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围术期胸痛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过去5年行PCI术的468例冠心病患者术后1周胸痛情况,根据胸痛时有无伴ECG改变分为ECG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PCI情况.结果 术后1周内有84例患者复发胸痛,胸痛发生率为17.95%(84/468);胸痛患者中ECG阴性发生率61.96%(52/84),高于ECG阳性38.18%(32/84,P<0.05);术中慢血流、无复流、远端血栓或边支闭塞发生率ECG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5);急诊PCI胸痛伴ECG阳性发生率高于择期PCI(P<0.01).结论 PCI术后1周胸痛发生率高,原因复杂多样,应仔细辨别高危患者,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临床危险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对本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予以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冠心病危险因素中性别、年龄、高血压、家族史、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均可提高PCI术后MACE发生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高血压、家族史、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与PCI预后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PCI术后与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性别、年龄、吸烟及血脂等密切相关,临床应加强对该类因素预防,以降低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并改善其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冠心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及慢性冠状动脉病)患者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48例冠心病择期PCI术患者分为替罗非班组85例和非替罗非班组63例,治疗组在PCI术中即刻经冠状动脉推注替罗非班。慢性冠状动脉病患者术前、术后均服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加用低分子肝素钙。非替罗非班组除不用替罗非班外,治疗均与治疗组相同。观察PCI治疗前后手术血管心肌梗死溶栓实验(TIMI)血流、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急性血栓形成、冠状动脉夹层、慢血流/无复流、术后出血并发症及术后4周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替罗非班组虽有1例穿刺处血肿、假性动脉瘤形成,但出血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中出现急性血栓、冠状动脉夹层、慢血流/无复流、缺血性胸痛、术后MACE事件与替罗非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较高危亚组使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仍可能是有益的。结论冠心病患者择期PCI中预防性使用替罗非班是安全的,但择期PCI术中常规使用替罗非班并不能减少急性血栓、冠状动脉夹层、慢血流/无复流、缺血性胸痛及术后4周MACE事件的发生,但对较高危患者使用仍可能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在年龄≥75岁的高危冠心病患者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心内科ECMO辅助PCI的年龄≥75岁的高危冠心病患者25例临床资料,包括基本情况、冠状动脉病变特点、PCI经过、ECMO辅助过程、术后合并症、并发症和预后.结果 在25例高危冠心病患者中,单...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房颤)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常见的并发症,PCI术后罹患房颤的高危因素有年龄、性别、冠心病类型、再灌注以及PCI术的操作。除去这些因素的统计学分析发现PCI术后新发房颤与院内死亡率无关,但可以预示1年死亡率的增加。通过适当的临床干预可以明显减少PCI术后房颤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术后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5年3月~2008年3月我院住院实施PCI的冠心病患者152例,记录临床资料、手术情况和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应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预测因素并建立Fishers判别模式进行判断. 结果本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3.3%(5/152);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和术后使用肝素及替罗非班.结论 早期识别高危因素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可减少患者PCI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房颤)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常见的并发症,PCI术后罹患房颤的高危因素有年龄、性别、冠心病类型、再灌注以及PCI术的操作.除去这些因素的统计学分析发现PCI术后新发房颤与院内死亡率无关,但可以预示1年死亡率的增加.通过适当的临床干预可以明显减少PCI术后房颤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双学科合作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患者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收集2018年1-12月的94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患者,1-6月为对照组,7-12月为干预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双学科合作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治疗依从性评份;护理前后血糖指标。结果干预组满意度、血糖指标、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份较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患者实施双学科合作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可有效提高冠心病合并糖尿病PCI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患者的满意度,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冠心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与无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随访1年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差异。方法:连续入选接受成功PCI治疗的冠心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4例;根据患者的人群基线特征、合并症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等影响PCI术后临床结局的因素,按1∶2比例匹配,挑选无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的冠心病患者168例;收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电话随访患者PCI术后1年的终点事件即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差异。结果:冠心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平均年龄64.32岁,男女比例约1:2,34.5%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心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BC、HGB、白蛋白以及CH水平,均略低于无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的冠心病患者(P0.05),H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稍高于无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的冠心病患者(P0.05),而LDL-C及TG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PCI术后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使用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冠心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术后1年的累计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无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的冠心病患者(7.1%vs.1.8%,P=0.031)。结论:冠心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能较无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1年累计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PCI术治疗前后cTnT、NT-proBNP、CK-MB数值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01月~2016年04月期间接受PCI术的259例冠心病患者(术前cTnT0.1ng/mL)为研究对象,记录PCI术前、术后24小时cTnT、CK-MB、NT-proBNP数值,并对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PCI术后cTnT数值明显升高(P0.05);术后NT-proBNP数值明显降低(P0.05);CK-MB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cTnT升高与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无关,而与病变支数、植入支架数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行PCI术,术后cTnT数值升高,提示cTnT可能是PCI术相关心肌损伤有意义的指标;术后NT-proBNP数值较术前明显降低,提示PCI术可能对患者心功能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行PCI术89例,术后均对患者随访6~12个月。嘱患者术后1年来院复诊,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依据是否在支架内发生再狭窄,将患者分为A组(狭窄组)和B组(未狭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植入支架直径,结合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和生活习惯差异,探讨引发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成功行PCI术患者89例,平均年龄(69.6±7.8)岁。术后1年复诊86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组情况为:A组52例,B组34例。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但在吸烟、运动与否,既往糖尿病史,植入支架直径、生化指标(脂蛋白a、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清总胆红素)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可能影响PCI术后再狭窄的因素中,吸烟,既往糖尿病史和高的脂蛋白a、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危险因素,运动、植入支架直径及血清总胆红素为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临床需对高危患者加强生化指标监测和饮食控制和降脂药物治疗,并在行PCI术时根据患者个体病情选择合理的支架,则有望预防和减少PCI术后的再狭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雷贝拉唑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1月在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年龄≥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雷贝拉唑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PCI,并于术前、术后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冠心病治疗药物,雷贝拉唑组患者在PCI术后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20 mg/d。观察两组患者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PCI术后3、6个月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率,PCI术后6个月、1年主要复合终点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无一例失访,无一例死亡。雷贝拉唑组患者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PCI术后3、6个月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PCI术后6个月、1年主要复合终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有助于减少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上消化道不良反应、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且不增加其不良临床结局的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8月—2017年8月选取9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PCI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正念减压疗法的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PCI术后远期通畅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CI术后远期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远期通畅率、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无复流和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直接PCI术的AMI患者121例的临床资料,依据ROC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PLR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术中发生无复流情况、住院及随访期间的MACCE发生率。结果对入选的121例AMI患者PCI术中无复流和PLR间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LR≥168.83预测AMI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4.67%和85.54%。根据PLR截断值分为高危组32例(PLR≥68.83)和低危组89例(PLR168.83),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高危组患者术后左室射血(LVEF)明显低于低危组,而肌酸激酶(CK-MB)峰值明显高于低危组,住院期间的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P0.05)。术后随访8个月~6年,高危组的MACCE总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低危组的无全因死亡生存率和无MACCE生存率均明显高于高危组。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高PLR和NLR均是预测AMI患者PCI术中无复流和术后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LR和NLR均是预测AMI患者PCI术中无复流和术后发生MACCE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体外膜肺氧合(ECMO)应用于老年女性复杂高危冠心病患者P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20年5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心内科用ECMO辅助行PCI的老年女性复杂高危冠心病患者1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ECMO辅助时间、PCI情况、围术期并发症、治疗效果及随访结果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行PCI的冠心病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SCT检查诊断冠心病患者PCI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管壁厚度<0.1 mm、管径<3 mm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采用Kappa检验分析MSCT、CAG检查诊断冠心病患者PCI后发生ISR、管壁厚度<0.1 mm、管径<3 mm的一致性。结果 CAG检查结果显示,105例冠心病患者中,PCI后发生ISR 27例,未发生ISR 78例;MSCT检查结果显示,105例冠心病患者中,PCI后发生ISR 25例,未发生ISR 80例。MSCT检查诊断冠心病患者PCI后发生ISR的灵敏度为85.2%,特异度为97.4%,正确率为94.3%,阳性预测值为92.0%,阴性预测值为95.0%。Kappa检验结果显示,MSCT检查与CAG检查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血浆炎性因子磷脂酶A2(sPLA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肌损伤标记物(CRP)水平的变化。方法对在本院接受PCI治疗的62名冠心病患者和30名无冠心病的对照者,行冠脉造影(CAG)前后,PCI术后即刻及6个月后检测血sPLA2、hsCRP、CK、CK-MB、Tn-T水平。结果冠脉造影后sPLA2h、sCRP、Tn-T水平没有明显升高。sPLA2水平在PCI术后即刻明显升高。心肌损伤标记物在PCI即刻没有明显升高。结论PCI术可导致循环中sPLA2水平即刻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PCI治疗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随机分为40例/组,对照组在PCI术后施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PCI术后施行多元化护理干预,比较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总依从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其GQOLI-74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施行多元化护理干预,可起到提高治疗依从性、减轻负性情绪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外源性补充磷酸肌酸对PCI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指南推荐的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即刻给予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2次/d,2 g/次,连续应用3 d。所有患者PCI术前及术后3 d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PCI术前CK-MB和cTn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CI术后CK-MB及cTnI较试验组明显升高(P<0.01)。试验组PCI术后CK-MB和cTnI升高1~3倍和>3倍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即刻给予外源性磷酸肌酸有助于减少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并发抑郁症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胃饥饿素(Ghrelin)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90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选取冠心病PCI术后伴抑郁组(n=40)和冠心病PCI术后非抑郁组(n=50)。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BDNF及Ghrelin水平。结果:冠心病PCI术后伴抑郁组血清BDNF、Ghrelin水平显著低于PCI术后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PCI术后患者抑郁程度增加,血清BDNF、Ghrelin水平逐渐降低。血清BDNF及Ghrelin水平与HAMD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711,P0.05;r=-0.711,P0.05)。结论:血清BDNF及Ghrelin水平对PCI术后并发抑郁症具有一定的临床预警作用,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心病PCI术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