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预处理对心肌细胞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培养心肌细胞分别经短暂缺血及佛波酯、去甲肾上腺素、腺苷、H7预处理后,行模拟缺血再灌注,测定细胞的存活率、ATP含量、乳酸脱氢酶漏出、钙负荷及抗氧自由基能力。结果 预处理组ATP消耗减少、LDH漏出减少、心肌细胞钙负荷减轻、抗氧自由基能力增强、细胞存活率升高。结论 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蛋白激酶C可能在预处理中  相似文献   

2.
脊髓损伤是胸主动脉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影响手术后脊髓并发症发生的因素包括手术过程中脊髓缺血的时间及程度、主动脉修复后脊髓血运的重建状况、多种生化因素、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目前主动脉手术中脊髓的保护手段有:提高手术技术和改进手术方法;增加脊髓的血液供应,包括提供机械性动力的血液灌注和动脉分流,脑脊液分流;利用低温降低脊髓的代谢率;应用药物防止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现就脊髓的血液循环特点、脊髓损伤的发生机制和脊髓保护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活性氧自由基(ROS)和磷酸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在缺血后处理或控制性低压灌注减轻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126只,体重300~350 g,随机分为7组(n=18),缺血再灌注组(I/R组)阻断胸主动脉同时维持MAP40 mm Hg持续9 min进行脊髓缺血,胸主动脉开放后使MAP升至100 mm Hg进行脊髓再灌注;缺血后处理组(IP组)开放主动脉后,进行再灌注30 s缺血30 s,重复3次,同时维持MAP 100 mm Hg;控制性低压灌注组(LR)开放主动脉后维持MAP 40 mm Hg持续5 min后升高至100 mm Hg;缺血后处理+PI3K抑制剂LY-294002组(IP+L组)和控制性低压灌注+LY-294002组(LR+L组)分别于实施缺血后处理和控制性低压后立即动脉注射LY-294002 25 mg/kg;缺血后处理+氧自由基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组(IP+N组)和控制性低压灌注+N-乙酰半胱氨组(LR+N组)分别于实施缺血后处理和控制性低血压后立即动脉注射N-乙酰半胱氨酸100 mg/kg.于再灌注2 h时,各组处死12只大鼠,取腰段脊髓组织,测定胞浆Akt磷酸化水平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程度.分别于再灌注4、12、24、48 h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然后处死大鼠,取腰段脊髓组织,分别进行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和凋亡神经元的计数.结果 与I/R组比较,IP组和LR组Akt磷酸化水平升高,mPTP开放程度和神经元凋亡计数降低,神经行为学评分和正常神经元计数升高(P<0.01);IP组与LR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Y294002和N-乙酰半胱氨酸均可逆转缺血后处理和控制性低压灌注对脊髓的保护作用,引起mPTP开放程度升高(P<0.01).结论 ROS激活PI3K-Akt进而降低线粒体通透性是缺血后处理或控制性低压灌注减轻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和钙蛋白酶抑制剂E-64-D,脊髓组织钙蛋白酶表达和活性的变化及对动物后肢功能的影响.[方法]纯种雄性成年SD大鼠,夹闭右肾动脉分支下腹主动脉30 min,造成动物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B组),再灌注后静脉应用钙蛋白酶特异性抑制剂E-64-D(C组)或甲基强的松龙(D组),观察3、24、72 h和7 d后脊髓损伤节段的钙蛋白酶的表达,及钙蛋白酶特异性底物68-KD NFP的降解和动物后肢功能情况.[结果]脊髓再灌注损伤后3 h,开始出现的钙蛋白酶阳性细胞,于再灌注后72 h最明显.68-KD NFP的降解产物也在再灌注损伤后3 h出现,并在72 h后达到高峰.应用E-64-D和甲基强的松龙后,钙蛋白酶的表达和68-KD NFP的降解得到抑制,而且E-64-D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甲基强的松龙,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不同程度地保护脊髓组织和动物后肢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P)对脊髓组织钙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纯种雄性成年SD大鼠,夹闭右肾动脉分支下腹主动脉30min后恢复血供,缺血再灌注组(损伤组)不作任何治疗,造成动物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治疗组于恢复血供后即刻静脉应用MP(治疗组),观察再灌注后3h、24h、72h和7d时脊髓损伤节段钙蛋白酶Ⅰ的表达以及钙蛋白酶特异性底物68-KD NFP的降解.结果脊髓再灌注后3h出现钙蛋白酶Ⅰ阳性细胞和68-KD NFP的降解产物,随着时间的延长,阳性细胞数目逐渐增多,染色深度逐渐增加,再灌注后72h最明显,MP治疗组较损伤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脊髓再灌注损伤后静脉应用MP可以减少大鼠脊髓中calpain-Ⅰ阳性细胞的表达,对细胞骨架蛋白68-KD NFP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证实MP可以抑制钙蛋白酶的表达,可能是MP对脊髓损伤治疗的另一种机理.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氮(NO)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 (NO)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夹闭大鼠腹主动脉制成缺血再灌注模型 ,随机分成L -NAME组和再灌注组 ,L -NAME组每日腹腔注射一氧化氮合酶(NOS)非特异性抑制剂L -硝基精氨酸甲酯 (L -NAME) 10mg/kg体重 ,两周时取大鼠脊髓做N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组织学及超微病理观察。结果 脊髓缺血再灌注后前角运动神经元出现固有型一氧化氮合酶 (cNOS)阳性表达 ,同时伴随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 ;应用L -NAME后可减少cNOS的异常表达 ,减轻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结论 局部组织中NO产生增多可能是脊髓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钙蛋白酶特异性抑制剂E-64-D对脊髓组织中钙蛋白酶表达和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纯种雄性成年SD大鼠,夹闭右肾动脉分支下方腹主动脉30min,造成动物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静脉应用E-64-D,观察再灌注后3、24、72h和7d钙蛋白酶Ⅰ的表达和68-KDNFP的降解。结果脊髓再灌注损伤后3h,出现钙蛋白酶Ⅰ阳性细胞,72h最明显。68000NFP的降解产物在再灌注损伤后3h出现,并在72h后达到高峰。应用E-64-D后,钙蛋白酶Ⅰ的表达和68-KDNFP的降解得到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脊髓再灌注损伤后应用E-64-D,对脊髓中68-KDNFP降解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腹主动脉阻断导致内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阻断所引起的肝、肾、小肠等内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改变。方法建立小猪腹主动脉阻断1小时的模型,检测在不同再灌注时点组织及血液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同时检测肝肾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动物术后的生存情况。结果与缺血前比较,大多数再灌注时点血、组织中MDA明显升高,而SOD明显降低(P<0.05)。在再灌注2小时,血中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E)较缺血前明显升高(P<0.01),代谢性酸中毒也极为明显。多数动物术后能够存活,但均出现下肢截瘫。结论腹主动脉阻断1小时能引起明显的内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变,多数内脏经处理后其损伤能够得到代偿恢复,而脊髓损伤恢复困难。  相似文献   

9.
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基础上建立稳定的缺血预处理模型,观察其保护作用,结果发现预处理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比清肝酶(ALT,AST),透明质酸水平及肝组织局部MDA含量均低,而组织ATP含量及能荷值均高,形态学损伤改变轻;同时发现预处理组织腺苷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实验表明缺血预处理能有效减轻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腺苷分子参与了这一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0.
甲基强的松龙对家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测定了各组动物肝缺血再灌注前后肝组织及血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并行组织学、硝酸镧示踪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肝缺血再灌注后有氧自由基的产生及抗氧化酶的抑制,并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白细胞浸润、氧自由基的产生及肝窦内皮细胞,Kupffer细胞的损伤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P可减轻这种损伤。  相似文献   

11.
我们通过阻断腹主动脉建立脊髓缺血模型,观察缺血预适应(IPC)对缺血损伤后脊髓组织中内皮素 1(ET 1)、前列环素(PGI2 )、血栓素A2 (TXA2 )等变化的影响,探讨缺血预处理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和模型的建立: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8只,体重2 .5~3 .5kg ,雌雄不拘,随机等分为IPC组和缺血组。左肾动脉下方夹闭腹主动脉,造成脊髓缺血模型[1] 。IPC组夹闭腹主动脉5min ,开放15min ,再次夹闭40min后开放再灌注;缺血组分离出腹主动脉2 0min后,直接夹闭腹主动脉40min后开放再灌注。2 .观察及检测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需要术中阻断胸腹主动脉的外科手术大大增加,由此引起的脊髓缺血性损伤会导致脊髓功能障碍,甚至截瘫[1];脊髓慢性压迫性疾病如颈椎病、椎管狭窄症、后纵韧带骨化症等在行减压手术后可发生脊髓损伤,即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SCII)。对脊髓损伤目前尚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脊髓损伤和阻止脊髓继发性损伤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远程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是指一个器官或组织经短暂缺血再灌注处理后通过释放生化信使到循环中或激活神经通路而对远隔器官产生保护作用。1997年,Matsuyama等[2]首先报道了脊髓RIPC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目前已成为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的热点。现就RIPC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用“四动脉闭塞法”制成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其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递质、脑组织钙及线粒体钙含量变化,同时观察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氯胺酮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提示:缺血20分,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递质(Glu和Asp)明显降低,再灌注后其降低更加明显;而脑组织钙及线粒体钙在缺血20分时无明显升高,再灌注后两者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及缺血20分组。氯胺酮能明显升高缺血再灌注期Glu和Asp含量,并能明  相似文献   

14.
观察超前缺血(preconditioningwithischemia,PCI)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影响。发现(1)心肌细胞经PCI后,其ATP含量及培养液LDH无明显变化;(2)经PCI诱导的心肌细胞,持续3h缺糖、缺氧,其ATP消耗较对照组显著减少;(3)复灌期PCI组ATP含量增加,LDH下降;(4)在各时相[Ca++]i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但LPO于复糖、复氧后显著降低。结果提示:有限次数短暂PCI对心肌细胞代谢及膜通透性无损伤作用;PCI能提高细胞对长时间缺氧的耐受能力,减轻缺氧心肌I-R损伤。其机理可能是:心肌细胞作为一独立的基本功能单位,经PCI诱导,细胞内抗氧自由基系统酶的活性增加,减轻了氧自由基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老年和青年大鼠肾皮质线粒体在缺血型急性肾功能衰竭(NRF)中的钙含量(MCC)和钙摄取率(MCU)及脂质过氧化终解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老年大鼠MCC、MCU在正常、缺血45分和缺血45分再灌注1小时后和青年大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老年大鼠MDA在正常时即高于青年大鼠。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也显著高于青年大鼠。说明老年肾对急性缺血损伤易感性和氧自由基损伤有关,而与细胞内钙超负荷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尼群地平地血再灌注肺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理,观察尼群地平的防治效果。方法 72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治疗组,采用肺在体温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缺血45分钟、再灌注后1小时、2小时、4小时取损伤肺组织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钙含量。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各时相肺组织MDA含量上升,SOD含量显著下降,总钙含量显著升高,尼群地平可减轻肺组织MDA和组织总钙含量的升高。结论  相似文献   

17.
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改进的Hargens模型对筋膜切开减压后是否诱发缺血组织再灌注损伤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单纯行筋膜切开减压组,其血浆中总SOD活力下降,MDA升高,肌纤维损伤较重,毛细血管损伤明显,提示有氧自由基诱导的膜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导致了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既要恢复缺血组织的再通血,又要注意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应用钙蛋白酶特异性抑制剂E-64-D,对脊髓神经细胞组织学改变和凋亡的影响及对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纯种雄性成年SD大鼠106只,夹闭右肾动脉分支下腹主动脉30 min,再灌注即刻静脉应用钙蛋白酶特异性抑制剂E-64-D,观察再灌注后3、24、72 h和7 d脊髓损伤节段神经细胞的凋亡及再灌注后24、72h组织病理学改变;对再灌注后72 h的大鼠后肢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脊髓缺血再灌注24 h开始出现神经细胞凋亡现象,脊髓组织出现病理学改变,神经元死亡,胶质细胞增生.应用E-64-D后,凋亡现象和细胞坏死得到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灌注后72 h后肢功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结论 脊髓再灌注损伤后静脉应用E-64-D治疗,可以明显抑制脊髓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利于神经元的存活,损伤后3 d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作者采用改进的Hargens模型对筋膜切开减压后是否诱发缺血组织再灌注损伤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单纯行筋膜切开减压组,其浆中总SOD活力下降,MDA升高,肌纤维损伤较重,毛细血管损伤明显,提示有氧自由基诱导的膜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导致了缺血-再灌注损。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既要恢复缺血组织的再通血,又要注意防止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0.
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MMP-9的基因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脊髓缺血再灌流损伤过程中的脊髓神经细胞MMP-9表达的变化.方法 30只成年Wistar大鼠,解剖分离腹主动脉,按缺血和再灌流各时间段分别阻断开放腹主动脉,造成脊髓腰尾段缺血,假手术组不阻断腹主动脉,取缺血前、缺血30min、缺血60min,缺血30min再灌注2、6、10h后,分别造成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每个时相点5只.对局部脊髓逆转录PCR(RT-PCR)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缺血前)脊髓可见少量MMP-9表达,而实验组(缺血30min、缺血60min)MMP-9基因表达明显增加,再灌注2、6、10h,MMP-9mRNA表达逐渐增加,且MMP-9的基因表达较缺血期明显增加,各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MMP-9在脊髓缺血再灌注中起一定作用,再灌注期细胞内MMP-9基因表达明显多于缺血期,MMP-9与缺血再灌注时间之间存在时效关系,表明MMP-9可能参与脊髓再灌流损伤,是脊髓再灌注损伤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病理学环节,研究结果对于揭示脊髓继发性损伤的发病机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