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力扑素(LPS)周化疗对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短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4例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适形放疗,20 Gy/f,每周5次,腹主动脉旁总剂量60 Gy。联合治疗组在三维适形放疗的同时,行力扑素周化疗,每周60 mg/m2,连续3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间隔1周。观察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单纯放疗组的总有效率为56.3%,临床控制率为81.3%;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1.3%,临床控制率为93.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和感觉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力扑素周化疗能够显著增强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除白细胞减少,其他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放化疗治疗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瘤的疗效。方法:收集64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接受放射治疗DT 50-76Gy及化疗,化疗每3周为1个周期。观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全组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瘤患者CR 33例,PR 25例,SD 3例,PD 3例,总有效率(CR+PR)为90.6%(58/64)。中位生存时间11.5个月(95%CI=8.61-14.39个月)。亚组分析显示,原发肿瘤控制、未控制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03、9.23个月(P=0.006)。淋巴结≤3cm、>3cm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40、8.77个月(P=0.018)。伴其他远处转移者、无其他转移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23、14.57个月(P=0.001)。全组毒副反应较轻,主要为骨髓抑制及放射性皮肤反应。结论:放化疗综合治疗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瘤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3.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癌临床上较常见。我们自 1996年 5月— 1999年 3月应用放疗合并热疗治疗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癌 14例 ,并与同期单纯放疗 2 0例作对照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放疗合并热疗组 (观察组 ) ,男性 10例 ,女性 4例 ,共 14例 ;年龄 45岁~ 71岁。单纯放疗组 (对照组 ) ,男性 14例 ,女性 6例 ,年龄 40岁~ 6 8岁 ,共 2 0例。两组病例原发病资料相近 ,其中肺癌 12例 ,食管癌 11例 ,胃癌 6例 ,乳腺癌 4例 ,来源不明 1例。其中转移性腺癌 19例 ,转移性鳞癌 15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 ,且未合并使用过化疗、免疫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对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采用PET-CT体外放疗定位、制定计划的可行性。方法 疗前采用PET-CT诊断分期同时定位,利用PET-CT融合图像制定针对转移淋巴结区加量的3DRT计划,并与同期CT计划进行比较,配对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差异。结果PET-CT计划与CT计划比较:GTVnd、PGTVnd、CTV、PTV均增加(P=0.012、0.010、0.018、0.018);小肠V40、V50、D1 cm3 相近(P=0.744、0.588、0.423),V20、V30、Dmean均降低(68.1%:74.5%,P=0.020;36.1%:39.6%,P=0.016;2546.1 Gy:2761.4 Gy,P=0.036);肾脏V20增高(9.4%∶5.7%,P=0.006),Dmean也增加(877.0 cGy∶733.8 cGy,P=0.005),V30、V40相近(P=0.089、0.341)。直肠、膀胱、结肠、骨盆骨、骨髓、股骨头Dmean均未增加(P=0.406、0.107、0.178、0.397、0.285、0.743)。结论 利用PET-CT融合图像制定体外3DRT计划,可精确定位转移淋巴结并提高放疗剂量,具有可行性;但应特别注意对小肠和肾脏保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适形放疗食管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疗效。方法 33例食管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给予适形放疗,180~200cGy/f,80%~90%以上的等剂量线包括靶区,腹膜后总剂量36~60Gy。结果完全缓解(CR)率30.3%(10/33)、部分缓解(PR)率48.5%(16/33),无变化(NC)+进展(PD)率22.2%(7/33),总有效率(CR+PR)78.8%(26/33)。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7.6%(19/33)、21.2%(7/33)和9.1%(3/33)。中位生存期18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放疗体积、症状缓解、放疗剂量、转移淋巴结大小、是否同时发病、是否伴有癌栓等对生存期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放疗体积、症状缓解与生存情况有关,而放疗剂量、食管病变位置、转移淋巴结大小、是否同时发病、是否伴有癌栓等与生存情况无关。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安全有效;放疗体积越小,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6.
丁亚琴  蔡树模 《肿瘤》1991,11(3):131-132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目前发病率仍占首位,放射治疗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手段,早期宫颈癌的疗效已达90%以上,但晚期宫颈癌的疗效仍不令人满意,其主要原因为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在远处转移中,以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最为多见。我院妇科治疗室,自1981年以来共收治50例宫颈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方法 5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对照组)25例,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组(替吉奥组)25例。三维适形放疗分割剂量为2 Gy次/,5次/周,总剂量54~60 Gy。替吉奥组自放疗开始之日起口服替吉奥[80 mg/(m2.d)],每日分2次口服,d1~14。间隔1周后再次使用替吉奥14 d。结果替吉奥组CR率为56.0%,PR率为36.0%,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CR率为32.0%,PR率为40.0%,总有效率为72.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Z=-2.145,P=0.032)。两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但经过临床处理可以得到控制。结论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恶性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入组56例恶性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接受3DCRT,原发灶也接受了根治性手术、根治性放疗或化疗。近期疗效按 WHO 实体肿瘤疗效标准评价,毒副反应按 RTOG 标准评价。结果治疗后 KPS 评分中位数提高154分。治疗结束后3个月,原发灶总有效率为804%(45/56)。近期疗效与淋巴结转移灶体积有关,病灶体积越小,效果越好。1、2、3 a 生存率分别为571%(32/56)、304%(17/56)和71%(4/56)。I、Ⅱ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554%(31/56)。结论3DCRT 用于恶性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根治术并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的298例宫颈癌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98例患者共清除淋巴结6 691枚,99例(326枚)有淋巴结转移,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26例,转移率为8.7%,髂总淋巴结转移33例,盆腔淋巴结转移97例。其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单一转移2例,合并髂总转移20例。单因素分析提示,脉管癌栓(χ2=4.198,P=0.040)、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χ2=4.452,P=0.035)、髂总淋巴结转移(χ2=92.942,P=0.000)和盆腔淋巴结阳性个数(χ2=51.230,P=0.000)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有关。Logistics回归多因素分析示,髂总淋巴结转移(P=0.000)和盆腔淋巴结阳性个数(P=0.001)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宫颈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与髂总淋巴结转移及盆腔淋巴结转移个数相关,对于有上述2个危险因素的宫颈癌患者可能存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风险,需认真评估,指导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疗效.方法 84例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3DCRT组(A组)和3DCRT联合TP方案化疗组(B组),每组42例.A组患者仅接受3DCRT,B组患者接受3DCRT和TP方案化疗.分别评价两组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A、B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8.6%、19.0%、7.1%和50.0%、26.2%、9.5%;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6.2%、92.8%(P<0.05).B组毒副反应较A组重,但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结论 3DCRT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可提高其生存率和有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热疗治疗食管癌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热疗治疗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36例食管癌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均接受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局部高频热疗,治疗结束后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36例均顺利完成治疗,CR 12例,PR18例,NC 6例,总有效率83.3%.主要毒副反应为放射性食管炎、气管炎.结论 三维适形...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全脑放疗是治疗脑转移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本文总结全脑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单病灶脑转移癌的疗效。方法:30例恶性肿瘤单病灶脑转移癌,全脑放疗DT39~45Gy后,以三维适形放疗追加转移病灶DT10~16Gy,常规分割1次/d,5次/w,总剂量DT55Gy。结果:6例CR,21例PR,3例NC,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3.3%(22/30)、40%(12/30)、13.3%(4/30),平均生存时间11.9个月。结论:全脑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单病灶脑转移癌,可以缓解颅脑神经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食管癌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的三维适形放疗疗效。方法对42例食管癌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病例行三维适形放疗,其中常规分割24例,2.0Gy/次,1次/天,5次/周,共32~34次;大分割18例,2.5~3.0Gy/次,1杉天,5黜周,共20-25次。结果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21例,无变化(NC)9例,总有效率(CR+PR)78.6%。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26.2%、9.5%。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气管炎1、2级反应发生率为47.6%,3、4级反应发生率为40.5%。结论三雏适形放疗是治疗食管癌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的较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高危因素。方法选取均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71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71例宫颈癌患者中有14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9.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SCCAg水平、FIGO分期、病理分型、肌层浸润深度、脉管侵犯、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年龄、手术切缘与淋巴结转移不具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SCCAg水平、脉管侵犯、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以及分化程度5个因素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治疗前SCCAg〉4ng/ml、宫颈浸润深度≥肌层1/2、脉管侵犯、FIGO分期较晚及细胞分化程度较高是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272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2例宫颈癌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52例(19.11%),显著独立高危因素包括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宫旁浸润、脉管癌栓.结论 闭孔淋巴结、髂外淋巴结、内淋巴结为宫颈癌最易受累区域,肿瘤大小超过4 cm、浸润深度超过75%、脉管癌栓阳性、宫旁浸润阳性的宫颈癌患者为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高危群体,在临床治疗中,应确保宫旁切除范围,并实施系统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46例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患者接受3DCRT.结果总有效率为87.0%,中位生存期15个月,1、2、3 a生存率分别为63.0%、30.4%、2.2%.生存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年龄、术前肿瘤部位、病变长度、病理分型、术后分期、术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部位、转移淋巴结长径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主要毒副反应为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Ⅰ、Ⅱ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65.2%(30/46),Ⅰ、Ⅱ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45.7%(21/46).结论 3DCRT治疗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215例肺癌的胸内淋巴结转移规律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分析肺癌的胸内淋巴结转移的方式和规律,以探讨可切除性肺癌胸内淋巴结合理的手术清扫范围。 方法 :收集我院从2004年9月至2006年12月的215例肺癌病例,行根治性切除及系统性胸内淋巴结清扫术,分别记录淋巴结的数量及进行病理检查。分析其胸内各组淋巴结转移频度,原发部位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肿瘤的大小,病理类型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的特点和规律。 结果 :215例肺癌患者共清扫胸内1070组的3680个淋巴结,平均每例切除淋巴结17.1个。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198个组的468个淋巴结存在转移癌,215例肺癌患者中94例有胸内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43.7%。围绕肺门或肺根部的11、10、7、5、4组淋巴结的转移频度比远离肺根部的9、6、8、3、2、1肺上叶癌更易向上纵隔淋巴结转移,而肺下叶(包括中叶)可向上、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组淋巴结高。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P<0.05)。淋巴结转移率随肿瘤增大而增加。 结论 :多数肺癌的淋巴结转移遵循由近及远、自上而下、由肺内经肺门再向纵隔的顺序转移规律,纵隔淋巴结的转移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性分析胸段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放疗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05年1月-2009年12月经组织学证实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胸段食管癌病例152例,其中食管原发灶采用放射治疗患者95例,手术治疗57例;食管原发灶治疗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81例,初诊时发现71例;141例患者锁骨上淋巴结行放射治疗,11例患者未行放射治疗.结果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7.5月(2~77月).放射治疗后近期疗效评价达CR、PR、NC及PD的分别为52.5%(74/141)、41.8%(59/141)、3.6%(5/141)和2.1%(3/141).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1.3%、26.6%、17.3%.单侧转移与双侧转移患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54.0%、17.6%和26.7%、13.3%(P=0.033).转移灶放疗剂量≥60 Gy和<60 Gy患者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61.5%、21.7%和12.5%、0(P<0.01).单侧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健侧锁骨上区预防照射与未行预防照射患者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53.7%、12.3%和56.3%、20.6%(P=0.939).多因素分析示患者的年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时间、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时食管原发灶控制情况及是否合并内脏转移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09、P=0.008、P<0.01).结论 放射治疗是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治疗手段;锁骨上转移灶放射治疗范围以累及野为宜,剂量60~70Gy;患者的年龄、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时间、食管原发灶的控制情况及是否合并内脏转移对患者的预后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晚期喉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中晚期喉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原发部位、T分期、N分期、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受累侧数的关系,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喉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和喉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68例患者中有16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3.53%。 Logistic回归分析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理分级、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淋巴结受累侧数,结果显示,病理分级(P=0.001)、T分期(P=0.021)、临床分期(P=0.007)是喉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淋巴结转移(P=0.001)与T分期(P=0.003)是喉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N分期和病理分级对于喉癌患者死亡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晚期喉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与病理分级、T分期、临床分期有关,喉癌患者的死亡因素与淋巴结转移和T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