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位PCR就是将PCR的高效扩增与原位杂交的细胞定位相结合,在组织细胞原位检测单拷贝或低拷贝的特定DNA或RNA序列。作者介绍一种原位PCR方法是利用卵白素与生物素问的极高亲和力,通过一段外源性DNA片段,来达到连接标记NTPs的目的,再通过原位杂交技术来检测目的DNA。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静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1998,19(6):249-250
人类基因组中CpG位点的普遍低甲基化导致癌基因表达增强及5’CpG岛的高甲基化导致抑癌基因失活是细胞恶性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为准确理解DNA甲基化与细胞恶性转化的关系,有必要了解肿瘤DNA中特定序列的甲基化改变,本文对国外学者运用PCR技术检测基因组中DNA特定序列的甲基化状态的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原位PCR(ISPCR)的敏感性 ,对原位杂交 (ISH)检测阴性或弱阳性的尖锐湿疣组织 (CA)进行ISPCR检测 ,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标本来自我院和西京医院 ,从 80例光镜诊断为CA或可疑CA中选择 2 7例HPV6 11DNA弱阳性 (ISH)和 18例HPV6 11阴性的标本行ISPCR对比检测。标本经 10 %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切片 4μm厚。HPV6 11DNA探针为第四军医大学病理教研室制备 ,试剂盒购自德国BochringerMannheim公司。HC 2 0 0型多功能PCR仪为西安飞机工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乙肝病毒DNA(HBV-DNA)和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 ELISA法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洽的乙肝患者653例,先采用ELISA法对其血液标本进行HBV-M模式定性检测,再采用FQ-PCR法进行HBV-DNA定量检测,观察不同HBV-M模式检测结果.结果 大三阳(1、3、5模式)和1、3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7.97%和94.74%,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大三阳(1、3、5模式)的HBV-DNA表达水平为(5.59×106±2.42×105),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结论 不同HBV-M模式的HBV-DNA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联合HBV-M定性及HBV-DNA定量检测对临床早期诊断及用药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DNA芯片检测肝组织及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DNA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DNA芯片检测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肝组织及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应用价值。方法:用点样仪将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的HBV DNA探针制成基因芯片。对15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血清和肝活检组织,99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组织,分别用基因芯片、原位分子杂交、免疫组织化学和雅培试剂检测HBV DNA、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结果:用基因芯片对15份HBsAg,HBeAg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检测,HBV DNA均阳性,阳性率符合率为100%;15份肝活检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HBcAg阳性15例,原位分子杂交法和基因芯片检测HBV DNA均阳性14例,阳性率93%。99份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标本,HBcAg阳性67份,HBV DNA阳性53份,基因芯片检测HBV DNA阳性46份,阳性率分别为69%、88%。32例HBcAg、HBV DNA阳性的肝组织中,基因芯片检测HBV DNA均为阴性。结论:肝炎基因诊断芯片可检测肝组织及血清中HBV DNA,诊断准确率高,假阳性率低。 相似文献
6.
标本因素对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乙肝病毒DN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血、溶血标本及血清标本常温储存48小时和4℃保存7天对乙肝病毒DNA(HBVDNA)荧光定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将乙肝大三阳血清标本进行即时检测、4℃保存7d后检测、室温保存48h检测及高脂血和非脂血、溶血血清和未溶血血清同时作HBVDNA荧光定量PCR,并两两间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乙肝大三阳溶血与未溶血血清标本、脂血和非脂血血清标本HBVDNA含量都在同一数量级。血清标本在室温下短期贮存(48h内)、4℃保存7d内分别与即时检测HBV-DNA含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血、溶血,血清标本不同储存温度及时间对HBV-DNA定量结果测定尤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1998,(6)
人类基因组中CpG位点的普遍低甲基化导致癌基因表达增强及5’CpG岛的高甲基化导致抑癌基因失活是细胞恶性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为准确理解DNA甲基化与细胞恶性转化的关系,有必要了解肿瘤DNA中特定序列的甲基化改变,本文对国外学者运用PCR技术检测基因组中DNA特定序列的甲基化状态的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与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 ,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方法 对 95 2份深圳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体检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血清 ,应用HBV荧光定量PCR法和ELISA法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乙肝标志物分组阳性率存在一定的差异 ;E抗原阳性的HBVDNA阳性对数均值为 6 . 4 9± 1 .2 9,表面抗原阳性而E抗原阴性的HBVDNA阳性对数均值为 4. 4 6± 1. 2 9,两者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 0 1) ,而不同性别和籍贯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两种方法检测乙肝标志物有密切的相关性 ;对从业人员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应进一步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 PCR 法(FQ-PCR)检测乙肝病毒 DNA(HBV-DNA)和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ELISA 法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12月在该院检测的653例乙肝患者,先采用 ELISA 法对其血液标本进行 HBV-M 模式定性检测,检测顺序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乙型肝炎 E 抗体(Hbe-Ab)、乙肝表面核心抗体(HbcAb);再采用 FQ-PCR 法进行 HBV-DNA 定量检测,观察不同 HBV-M 模式检测结果。结果 HB-sAg、HbeAg、HbcAb 检测同时阳性简称“大三阳”。大三阳[1(+)、3(+)、5(+)模式]和[1(+)、3(+)模式]的 HBV-DNA 阳性率分别为97.97%、94.74%,显著高于其他模式的 HBV-DNA 阳性率(P <0.05)。大三阳的 HBV-DNA 表达水平(5.59×10^6±2.42×10^5)copies/mL,明显高于其他模式(P <0.05)。结论联合 HBV-M 定性及 HBV-DNA 定量检测,对临床早期诊断及用药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头瘤状病毒在喉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PCR技术对70例喉癌、24例乳头状瘤、114例声带息肉标本应用HPV16型及HPV6,11型探针进行DNA检测。结果 70例喉癌组织中HPV16型DNA阳性22例,阳性率31.42%。在HPV6/11型DNA检测中,24例喉乳头状瘤组织中,阳性18例,阳性率75.7%,均高于其他两组,经统计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经研究证实高危HPV16型DNA与喉癌发病有密切关系,低危HPV6/11型DNA是成人乳头状瘤的主要致病因素。HPV感染可能在喉癌发生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乙肝病毒DNA(HBV-DNA)和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ELISA法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12月在该院检测的653例乙肝患者,先采用ELISA法对其血液标本进行HBV-M模式定性检测,检测顺序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肝表面核心抗体(HbcAb);再采用FQ-PCR法进行HBV-DNA定量检测,观察不同HBV-M模式检测结果。结果 HBsAg、HbeAg、HbcAb检测同时阳性简称“大三阳”。大三阳[1(+)、3(+)、5(+)模式]和[1(+)、3(+)模式]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7.97%、94.74%,显著高于其他模式的HBV-DNA阳性率(P<0.05)。大三阳的HBV-DNA表达水平(5.59×106±2.42×105)copies/mL,明显高于其他模式(P<0.05)。结论 联合HBV-M定性及HBV-DNA定量检测,对临床早期诊断及用药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HBV -M)检测是目前诊断乙型肝炎最常用的指标 ,即俗称的“两对半”。主要反映人体对乙肝病毒 (HBV)的免疫反应状态 ,由于不同血清标志模式反映不同的临床意义 ,非传染病专业的医师很难准确掌握。因此采用简单快捷的诊断指标对乙肝早期诊断、准确判断乙肝患者的带毒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定量检测HBVDNA是衡量乙肝传染性的最精确的指标 ,是确定HBV感染不同复制状态的非常有价值的检测手段。荧光定量PCR(FQ -PCR)克服了常规PCR假阳性率高的缺点 ,实现对HBVDNA的定量检测 ,可为乙型肝炎提供… 相似文献
13.
原位聚合酶链反应(ISPCR)是1990年由Haase创立的,它是PCR与原位杂交两种方法的结合。该方法不仅使组织细胞内的靶基因扩增,而且不改变靶基因的定位,它集PCR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原位杂交的定位性于一体。ISPCR包括直接法、间接法和标记引物法,近年来很多学者用此方法进行了爱滋病毒和肝炎病毒等的研究;并不断使之完善。影响ISPCR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因素较多,如标本固定的时间、蛋白酶的浓度及PCR的条件等,因此掌握好每一技术环节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定量检测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抗病毒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荧光定量(Fluorescent Quantitative,FQ)PCR技术的发展,由于其灵敏、快速、极低的假阴、假阳性率,该技术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于检测HBV-DNA,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HBV免疫标志物(Hepatitis B Virus—Marker,HBV—M)仍旧是诊断乙型肝炎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乙肝病毒DNA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乙型肝炎的诊断上,由于PCR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上过分的依赖基因诊断技术,把HBV DNA检测作为HBV感染的唯一指标,甚至不再进行血清学指标检测,为了探讨这些检测指标的关系,笔者对288例HBV DNA检测结果与HBV血清学标志物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原位PCR实验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位PCR(InSituPCR)技术自1990年Haase〔1〕等人建立以来,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快速测定核酸的高效、敏感方法,已在许多疾病的研究与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PCR技术须从混合的组织细胞中提取核酸,由于无法将扩增的核酸片段在特定的组织细胞中定位分析,所以难以肯定扩增产物的真正细胞来源。原位杂交虽具有细胞内定位能力,但对于核酸中个别少数变异或差异的序列和细胞内靶核酸含量少时则难以鉴别出来,而且有假阳性的干扰。原位PCR技术把PCR和原位杂… 相似文献
19.
PCR技术即聚合酶链反应,是体外扩增基因,具有特异性强,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遗传基因检测以及肿瘤的诊断.现将二年来应用PCR诊断乙肝的体会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从固定的组织中提取DNA用于PCR扩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对石蜡和福尔马林固定组织进行的研究,需要一种快速、简便的DNA 提取方法.尽管国内外已有相关报道,但研究发现这些方法所处理的标本差异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