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抑素C(Cys-C)对冠心病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45例某单位在职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解酶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Cys-C水平,分析Hcy和Cys-C对冠心病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545例受试者中,共72例发生血管狭窄(13.21%);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将其分为重度组(30例)和轻度组(42例),比较重度组、轻度组和正常人血清Hcy、Cys-C检测结果,发现重度血清Hcy、Cys-C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和正常人(P<0.05)。结论冠心病血管狭窄患者血清Hcy和Cys-C检测结果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可作为冠脉血管狭窄病变的重要预测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C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江西省鄱阳东湖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05例CHD患者为CHD组。根据CHD不同类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分别为42、36和27例。根据CHD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分为中度组和重度组,分别为67例和38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人群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健康组和CHD不同亚组血清Hcy、hs-CRP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CHD患者血清Hcy、hs-CRP、冠脉狭窄程度间的相关性。结果 SAP组、UAP组和AMI组血清Hcy、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 0. 05),SAP组、UAP组和AMI组血清Hcy水平依次升高(P 0. 05),AMI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U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中度组和重度组CHD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 0. 05),且重度组血清Hcy、hs-CRP水平高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HD患者血清Hcy与hs-CRP呈正相关(r=0. 547,P 0. 05),血清Hcy、hs-CRP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 705、0. 438,P 0. 05)。结论血清Hcy、hs-CRP水平与CHD发生有紧密关联,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因此,临床加强血清Hcy、hs-CRP水平检测对CHD评估和风险预测具有显著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胱抑素C (Cys C)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的关系,评价Cys C作为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无创预测因子的可能性.方法: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将71例AMI患者分为Gensini评分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选取同期住院41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入选者血Cys 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肌酐(SC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I组Cys C降低,LDL值增高(P<0.05).Gensini评分重度组Cys C水平较轻度组降低(P=0.041),重度组较中度组以及中度组较轻度组Cys C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Cys C与Gensini评分呈较弱的负相关(r=-0.347,P=0.038),与SCr呈较弱的正相关.结论:血清Cys C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有关,随着狭窄程度的加重,血清Cys C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5(IL-15)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2015年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另选取30例健康受检者作为对照组,将冠心病组以Gensini评分分为轻度狭窄组30例、中度狭窄组30例、重度狭窄组30例。所有受检者进行问卷调查、查体、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血清IL-15检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IL-15水平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Gensini评分的相关因素。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清IL-1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患者血清IL-15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5水平与Gensini评分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r=0.603,P=0.01),且在矫正BMI、年龄、血脂、C反应蛋白、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因素后仍然是独立的相关因素。结论血清IL-15水平与冠心病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也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预测女性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选择在心内科住院的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的冠心病患者90例设为冠心病组,另选择同期非冠心病患者90例设为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58例和慢性冠状动脉疾病组32例,再以性别分男性、女性亚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依据Gensini评分判定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分为高危组( 80分) 22例、中危组(50~80分) 18例、低危组(50分) 18例。根据不同组别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差异,评估血清胱抑素C与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的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 0. 05),而冠心病组中女性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男性(P 0. 05),非冠心病组中男性、女性血清胱抑素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的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慢性冠状动脉疾病组(P 0. 05),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中女性的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男性(P 0. 05); Gensini评分高危组的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中危组、低危组(P 0. 05),中危组的胱抑素C水平显著高于低危组(P 0. 05),且Gensini评分与胱抑素C水平呈正相关性(P 0. 01)。结论胱抑素C水平可作为预测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较男性高,且Gensini评分与胱抑素C水平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183例老年AIS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2例作为对照组。按照颈动脉狭窄程度,观察组分为轻度狭窄亚组、中度狭窄亚组及重度狭窄亚组;根据颈部狭窄分支血管数量,观察组分为无分支血管狭窄亚组、单分支血管狭窄亚组及多分支血管狭窄亚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观察组分为轻型神经功能缺损亚组、中型神经功能缺损亚组及重型神经功能缺损亚组。观察所有入组者血清Hcy、hs-CRP水平与IMT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清hs-CRP、Hcy水平及IM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不同颈部狭窄血管数量、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老年AIS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及I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随着老年AIS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颈部狭窄分支血管数量的增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血清hs-CRP、Hcy水平及IMT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不同冠脉病变程度与内皮祖细胞CD34~+相关性。方法 127例老年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91例和对照组36例。根据ACC/AHA冠脉病变形态分型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A型、B型、C型病变组;根据SYNTAX积分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根据Gensini积分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比较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实验室各检查指标,并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病变形态、不同SYNTAX积分及不同Gensini积分冠心病患者CD34~+水平。冠心病组血清CD34~+水平Gensini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CD34~+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冠脉病变形态分型中C型病变组CD34~+百分率低于A型病变组(P 0. 05),B型病变组CD34~+百分率与A型病变、C型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YNTAX积分中高危组CD34~+百分率低于低危组(P 0. 05),中危组CD34~+百分率与高危组、低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ensini积分中高分组CD34~+百分率低于低分组(P 0. 05),中分组CD34~+百分率与高分组、低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D34~+百分率与老年冠心病患者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 378,P 0. 01)。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CD34~+水平降低与冠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相关,检测外周血CD34~+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CHD)患者体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研究HS.CRP与LDL.C/HDL.C冠心病及冠心病病变程度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结果的Gensini评分,将患者分为四组:(1)冠脉造影正常组(64例):Gensini评分0分。(2)冠脉轻度病变组(61例):Gensini评分〈10分。(3)中度病变组(32例):Gensini评分10—30分。(4)重度病变组(61例):Gensini评分〉30分。比较四组hS-CRP及LDL-C/HDL—C升高与冠心病的相关程度。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hs-CRP浓度和LDL.C/HDL—C均显著高于冠脉正常组(P〈0.05)。另外,hS-CRP浓度在冠脉中度病变组显著高于冠脉轻度病变组(P〈0.05);冠脉重度病变组显著高于冠脉中度病变组(P〈0.05)。结论血hS—CRP和LDL-C/HDL-C均与冠脉病变密切相关,而且hS—CRP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据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可作为对冠脉病变程度的估测指标。虽血液中LDL—C/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但很难完全据此指标来预测其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小板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30例(健康组)。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均进行相应治疗及3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血清中Hcy、血小板参数水平,以及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Hcy水平,分析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梗死组血清中Hcy、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明显高于健康组,PLT低于健康组(P 0. 05);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患者PLT、PDW、血小板压积(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重度狭窄患者MPV值、Hcy值高于无或轻度狭窄、中度狭窄者(P 0. 05)。不同程度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存在明显差异,重度狭窄患者3个月出不良转归、神经恶化、死亡率高于无或轻度狭窄、中度狭窄者(P 0. 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狭窄与急性脑梗死患者Hcy、血小板参数及预后存在相关性,颈动脉狭窄程度越高,患者Hcy水平及MPV表达水平越高,预后情况差(P 0. 05)。结论颈动脉狭窄与急性脑梗死患者Hcy、血小板参数及预后存在相关性,颈动脉狭窄越严重患者预后越差,在临床上早期干预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可能会对患者预后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0.
朱旭  郑利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8):1459-1460,1462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102例冠心病患者[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2例]血清Hcy、hs-CRP、Cys-C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的4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Hcy、hs-CRP、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UAP组血清Hcy、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A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AMI组;SAP组血清Hcy、hs-CRP、Cys-C水平均显著低于UAP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AP组、UAP组患者血清Hcy、hs-CRP、Cys-C两两之间均呈正性显著相关(P<0.05),AMI组患者血清Hcy与hs-CRP呈正性显著相关(P<0.05).结论 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Hcy、hs-CRP、Cys-C水平对患者疾病预测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索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6月-2007年4月拟诊为冠心病(CHD)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住院患者105例,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冠脉造影正常组,造影时抽血进行血清脂联素水平测定,根据造影结果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定冠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探讨冠脉血管狭窄程度与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关系。结果1)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冠脉造影正常者,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娃低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2)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在单支病变、双支病变、Gensini积分〈40分者相差艰著(P〈0.05),但在三支病变组、Gensini积分〉40者,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存在密切联系,血清脂联素水平可能成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清中纤维介素(Fgl2)的水平,分析它与ACS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探讨Fgl2在AC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46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19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15例和非冠心病者(NCHD组)16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Fgl2水平,比较各组血清Fgl2水平变化。按照Gensini评分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评价血清Fgl2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CS组Fgl2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NCHD组(P〈0.05),SAP组与NCH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支数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评分显示,AMI组与UAP组、SAP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急性期血清Fgl2水平明显增加,可能是冠心病特别是ACS冠状动脉微血栓形成有预测价值的急性时相性蛋白之一。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血清Fgl2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程度与抑郁症发生的关系,以及T2DM合并抑郁症患者相关血清因子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65例伴有不同程度颅内血管狭窄的T2DM患者,根据Samuels制定的颅内血管狭窄程度划分标准分为轻度狭窄组(A组)136例、中度狭窄组(B组)73例和重度狭窄组(C组)56例。观察A、B、C组抑郁症发病率;根据是否发生抑郁症将265例分为抑郁症组和非抑郁症组,观察每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变化;进一步观察不同颅内血管狭窄程度的抑郁症患者(轻度狭窄亚组、中度狭窄亚组、重度狭窄亚组)Hcy、hs-CRP、IL-6、TNF-α、BDNF变化情况。结果 3组抑郁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颅内血管狭窄程度的加重,抑郁症患病率逐渐升高(P0.05或P0.01)。抑郁症组患者血清IL-6、TNF-α、Hcy、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抑郁症组患者,BDNF水平低于非抑郁症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轻度狭窄亚组、中度狭窄亚组和重度狭窄亚组患者血清IL-6、TNF-α、Hcy、hs-CRP及BDNF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随着颅内血管狭窄程度的加重,T2DM合并抑郁症患者血清IL-6、TNF-α、Hcy、hs-CRP水平均呈升高趋势,BDNF水平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T2DM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程度与抑郁症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血管狭窄程度越重者越易患有抑郁症;合并抑郁症者血清IL-6、TNF-α、Hcy、hs-CRP水平升高,BDNF水平降低,且随血管狭窄程度的加重,血清IL-6、TNF-α、Hcy、hs-CRP升高及BDNF下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与病变冠状动脉的支数、部位及Gensini积分间的关系,评价HRV对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24 h动态心电图测定81例冠心病患者和29例冠状动脉正常者HRV,比较不同病变冠状动脉支数、部位及Gensini积分组间的差别.结果:与冠状动脉正常组相比,单支、两支、三支病变组ASDNN、SDNN、SDANN、RMSSD均降低(均P<0.05),三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HRV亦降低.Gensini评分重度组HRV低于轻度组(P<0.05).左、右冠脉病变组间HRV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HRV下降且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HRV能作为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2021,41(8)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女性患者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信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女性患者88例,根据患者入院时肾小球滤过率(e GFR)水平将其依次分为肾功能正常组[e GFR≥90 ml/(min·1. 73m2),45例]肾功能轻度降低组[60 ml/(min·1. 73m2)≤e GFR 90ml/(min·1. 73m2),27例]和肾功能中重度降低组[30 ml/(min·1. 73m2)≤e GFR 60ml/(min·1. 73m2),16例]。比较三组血清hs-CRP和CK-MB水平以及冠脉Gensini评分情况,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女性患者e GFR和冠脉Gensini评分与血清hs-CRP和CK-MB的相关性。结果 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女性患者中,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降低组和肾功能中重度降低组血清hs-CRP和CK-MB水平依次升高,冠脉Gensini评分也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血清hs-CRP、CK-MB水平与e GFR呈负相关(P 0. 05),与冠脉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 0. 05)。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女性患者血清hs-CRP、CK-MB水平与e GFR密切相关,可反映患者肾功能损伤情况,并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并根据结果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检测所有患儿血清Hcy水平,分析血清Hcy水平对HIE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105例HIE患儿中轻度39例、中度53例、重度13例;重度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轻度组、中度组,血清Hcy水平高于轻度组、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HIE患儿血清Hcy水平与新生儿Apgar评分呈负相关(r0,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发现,血清Hcy水平分别用于预测HIE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4,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血清Hcy水平与HIE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指导临床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和胱抑素C(Cys-C)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重庆市人民医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4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冠心病患者65例为冠心病组,脑梗死患者47例为脑梗死组,心肌梗死患者35例为心肌梗死组。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标本血清中Hcy、Lp(a)、和Cys-C的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阳性率。结果冠心病组、脑梗死组和心肌梗死组血清Hcy、Lp(a)、Cys-C水平均比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检测时,冠心病组、脑梗死组和心肌梗死组血清Hcy、Lp(a)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和心肌梗死组中Cys-C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个疾病组中,Hcy、Lp(a)、Cys-C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皆比单项检测时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绘制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分析,Hcy、Lp(a)、Cys-C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比单项检测时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Hcy、Lp(a)、Cys-C联合检测可提高3组疾病诊断的准确性。结论血清Hcy、Lp(a)和CysC皆可作为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指标,临床上可将此3项指标联合检测作为筛查心血管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D4~+T细胞亚群中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5(CCR5)的表达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选取8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设为颈动脉狭窄组,依照颈动脉狭窄率分为轻度狭窄组30例、中度狭窄组28例及重度狭窄组26例,另选取45名颈动脉正常者设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受试者外周血CD4~+T细胞CCR5的表达水平。结果各颈动脉狭窄亚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颈动脉狭窄组的CD4~+CCR5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各颈动脉狭窄亚组的CD4~+CCR5的表达水平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重度狭窄组的CD4~+CCR5表达水平高于轻度狭窄组(P 0. 05);各组间CD4~+亚群在T细胞中的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外周血CD4~+T细胞CCR5表达水平的升高与颈动脉狭窄关系密切,对判断颈动脉狭窄程度可能有一定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超声评估颈动脉斑块卒中风险等级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关系,探讨颈动脉斑块易损性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17例冠心病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按照斑块性质分为易损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按照管腔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与中度以上狭窄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Gensini评分差异度。评价每位患者颈动脉斑块卒中风险等级,比较不同风险等级组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Gensini评分差异度。结果颈动脉易损斑块组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颈动脉稳定斑块组。颈动脉管腔轻度狭窄组(30%)与中度以上狭窄组(≥30%)的Gensin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动脉斑块高、极高度风险等级组冠脉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低、中度风险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斑块性质及斑块发生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等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测冠状动脉硬化狭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溶血磷脂酸(LPA)、胱抑素-C(Csy-C)水平与其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我院收治的97例ACI患者,根据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分为无斑块组(n=17)、稳定性斑块组(n=33)与非稳定性斑块组(n=47),比较三组一般资料、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血清LPA及Cys-C水平,分析影响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因素。结果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患者年龄呈依次上升趋势(P 0. 05),三组性别、BMI、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及饮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及不稳定斑块组间LPA、Cys-C、CRP及Hcy水平均呈依次上升趋势(P 0. 05),三组LDL、HDL及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年龄、血清LPA、Cys-C水平及LDL、CRP水平均是影响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P 0. 05);随颈动脉IMT增加,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LPA及Cys-C水平均呈依次上升趋势(P 0. 05)。结论 ACI患者血清LPA及Cys-C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稳定性间具有紧密关联,可通过血清LPA、Cys-C水平预测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与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