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新生儿脐血中树突状细胞亚群(DC )的变化与乙肝病毒核酸(HBV DNA)载量的关系。方法采集28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所生新生儿脐血,用三色分析法进行免疫荧光标记,24 h内上流式细胞仪进行树突状细胞的检测。同时对慢性乙型肝炎感染的新生儿脐血分离血清,进行HBV DNA载量的检测。结果慢性HBV感染产妇和健康产妇新生儿脐血DC1、DC2和DC1/DC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慢性HBV感染产妇新生儿脐血HBV DNA阴性(HBVDNA<103拷贝/ml)、阳性(HBVDNA≥103拷贝/ml)分别为57.1%和42.9%;HBV DNA≥106拷贝/ml、HBV DNA<106拷贝/ml分别为41.7%和58.3%;HBV DNA阳性者DC1、DC2低于HBV DNA阴性者,脐血HBV DNA阳性中HBV DNA>106拷贝/ml者的DC1和DC2相对数均明显低于HBV DNA<106拷贝/ml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新生儿并未全部感染乙肝病毒;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新生儿脐血中树突状细胞亚群相对数与脐血中HBV DNA含量有关,母血清HBV DNA含量≥106拷贝/ml时,胎盘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是评估早孕期用氯甲喋呤与米索前列醇流产的效果。 孕妇停经<49天,参加时用超声检查确诊,孕期(天)=胚胎长度+42天;如无胚胎长度,孕期(天)=孕囊平均直径+30天。 若未见胚囊血清hCG<2000mIU/ml者可以参加。凡Hb<30%,有严重肝肾病史,免疫缺陷,如:AIDS、心脏病、凝血疾病或服用抗凝剂者及不愿在研究期吸刮术者均除外。 第1天肌注氨甲喋呤50mg/m~2(体表面积),RH阴性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在数字血管减影机(DSA)介导下应用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根据CT和/或MRI表现将椎间盘突出分为膨出、突出2种类型,比较不同类型椎间盘突出的治疗结果;在DSA介导下,均经皮腰椎间盘内注射浓度为40μg/ml医用臭氧8~12ml,退针至椎间孔附近时,向椎旁组织内神经根旁注入臭氧10ml及复方倍它米松1ml+2%利多卡因0.5ml+维生素B12注射液1ml(0.5mg/ml)的混合液;并按照纤维环是否破裂分组研究纤维环破裂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臭氧注射治疗后6个月复查45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6.54%,其中12例椎间盘膨出10例有效(83.33%),40例椎间盘突出35例有效(87.50%)。28例纤维环破裂者26例(92.93%)有效,24例纤维环完整者19例(79.16%)有效;统计学差异均有显著性。所有病倒均无任何并发症。结论运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疗效确切,相对于膨出,突出类型疗效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相比纤维环完整者,纤维环破裂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国产和进口甲型肝炎(甲肝)灭活疫苗在健康儿童中接种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3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预防接种服务的健康儿童325名,分为国产疫苗组(178名)和进口疫苗组(147名),观察接种疫苗后48小时内不良反应,检测完成接种后1月、1年、3年和5年的甲肝IgG抗体。结果国产和进口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均为一般反应,第1剂发生率分别为3.9%和4.1%,第2剂发生率均为3.4%,各剂次两组之间,二者无统计学差异;完成接种后1月甲肝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4.2%和92.5%,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分别382.3m IU/ml、421.6m IU/ml,两组阳性率或GMC有统计学差异。接种后1年两组抗体阳性率均为100%,GMC分别573.6m IU/ml和442.3m IU/ml;接种后3年两组抗体阳性率均为100%,GMC分别524.9m IU/ml和367.3m IU/ml;接种后5年两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5%和99.2%,GMC分别469.5m IU/ml和319.0m IU/ml;接种后各年两组抗体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GMC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国产和进口甲肝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效果均较好,进口疫苗早期的免疫效果优于国产疫苗;接种1~5年国产疫苗的抗体水平较进口疫苗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血浆中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蛋白表达水平与不孕症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婚前医学检查妇女队列中追访1年内未怀孕者20例为不孕组;20例成功怀孕者为对照组。采用微生物法检测血浆和红细胞叶酸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叶酸代谢关键酶MTHFR和COMT两种蛋白表达。结果不孕组血浆蛋白COMT、MTHFR表达水平为(0.47±0.22)ng/ml、(1173.90±430.42)pg/ml,略高于对照组[(0.46±0.33)ng/ml、(1157.65±275.33)pg/ml],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孕症患者血浆COMT、MTHFR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怀孕者,但相关性有待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PCOS卵泡液中BDNF含量。结果:所有61例标本均检测出BDNF。IVM-PCOS组BDNF最低205 pg/ml、最高804 pg/ml,平均512 pg/ml;IVF-PCOS组BDNF最低540 pg/ml、最高1 303 pg/ml,平均888 pg/ml;IVF-Normal组BDNF最低368 pg/ml、最高1 089 pg/ml,平均734 pg/ml。三组间比较或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BDNF水平以IVF-PCOS组最高、IVF-Normal组次之、IVM-PCOS组最低。结论:成熟卵泡颗粒细胞存在BDNF的表达,BDNF可能与卵泡成熟及PCOS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可溶性血管生长因子受体(sFlt-1)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孕妇产前胎盘植入价值。方法:选取2016-2018年本院分娩的孕妇,在孕28周取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EGF和sFlt-1水平,根据产后胎盘病理结果作为诊断胎盘植入金标准,分为胎盘植入组和非胎盘植入组,分析不同组血清VEGF、sFlt-1水平,各种检测方法诊断胎盘植入效果。结果:非胎盘植入组血清VEGF水平(249.37±18.23 pg/ml)低于胎盘植入组(335.24±16.95 pg/ml),sFlt-1水平(2939.93±28.99 pg/ml)高于胎盘植入组(2483.56±28.67 pg/ml),孕妇孕晚期血清VEGF、sFlt-1水平高于孕中期和孕早期,孕中期高于孕早期,胎盘植入组植入深者高于植入浅者(均P<0.05)。血清两项指标联合彩色超声检测与病理诊断相符率为88.6%,诊断灵敏度87.9%,漏诊率11.4%。结论:血清VEGF、Flt-1联合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孕妇产前胎盘植入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白介素6(IL-6)、内皮素1(ET-1)及E选择素(E-selectin)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在对2589名蒙古族人群连续随访10年的队列研究基础上,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IL-6、ET-1和E-selectin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计算OR值及其95%CI。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IL-6(7.66 vs.8.77 pg/ml)、ET-1(0.74 vs.0.75 pg/ml)和E-selectin(17.96 vs.18.32 ng/m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表明,与IL-6≤23.91 pg/ml或ET-1≤1.33 pg/ml或E-selectin≤24.43 ng/ml者相比,IL-6>23.91 pg/ml或ET-1>1.33 pg/ml或E-selectin>24.43 ng/ml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多因素调整后的OR值及其95%CI分别为0.69(0.41~1.16)、1.10(0.66~1.85)和1.19(0.71~2.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人群中基线IL-6、ET-1及E-selectin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危险性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军队人群乙肝血清抗体的本底水平,观察重组乙肝疫苗(20μg/ml)的免疫效果,为探索适合新兵、新学员的乙肝免疫程序打下基础。方法通过血清抗体初筛确定10 102名新兵为观察对象,免疫前抗-HBs检测结果为弱阳性者按照0、1程序接种2针乙肝疫苗,分别在2针后测抗-HBs水平;免疫前抗-HBs检测结果为阴性者按照0、1、6程序接种3针乙肝疫苗,分别在第2、3针后测抗-HBs水平;比较不同针次后的抗-HBs阳转率、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水平,阴性者的高应答反应。结果免疫前10 102名观察对象的血清抗-HBs检测中弱阳性者为1090人(10.8%),阴性者为3251人(32.2%)。弱阳性者接种乙肝疫苗1、2针后阳转率分别为90.0%、97.8%,GMT分别为5007.75 m IU/ml和6295.77 m IU/ml;接种2针阳转率明显优于接种1针(P0.01)。阴性者接种乙肝疫苗2、3针后采血,阳转率分别为86.1%、98.7%,高应答反应率分别为56.4%、87.5%,GMT分别为1214.41 m IU/ml和2231.57 m IU/ml;接种3针阳转率明显优于接种2针(P0.01)。本次试验期间,未收到三级(含)及以上不良反应报告。结论有必要在免疫前先进行抗-HBs检测,再选用重组乙肝疫苗(20μg/ml)进行科学接种;血清抗-HBs弱阳性对象选用0、1两针接种程序,血清抗-HBs阴性对象选用0、1、6三针接种程序,均可获得明显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体外胚胎和子宫内膜共培养体系,观察不同浓度的IL-1β和瘦素(leptin)对ICAM-1、MMP9的影响,进而探讨IL-1β和leptin对胚胎早期着床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子宫内膜中ICAM-1和MMP9的表达;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经IL-1β、leptin和IL-1ra干预共培养模型后培养液中ICAM-1和MMP9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CAM-1主要在腺体细胞中表达,基质细胞仅有少量的表达,而MMP9在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和腺体细胞中均有表达;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ICAM-1分别经10 ng/ml的IL-1β,100 ng/ml的leptin干预后表达上调(P<0.05),而经0.1ng/ml、1ng/ml的IL-1β,1 ng/ml、10 ng/ml的leptin,0.25μg/ml、2.5μg/ml、25μg/ml的IL-1ra干预后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MMP9分别经1 ng/ml、10 ng/ml的IL-1β,1 ng/ml、10 ng/ml、100 ng/ml的leptin干预后表达上调(P<0.05),而经0.1 ng/ml的IL-1β,0.25μg/ml、2.5μg/ml、25μg/ml的IL-1ra干预后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一定量的IL-1β和leptin可以增加共培养模型中ICAM-1和MMP9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本文自1985年对300名HBV血清感染指标均阴性者采用0、1、6免疫方案,经肌肉注射A、B、C三种乙肝疫苗,并按全程免疫后抗-HBs最高滴度将其中266人分为四个水平组(10~100,101~500,501~1000,>1000 mIU/ml),追踪3年,以探讨抗-HBs最高滴度与保护水平持续时间的关系。结果在三年过程中,抗-HBs最高滴度在10~100mIU/ml者,1年后52.6%抗-HBs滴度下降到10 mIU/ml以下。第2、3年则有84.2%和94.7%。抗-HBs最高滴度在101~500mIU/ml者,三年分别有5.2%、31.0%和56.9%,其抗-HBs下降10mIU/ml以下。而抗-HBs最高滴度>1 000mIU/ml者,即使三年后其GMT仍>100mIU/ml,并仅有0.7%,其抗-HBs降到10mIU/ml以下。尽管四组抗-HBs最高滴度不同,但其抗-HBs滴度下降率却无差别。首次免疫后前24个月下降快,几乎下降全部滴度的90%,以后下降缓慢。因此,以全程免疫后抗-HBs最高滴度来推测乙肝疫苗保护作用的持久性和加强免疫时间比定期测定血清中抗-HBs水平或统一定为3年或5年更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母体血清抗-HBs水平是否对婴儿乙肝疫苗0-1-6个月接种方案免疫效果产生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滨州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且在该院足月出生,并全程按时完成乙肝疫苗0-1-6个月三针免疫接种程序的8~24月的婴幼儿109名,对婴幼儿血清抗-HBs的定量检测结果与其母住院分娩时血清抗-HBs的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母体血清抗-HBs10 mIU/ml且HBs Ag阴性56例,其婴幼儿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应答者6例(10.71%),有应答者50例(89.29%),血清抗-HBs水平为411.39(58.81,1 435.81)mIU/ml;母体血清抗-HBs≥10mIU/ml 53例,其婴幼儿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应答者1例(1.89%),有应答者52例(98.11%),其血清抗-HBs水平为457.11(114.54,1 475.49)mIU/ml,母体抗-HBs水平对两组婴幼儿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18,P=0.308),两组婴幼儿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抗-HB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85,P=0.628);不论母体血清抗-HBs10 mIU/ml还是≥10 mIU/ml,16~24月龄婴幼儿血清抗-HBs水平均较8~16月龄下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437、-3.742,均P=0.000),而同一月龄段(不论是8~16月龄段间还是16~24月龄间)婴幼儿血清抗-HBs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496、-0.881,P=0.620、0.378);对于母体血清抗-HBs≥10 mIU/ml者,其婴幼儿血清抗-HBs水平与母体抗-HBs水平无相关性(r=-0.046,P=0.746)。结论母体血清抗-HBs水平对婴儿乙肝疫苗0-1-6个月接种方案免疫效果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的:探讨血清孕酮、β-HCG联合检测和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共112例为观察组,同期孕检健康者75例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分析两组血清孕酮、β-HCG指标。结果:观察组血清孕酮及β-HC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1例孕酮>25ng/ml,β-HCG>5000IU/ml患者经卧床静养均保胎成功;58例孕酮为12.2-25ng/ml,β-HCG 为10-5000IU/ml 患者经积极治疗后55例保胎成功,3例终止妊娠;23例孕酮<12.2ng/ml,β-HCG<1000IU/ml患者经治疗后无效均终止妊娠;结论:血清孕酮、β-HCG联合检测对于早期先兆流产诊断及治疗具高效诊断价值,可有效提升检测准确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重症肺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重症肺炎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7例健康对照者、35例普通肺炎患者和25例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清HMGB1水平及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分析血清HMGB1水平与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与肺炎的关系。结果重症肺炎、普通肺炎患者血清HMGB1、CRP、WBC水平显著性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重症肺炎患者血清HMGB1水平(16.8±11.2)ng/ml,显著性高于普通肺炎患者的(6.2±3.8)ng/ml;重症肺炎、普通肺炎患者血清CRP、WBC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肺炎患者治疗后HMGB1水平(6.8±3.9)ng/ml,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6.8±11.2)ng/ml(P<0.01);重症肺炎患者治疗后HMGB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肺炎患者血清HMGB1水平明显升高,血清HMGB1水平测定可作为评价肺炎病变和炎症反应程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趋化因子(MCP-1)和选择素P、E(selectinP、E)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本院2002-10~2003-10住院患者,其中不稳定心绞痛组(UAP)20例,非心绞痛组3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组5例,对照组30例,均排除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各种感染。细胞趋化因子、选择素测定均由美国ADI公司提供试剂合,批内差异<5.5%,批间差异<7.2%。结果不稳定心绞痛组SP为244.4±16.5ng/ml,SE为8.65±16.6ng/ml,MCP-1为127.8±18.4ng/ml;非心绞痛组SP为150.7±10.4ng/ml,SE为52.4±8.3ng/m,MCP-1为62.4±10.3ng/ml;陈旧性心肌梗塞组SP为160.1±15.3ng/ml,SE为84.4±11.2ng/ml,MCP-1为90.2±20.8ng/ml;对照组SP为113.6±12.5ng/ml,SE为41.5±5.7ng/m,MCP-1为44.9±18.6ng/ml。讨论选择素变化与趋化因子变化呈现正相关(r=0.52),提示在不稳定心绞痛组中MCP-1、SP、SE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二者在不同环节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作用。二者变化可反映患者病情程度,MCP-1、SP、SE的测定对临床分析病情,观察评价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测定医务人员和患者在乙型肝炎病毒医院感染过程中分别适合使用的防护阈值,探讨使用该阈值筛查和控制传染源应该采用的病毒标志和适合使用的防护方法.方法 定量检测HBsAg携带者的传染性,确定HBV交叉感染阈值,选择传染源替代指标,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方法.结果 将HBsAg携带者分为HBeAg阳性者和阴性者两个部分;156例HBsAg携带者中11 5例HBV-DNA阳性,阳性率73.7%,传染性范围0~109ID/ml;31例HBeAg阳性者的HBV-DNA均阳性,传染性范围102~109 ID/ml;125例HBeAg阴性者中84例HBV-DNA阳性,阳性率67.2%,传染性范围0~106 ID/ml,所有HBeAg阳性和26.4% HBeAg阴性者的HBV浓度≥102 ID/ml,所有HBeAg阴性和54.8% HBeAg阳性者的HBV浓度<107 ID/ml.结论 HBV经交叉感染患者的阈值为102ID/ml,适合采用HBsAg监控法进行预防;经交叉感染医务人员的阈值为107ID/ml,适合使用HBeAg监控法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清IL-6、IL-8与TNF-α联合检测在胎膜早破早期宫内感染预测中的价值,为胎膜早破早期宫内感染的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40例胎膜早破早期宫内感染者为A组,40例胎膜早破未发生早期宫内感染者为B组,40例健康孕妇为C组,然后比较三组血清IL-6、IL-8与TNF-α水平,并比较A组与B组足月与未足月者的检测结果、A组不同严重程度绒毛膜羊膜炎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A组血清IL-6、IL-8与TNF-α水平分别为(13.56±1.42)pg/ml、(15.78±1.69)pg/ml与(2.29±0.24)ng/ml,均高于B组(10.04±1.20)pg/ml、(12.53±1.42)pg/ml、(1.66±0.18)ng/ml及C组的(6.42±0.67)pg/ml、(7.85±0.78)pg/ml、(0.91±0.13)ng/ml,B组的检测水平则高于C组,同时A组足月与未足月者的检测结果均高于B组,A组不同严重程度绒毛膜羊膜炎者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6、IL-8与TNF-α联合检测在胎膜早破早期宫内感染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酶免法sTSH对甲亢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意大利BIODATA公司生产的酶标单克隆抗体sTSH、ELISA试剂盒对50例正常人及9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进行测定。结果 正常人均值为1.581±0.773μIU/ml,甲亢病人为0.066±0.112μIU/ml,其中<0.03μIU/ml者占79.6%,<0.01μIU/ml者占84.7%,甲亢病人与正常人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结果表明sTSH、ELISA对血中TSH浓度低值的甲亢诊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宫内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程度和宫内感染的关系,评价E抗原定量检测在研究宫内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ECL2010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对69例携带HBV的孕妇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血进行E抗原定量检测,同时用ELISA方法测定乙型肝炎标志物及用PCR技术检测HBVDNA,所有新生儿随访一年。结果:在69例被检者中,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32例,E抗原均>1U/ml,HBVDNA均为105拷贝/ml或以上,宫内感染率62·50%。而HBsAg阳性和HBeAb或HBcAb阳性的孕妇,E抗原均<1U/ml,HBVDNA有2例<103拷贝/ml,21例为104拷贝/ml,14例为105拷贝/ml或以上,宫内感染率为13·51%(χ2=85·93,P<0·001)。孕妇E抗原>1U/ml,HBsAg、HBeAg双阳性和或HBVDNA高含量是宫内感染HBV的高危因素。结论:测定E抗原含量用以诊断及评价宫内感染具有灵敏、可靠、快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杨铭  龙丹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5):612-614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节苷酯GM1、GM3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胃癌患者血清中GM1和GM3的含量及与正常人血清神经节苷酯含量对比有无差异.结果 胃癌组血清GM1和GM3均较健康体检者明显升高[(815.53±75.56)ng/ml vs(88.88±32.73)ng/ml;(765.92±61.09)ng/ml vs(28.03±9.64)ng/ml,P〈0.01],胃癌患者经化疗后及手术后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M1与GM3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24,P〈0.05).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GLS显著增加;其测定对胃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疗效判定、复发预测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