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郜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3):3263-3264
对我院完全性左束支阻滞伴波形正常化的室性融合波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72岁。因心悸胸闷就诊。心电图示(图1):窦性心律,HR91次/min.I、V5、V6导联呈宽阔、顶部粗饨的R型,V1、V2呈rS型,QRS波群时限≥0.12s,并有继发性ST—T改变。第3个QRS波群较为细窄,前可见窦性P波;第7个QRS波群提前出现,与主节律形态相同,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4岁,主因间断性黑朦1年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4℃,脉搏4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5/85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46次/min,律齐。检验:天冬氨酸转氨酶40U/L,肌酸激酶53U/L,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18U/L,α-羟丁酸脱氢酶100U/L,乳酸脱氢酶119U/L,血钾4.59mmol/L。B超心脏形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 ,34岁 ,主因间断性黑朦 1年入院。体格检查 :体温 36 .4℃ ,脉搏 4 6次 /min ,呼吸 18次 /min ,血压 135 / 85mmHg(1mmHg =0 .133kPa)。双肺呼吸音清晰 ,心率 4 6次/min ,律齐。检验 :天冬氨酸转氨酶 4 0U/L ,肌酸激酶 5 3U/L ,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 18U/L ,α 羟丁酸脱氢酶 10 0U/L ,乳酸脱氢酶 119U/L ,血钾 4 .5 9mmol/L。B超心脏形态结构未见异常。心电图 (三导联同步 )如图所示 :窦性心律 ,PP间期 0 .6 5s,2∶1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肢体导联QRS波群呈两种形态 :①第 1和第 3个QRS波呈左前分支传导…  相似文献   

4.
1病例资料男,66岁。因阵发性胸部不适1周入院。有心律失常史多年,2型糖尿病病史2年。门诊行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心率69/m in,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以冠心病心律失常收入院。24小时动态电图(Holter)检测(12导联同步记录分析):当窦性心率<55/m in,仅为窦性心动过缓,无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心率>55/m in,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全程记录到17次房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时最大心率95/m in,发作时均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入院第13天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示:静止期心率77/m in,上升期最大心率165/m in,静止期、上升期和恢复期均为完…  相似文献   

5.
右束支阻滞 (RBBB)临床常见 ,但将V1导联上移 1~ 2个肋间诊断RBBB国内未见报道。作者从 1998年10月至 2 0 0 0年 10月采用此法诊断 10 0例患者 ,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0例 ,即常规导联描图时发现Ⅰ ,Ⅱ ,avL ,V5,V6有宽而粗钝的S波 ,avR的R波占时较长 ,但V1,V2 为rS波型 ,r波正常者。其中男 58例 ,女 4 2例 ,年龄 2 7~ 63岁 ,平均 ( 4 2 .6± 13.3)岁。另选 50例正常人作对照 ,年龄 30~ 60岁 ,平均年龄( 4 1.5± 11.2 )岁。1.2 检查方法 受检者仰卧 ,先描记常规 12导联心电图 ,再…  相似文献   

6.
束支传导阻滞是心脏传导系统发生传导障碍的一种表现,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在常规心电图检查中较为多见,它可以发生在病理情况下,但也可出现在少数健康人群中[1]。笔者对124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心电图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RBBB的临床意义。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从疗养员和外来查体人员中随机抽取CRBBB心电图124例,其中男性118例,女性6例;年龄44~84岁,平均(56±12.7)岁。所有病人均符合CRBBB心电图诊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2岁,主因发作性晕厥2天入院。查体:血压100/60mm Hg(1mm Hg=0.133kPa),脉搏47次/min,双肺无异常,心界不大,心率47次/min,律齐,心音可,可闻及大炮音,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余未见异常。既往体健。心脏超声:心内结构及血流未见异常。心肌酶及肌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 患者,女,72岁,临床诊断:回盲部肿瘤,阑尾周围脓肿?冠心病。拟行剖腹探查术。心电图示(图1):窦性心律,心率86次/分,PtfV1=-0.04mm/s,Ⅱ、Ⅲ、avF导联ST段稍有下移,T波低平。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PtfV1异常,ST—T改变。患者入手术室后感心慌,行心电图示(图2):窦性心律。心率125次/分,P—R间期恒定0.12s,QRS波群呈正常与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1交替,同时ST-IT也随QRS波群变化而呈交替变化。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二度Ⅱ型右束支传导阻滞(2:1阻滞),PtfV1异常,ST—T改变。经内科医师会诊,认为患者心功能不全,术中心血管意外,暂不宣手术。  相似文献   

9.
田俊芝  吴玲玲  尹凤娥 《临床荟萃》2004,19(11):F003-F003
患者,男,29岁,慢性肾衰、尿毒症、高血压3年入我院治疗。入院时查体:血压180/140mmHg(1mmHg=0.133kPa)。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②左室肥厚劳损。X线胸片显示全心增大。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左房和左室扩大。入院后第8天出现心衰表现,胸闷、气短,不能平卧,呼吸频率增快,40~50次/min。晚上9:45分死亡。临终前心电图监测示: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74岁,主因发作性胸闷2天入院。患者既往有2型糖尿病13年。入院时于两肺底可闻及细小水泡音。心肌酶学升高(肌酸激酶229U/L,肌酸激酶同工酶28U/L,乳酸脱氢酶376U/L,羟丁酸脱氢酶346U/L),肌钙蛋白阳性;血清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内。床旁超声心动图示左房扩大合并轻度二尖瓣返流,右房、右室直径正常(分别为30mm和18mm),少量心包积液,左室射血分数减低(34%)。  相似文献   

11.
李小珠 《医学临床研究》2002,19(12):554-555
室性并行心律过去曾被认为只见于年长有器质性心脏病者,但最近几年这一观念已有改变.为进一步探讨这类患者的临床特点,作者对32例确诊为室性并行心律的患者进行分析,并对所有患者追踪随访3年.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相似文献   

12.
室性并行心律过去曾被认为只见于年长有器质性心脏病者,但最近几年这一观念已有改变。为进一步探讨这类患者的临床特点,作者对32例确诊为室性并行心律的患者进行分析,并对所有患者追踪随访3年。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996年6月至1998年6月,作者观察2500例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患者,对其中的32例(占1.28%)确诊为室性并行心律者,根据体检、实验室、X线胸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心脏病组和非心脏病组。非心脏病组13例(占40.63%),其中男9例(占69…  相似文献   

13.
JTc间期变化对右束支传导阻滞并发冠心病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JTc间期已排除心室肌除极时限的影响 ,能精确的反映心室肌的复极时限 ,故在判断有除极异常疾病的心室肌复极状况时 ,测量JTc间期比QTc间期更可取。本文观察单纯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 96例和右束支传导阻滞并发有冠心病 (RBBB +CHD) 80例与正常人 10 0例的QTc ,JTc比较分析 ,旨在探讨JTc间期变化对RBBB +CHD的临床应用价值。1 对象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对照组 :正常人 10 0例 ,男女各 5 0例 ,年龄33~ 6 5岁 (平均 5 6 .2岁 ) ,均无心血管病症状 ,物理检查 ,胸部X线 ,心电图 ,血脂 ,血糖检查皆…  相似文献   

14.
束支传导阻滞伴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立 《临床荟萃》2007,22(8):554-554
心脏任何部位的不应期延长所引起的激动传导延迟或阻断,称为心脏传导阻滞。心脏传导阻滞或为暂时性,或为永久性。束支传导阻滞和房室传导阻滞并非少见。但二者同时出现却不多见,要确定其临床意义,除仔细分析心电图特征外,还需结合临床全面准确判断。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4  相似文献   

15.
对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平板运动试验阳性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患者左心室内运动的同步性。方法 对15例CRBBB近端阻滞、13例CRBBB远端传导阻滞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全容积图像;应用QLab软件进行分析,得到左心室、右心室整体及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记录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每搏量(LV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16、12、6节段最小容积点时间标准差(Tmsv-16-SD%、Tmsv-12-SD%、Tmsv-6-SD%)和最大时间差(Tmsv-16-Dif%、Tmsv-12-Dif%、Tmsv-6-Dif%)。结果 与对照组及CRBBB近端阻滞组相比,CRBBB远端阻滞组LVEDV、LVESV增大,而LVEF减小(P<0.05)。在评价左心室运动同步性的各项指标中,CRBBB近端阻滞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RBBB远端阻滞组Tmsv-16-SD%、Tmsv-12-SD%、Tmsv-6-SD%、Tmsv-6-Dif%、Tmsv-16-Dif%、Tmsv-12-Dif%均较对照组增大(P<0.05)。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直观、准确评价CRBBB远端阻滞患者左心室内运动同步性,为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 患者,男性,63岁。因反复发作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2年余,数次做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均正常。入院检查:血压、脉博正常。后采用二级梯双倍运动试验。运动前以性别、年龄、体重等制定运动量,并分别记录运动前、即刻、2、4、6分钟心电图(心电图机为日本产8110型)。运动前心电图正常,运动后心电图试验阳性,心电图即刻、2、4、6分钟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特勤人员右束支阻滞心电图特点,为其健康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逐例分析右束支阻滞心电特点及临床体检资料。结果右束支阻滞患病率为0.8%(47/5952),其中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29例(0.5%),完全性右束支阻滞18例(0.3%);完全性右束支阻滞QRS时限在0.12~0.14s者12例(66.7%)、0.15~0.16s者6例(33.3%);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者QTc间期〉0.44s有5例(27培%),但JTc间期均正常(〈0.36s);45例(95.7%)右束支阻滞存在多年无变化,健康鉴定结论合格,2例(4.3%)出现动态变化,定为暂不合格。结论特勤人员右束支阻滞绝大多数为非病理性,健康鉴定结论合格,但对右束支阻滞有动态变化或40岁以上发生者,应注意结合临床体检资料综合鉴定。  相似文献   

19.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并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较困难,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病人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溶栓及冠脉成形治疗。对比1例LBBB并反复AMI病人的心电图演变与尸检资料,与晚近Sgarbossa等所描述LBBB并AMI的诊断不尽相符,本病例相应导联ECG动态变化与病理资料基本支持AMI的定位诊断,还需要更多的临床及尸检资料提供统一的诊断标准及寻求溶栓治疗的指征。  相似文献   

20.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伴急性下壁和正后壁心肌梗塞1例时翠华,刘小喜,黄秀云(九江解放军171医院心电图室,九江332000)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54岁,主诉胸痛并向左肩背部放射2小时,于1995年9月26日上午入院。入院时即刻心电图(图1)显示:完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