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79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379例肝癌患者中18例肝切除后发生了肝功能衰竭。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没有发生肝功能衰竭的患者。结论:术中出血量多合并严重肝硬化是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合并门脉高压症者不可盲目追求进行根治性肝癌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肝癌切除术后肝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近2年收治的53例大肝癌。对肝衰竭原因的分析基于围手术期的相关数据及手术情况,CT评估肝脏体积。多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肝衰竭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53例大肝癌术后发生肝衰竭8例(15.1%),其中死亡3例。术前肝硬化程度、手术失血、肝切除量是术后肝衰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对于大肝癌需行肝切除的患者,术前做好肝硬化程度和肝切除量的评估,术中控制出血量及缩短肝门阻断时间是减少术后肝衰竭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选择性半入肝血流阻断法与Pringle法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选择性半入肝血流阻断法在肝癌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肝胆外科2006年6月-2011年6月间手术切除的6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26例行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A组),37例行第一肝门阻断(Pringle法)(B组),比较两种方法对术中情况、术后肝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影响,并进行分析。结果 A、B两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如ALT、AST、TBIL,A组优于B组(P<0.05),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5.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切除术中采用半肝血流阻断,能够有效地减轻肝细胞因缺血造成的损伤,有利于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讨论原发性肝癌诊疗心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手术切除仍然是延长肝癌病人生存期的首选治疗方法.适应证:全身情况较好,心、肺、肾功能无严重损害,能耐受手术;无远处转移;肝功能Child分级B级以上;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局限于肝的一叶或半肝,未侵犯肝门及下腔静脉,有可能切除者;术前判断术后剩余肝脏有足够的质量且血供和静脉回流不受影响,肝功能能代偿者.切除方法有规则性肝切除术和非规则性肝切除术.规则性肝切除术包括肝段切除、肝叶切除、半肝切除和肝三叶切除等,不规则性肝切除术即局部切除.具体采取何种切除方法应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肝硬化程度和病人自身情况等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巨块型肝癌(≥10 cm)并肝硬化患者半肝切除术术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4年4月~2009年4月157例原发性巨块型肝癌并肝硬化行半肝切除术术后出血情况。患者根据1年内术后出血死亡和1年存活,分为A、B两组。结果 A组51例患者与B组106例患者比较,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肿瘤位置等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围手术期处理可降低术后出血率(P0.05)。结论原发性巨块型肝癌并肝硬化患者行半肝切除术,术前应正确评估,术中控制出血量,术后保护肝功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转移性肝癌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至2008年8月行手术切除的43例转移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肝功能轻度代偿不全(ChildB级)20例(46.0%),重度代偿不全(ChildC级)4例(9.3%)。术后1个月内死亡2例(4.6%)。单变量分析显示:癌灶大小(P〈0.05)、切肝方式(P〈0.01)和失血总量(P〈0.01)与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有密切关系。结论癌灶多发、癌灶大、联合肝段切除术、失血过多是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主要的危险因素。术中严格控制出血、在保证完全切除肝肿瘤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功能正常的肝组织,是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王靖程  龚建平  涂兵 《重庆医学》2012,41(32):3375-3376,3379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联合脾切除断流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肝胆外科失代偿期肝硬化(child-pugh C)患者34例,其中17例为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联合脾切除断流术治疗,另17例为对照组,仅行脾脏切除断流术。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术后干细胞治疗组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腹围等指标逐渐降低;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逐渐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可以提示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联合脾切除断流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显著,应属目前最有效治疗肝硬化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肝癌合并肝硬化大块肝切除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近8年我院90例肝癌合并肝硬化大块切除病例.结果乙肝感染率81%,肝功能A级55.6%,B级40%,C级4.4%.轻度肝硬化44.4%,中度46.7%,重度8.9%.肝癌大小(8.5±4.0)cm,手术时间为(188±89)min,失血量(1 281±1 831)mL,输血量(1109±1 213)mL.术后总并发症为24%,严重并发症17.8%,肝功能衰竭及肝功不全发生率8.9%.手术死亡率为6.7%.单变量分析示术前AST、肝功能、手术时间及失血量为肝功能衰竭发生的独立因素,多变量分析提示手术时间及肝功能为肝功能衰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P<0.05).结论术前肝功C级应避免手术切除.术中缩短手术时间对预防肝功能衰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的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318例,根据是否发生肝功能衰竭将患者分为肝功能衰竭组和无肝功能衰竭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肝功能衰竭的围术期危险因素.结果 318例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中发生肝功能衰竭104例,肝功能衰竭发生率为32.70%,其中2例患者死于肝功能衰竭,病死率为0.63%.两组患者的年龄、血小板计数、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合并血管癌栓情况、合并基础疾病情况、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项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合并血管癌栓、术中出血量对肝功能衰竭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合并血管癌栓及术中出血量是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肝功能衰竭的围术期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改良半肝血流阻断在大肝癌切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半肝血流阻断在大肝癌切除中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应用改良的半肝血流阻断法(MHVC)与第一肝门阻断(Pringle法)对63例大肝癌病人进行非规则性肝切除,其中MHVC 33例,Pringle法30例。观察不同的肝血流阻断方法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肝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切除肝癌,无死亡病例。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HVC术后肝功能恢复快,腹腔引流量少,住院时间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半肝血流阻断法同样可以达到传统第一肝门血流阻断减少术中失血的目的,其操作更为简单、易行,对肝脏功能损害的程度较轻,适合于大肝癌合并肝硬化、肝功能代偿欠佳患者的肝切除。  相似文献   

11.
老年肝癌切除术后肝功能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肝癌切除术后肝功能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老年肝癌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与肝癌切除术后肝功能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老年肝癌切除术后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为32.6%,因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病死率为1.6%。单因素分析显示肝门阻断、术中出血、术中输血量及肿瘤大小与术后肝功能损伤有关。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肝门阻断是决定术后肝功损伤的独立因素。结论老年肝癌切除术后肝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肝门阻断和术中大出血,提高手术技能,缩短肝门阻断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是预防老年肝癌切除术后肝功能损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病中的检测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HBV相关性肝病患者160例,其中慢性乙肝患者7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52例,肝癌患者30例,采用GP73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GP73水平。结果: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和慢性乙肝组血清GP73分别为(101.11±35.60)ng/mL、(81.87±30.54)ng/mL和(60.45±12.24)ng/mL,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肝组>对照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肝组>对照组(P<0.05),而ALB水平,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肝组<对照组(P<0.05);血清GP73与ALT、AST、TBIL成正相关(r=0.451、0.406和0.357,P<0.05),与ALB成负相关(r=-0.380,P<0.05)。结论: GP73在HBV相关性肝病中明显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和肝功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入肝血流阻断方案对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手术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对比。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9月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手术患者80例,根据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分为对照组(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Pringle法)和观察组(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法),每组各40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指标的水平以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60±75)min]、术中出血量[(429±184)mL]、肝门阻断总时间[(20.4±6.1)min]及术后住院时间[(11.5±3.6)d]与对照组[(154±86)min、(418±205)mL、(21.7±7.3)min、(10.0±3.5)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3、7天观察组的ALT、TBIL等肝功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腹腔积液发生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4.10±0.9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76±0.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肝功能的恢复,且减少其并发症,尤其适合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食道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26例(处理组)行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术后使用生长抑素2 mg/8 h,连续使用72 h;另22例(对照组)术后未使用生长抑素,术后观察记录治疗前后血清清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丙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处理组 Alb 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 <0.05),ALT、AST 分别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 <0.05),PTA 及 TBIL 亦得到明显改善(P <0.05)。结论术后联合应用生长抑素不仅能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出血,亦能明显减轻患者肝损害,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Th22细胞及IL-22分子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42例(肝硬化组),肝癌伴乙肝肝硬化患者38例(肝癌组),及门诊健康受检者30例(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1例(慢性乙肝组)。收集各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白蛋白(ALB)信息,并分别收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2份,一份用ELISA方法测定IL-22表达水平,另一份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h22细胞含量。统计分析各组指标的差异。结果: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患者的AST、ALT、TBIL和ALB显著高于慢性乙肝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肝癌组患者AST、ALT、TBIL和ALB高于乙肝肝硬化组(P<0.01),慢性乙肝组和健康对照组间AST、ALT、TBIL和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随着肝癌的发生发展,AST、ALT、TBIL和ALB逐渐升高(P<0.05)。肝硬化组及肝癌组的Th22细胞含量及IL-22表达水平均高于慢性乙肝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肝癌组的Th22细胞含量及IL-22表达水平高于肝硬化组(P<0.05),慢性乙肝组的Th22细胞含量及IL-22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癌的发生发展,Th22细胞含量及IL-22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Th22及IL-22水平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临床28例肝癌行肝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W组)和对照组(C组).乌司他丁组按1万u/kg,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加入500mL乳酸林格液中静脉滴注.分别于诱导后切皮前(T1),阻断肝门10min(T2),恢复肝血流后20min(T3),恢复肝血流后1h(T4),术后1d(T5),术后3d(T6)术后5d(T7)抽取静脉血,行血浆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的测定.结果术后各时点W组的ALT、AST、TBIL均较C组低,其中ALT、AST在T3、T4、T5均明显低于C组(P<0.05),TBIL在术后第1天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肝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肝脏体积测定对肝癌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按肝功能情况分为Child-A组15例、Child-B组12例和Child-C组5例,另选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常模10例行肝脏体积测定对照。术前用螺旋CT对患者进行CT扫描并求出肝脏体积,分析肝脏体积与术后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Child-A、Child-B、Child-C组患者单位体表面积CT肝体积分别为(579.72±28.56)、(508.58±18.35)、(482.22±18.80)mL.m-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位体表面积CT肝体积在556~610mL.m-2时,术后均未发生肝功能衰竭及死亡;单位体表面积CT肝体积在445~500mL.m-2时,术后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率明显增高,分别为87.5%(7/8)和37.5%(3/8),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位体表面积CT肝体积测定能准确地预测肝癌肝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衰竭和死亡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The value of artificial colloids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liver disease is controversial. The effects of intravascular volume replacement regimens on liver function secondary to alteration of the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re not known.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volume replacement regimen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undergoing hepatectomy to clarify whether albumin administration can be replaced by other volume replacement products. 
Methods  Ninety consecut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scheduled for hepatectomy were prospectively randomized to receive 20% human albumin (HA), 6% hydroxyethyl starch (HES) or lactated Ringer’s solution (LR) for postoperative volume replacement. Hemodynamic, liver function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parameters were recorded on postoperative days one, three, and five throughout the investigation period.
Results  Significantly less volume was required in the HA and the HES groups. Although patients in all groups had similar baseline values, the plasma osmolal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HA and HES groups. Total bilirubin (TB),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nd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increased from baseline in all groups, and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groups. C-reactive protein (CR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HES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groups.
Conclusion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undergoing hepatectomy, HA can be replaced by HES or LR in well selected patients. Hemodynamic stability, liver function, and postoperative clinical outcomes could be equivalently achieved in the HES group; also, HES may exert more favorable effects on the acute phase response. (Registered in the 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 ChiCTR-TRC-100007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