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髂腹股沟入路是处理骨盆前环或髋臼前柱骨折标准入路的首选,但改良Stoppa入路能比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更有优势,其在处理骨盆前环、髋臼前柱、前壁骨折手术时,无需暴露髂外血管束、髂腰肌和股神经,操作简单,必要时可联合Kocher-Langenbeck(K-L)入路处理涉及髋臼后柱、后壁骨折[1]。本次研究选择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髋臼骨折29例进行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天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腹部正中切口(Stoppa入路)在骨盆前环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8例应用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前环损伤患者,骨盆骨折均为Tile C型.前环损伤1例为单侧耻骨支骨折,2例单侧耻骨支骨折合并耻骨联合损伤,4例双侧耻骨支骨折,1例双侧耻骨支骨折合并耻骨联合损伤.结果:骨盆骨折前环损伤复位均为优,未发生术中大出血、神经损伤,无深静脉血检形成,Stoppa入路平均切口长度9 cm,平均手术时间 75 min,平均出血是360 mL,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结论:Stoppa入路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对前环损伤显露、复位、固定均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及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1例骨盆及髋臼骨折患者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手术质控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引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3D打印技术结合改良Stoppa入路在治疗骨盆骨折中的优势.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84例骨盆骨折的案例为对象,按照编号分组,对照组进行的是单一改良Stoppa入路方式治疗,治疗组进行的是3D打印技术结合改良Stoppa入路治疗,两组案例综合治疗后总结结果.结果 对比研究两组案...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90-291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复杂髋臼骨折合并骨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嵴前入路治疗,对照组采用K-L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嵴前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合并骨盆骨折具有显著的疗效,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是目前临床上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罗逸林 《大医生》2022,(3):33-35
目的 分析改良Stoppa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髋臼前柱/前壁骨折患者的术期指标,探讨该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8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髋臼前柱/前壁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行改良Stoppa入路内固定术,对照组患者行髂腹股...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手术有不同的体位要求。合理摆放体位的总体要求是:患者舒适、安全、无并发症;充分暴露术野,便于医生操作;固定牢靠、不易移动;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恰当的手术体位不仅有利于充分暴露手术野,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还能有效地减少人力、物力、手术时间及皮肤的破损感染发生率。我院2007年8月应用摇摆体位成功完成了30例髋臼骨盆骨折行双切口、前后联合入路的内固定手术,对体位的干预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手术有不同的体位要求.合理摆放体位的总体要求是:患者舒适、安全、无并发症;充分暴露术野,便于医生操作;同定牢靠、不易移动;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1].恰当的手术体位不仅有利于充分暴露手术野,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还能有效地减少人力、物力、手术时间及皮肤的破损感染发生率.我院2007年8月应用摇摆体位成功完成了30例髋臼骨盆骨折行双切口、前后联合入路的内同定手术,对体位的干预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手术有不同的体位要求.合理摆放体位的总体要求是:患者舒适、安全、无并发症;充分暴露术野,便于医生操作;同定牢靠、不易移动;不影响呼吸循环功能[1].恰当的手术体位不仅有利于充分暴露手术野,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还能有效地减少人力、物力、手术时间及皮肤的破损感染发生率.我院2007年8月应用摇摆体位成功完成了30例髋臼骨盆骨折行双切口、前后联合入路的内同定手术,对体位的干预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改良Stoppa入路、髂腹股沟入路手术用于骨盆和髋臼骨折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水利医院治疗的74例骨盆和髋臼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7)行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n=20)行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指标、骨折复位质量、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1. 60±0. 47 h)、术后住院时间(13. 11±1. 08 d)明显少于对照组(2. 23±0. 53 h,16. 23±1. 16 d),手术切口长度(9. 26±3. 10cm)、术中出血量(560. 23±57. 82 ml)明显少于对照组(14. 78±4. 38 cm,724. 41±68. 63 ml),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5);观察组术后骨折复位优良率(91. 89%)、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7. 30%)明显高于对照组(72. 97%,81. 08%),并发症总发生率(5. 41%)明显低于对照组(16. 22%),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 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和髋臼骨折,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更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模拟手术人路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价值。方法16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前在仅行CTA,未行DSA。利用CTA模拟手术入路,后处理采用容积成像(VR)技术,采集图像与术中所见相比较。结果16例动脉瘤病例仅在CTA图像资料的基础上均顺利完成动脉瘤夹闭术。CTA图像很好的模拟手术人路。依据CTA所模拟的手术人路影像均可顺利找到动脉瘤。CTA对颅内动脉瘤解剖结构、载流动脉、周围解剖标志等重要结构显示清晰,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对术中辨认解剖结构有很大帮助。结论CTA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及其周围解剖结构,与术中所见高度一致。术前利用CTA模拟手术入路,可以为动脉瘤夹闭手术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腰椎后路正中切口入路和多裂肌间隙入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采用腰椎后路正中切口入路手术,B组60例患者采用多裂肌间隙入路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神经损伤情况及术后疼痛情况,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为(112.5±25.6)ml、(121.6±35.4)min,B组分别为(108.7±27.6)ml、(118.4±34.7)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为(6.7±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1.0)分(t=2.7528,P=0.0068);神经损伤A组发生5例,B组0例,神经损伤发生率A组稍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3%vs 0,χ2=3.3391,P>0.05)。术后6个月改良Macnab评价治疗效果,A组优良率为63.33%,明显低于B组的85.00%(χ2=7.3505,P=0.0067)。结论多裂肌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腰椎后路正中切口入路疗效更满意,能减少术后疼痛和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应用Stoppa手术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期间用Stoppa手术入路治疗的17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按Tile分类方法〔1〕:A2类型3例,B2类型5例,B3类型7例,C2类型2例。均接受手术治疗且均采用Stoppa手术入路。其中11例采用骨盆前环钢板固定,4例采用骨盆前环钢板加外固定器固定,另外2例则采用骨盆前环钢板和骶髂螺钉固定。应用Matta标准〔2〕和Majeed评分〔3〕对骨折复位及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Stoppa手术入路切口长度为10~13cm,平均12cm;手术时间80~100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量300~600ml,平均450ml。依据Matta标准,17例患者骨盆前环骨折均获满意复位,13例患者术后得到8~10个月随访,均达骨性愈合。按照Majeed评分,各患者术后评分逐渐提高。结论:Stoppa手术入路兼具切口较小、手术视野清晰、易于复位、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的特点。在手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时,Stoppa入路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结节手术中经带状肌入路的优缺点。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2年9月12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治疗组74例经颈前带状肌入路行甲状腺手术,对照组52例经颈白线入路手术,记录两组的肿物直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构成比、肿瘤大小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状腺肿物巨大病例(≥4cm)中,治疗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优于对照组(P〈0.05),而肿物较小时(〈4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大甲状腺良性肿物采用经带状肌入路手术效果优于颈白线入路,肿物较小时两组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骨盆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对25例骨盆骨折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术中视野,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同时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对患者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25例患者手术时间80~150分钟,平均98分钟;术中视野清晰,组织结构清楚,平均切口长度4 cm;术中失血量50~200 ml,平均75 ml,无输血病例。术后3~5月所有骨折均愈合。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月,平均7月。依据骨盆骨折复位的Matta标准进行评价,优18例(72%),良6例(24%),差1例(4%),优良率96%。未发生神经及血管损伤、切口相关并发症、钢板螺钉松动、断裂及复位丢失等。25例患者对手术满意度为92%。结论对具有手术指征的骨盆骨折患者,腹腔镜下进行复位内固定,术中可以清晰显示手术视野组织结构,减少组织损伤,缩短手术时间,骨折复位固定可靠,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Stoppa入路与髂腹股沟入路两种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骨盆、髋臼骨折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对照组采用髂腹股沟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和骨折复位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91.43%)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盆、髋臼骨折手术中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方式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骨折复位质量,降低并发症产生风险,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9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分为A组和B组,各48例,中间入路纳入A组,尾侧入路纳入B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CC活力指标与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P<0.05);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前凋亡抑制因子、Polo样激酶1、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胸苷激酶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凋亡抑制因子、Polo样激酶1、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胸苷激酶1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且B组各项指标水平低于A组(P<0.05);两组术前糖类抗原 125、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糖类抗原 125、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且B组各项指标水平低于A组(P<0.05)。结论:中间入路、尾侧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效果均较好、安全性均较高,但尾侧入路手术时间更短,出血更少,RCC活力指标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效果更佳,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直肌旁入路与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髋臼骨折患者33例病历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腹直肌旁入路)与对照组(改良Stoppa入路),其中试验组17例,对照组16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使用Matta评分评价术后骨折复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直肌旁入路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出血量均小于改良Stoppa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直肌旁入路较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需行前路固定的髋臼骨折创伤较小,可作为髋臼骨折治疗的一种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