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模态功能MRI在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型或野生型脑胶质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经病理确诊的46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前多模态功能MRI影像学特征,分析IDH1突变型组和IDH1野生型组胶质瘤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值、最小表观弥散系数(ADCmin)值、标准化表观弥散系数(nADC)值、相对脑血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参数弥散磁共振成像在评估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型以及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胶质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及术前高端弥散磁共振扫描数据。在评估IDH1基因型时,将其分成58例IDH1野生型和48例IDH1突变型两组。由于部分数据缺失,在评估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时,纳入94例患者,将其分为包括31例WHOⅡ级、20例Ⅲ级以及43例Ⅳ级三组。构建不同重建模型,包括弥散张量成像(DTI)、弥散峰度成像(DKI)、神经突方向离散与密度成像(NODDI)以及标准模型成像(SMI)。比较各模型衍生参数的组间差异及鉴别诊断效能。评价ki67标记指数(Ki67 LI)与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各模型各参数在IDH1野生型与突变型胶质瘤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SMI模型的轴突信号分数(f)具有最佳的诊断效能,AUC值为0.788,灵敏度为70.8%,特异度为75.9%。在较低级别胶质瘤(LrGG)亚组中,f具有最佳的诊断效能,AUC值为0.772,灵敏度为77.5%,特异度为70.6%。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亚组中,各参数的组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纹理分析评估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和肿瘤细胞增殖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经病理证实的胶质瘤,其中IDH1突变型17例,野生型35例.患者术前行DCE-MRI检查,在容积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参数图中提取特...  相似文献   

4.
胶质母细胞瘤是成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基因突变与胶质母细胞瘤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IDH的不同基因型对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以及临床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作者主要对近年来IDH的基因突变与胶质母细胞瘤的磁共振成像(MRI)关系进行综述,旨在对MRI辅助判断胶质母细胞瘤的IDH基因突变状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MRI的增强三维颅脑容积成像(3D-BRAVO)的组学分析在评估儿童脑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突变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儿129例,其中IDH1基因突变型51例,IDH1基因野生型78例.收集术前2周内3D-BRAVO增强扫描图像,将所有患儿按照7:3随机分...  相似文献   

6.
【摘要】WHO第4版《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H3 K27M改变弥漫性中线胶质瘤列为新的胶质瘤亚型,属于WHO 4级胶质瘤。H3 K27M基因状态对于该肿瘤的诊断、靶向药物治疗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于H3 K27M基因状态的确定主要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而获得肿瘤组织存在有创和假阴性等缺点。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已经广泛应用于胶质瘤的诊断分级、预后判断、疗效评价、基因分子标记物预测等方面。因此,本文主要就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预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组蛋白H3 K27M基因突变状态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胶质瘤是脑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0%~50%。既往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胶质瘤的分型一直沿用病理形态学分类,即分为Ⅰ、Ⅱ、Ⅲ、Ⅳ级,随着级别增加,其恶性程度也相应地增加;2016版中枢神经系统WHO肿瘤分类在肿瘤组织病理形态学分类的基础上引入分子遗传信息,从而形成“整合诊断”的新模式,即组织病理学分类和分子遗传学诊断模式[1]。在过去十几年中,对胶质瘤的潜在遗传原因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使用基于MR图像的卷积循环神经网络预测胶质瘤患者异柠檬酸脱氢酶(IDH)蛋白表达。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胶质瘤患者236例,IDH蛋白表达阳性83例,IDH蛋白表达阴性153例。应用基于DenseNet-ResNet自动编码器的卷积循环神经网络(CRNN)预测胶质瘤患者IDH蛋白表达,构建基于T2图像(T2-net)、基于T1增强图像(T1C-net)和基于T2+T1增强图像(TU-net)三个独立模型,并用曲线下面积AUC、准确率、召回率、精确率及F1-score对各个模型预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 基于DenseNet-ResNet的CRNN网络能够预测胶质瘤IDH的蛋白表达,其中T2-net模型的AUC为0.975、准确率为90.6%、召回率为81.0%、精确率为92.2%、F1-score为89.6%,T1C-net模型的AUC为0.952、准确率为91.1%、召回率为83.0%、精确率为93.2%...  相似文献   

9.
朱建国  李海歌  曹鹏 《放射学实践》2017,(10):1070-1074
克罗恩病是一种消化道的慢性炎症,多发生于肠道,以往对该病的诊断和随访多依赖于内镜和实验室检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诸多的磁共振成像技术被用于克罗恩病的临床研究,这些成像技术丰富了对克罗恩病的研究手段,能够从微结构和微循环的角度讨论克罗恩病,拓宽了研究视野.本文在概括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不同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原理、实际应用、问题不足做一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不同MRI序列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机器学习(ML)模型预测胶质瘤IDH1突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1例胶质瘤患者(70例IDH1突变型/91例野生型)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和肿瘤的病理分级。所有患者术前行MRI检查获得T2WI、T2-FLAIR、ADC图及对比增强T1WI图像,术后病理标本均行IDH1检测。将161例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配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由2位影像医师利用Image J软件共同对病灶在配准过的T2-FLAIR或对比增强T1WI序列上进行逐层ROI的勾画,最后形成感兴趣区容积(VOI),然后使用FAE软件在各序列图像上提取VOI的影像组学特征,基于训练集的数据,通过均值归一化、方差分析的特征选择方法、皮尔逊相关系数的特征降维方法、4种ML分类器(线性判别分析、LASSO回归、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以及十折交叉验证法构建15种ML模型,并采用ROC曲线和Delong检验在测...  相似文献   

11.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不仅能显示结构和病变的形态学特点,而且可全面反映血流灌注、血液动力学、代谢情况和水分子改变等功能代谢信息,在全身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预测和发生机制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脑梗死、神经退行性病变和肿瘤等方面的应用更广、研究更深、发挥的作用更大.近几年,随着包括影像学和临床及基因等相关信息在内的大数据库的建设及应用,以多模态影像学为基础的影像组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有望进一步提高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估水平.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影像组学在评估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与微血管生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经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按7:3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采用3DSlicer软件半自动勾画感兴趣区,依次从T1WI,T2FLAIR,ADC,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及血管外细胞外容积比(Ve)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利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进行特征选择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基于筛选出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预测胶质瘤IDH1突变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纳入的临床放射学特征进行逻辑回归分析,结合Radscore建立综合列线图。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胶质瘤IDH1基因分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CD105阳性标记的微血管密度(CD105-MVD)。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Radscore与VEGF表达、CD105-MVD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Ktrans与Ve联合模型评估胶质瘤IDH1突变训练组AUC=0.889,验证组0.890;综合列线图训练组AUC=0.938,验证组0.914。各模型的Radscore与VEGF表达、CD105-MVD均呈负相关,其中联合模型的相关性最高(r=-0.570,P<0.001;r=-0.665,P<0.001)。结论:DCE-MRI影像组学可有效评估胶质瘤IDH1突变,且在分析胶质瘤IDH1突变与血管生成相关性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扩散张量成像(DTI)的直方图分析在WHOⅡ/Ⅲ级弥漫性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基因分型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WHOⅡ/Ⅲ级弥漫性胶质瘤患者73例,采用DTI技术,测量肿瘤实质成分的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系数(MD)的直方图参数.应用非配对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  相似文献   

14.
俞骥  张继 《放射学实践》2023,38(5):652-655
脑小血管病(CSVD)作为一种全脑性的临床、神经影像及病理学综合征,被认为是导致痴呆、认知衰退、步态障碍、情绪障碍和中风的主要血管因素,因此早期诊断十分关键。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望为CSVD的早期诊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更多可能。本文对这些技术在CSVD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长TE单体素不对称自旋回波点解析波谱(PRESS)成像探讨临床中有效判别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基因突变状态的功能影像学指标。方法:前瞻性纳入术前拟诊为低级别胶质瘤的患者25例,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IDH基因突变组和IDH基因野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长TE PRESS MRS扫描。患者的IDH基因突变状态均以术后...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高,严重危害老年男性健康。对于前列腺癌治疗,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前列腺根治术是首选方法。当疾病进展到激素敏感型晚期阶段时,应用内分泌治疗(手术或药物去势治疗)能获取良好的治疗效果,可短时间内延长患者的生命。然而,当前列腺癌进展到激素非依赖型晚期阶段,传统治疗方法疗效不佳。因而,对于前列腺癌而言,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对于疾病的预后是极其重要的。常规医学影像学技术主要用于显示前列腺癌所致的前列腺解剖学改变,无法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显示病变。分子影像学是在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融合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常规医学影像学技术,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和途径,探究疾病发展过程中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异常。多模态成像是将多种分子影像学技术融合而成。近年来,前列腺癌的基因治疗和相关的多模态成像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真正能够应用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基因治疗策略却少之又少,主要原因在于不能提高基因载体的高效性和特异性。本篇综述从提高基因载体高效性和特异性两方面介绍前列腺癌基因治疗进展,并简要概述前列腺癌多模态成像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T2-T2 FLAIR错配征预测胶质瘤的IDH1突变状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搜集经病理证实为胶质瘤并进行免疫酶标IDH1检测的成人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常规颅脑磁共振扫描。T2WI与T2 FLAIR信号的均匀性不一致被定义为T2-T2 FLAIR错配征。将胶质瘤分为IDH1突变型和IDH1野生型两组,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及胶质瘤WHO级别的差异,计算T2-T2 FLAIR错配征预测胶质瘤的IDH1突变状态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共搜集胶质瘤56例,IDH1突变型为28例,IDH1野生型为28例,两组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在IDH1突变型组中WHO 2/3级胶质瘤占96.42%(27/28),而IDH1野生型组则占14.29%(4/2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2-T2...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表观扩散系数(ADC)三维直方图分析在预测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突变状态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7例胶质瘤患者的MRI和临床资料,其中IDH1突变型31例,野生型56例.所有患者术前行平扫加增强结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术后对病灶进行IDH1突变状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表型与高级别胶质瘤(HGG)治疗后MRI表现及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HGG患者的临床及术后MRI资料.其中,IDH突变型26例,IDH野生型44例.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分级和部位.MRI扫描序列包括平扫T1 WI、T2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良性局灶性前列腺疾病的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34例良性局灶性前列腺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MR常规序列、肝脏容积快速扫描(LAVA)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检查特征,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14例,囊肿7例,炎症4例,脓肿2例,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