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使用便携式微量输液泵在肿瘤化疗中持续输注氟尿嘧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06年3月-2008年7月96例癌症化疗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化疗方式,采用浅静脉留置针直接从外周静脉输注氟尿嘧啶(5-Fu)连续5天,每天维持6-8小时.实验组采用浅静脉留置针连接便携式微量输液泵持续泵入氟尿嘧啶(5-Fu)120h~135h,两组均以21天为1个周期,观察两组病人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便携式微量输液泵持续泵入氟尿嘧啶能减轻病人的毒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肿瘤病人生活质量,有效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三七散外敷防治静脉留置针输注5-氟尿嘧啶(5-Fu)所致静脉炎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更好地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药物和方法。方法将136例输注5-Fu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8例。A组穿刺静脉局部给予50%硫酸镁溶液浸湿纱布外敷;B组穿刺静脉局部给予复方三七散药粉与75%乙醇混合的药糊外敷,观察2组患者发生静脉炎时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对已发生静脉炎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分为C组、D组,分别给予复方三七散和硫酸镁治疗。以5 d(120 h)为期,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5)。C组已发生静脉炎的Ⅰ、Ⅱ级患者的治疗效果均优于D组(P均0.05)。结论复方三七散外敷具有防治静脉留置针输注5-Fu所致静脉炎的作用,且效果优于硫酸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止痛消炎软膏外敷预防和减轻静脉留置针滴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我院骨科收治的220例使用留置针输注甘露醇的住院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10例,实验组在输注甘露醇时使用止痛消炎软膏外敷静脉留置针穿刺上方皮肤,对照组不使用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严重程度、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静脉炎分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延长。止痛消炎软膏外敷能显著减少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结论:止痛消炎软膏外敷能降低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时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浅静脉输液中应用留置针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16例静脉输液中应用留置针的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应用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的14%(P<0.01);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3%,高于对照组的79%(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浅静脉留置针中是科学的,可以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早日康复,提高满意度,提高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止痛消炎软膏外敷预防和减轻静脉留置针滴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我院骨科收治的220例使用留置针输注甘露醇的住院患者,将其分为实验者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10例,实验者在输注甘露醇时使用止痛消炎软膏外敷静脉留置针穿刺上方皮肤,对照组不使用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严重程度、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静脉炎分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延长。止痛消炎软膏外敷能显著减少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结论:止痛消炎软膏外敷能减低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时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40例晚期胃癌患者先静脉滴注多西紫杉醇60mg/m2(d1,d8),再静脉滴注奥沙利铂60mg/m2(d1,d8),亚叶酸钙200mg/m2 (2h静脉输注)dl~d2,而后5-Fu 400mg/m2( 10min静脉推注)及5-Fu 600mg/m2(持续静脉泵入22h),dl~d2,28d为1周期,疗程2~6周期.对照组40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奥沙利铂85mg/m2dl,亚叶酸钙200mg/m2 (2h静脉输注)dl~d2,而后5-Fu 400mg/m2( 10min静脉推注)及5-Fu 600mg/m2(持续静脉泵入22h),dl~d2,每14d重复,2次为1周期,疗程2~6周期.结果: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显著,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110例住院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静脉留置针,对照组应用普通金属头皮针输液,比较两组患者在输液过程中静脉炎以及堵管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输液过程中静脉炎及堵管的发生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住院烧伤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潘洁 《新中医》2015,47(10):236-237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经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高营养输注的88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单双数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4例。干预组患者在穿刺针孔周围约2 cm用如意金黄散外敷于静脉穿刺向心端走向部位,并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保持药物湿润;对照组患者在穿刺针孔周围约2 cm予50%硫酸镁浸湿纱布覆盖,外敷方法同干预组,2组均干预5天。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干预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并比较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干预5天后,干预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较显著,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静脉炎的严重程度,改善静脉炎所出现的局部红肿、热痛症状,延长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浅静脉留置针在救治病人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与钢制头皮针穿刺成功率和渗透率及单位时间内输入液体量相比较。结果:静脉留置套管针具有穿刺成功率高,创伤性小,渗漏率低,单位时间内输注量快,适应于抢救治疗的需要。结论:静脉留置套管针适用于救治病人时的需要,具有可保留性,可调节单位时间内输注液体量,为病人的救治赢得了时间,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避免病人疼痛。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张秀丽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8):136-136,153
目的:观察老年病人输液中颈外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老年住院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对照组40例采用四肢浅静脉留置针。比较两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颈外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静脉炎和堵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更适合老年病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用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例符合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予以米非司酮50mg,2次/d口服,连服3天,甲氨蝶呤50mg/m2单次注射。观察组同时给予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治愈率高,治疗时间短,副作用少。结论:中药保守治疗具有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缩短住院时间的特点,是一个目前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值得广泛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何锟鹏 《世界中医药》2013,8(9):1051-1052,1057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及柳氮磺吡啶片治疗。于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症状计分,并根据症状、结肠镜检查判断临床疗效,随访1年观察2组患者的复发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P〈0.05),且治疗组腹胀、腹痛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较低,对腹痛、腹胀症状的改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妥洛特罗经皮给药在婴幼儿病毒相关性喘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47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抗病毒、抗炎、祛痰、止咳等)以及布地奈德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组加予妥洛特罗贴剂(0.5mg/贴),睡前贴前胸;对照组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比较两组咳嗽缓解、喘息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副反应少.结论:治疗组妥洛特罗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病毒相关性喘息疗效确切,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小,依从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莪术油注射液配合常规化疗临床应用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09年9月~2011年12月收治经病理组织或细胞学诊断的卵巢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多烯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方案,即在化疗第1d、第8d和第15d静脉滴注多烯紫杉醇75mg/m2;第1~3d静脉滴注顺铂30mg/m2,每21d为1个周期;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应用莪术油注射液400mg加入0.9%NS 500ml,静脉滴注,1次/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为74.19%;对照组总有效率(CR+PR)为58.06%。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除过敏反应外,发生率与对照组持平,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以多烯紫杉醇为核心的联合化疗对卵巢癌有较为肯定的近期疗效,而莪术油注射液有提高化疗疗效,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生肌汤在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用药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收入本院并择期行剖宫产为分娩方式的产妇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术后采用头孢唑林1 g溶于100 mL氯化钠液稀释行静脉滴注,1 g/次,2次/d,连续3 d;治疗组将1 g头孢唑林溶于0.9%氯化钠液100 mL于术后行静脉滴注,1 g/次,1次/d,连续3 d,并连服自拟生肌汤7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体温、腹部切口恢复、子宫腔感染、盆腔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的情况及药物-经济-效益学指标(住院天数、均次住院费用),并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剖宫术后均无子宫腔、盆腔、泌尿系统感染病例发生;两组患者术后体温、切口愈合情况、血象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自拟生肌汤能有效地预防剖宫术后感染,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减少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冬凌草片辅助榄香烯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前瞻性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75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均采用保留膀胱经尿道肿瘤切除术。行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术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38例,术后口服冬凌草片,术后1周行榄香烯膀胱内灌注;对照组37例,术后1周行榄香烯膀胱内灌注。随访2年,观察患者肿瘤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平均随访26.6个月,2年复发率16.22%。治疗组平均随访29.8月,2年复发率10.53%,两组患者2年复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凌草片辅助榄香烯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中心在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三九胃泰口服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不良反应情况及HP转阴率。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2%,显著高于对照组75.5%,P〈0.05。实验组的HP转阴率为89.8%(44/49),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6/49),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可有效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发挥抗炎作用,有效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泛酸、嗳气、胃脘疼痛等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桑麻合剂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桑麻合剂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盐酸氨溴索,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0%(P<0.05);实验组复发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 (P<0.05);服用药物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桑麻合剂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炎能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防风荆芥甘草汤坐浴治疗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疗效。方法:将80例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0例,用防风荆芥甘草汤水煎取1 000 mL,坐浴,20 mi n/次;对照组40例以伤口清洁换药3~5日后,在局麻下将伤口清创并行二次缝合,同时静滴抗菌素3日。结果:治疗后会阴伤口疼痛实验组较对照组减轻(P〈0.05)。治疗第3天Ⅳ级疼痛实验组0例,对照组4例,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会阴伤口愈合情况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最短3天,最长5天,平均4天;对照组住院时间最短8天,最长12天,平均10天。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用药期间均无不良反应,但实验组仍可哺乳。结论:应用防风荆芥甘草汤坐浴治疗会阴伤口愈合不良临床疗效显著,避免了二次缝合伤口,并可缩短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0.
裴文利 《中医药学刊》2014,(10):2528-2530
目的:探讨秋泻灵合剂与潘生丁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16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儿均给与止泻、退热、调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潘生丁[5 mg/(kg·day),分2~3次口服]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秋泻灵合剂(5~10 mL/次,4次/日),两组均连续治疗3 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各生理指标复常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秋泻灵合剂与潘生丁联合用于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可明显改善患儿的生理指标,具有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