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行腹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时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关系,以求获得最高的质量剂量比。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2年4月在本院行腹部CTA的患者270例,随机分成管电压、管电流及螺距组,每组90例。管电压组分140、120、100kV3级,每级30例;管电流组分400、300、200mA3级,每级30例;螺距组分0.5、1、1.53级,每级30例。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从膈顶2cm到腹主动脉髂总动脉分叉处,在腹主动脉近端设置触发兴趣区。当造影剂CT值达到120HU时,触发扫描并记录辐射剂量。把动脉期容积数据发送到Vitrea工作站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T)处理,通过血管的显影、饱满度、整体性、对比度、伪影等的综合得分来评估图像质量,进而对比各组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结果管电压组中随着管电压从140kV下降到100kV,腹部CTA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均下降,辐射剂量的下降程度更大(P〈0.05)。120kV与140kV的图像质量均在优良以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9),100、120kV管电压下的图像质量比140kV时分别下降41.3%(P〈0.05)、8.7%。患者采用的辐射剂量从140kV下降到100kV逐渐下降,3级管电压组之间辐射剂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20kV的图像质量剂量比最高。管电流组中,随着管电流从400mA下降到200mA,腹部CTA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同时下降,但辐射剂量的下降程度更大(P〈0.05),300mA与400mA的图像质量均在优良以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O.21),200、300mA管电流下的图像质量比400mA时下降了40.4%(P〈0.05)、10.6%。患者采用的辐射剂量从400mA到200mA逐渐下降,3级管电流组之间辐射剂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00mA的质量剂量比最高。螺距组中,随着螺距从0.5上升到1.5,腹部CTA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同时下降,辐射剂量下降程度更大(P〈0.05)。螺距1与0.5的图像质量均在优良以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0),螺距1.5的图像质量比螺距0.5、1时下降了50.O%(P〈0.05)、10.9%。在患者采用辐射剂量上,螺距0.5、1、1.53级螺距组之间辐射剂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的质量剂量比最高。结论适当的降低管电压、管电流及增加螺距,图像质量虽有所下降,但能满足诊断要求,而辐射剂量下降的幅度更大,这有利于x线的全民防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研究移动计算机X射线摄影(CR)与移动数字化X射线摄影(DR)在床旁胸部摄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移动CR与移动DR床旁胸部摄影胸片各200张,对2种摄影方式所摄胸片的图像质量及胸内各结构的显示进行对比研究。移动CR和移动DR各200张床旁胸部摄影胸片,以其CT检查为"金标准"进行对照,将两组床旁胸片显示的病灶清晰程度分为清晰、可见、模糊、隐约可见、未见5类。统计2组的例数,绘制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结果图像质量:移动CR床旁胸部摄影所得胸片的甲级片率69.0%,乙级片率24.5%,丙级片率5.0%,废片率1.5%。移动DR床旁胸部摄影所得胸片的甲级片率83%,乙级片率16%,丙级片率1%,废片率0。对胸内各结构的显示:移动CR与移动DR床旁胸部摄影所得胸片对胸内各结构的显示率移动CR低于移动DR。对病灶的显示能力:200张移动CR胸片中,126例行CT检查,67例CT所显示的病灶中,移动CR能显示64例,3例未见病灶。200张移动DR胸片中,108例行CT检查,53例CT所显示的病灶中,移动DR能显示52例,1例未见病灶。移动CR与移动DR床旁胸部摄影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33和0.918。结论移动CR与移动DR床旁胸部摄影,移动DR摄影的影像质量、对胸内结构的显示及对病灶的显示能力均优于移动CR,在床旁胸部摄影中移动DR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近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用交流电致颤法,对6只比格犬诱导心脏骤停(CA),选取4个时间点:CA前(基础时),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ROSe)4(第1天),ROSC28(第2天)和ROSC52(第3天),分别行脑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扫描,并记录和比较诱发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平均右颈总动脉流量(MQ)、颅内微循环灌注量(HEAD)。结果4个时间点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MQ第1天最低,与基础时和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AD第1天最低,与另3个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时间峰值强度/基础值在第1天最低(0.93±0.05),与基础时和第2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通过时间,基础值在第1天最高(2.30±0.33),与另3个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对脑血容量,基础值在第1天最高(1.80±0.60),与基础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对脑血流量,基础值在第1天最低(0.69±0.13),与另3个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复苏后第1天犬脑有明显的微循环障碍,脑PWI可观察复苏后脑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多态性与胆囊结石(gallstone,GS)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Hinc Ⅱ内切酶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了132例GS患者和80名对照的LDLR基因第12外显子Hinc Ⅱ多态性分布。结果 GS组患者H2等位基因频率为0.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62(P<0.05);GS组和对照组的H2H2基因型血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H1H1基因型降低(P<0.01)。结论 LDLR基因第12外显子Hinc Ⅱ多态性H2等位基因与GS病发生以及GS患者低血LDL-C可能有关,LDLR基因可能属于结石基因族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氧疗法(Ozone therapy)联合化疗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Tn1/Tn2漂移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67例初治NHL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化疗同时联合三氧(Ozone,O3)治疗,采用q自血回输(Major O3 auto-haemotherapy,MAH)和O3直肠注气疗法(Rectal O3 gas insutfiation,RI),应用两个周期。对照组单用相同化疗方案治疗。两组均化疗两周期,化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IL-4的表达,分别反应1h1、Th2细胞的数量,同时评价疗效以及肿瘤标志物LDH和β2-MG水平的变化。结果:①NHL患者Tn1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Th2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Tn1/Tn2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Tn1细胞较治疗前升高(P〈0.05),Th2细胞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Tn1/Th2较治疗前升高(P〈0.05),LDH和β2-MG较治疗前降低;③对照组1h1细胞较治疗前降低(P〈0.05),Th2细胞较治疗前升高(P〈0.05),Tn1/3h2和LDH较治疗前降低(P〈0.05),β2-MG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1h1细胞高于对照组,Th2细胞、LDH和β2-MG低于对照组,Tn1/Th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治疗组完全缓解率(CR)64.9%,部分缓解(PR)29.7%,有效率(CR+PR)94.6%;对照组CR40.0%,有效率7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CR率及有效率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L患者外周血CD4^+淋巴细胞向Th1细胞的分化明显减少,向Th2细胞的分化无明显变化,Tn1/Th2平衡失调并向Th2方向漂移。受化疗打击后Tn1反应向Th2漂移,抗肿瘤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O3可使化疗后Tn1/3h2平衡向1h1方向漂移。O3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比,可以提高淋巴瘤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李海林  金萍  黄永坤  刘梅  陈燕华 《免疫学杂志》2006,22(4):423-425,428
目的 通过研究红细胞补体受体1(CR1)数量基因多态性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 采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并利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 Ⅲ,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38例RRTI患儿(病例组)和56例正常儿童(对照组)的红细胞CR1活性与CR1数量基因多态性,并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中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略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CR1基因HH、HL和LL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34.2%、55.3%和10.5%,而对照组中H14、HL和LL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75%、21.4%和3.6%。两组CR1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例组中肌和LL基因型占优势(OR:5.77)。两组CR1基因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病例组中L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CR1数量基因多态性与红细胞免疫功能有相关性,提示CR1基因Hind Ⅲ酶切位点多态性可能在决定个体反复呼吸道感染遗传易感性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孕哺期铅暴露及补充铁和钙对子代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细胞中生长抑素(SS)表达的影响。方法母鼠从孕期第1天至仔鼠出生第30天哺乳期间给以下干预:对照组(A):饮用去离子水;染铅组(B):饮用浓度为0.1%醋酸铅去离子水;铁+铅组(C):饮用浓度为0.1%醋酸铅的去离子水同时每天灌胃3.0mg/kg铁;铁+钙+铅组(D):饮用浓度为0.1%醋酸铅的去离子水同时每天灌胃3.0mg/kg铁和250mg/kg钙。Y-迷宫试验用于检测仔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仔鼠海马细胞中生长抑素(SS)阳性神经元。结果B组与A组比较,仔鼠Y-迷宫试验的错误次数明显增多(P〈0.05),海马CA1、CA3区SS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P〈0.05)。D组Y-迷宫试验的错误次数比B组明显减少(P〈0.05),海马CAI区SS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则未表现上述变化。结论孕哺期母体铅暴露会损害仔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补充钙剂可有所改善,而补充铁则没有明显改变,并能从海马组织中SS表达的改变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FN-γ、D-D、田K1和sFas四项指标水平的变化及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血清IFN-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D-D和sFa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TK1测定采用CIS.型免疫印迹增强发光检测系统检测。结果:血清IFN-γ水平子宫颈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妇女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组分别高于子宫颈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妇女组(P〈0.05,P〈0.01),术后组较术前组下降显著但高于子宫颈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妇女组(P均〈0.05)。D-D水平则术前组和子宫颈良性疾病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妇女组(P〈0.05,P〈0.01),术后组较术前组下降显著(P〈0.05),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妇女组(P〈0.05)。TK1水平术前组和子宫颈良性疾病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妇女组(P均〈0.05),同时术前组又显著高于子宫颈良性疾病组CP〈0.01),术后组较术前组下降显著(P〈0.05),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妇女组(P〈0.05)。sFas水平的变化同D-D。结论:患者血清四项指标水平手术前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可能与子宫颈癌的病理过程有关;其测定有助于探讨其病理机制和观察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Rho激酶(ROCK I)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小动脉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初始对照组、栓塞3d组、1周组、2周组、4周组、8周组、12周组、终末对照组。采血制备血栓,颈静脉注入,2周后第2次栓塞,全程腹腔注射氨甲环酸。达实验设定日期后,测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相对中膜厚度(PAMT)、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右室肥厚指数(RVHI),原位杂交检测ROCK I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TGF—β1蛋白表达。结果:栓塞4周组至12周组大鼠随时间延长mPAP明显增高(均P〈0.01);PAMT、WA/TA在4周后随时间延长显著增高(4周组P〈0.05,8周、12周组P〈0.01);8周后RVHI较对照组明显增高(8周组P〈0.05,12周组P〈0.01);栓塞后ROCK I mRNA原位杂交染色强度随时间延长出现增高趋势(3d组至2周组P〈0.05,4周组至12周组P〈0.01),TGF—β1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强度随时间延长出现增高趋势(1周组、2周组P〈0.05,4周组至12周组P〈0.01)。相关分析表明,ROCK I mRNA及TGF—β1蛋白与mPAP、RVHI及血管重构指标均呈正相关(均P〈0.01);ROCKImRNA与TGF—β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612,P〈0.01)。结论:ROCKI和TGF—β1均可能参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的病理生理过程,此过程中Rho/Rho激酶信号通路可能是TGF—β1发挥生物学效应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压性低氧暴露对大鼠骨骼肌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8(PPAR-δ)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平原组(H0组)、缺氧1d组(H1组)和缺氧15d组(H15组)。将缺氧组大鼠置于模拟海拔5,000m低压氧舱内,每天23h。平原组大鼠在平原动物房内饲养。分别于缺氧1d和15d后取双后肢腓肠肌,观察腓肠肌毛细血管密度的变化,用同位素标记法测定脂肪酸氧化率,化学比色法测定非酯化脂肪酸(NEFA)含量,RT-PCR法检测骨骼肌中PPAR-δ以及脂肪酸易位蛋白(FAT/CD36)mRNA表达的变化,并与HO组对照。结果①缺氧暴露15d后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增加。②骨骼肌NEFA含量缺氧组显著高于平原对照组(P均〈0.05),H1显著低于H15(P〈0.05)。骨骼肌脂肪酸氧化率H15显著高于H0和H1(P均〈0.05),H0与H10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③骨骼肌H1组PPAR-δ mRNA表达水平较H0和H15组分别下调39.4%和30.0%(均P〈0.05),H0和H1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H15组CD36 mRNA表达水平较Ⅲ组上调12.2%(P〈0.05),H0和H15组间以及H0和H1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高原暴露时骨骼肌PPAR-δ mRNA表达上调,这可能是慢性高原暴露时脂肪酸氧化利用增强及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增加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计算机X射线摄影(CR)系统与传统屏-胶片系统影像质量与摄片条件对比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CR资料和2005年传统屏-胶片资料各1 000例,其中男性560例,女性440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31岁.对其做影像质量与摄片条件对比分析.结果 影像质量:CR甲级片率90.0%,乙级片率9.9%,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无症状的肺癌高危人群中利用低剂量CT(LDCT)联合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进行肺癌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肺癌高危人群入组标准:男性,年龄55~75岁;吸烟指数≥400支/年,目前仍在吸烟或戒烟不超过10年。共893例受检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447例(LDCT—p16组),平均年龄66岁,进行LDCT联合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另一组为446例(CXR组),平均年龄67岁,接受后前位胸片检查。两组检查阳性病例将接受进一步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分别统计两组阳性结节检出率及肺癌检出率,并行X2检验。结果LDCT—p16组与CXR组分别有96.8%和92.8%的受检者完成了检查。LDCT—p16组中1113%病人可疑肺癌,明显高于CXR组的6.5%(P〈0.05)。其中LDCT—p16组中有7例,CXR组中有2例确诊为肺癌。LDCT—p16组肺癌检出率高于CXR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联合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是一种敏感、安全、可行的筛查早期肺癌的方法,能够取代胸片筛查早期肺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智能最佳管电压(CAREkV)技术对腹部扫描辐射剂量及其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12月90例行CT常规全腹部检查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40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1.6岁。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扫描管电压为120kV,360mA;B组30例,扫描管电压为120kV和电流CAREDose 4D技术;C组30例,扫描管电压为CAREkV技术和电流CAREDose4D技术;3组其他扫描参数和图像重建参数均相同。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对3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测量肝门层面肝实质的CT值及图像噪声(SD),比较各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结果图像主观评价A组得分3.73,B组3.50,C组3.60,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NR,A组0.49,B组0.38,C组0.50;SNR,A组3.53,B组2.81,C组3.31;A组与C组CNR和S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CTDIvol、DL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ED分别为(13.25±1.3)mSv、(7.57±1.9)mSv、(6.36±1.6)mSv,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RE kV技术能够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自动选择kV及mA,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减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对结核性胸膜炎胸液吸收及防止胸膜肥厚的影响。方法将148例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糖皮质激素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两组在给予规律抗结核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每日加用糖皮质激素药物醋酸氢化可的松片,口服每次1片(含药20mg),1~2次/d,对照组不加用任何药物。结果观察组胸腔抽液总量为(2759.4±492.7)ml,对照组胸腔抽液总量为(3412.4±512.7)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胸膜厚度为(1.04±0.18)mm,对照组胸膜厚度为(1.37±0.28)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糖皮质激素对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积液的渗出起到抑制作用,并能促进积液的吸收,抑制或降低胸膜粘连厚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手术(VAMT)治疗胸部肿瘤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1年间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的52例患者(VAMT组)和常规开胸手术48例患者(常规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的清扫数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分析两组术前12 h和术后6 h、12 h和24 h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浓度变化。结果 VAMT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MT组和常规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MT组和常规组患者在术后6 h、12 h和24 h血清中CRP、IL-6和IL-8浓度均显著性高于术前12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VAMT组术后6 h、12 h和24 h血清中CRP、IL-6和IL-8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 VAMT治疗胸部肿瘤术后急性炎症程度较轻,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To provide high-quality duplicate chest images for the intensive care units, we have developed a digital duplication system in which film digitization is performed in conjunction with nonlinear density correction, contrast adjustment, and unsharp mask filtering. This system provides consistent image densities over a wide exposure range and enhancement of structures in the mediastinum and upper abdominal areas, improving visibility of catheters and tubes. The image quality is often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original radiograph and is more consistent from day to day. Repeat rates for portable chest radiographs have been reduced by more than a factor of two since implementation of digitization in December 1991, and the number of repeat examinations caused by exposure errors have been substantially reduc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青少年适应障碍患者与正常青少年的人格特质进行比较。方法采用《修订卡氏16种人格因素量表》,对88例青少年适应障碍患者与88例正常青少年进行测评。结果适应障碍组的因素A(乐群性)、C(稳定性)、F(兴奋性)、Q 2(独立性)、H(敢为性)均分别低于正常人组(P〈0.001或P〈0.05),因素O(忧虑性)、Q 4(紧张性)、I(敏感性)、L(怀疑性)均分别高于正常人组(P〈0.001或P〈0.05) 适应障碍组的心理健康因素、新环境中的成长能力因素均分低于正常人组(P〈0.001) 适应障碍组适应与焦虑型均分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01),适应障碍组内向与外向型、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怯懦与果断型均分明显低于正常人组(P〈0.05)。结论青少年适应障碍患者人格特质与正常青少年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和生存质量现状,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国际体力活动短问卷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对随机整群抽样的66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660份有效问卷中,58例(8.8%)体力活动不足,348例(52.7%)体力活动适中,254例(38.5%)体力活动活跃。女生的学生成绩(G=-0.090,P0.05)、父亲文化程度(G=0.095,P0.05)、母亲文化程度(G=0.118,P0.05)、是否生病(χ2=9.510,P0.05)和每日静坐时间(H=7.705,P0.05)均对体力活动水平影响显著。医学生的生存质量在心理、社会关系、周围环境领域得分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累积Logits模型显示,女生的体力活动适中是生理健康的一个保护性因素,OR=1.89,95%CI为(1.03,3.39)。结论绝大多数医学生的体力活动水平处于适中或活跃的水平,医学生的生存质量较高。医学生的体力活动受诸多因素影响,且体力活动不足会降低其生存质量,尤其是生理健康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