判定价值,但对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判定是否有同样的价值目前尚无定论.目的探讨和比较CRP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对脑梗死预后判定的价值.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全部患者均来自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94例脑梗死患者,男58例,女36例,平均年龄(58±11)岁.干预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空腹状态下血浆中CRP和FIB水平,试剂盒由福建太阳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发病后3 d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随访3个月统计脑梗死患者的残疾率、病死率.主要观察指标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残疾率、病死率.结果根据血中CRP水平,将脑梗死患者分为高CRP组和低CRP组;根据血中FIB水平,将脑梗死患者分为高FIB组和低FIB组.高CRP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18.12±8.96)分,残疾率74%(40/54),病死率20%(11/54);低CRP组分别为(10.52±4 42)分,38%(15/40),5%(2/40).高CRP组显著高于低CRP组(t=3.82,x2=12.66,4.56,P<0.001).高FIB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17.69±5.12)分,残疾率70%(35/50);低FIB组分别为(14.32±4.65)分,45%(20/44),高FIB组显著高于低FIB组(t=2.19,x2=7.1,P<0.001),而病死率差异却无显著性意义.CRP水平与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残疾率、病死率存在明显相关性(r=0.742,0.812,0.681);FIB水平与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残疾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669,0.613),但与病死率却无明显相关性(r=0 317).与FIB相比,CRP能更准确地反映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轻重和预后.结论CRP和FIB可作为脑梗死预后判定指标之一,在脑梗死预后判定方面CRP优于FIB.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周血内皮素-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与急性脑梗死病情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0年1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66例中重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研究对象,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分为轻型组(NIHSS评分≤16分)118例、重型组(NIHSS评分>16分)48例;同期选择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ET-1、MMP-9、RDW-CV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梗死面积及NIHSS评分患者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随访3月,病例组患者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与预后不良组(mRS≥2分)。结果三组间ET-1、MMP-9、RDW-CV比较:重型组>轻型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及脑梗死面积与ET-1、MMP-9、RDW-CV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预后不良组静脉溶栓、机械取栓、腔隙性梗死的比例低于预后良好组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机械取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1年12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通过机械取栓治疗的31例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个月预后情况将入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2分,n=16)和预后不良组(mRS≥3分,n=15)。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机械取栓除术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潜在预后因素。结果 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术前、术后24 h NIHSS评分更高,房颤史比例更高,ASPECT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1、3.668、4.85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24 h NIHSS评分、ASPECT评分均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R=1.479、0.293,P<0.05)。结论 术后24 h NIHSS评分高、ASPECT评分低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不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脑电图分级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627例ACI患者,随访3个月给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mRS评分≤2分者、>2分者分别作为转归良好组(n=327)、转归不良组(n=300),对比两组脑电图分级、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洛桑卒中量表(ASTRAL)]及mRS评分,分析脑电图分级与mRS、NIHSS、ASTRAL评分存在的相关性,并观察脑电图分级对患者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转归不良组脑电图分级及NIHSS、ASTRAL、mRS评分较转归良好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脑电图分级与mRS、NIHSS、ASTRAL评分均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脑电图分级对患者预后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33%、98.47%、98.41%、98.33%、98.47%。结论ACI患者的脑电图分级与其神经功能存在明显相关性,对患者病情评估及临床治疗有指导性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立志  罗伟良  李博生 《新医学》2012,43(6):362-365
目的:分析影响阿替普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因素。方法: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治疗后第90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1分)及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6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19例)与预后不良组(27例)相比,合并房颤率低(P=0.031),溶栓前血糖较低(P=0.001),CT示早期缺血率低(P=0.043),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低(P=0.001),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短(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溶栓前NIHSS低、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短、溶栓前血糖低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溶栓前NIHSS低、发病至溶栓开始的时间短、溶栓前血糖低是影响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5.
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对脑梗死患者预后判定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众多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有很高的判定价值,但对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判定是否有同样的价值目前尚无定论。目的:探讨和比较CRP和纤维蛋白原(fibinogen,FIB)对脑梗死预后判定的价值。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全部患者均来自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94例脑梗死患者,男58例,女36例,平均年龄(58&;#177;11)岁。干预: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空腹状态下血浆中CRP和FIB水平.试剂盒由福建太阳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发病后3d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随访3个月统计脑梗死患者的残疾率、病死率。主要观察指标: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残疾率、病死率。结果:根据血中CRP水平,将脑梗死患者分为高CRP组和低CRP组;根据血中FIB水平,将脑梗死患者分为高FIB组和低FIB组。高CRP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18.12&;#177;8.96)分,残疾率74%(40/54),病死率20%(11/54);低CRP组分别为(10.52&;#177;4.42)分,38%(15/40).5%(2/40)。高CRP组显著高于低CRP组(t=3.82,r=12.66,4.56,P&;lt;0.001)。高FIB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17.69&;#177;5.12)分,残疾率70%(35/50);低FIB组分别为(14.32&;#177;4.65)分,45%(20/44),高FIB组显著高于低FIB组(t=2.19.r=7.1,P&;lt;0.001),而病死率差异却无显著性意义。CRP水平与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残疾率、病死率存在明显相关性(r=0.742.0.812,0.681);FIB水平与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残疾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669,0.613),但与病死率却无明显相关性(r=0.317)。与FIB相比,CRP能更准确地反映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轻重和预后。结论:CRP和FIB可作为脑梗死预后判定指标之一,在脑梗死预后判定方面CRP优于FIB。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血管功能积分(CVHI)定量预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临床转归的意义。方法:将我科2015年07月-2016年06月收治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100例分为A组(NIHSS4分,n=30)、B组(NIHSS4-15分,n=34)、C组(NIHSS15分,n=36)。分别在入院24 h、7 d、14 d、30 d、60 d、90 d进行脑血管功能检测,观察CVHI定量、NIHSS评分等指标。结果:A、B、C组患者入院24h内的CVHI评分分别为75.35±7.43分、(54.08±9.32)分、(42.76±7.89)分,NIHSS评分分别为(3.45±0.35)分、(9.24±1.06)分、(19.25±1.28分)。治疗后CVHI评分较治疗前均逐渐显著增度,P0.05;NIHSS评分均逐渐显著降低,P0.05;但第7d和14d的NIHSS和CVH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CVHI评分与NIHSS评分呈显著的相关性,r=3.226,P0.05。结论:CVHI对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的病情预测、预后分析和疗效有较好评估作用,比NIHSS评分更加客观,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与血浆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脂蛋白(a)[Lp(a)]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60例ACI患者颈部血管,评估颈部斑块稳定性;同时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患者的血浆Lp-PLA2、Lp(a)水平;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结果 60例ACI患者中易损斑块44例,稳定斑块16例;ACI患者的血浆Lp-PLA2、Lp(a)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易损斑块组的Lp-PLA2、Lp(a)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浆Lp-PLA2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Lp-PLA2、Lp(a)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密切相关,临床上可通过测定Lp-PLA2、Lp(a)水平来预测脑梗死的发病风险,对预防及有效减少脑梗死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对前循环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予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收治的前循环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5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n=41)与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n=44),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并采用巴氏指数(Barthel)评估患者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5.45%vs 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07,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6.27±1.85)分、mRS评分(1.38±0.35)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20、5.365,P<0.05);治疗后14、30、90 d观察组患者Barthel评分(77.36±15.02)分、(84.42±14.36)分、(91.29±11.52)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7、2.203、2.254,P<0.05)。结论 对前循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脑出血(ICH)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自发性ICH患者150例。患者发病后24h内测定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患者入院3h内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53例)、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57例)、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40例),比较3组患者的NLR水平,分析NLR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于患者发病90d后进行随访,应用改良RANKIN(mRS)量表评估预后,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NLR水平,分析NLR与m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NLR高于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P0.05);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NLR高于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P0.05)。NLR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851,P0.05)。预后良好组NLR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NLR与mRS评分呈正相关(r=0.957,P0.05)。结论 NLR水平与ICH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且对患者预后判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骨桥蛋白(OPN)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与患者神经损伤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全科医疗科收治的发病时间在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50例受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OP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以及治疗7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治疗90 d的改良mRS量表(mRS)评分。分别以NIHSS≥7分与mRS 2分为预后标准进行分组,对比血清指标并探讨各项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OPN(8. 31±2. 65 ng/ml vs. 5. 04±2. 17 ng/ml)、MDA水平(14. 62±4. 31 nmol/ml vs. 2.22±0. 48 nmol/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SOD(167. 25±17. 33 U/ml vs. 376. 67±21. 58 U/ml)与GSH-Px(43. 29±5. 85 U/L vs. 124. 18±13. 17 U/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NIHSS≥7分以上患者的血清OPN(10. 31±3. 41 ng/ml vs. 5. 32±2. 08 ng/ml)、MDA(17. 84±4. 39 vs. 10. 08±3. 79 nmol/ml)水平均明显高于NIHSS评分7分的患者(P 0. 05),SOD(154. 69±14. 26 nmol/ml vs. 186. 23±20. 36 U/ml)与GSH-Px(38. 78±5. 89 vs. 52. 34±6. 27 U/L)水平明显低于NIHSS评分7分的患者(P 0. 05)。mRS评分≥2分患者的血清OPN(10. 33±3. 11 ng/ml vs. 7. 20±2. 27 ng/ml)、MDA(20. 31±5. 27 nmol/ml vs. 12. 12±4. 22 nmol/ml)水平均明显高于mRS评分2分的患者(P 0. 05),SOD(147. 63±17. 22 U/ml vs. 179. 12±21. 23 U/ml)与GSH-Px(34. 96±5. 18U/L vs. 48. 31±6. 35 U/L)水平明显低于mRS评分2分的患者(P 0. 05)。OPN、MDA水平与NHISS、mRS评分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 706、0. 734、0. 561、0. 604,P 0. 05),SOD、GSH-Px水平与NHISS、mRS评分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0. 742、-0. 822、-0. 597、-0. 631,P 0. 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血清OPN以及氧化应激指标都会明显改变,上述指标对神经功能以及预后预测有较高的作用,可以作为神经功能与预后判定的关键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