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诱导大鼠脑缺血耐受模型再灌注不同时间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其在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将5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SS+SS,5只)、假手术+再缺血组(SS+MCAO,25只)、缺血预处理+再缺血组(IP+MCAO,25只),后两组再随机分成5个亚组。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MCAO)建立局灶性缺血预处理模型(缺血预处理10min),分别在缺血预处理后1、3、7、14、21d进行再次缺血2h再灌注22h,然后取脑检查。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并测定脑梗死体积,观察神经行为缺损,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蛋白表达。结果IP+MCAO组1、3、7d亚组与SS+MCAO组相应亚组比较,神经行为缺损评分明显降低,梗死体积明显减小,VEGF表达明显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t=2.357~11.479,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诱导了脑缺血耐受,预缺血诱导的VEGF表达增加在脑缺血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鼠实验性脑缺血耐受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及缺血耐受模型,探讨该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预缺血+再缺血(IP+MCAO)组:预缺血10min后分别于再灌注1、3、7、14、21d后给予2h大脑中动脉阻塞,然后再灌注22h后处死;假手术+再缺血(SS+MCAO)组:假手术代替预缺血,在假手术后按前述不同时间点给予2h大脑中动脉阻塞,然后再灌注22h后处死;假手术对照(SS+SS)组:两次均为假手术。模型建立后通过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IP+MCAO组预缺血后3、7d神经功能评分与SS+MCAO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4.025、2.683,P〈0.05);IP+MCAO组预缺血后1、3、7d脑梗死体积与SS+MCAO组比较明显减小,差异有显著意义(t=8.940~10.554,P〈0.05)。结论线栓法制备脑缺血耐受模型切实可行,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局灶性缺血预处理(IPC)所诱导的脑缺血耐受(IT)现象及对中间丝蛋白(nesti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局灶脑缺血模型3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PC+MCAO/MCAO/SS+MCAO三组,分别给予10min大脑中动脉缺血预处理(PC)、PC+2h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及假手术(SS)+2hMCAO,MCAO后24h处死,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estin表达。结果:nestin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缺血预处理组(IPC+MCAO)明显高于单纯局灶缺血组(SS+MCAO),阳性细细胞呈棕褐色,清晰可辨,IPC+MCAO组nestin蛋白阳性细胞在缺血1d表达开始增多,3d达高峰,7d下降,MCAO组nestin蛋白阳性细胞表达时相一致,但明显降低。结论:10min大脑中动脉预缺血不会引起神经损害,但已足以诱导缺血耐受的产生;缺血耐受作用出现于PC后1d,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增高nestin表达,对缺血引起的神经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Chen J  Zhu L  Pan YJ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4):2432-2435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Gin)预处理诱导PC12细胞对缺血的耐受及相关机制。方法将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株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9h组、缺血预处理(IP)1.5h+缺血9h组和银杏内酯预处理+缺血9h组,用噻唑蓝比色分析、细胞形态学观察、Western印迹法以及凝胶电泳迁移实验等方法比较银杏内酯预处理对PC12细胞缺血模型的影响。结果在PC12细胞缺血模型中,9h缺血可明显降低PC12细胞活力,细胞存活率为(49.3±2.8)%。而银杏内酯24h预处理能显著提高9h缺血细胞的存活率(65.9±2.8)%(P〈0.01);细胞形态学显示银杏内酯预处理后再缺血处理9h,可明显减轻缺血9h所致的细胞损害,较多细胞保留突起,突起网络依然存在,胞体完好。与对照组比,银杏内酯预处理能明显增加缺氧诱导因子-1d(HIF-1d)蛋白表达(P〈0.01);银杏内酯预处理诱导表达的HIF-1具有生物学活性,它能与DNA结合,并激活下游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蛋白表达(P〈0.01)。结论银杏内酯预处理可以诱导PC12细胞对缺血的耐受,其诱导耐受的作用可能与银杏内酯预处理诱导PC12细胞HIF-1α稳定表达、提高HIF-1与DNA结合活性以及增加其下游基因EPO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其下游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缺血心肌不同时间点的表达,为I临床应用HIF-1α转基因治疗心肌缺血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兔AMI模型(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分别于心肌内注入腺病毒介导的HIF-1α基因(Ad-HIF-1α)、不含HIF-1α基因腺病毒颗粒(Ad-Blank)、HIF-1α核酶基因(Rz-HIF-1α),假手术组(Sham)为对照,透射电镜及光镜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HIF-1α、VEGF及CD31的蛋白表达。结果透射电镜及光镜结果证实载体注射、取材部位是AMI边缘缺血心肌。HIF-1α蛋白定位于缺血心肌细胞胞浆和胞核中,VEGF蛋白则定位于胞浆中。AMI后1d外源性HIF-1α蛋白及VEGF蛋白表达开始升高,7d达高峰,14、28d逐渐下降,56d时外源性HIF-1α蛋白已无表达,而VEGF蛋白56d仍有表达。结论腺病毒介导的HIF-1α基因在缺血心肌能被有效转染,并促使缺血区VEGF生成增多,促进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大脑中动脉梗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模型,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的动态变化,并给予脑缺血大鼠锌离子螯合剂[N,N,N’,N ’-tetrakis(2-pyridylmethyl)ethylenediamine,TPEN]进行干预,研究锌离子对MCAO大鼠脑组织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锌离子介导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将45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MCAO组和MCAO+TPEN组(于MCAO前30 min腹腔注射TPEN,剂量为15 mg/kg),每组15只。使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90 min再灌注模型。术中监测大鼠肛温及平均动脉压,使其维持在正常范围。分别于再灌注3、12和24 h处死大鼠,迅速取脑,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冰冻切片内缺血半暗带区HIF-1α的表达水平,用免疫荧光双标对HIF-1α在缺血脑组织的表达进行细胞定位。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未见HIF-1α染色阳性细胞,MCAO组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HIF-1α的表达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渐增加(P<0.01)。给予15 mg/kg TPEN后,缺血再灌注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内HIF-1α的表达比MCAO组明显减少(P<0.01)。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缺血半暗带区内,HIF-1α免疫荧光染色与神经元标志物NeuN免疫荧光染色共定位。结论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神经元内HIF-1α表达随再灌注时间延长递增。螯合细胞内锌离子下调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HIF-1α浓度,提示锌离子可能通过促进HIF-1α表达介导脑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研究microRNA-424(miR-424)对小鼠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及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制备的慢病毒Lenti-miR-424(109U/ml, 8ul)通过脑室注射,7d后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闭塞(MCAO)的方法建立小鼠脑缺血模型,动物分4组:假手术组,假手术 miR-424慢病毒,MCAO模型组,MCAO miR-424慢病毒处理组(N=6)。缺血8h后取脑组织,石蜡切片进行TUNEL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用western blot检测缺血脑组织中转录因子PU.1、低氧诱导因子-1a(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a, HIF-1a)、凋亡相关蛋白p53的表达。结果 TUNEL免疫荧光观察结果显示,miR-424可以减轻小鼠脑缺血后8h的神经细胞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缺血前和缺血8h后,miR-424对正常小鼠或MCAO模型脑组织中转录因子的调节趋势是相同的,均增加转录因子PU.1蛋白、HIF-1a蛋白、以及凋亡相关蛋白p53的表达。结论 miR-424可能通过增加小鼠脑组织转录因子PU.1和 HIF-1a,以及凋亡相关蛋白p53的表达,从而减轻脑缺血后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8.
大鼠局灶性缺血预处理诱导的脑缺血耐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局灶性缺血预处理所诱导的脑缺血耐受现象及其存在的时间窗。方法  86只 SD大鼠随机分为 PC、PC+ MCAO及 SS+ MCAO三组 ,分别给予 10 min大脑中动脉缺血预处理 ( PC)、PC+ 2 h大脑中动脉阻塞 ( MCAO)及假手术 ( SS) + 2 h MCAO,其中后两组又据 PC与 MCAO间隔不同分为 1d,3 d,7d,14d,2 1d,2 8d 6个亚组 ,MCAO后 2 4h处死 ,比较各组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含水量及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单纯 PC不引起神经功能缺损及梗死形成 ;MCAO前 1~ 2 8d给予 PC组神经功能缺损均轻于 SS组 ( P<0 .0 1) ,其中 3 d组最明显 ;MCAO前 1~ 14d给予 PC者较 SS组梗死体积缩小 ( P<0 .0 5 ) ,尤以 3 d及 7d组明显 ,分别减小 5 3 .7%和49.9% ( P<0 .0 1) ;MCAO前 3 d给予 PC组脑含水量低于 SS组 ( P<0 .0 5 )。结论  10 min大脑中动脉预缺血不会引起神经损害但已足以诱导缺血耐受的产生 ;缺血耐受作用出现于 PC后 1d,其后 14d内给予 MCAO均可使梗死体积减小 ,而对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持续时间更长 ,至少可达 4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局灶性可重复性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研究短暂性局部脑缺血后再灌注不同时间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进的Longa's法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建立阻断左侧大脑中动脉的局部脑缺血预处理模型。各组大鼠均经两次处理,预处理组大鼠经15分钟短暂缺血(PC),分别在再灌注6小时,12小时,24小时,72小时,168小时后(n=15-16),造成MCAO;单纯MCAO组大鼠只在第二次处理造成大脑中动脉闭塞;单纯PC组只经15分钟短暂缺血;各组大鼠均在第二次处理后24小时,检测以下指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 ;TTC染色测量梗塞范围;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变化;干湿法测量脑水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SP70表达的变化。结果:PC-24h,PC-72h和PC-168h组与MCAO组相比较,脑梗塞范围、脑水肿的严重程度、 梗塞周边区脑组织的 缺血性损伤明显减轻;PC引起了轻微的神经细胞结构的改变;单纯PC组HSP70表达增加,永久性MCAO后24小时,各组HSP70蛋白在缺血周边区表达无显差异。结论:短暂局部缺血预处理可以引起脑梗塞后脑组织产生缺血耐受性,其保护作用出现在再灌注后1-7天;PC后引起HSP70蛋白表达的改变与缺血 耐受的产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腺苷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探讨腺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F组)、腺苷预处理假手术组(AF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腺苷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AR组),每组18例。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IR组和AR组大鼠于手术前3 d每日腹腔注射1.5 mg·kg-1腺苷(溶于2 mL生理盐水中),F组和AF组大鼠于手术前3 d每日腹腔注射2 mL生理盐水,连续3 d。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脑组织中HIF-1α的表达。结果 F组和AF组大鼠术后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IR组和AR组大鼠再灌注6、12、24 h后均出现明显神经功能缺损体征。IR组和AR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F组和AF组,AR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F组大鼠脑组织中HIF-1α的表达与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后6、12、24 h,IR组大鼠脑组织中HIF-1α的表达显著高于F组和AF组(P<0.01);AR组大鼠脑组织中HIF-1α的表达显著高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预处理可增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HIF-1α的表达,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氧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组织缺氧诱导因子 - 1α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80只随机分为 3组 ,即假手术组 10只 ,缺血再灌注组 35只 ,低氧预处理组 35只。低氧预处理组连续吸入V(O2 ) :V(N2 ) =8:923h作低氧预处理 ,12h后再经插线左大脑中动脉栓塞 (MCAO)作缺血再灌注模型 ,缺血再灌注组不行低氧预处理 ,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 3h再灌注后 2h ,6h ,12h ,2 4h ,4 8hTTC法测定脑梗死体积 ,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低氧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 - 1α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缺血再灌组相比 ,低氧预处理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明显降低 ,缺氧诱导因子 - 1α蛋白的表达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低氧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缺氧诱导因子 - 1α表达增加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氧预适应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的脑保护作用及缺氧诱导因子(hypoxic inducible fac-tor,HIF-1)表达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低氧预适应(HP+I/R)组。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前12h将HP+I/R组大鼠放在8%低氧舱中完成低氧预适应。分别用免疫组化、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HIF-1α的表达和神经元凋亡。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低氧预适应组和缺血再灌注组的HIF-1α表达水平和凋亡细胞阳性数显著升高(P〈0.01,P〈0.01);低氧预适应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HIF-1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细胞凋亡阳性细胞降低(P〈0.01)。结论低氧预适应可能通过显著增加神经元中HIF-1α表达而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与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损伤1 d、3 d和5 d组(n=6)。眼前房灌注生理盐水调节大鼠眼压至110 mmHg并持续50 min,制作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备视网膜切片,测量内网层(IPL)、内核层(INL)厚度及节细胞层(GCL)细胞数;采用DNA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视网膜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损伤后不同时间HIF-1α在视网膜细胞中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HIF-1αmRNA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1 d、3 d和5 d组大鼠的IPL和INL厚度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GCL细胞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视网膜细胞凋亡位于GCL;缺血再灌注损伤1 d、3 d和5d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再灌注损伤1 d、3 d、5 d组视网膜GCL的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47.88±14.71)%、(50.28±13.11)%、(43.09±10.04)%,与视网膜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953)。缺血再灌注损伤3 d组视网膜细胞HIF-1α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与HIF-1α的表达均增加,两者呈正相关;HIF-1α的表达可能参与视网膜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IP)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GFAP与脑缺血耐受(IT)的关系及可能的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IP组、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组、对照组。动物模型的制备参照有关文献。采用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评价各组GFAP的表达。结果IP组脑梗死体积较MCAO组明显减小(P〈0.05),光镜下病理改变减轻,GFAP表达水平较MCAO组和对照组升高(均P〈0.05)。结论IP能够提供脑保护,诱导脑IT的形成。其可能的机制之一是通过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启动内源性的神经保护机制而加强了对再次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山药多糖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药多糖预处理组,制备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前1周,山药多糖预处理组每日予以山药多糖(200mg·kg^-1)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日予以生理盐水(10mL·kg^-1)灌胃,再灌注6h后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的含量,Westernblot和RT—PCR法分别检测各组肾组织HIF-1α蛋白及mRNA、HO-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山药多糖预处理组BUN、Scr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肾组织HIF-1αmRNA及蛋白、HO-1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山药多糖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上调肾组织中HIF-1α的表达进而诱导HO-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短暂性阻断SD大鼠两侧颈总动脉诱导脑缺血耐受的机制.方法:SD大鼠被随机分为脑缺血预处理组(IP组)16只、假脑缺血预处理组(S组)16只.颈正中切口法暴露两侧颈总动脉(CCA),动脉夹钳夹阻断两侧CCA血流20 min,作为脑缺血预处理;S组大鼠只行颈正中切口法暴露两侧CCA 20 min;72 h后,两组大鼠线栓法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MCAO 3 h后取脑组织;脑缺血预处理后至MCAO前,评估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梗死侧海马神经元14-3-3蛋白表达.结果:IP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大于S组(P<0.05);IP组脑梗死体积较S组减少(P<0.05);IP组海马神经元14-3-3蛋白表达高于S组(P<0.01).结论:短暂性阻断SD大鼠两侧颈总动脉可以诱导脑缺血耐受,14-3-3蛋白合成增加可能是脑缺血耐受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远隔缺血预适应(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的影响,以探讨 RIPC 保护脑缺血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将21只健康雄性 SD 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n=7),MCAO 组(n=7),RIPC+MCAO 组(n =7)。在 MCAO 手术前连续3 d,进行远隔肢体缺血预适应处理(双侧股动脉夹闭10 min/放开10 min,每天3次)。在缺血2 h-再灌注24 h 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 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采用 Western blotting 方法检测梗死侧脑组织的 iNOS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在 MCAO 手术过程中,3组实验动物的生理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 sham 组相比,MCAO 组大鼠再灌注24 h 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升高、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P〈0.05)。而 RIPC+MCAO 组大鼠神经功能较 MCAO 组大鼠得到明显改善、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少(P〈0.05)。2)再灌注24 h 时,与 sham 组相比,MCAO 组大鼠脑梗死侧 iNOS 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 MCAO 组相比,RIPC+MCAO 组大鼠脑梗死侧 iNOS 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RIPC 处理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脑缺血大鼠脑内 iNOS 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区乏氧诱导因子HIF-1α和HIF-3α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2 h再灌注模型,1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模型组(n=6)、ADSCs组(n=6)。ADSCs组经尾静脉注射PKH-26标记的ADSCs细胞悬液(0.5 ml,细胞密度为4×106个/ml)。缺血3 h再灌注72 h后行NSS法行神经功能评分,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海马区HIF-1α和HIF-3α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ADSCs移植后可见PKH26标记的ADSCs在海马区有表达。与模型组比较,ADSCs组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显著降低(P<0.05),海马区HIF-1α和HIF-3α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可上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区HIF-1α和HIF-3α表达,促进脑缺血损伤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P)对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SO)组、IR组和IP组,每组40只。SO组术中只牵拉分离肝十二指肠韧带,操作完成后关腹;IR组阻断十二指肠韧带,造成缺血30 min后解除阻断;IP组在阻断肝十二指肠韧带前30 min进行持续5 min缺血及5 min再灌注。IR和IP组分别于再灌注2、6、12和24 h时间点各处死10只动物,取肝脏标本;SO组于术后2 h取肝组织标本。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HIF-1α蛋白表达水平,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TUNEL)测定肝细胞凋亡,并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再灌注后,IR组及IP组大鼠各时点的ALT、AST、TNF-α、IL-10与SO组相比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P组大鼠各时间点TNF-α明显低于IR组,IL-10明显高于IR组(P<0.05)。IP组大鼠ALT和AST在2、6、12 h低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R组和IP组大鼠细胞AI较SO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组大鼠各时间点AI低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R及IP组内,不同时点HIF-1α蛋白表达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24 h外其他各时间点IP组大鼠HIF-1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R组和IP组大鼠肝组织的HIF-1α蛋白表达与AI、TNF-α、IL-10均呈正相关(r=0.624,0.470,0.312,P<0.05)。结论 IP通过上调HIF-1α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减少促炎性因子的释放,增加抗炎性因子的表达,对大鼠肝IR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caspase-12 mRNA及其蛋白表达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脑缺血再灌注组(MCAO)和脑缺血预处理组(BIP)3组,每组按照再缺血后12 h和1、2、3 d 4个时间点分为4个亚组。采用二次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模型,用原位杂交法和Western blot法观察再缺血后各个时间点caspase-1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结果 (1)MCAO组12 h caspase-12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达高峰,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其表达逐渐下降(P<0.05,P<0.01);BIP组较MCAO组caspase-12 mRNA表达明显降低,其蛋白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P<0.01)。(2)MCAO组12 h细胞凋亡发生率显著增加,1 d时达到高峰,以后时间点逐渐下降(P<0.01);BIP组各个时间点神经元凋亡发生率较MCAO组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脑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12表达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