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壁皮脂腺囊肿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40例经病理证实的胸壁皮脂腺囊肿的临床表现及病理诊断。结果 15例(10.7%)误诊为脂肪瘤,误诊原因①病史询问不全面;②皮脂腺囊肿感染后质地变软。产生波动感。结论 近期感染史的询问结合对肿物的检查有助于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
李艳  邱宏  李英弟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2):1220-1221
目的观察皮脂腺囊肿无创清除术与微创摘除术瘢痕的比较。方法68例临床诊断的皮脂腺囊肿患者,其中20例曾有感染史、黏连或钙化症状,行微创摘除术,余48例无激惹感染史采用无创清除术。结果皮脂腺囊肿无创清除术与微创摘除术对于术后瘢痕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皮脂腺囊肿无创清除术对于美容整形不留瘢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探讨分析皮脂腺囊肿的声像图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皮脂腺囊肿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皮脂腺囊肿声像图均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肿物,质软,探头加压可变形,边界清晰光滑,有完整的包膜回声,肿物后方回声有增强,内部回声不均匀,呈密集点状或粗颗粒状,大体病理呈豆腐渣样。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显示:肿物周边及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皮脂腺囊肿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皮脂腺囊肿是一种常见的体表肿物,当并发感染时常规采取控制感染后手术切除或切开引流。自1993年以来,我们采取经皮穿刺、冲洗、注入无水酒精治疗该病39例,共48个囊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壁各种体表肿瘤的误诊情况,评估术后是否需要送活检。方法回顾性分析305例胸壁体表肿瘤术后诊断与病理结果。结果发现脂肪瘤88例,全部无误诊,误诊率为零。皮脂腺囊肿97例,误诊15例,误诊率占15%。表皮样囊肿114例,误诊91例,误诊率80%。纤维黄色瘤5例,误诊5例,误诊率100%。隆突性皮纤维肉瘤1例,误诊1例,误诊率100%。结论胸壁脂肪瘤无误诊,术后可不做活检;皮脂腺囊肿和表皮样囊肿虽有一定的误诊率,但是均属良性,亦可不作活检;其余的体表肿瘤因误诊率高,同时亦难以排除恶性变,均应作术后活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皮脂腺囊肿合并化脓性感染时的手术时机与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合并化脓性感染的颌面部皮脂腺囊肿50例患者行Ⅰ期局部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清创换药,直至局部创口基本愈合,Ⅱ期行颌面部皮脂腺囊肿切除手术.结果:50例合并化脓性感染的颌面部皮脂腺囊肿切开引流术后7~10天复诊,创口基本愈合,局部炎症基本消失;皮脂腺囊肿切除术后7天复诊,拆除缝线局部创口瘢痕细小,3个月后随诊38例,无1例复发,患者均对手术满意.结论:治疗颌面部皮脂腺囊肿合并化脓性感染Ⅰ期行切开引流,待局部炎症基本消退后Ⅱ期行切除囊肿手术,局部感染控制程度直接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一次性手术疗法根治感染化脓性外耳皮脂腺囊肿.方法:于感染的皮脂腺囊肿正中切开,剪除囊肿表面囊壁和相对应的皮肤,保留囊肿基底部囊壁起到植皮的作用.结果:58例患者5~10天创面愈合,43例术后随访2年无1例复发或瘢痕形成.结论:本文所采用的一次性手术疗法根治感染化脓性外耳皮脂腺囊肿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科于2007年1~12月采用甲硝唑溶液囊腔内冲洗后再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皮损内注射治疗颜面部皮脂腺囊肿32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2例患者符合皮脂腺囊肿的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为颜面部大小不一的囊样肿物,局部无红肿、破溃、渗液及压痛、无自觉疼痛,  相似文献   

9.
皮脂腺囊肿为皮脂腺导管阻塞后内容物储留所形成,其内容物状似面泥故旧称粉瘤.过去以手术治疗为主,1989年至今我科应用CO2激光治疗皮脂腺囊肿200例疗效满意,术后无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病人,女,65岁。20年前无诱因左臀部出现无痛性肿物,当地诊所诊断为左臀部皮脂腺囊肿,未作处理,后肿物逐渐长大,并间断有泥样分泌物溢出。查体:左臀部可见一直径约15 cm圆形肿物,质软,无压痛,不能推动,肿物中间有一直径约0.5 cm圆形瘘口,  相似文献   

11.
以往治疗外耳道皮脂腺囊肿感染的方法为先切开引流1~2周,等待炎症消退后,再行二期囊肿根治切除术。病人从就医到手术治愈一般需要2~3周时间,长者可达月余。本文报告采用改良手术治疗外耳道皮脂腺囊肿感染30例,7天一期痊愈,随诊一年以上无一例复发或疤痕形成。  相似文献   

12.
胸壁深部皮脂腺囊肿较为罕见,易误诊。现将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55岁。因心悸,双侧下胸痛,以右侧为甚,一年余而入院。心悸为阵发性,无咳嗽咯血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18岁,发现鼻根部肿物3月余,2014年3月19日以"鼻根肿物:皮脂腺囊肿?"收入院。入院查体:鼻根左侧有一花生米大小肿物,皮肤无红肿,无溃烂出血,质中等,边界清晰,无压痛,移动度可。入院后于次日在局麻下行鼻根肿物切除术,术中见鼻根左侧皮下有一花生米大小实质性肿物,质地中等,表面光滑,边界清晰,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Ⅰ期切除治疗皮脂腺囊肿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皮脂腺囊肿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Ⅰ期切除手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4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甲级愈合42例(91.3%),乙级愈合4例(8.7%),丙级愈合0例;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半年以上,无一例患者出现复发。结论Ⅰ期手术切除治疗皮脂腺囊肿感染疗效肯定,手术治疗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术后预防感染及加强换药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是皮脂腺发生的囊肿变化,常发生于头皮部或颜面部,亦可发生于外生殖器的阴阜部。现将我科近年收治的20例阴阜部皮脂腺囊肿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感染期治疗颜面皮脂腺囊肿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术前应用抗生素,术中彻底清除异常组织,用双氧水、新洁尔灭冲洗及更换手套、手术器械的方法控制感染,使皮脂腺囊肿在感染期切除并一期缝合。结果:50例患者中,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4%,且瘢痕与非感染期切除者无明显差别,随访半年至两年未见复发。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给予一期切除并缝合是在感染期治疗皮脂腺囊肿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1病例资料患者张某,男性,67岁。主因左臀部近肛缘处肿物2个月、门诊以肛旁肿物(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收入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肛门左侧皮肤肿胀、疼痛,隆起性包块。自服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无好转,肿块逐渐增大故来我院诊治。患者发病以来,无血便、无消瘦,二便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壁肿物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月期间对42例胸壁肿物包括肺、胸膜和胸膜下病变行彩色超声引导下胸壁肿物穿刺活检术。结果:胸壁结核21例,胸壁脓肿5例,转移癌6例,包裹性积液7例,胸膜间皮瘤3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是最近今年刚刚开始出现的新技术,这种技术对于人体各个部位肿物的定性诊断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我院自开展超声引导自动活检新技术(USGAB),迄今已积累700余例经验。它被广泛用于全身多部位器官病变的组织学诊断,包括颈部和甲状腺肿物、乳腺肿物、胸腹部诸器官病变、前列腺癌和阴囊肿物等,2007年1月~2009年1月期间对24例胸壁肿物包括肺、胸膜和胸膜下病变行彩色超声引导下胸壁肿物穿刺活检术,取得了满意的诊断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20岁、1987一份就诊,主诉:左耳廓后方包块,发现1年余,包块生长较缓慢、无痛、痒及其他不适感,初发时未予注意,近2个月包决明显增大,并有轻微疼痛、发病前无外伤及其他诱因。全身检查无阳性体征;专科检查:于左耳廓附着处后上方皮下可触及约3.0X2.0肿物上界达发际内,下界达耳廓后沟上,耳廓软骨受压向前移位,触之质软,稍有波动感,拟诊为“左耳廓后皮样囊肿”,于局麻下行肿物切除术,于肿物隆起最明显处棱形切开皮肤后即见肿物有完整包膜,将包膜充分剥离切除肿物,割开肿物,见其内容物为灰白色豆渣样物,似皮脂腺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面部口周区皮脂腺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 经黏膜入路摘除口周区皮脂腺囊肿,总结手术32例并进行解剖及预后分析.结果 32例面部口周区皮脂腺囊肿经黏膜摘除术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无面部瘢痕畸形,随访3年无复发.结论 经黏膜摘除口周区皮脂腺囊肿是一种安全、美观、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尝试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