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狭窄段和扩张段的分布情况,探讨ICCs在巨结肠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法,检测3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和10例对照组肠标本ICCs,光镜下观察不同肠段肌间神经丛及环肌层内ICCs分布情况.结果:在对照组及巨结肠扩张段,ICCs大量分布在肌间神经丛周围及环肌层内,并形成网络结构.在狭窄段,肠壁各层ICCs细胞密度明显减少甚至消失,正常所见的网络结构遭到破坏.结论:Cajal间质细胞分布异常是先天性巨结肠病理改变之一,可能是该病重要的发病机制,参与肠运动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HCN2阳性细胞在小鼠胃肠道肌间神经丛内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级化激活环核苷酸调控的阳离子通道(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 2,HCN2)阳性细胞在小鼠胃肠道肌间神经丛的分布。方法成年昆明小鼠的胃肠道,包括胃、小肠、结肠,制作全层铺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HCN2阳性细胞、胆碱能神经及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结果成年小鼠胃肠道肌间神经丛的HCN2阳性细胞成簇紧密排列,多数阳性细胞为DogielⅡ型神经元,阳性产物分布在细胞质和细胞膜,每个神经节内可见数个至数十个阳性细胞;神经突起虽可见HCN2阳性产物,但主要存在于较粗的突起。HCN2阳性神经元分布密度在胃肠道各段存在较大差异(P<0.05):以结肠密度最高,胃次之,小肠略低。利用胆碱能神经元标志物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ICCs的标志物(c-kit蛋白)分别与HCN2通道进行双重免疫染色,可见HCN2存在于胆碱能神经元,未见HCN2存在于ICCs的胞体,ICCs的突起与HCN2阳性神经元距离很近。结论HCN2离子通道广泛表达于肌间神经丛,主要表达于胆碱能神...  相似文献   

3.
SY及S—100蛋白对肠神经发育不良症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目的 探讨SY,S-100蛋白对肠神经发育不良症(IND)的诊断价值。(2)方法 对45例慢性肠梗阻病儿结肠根治手术标本进行SY,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观察。(3)结果 16例IND病儿肠黏膜下神经丛过度增生并有巨神经节,其中14例有异位神经节,10例固有层和黏膜肌的染色增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0-0.002)。(4)结论SY,S-100蛋白免疫组化可清晰显示肠壁神经丛发育,是诊断IND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Cajal间质细胞(ICCs)和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在先天性巨结肠(HD)肠管中的分布情况,探讨HD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兔抗人多克隆c-kit抗体和connexin 43抗体,通过SABC双标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35例HD患儿肠管c-kit^+ICCs和connexin 43的分布情况。结果ICCs分布在环肌内和肌间神经丛周围,ICCs彼此及与平滑肌细胞形成缝隙连接。在HD病变肠管ICCs数目明显减少甚至消失,与HD正常肠管相比,差异十分显著(P〈0.01)。在HD病变肠管connexin 43表达明显减弱。结论ICCs和connexin 43分布异常导致了HD病变肠管慢波节律和兴奋传导异常,从而引起或加重HD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突触素(SY)和Cajal间质细胞(ICCs)在无肛畸形儿直肠肠壁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兔抗人单克隆突触素抗体和鼠抗人单克隆c-kit抗体,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20例无肛畸形患儿(高位畸形4例、间位畸形8例、低位畸形8例)和5例正常对照儿直肠SY和ICCs的分布情况.结果:无肛畸形患儿直肠盲端肠壁内SY和ICCs分布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低位组盲端近段直肠壁SY和ICCs数量与对照无明显差异,间位和高位组盲端近段直肠壁SY和ICCs数量比对照组少,畸形位置越高越明显,但随着远离盲端,SY和ICCs出现并逐渐增多.结论:突触素和Cajal间质细胞的分布异常是无肛畸形儿直肠盲端肠壁重要病理改变之一,这种改变可能引起或加剧排便过程异常.  相似文献   

6.
慢传输性便秘结肠Cajal间质细胞减少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慢传输性便秘 (slowtransitconstipation ,STC)结肠Cajal间质细胞 (interstitialcellsofCajal,ICC)减少是否与细胞凋亡有关。方法 收集 12例STC患者和 8例对照组乙状结肠标本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CC分布情况 ,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结肠壁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的原位细胞凋亡情况 ,记数凋亡指数 ,半定量分析。结果 ICC分布于结肠肌层 ,包括黏膜下环肌层表面、环肌层、肌间神经丛、纵肌层四个区域 ,STC乙状结肠上述四个区域ICC分布均明显减少。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发现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细胞凋亡明显增多 (P =0 .0 0 2 ) ,而肌层和肌间神经丛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STC患者乙状结肠ICC减少可能与凋亡无关。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用组化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大鼠小肠胆碱能神经及血管活性肠肽(VIP)的正常分布。结果表明,粘膜下层有大量胆碱能神经干和神经纤维交织而成神经丛,但神经节较少。在肌层间有大量神经丛和神经节。VIP能神经分布在小肠各层,并以腺泡周围和肌层内较多。本文着重对胆碱能神经和VIP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Cajal间质细胞(ICCs)及突触素(SY)在肛门直肠畸形胎鼠直肠肠壁的胚胎发育过程,探讨其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正常与肛门直肠畸形胎鼠直肠末端组织c-kit、SY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组结肠及直肠壁内肠壁肌层及黏膜肌层c-kit、SY大量表达;畸形组胎鼠直肠末端壁内的分布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发育延迟,但随着远离盲端,c-kit、SY出现并逐渐增多.正常胎鼠直肠末端壁内c-kit、SY总蛋白量明显高于畸形组(P<0.05).结论 Cajal间质细胞及突触素的分布异常是肛门直肠畸形动物模型直肠末端壁的重要病理改变之一.  相似文献   

9.
胎儿肠道Cajal间质细胞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小红  王宝西  王茂贵 《医学争鸣》2005,26(21):1971-1974
目的:研究胎儿肠道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分布及发育情况. 方法: 搜集中止妊娠3~8 mo胎儿标本12份,采用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胎儿肠道ICC. 结果: ①ICC分布于肠肌间神经丛、纵肌和环肌层面;②不同胎龄胎儿标本,不同层面ICC分布存在差异,随胎龄增加,ICC数目增多;③ICC的呈现按一定时间顺序,肠肌间神经丛,ICC呈现最早,肌内次之,深肌丛较晚;④ICC胞体逐渐增大,足突延长并互相连接,形成细胞间网络结构. 结论: 胎儿肠道ICC主要分布肠肌间神经丛周围,不同胎龄ICC分布及发育存在差异,不同层面ICC分布不同,随着胎龄增加,ICC数目增多,逐渐形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0.
肠神经系统由肠道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组成,肌间神经丛主要控制肠道的运动,黏膜下神经丛主要调节胃肠分泌和局部血流.二者都存在P2(ATP)受体,它们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介导不同的效应.本文主要就目前已知的肠神经系统内P2受体的分布、作用及特性作一综述,为进一步探讨P2受体在肠道疾病诊治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神经肌肉接头在肠神经元发育异常病变肠段中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两种神经肌肉接头的重要标记物-突触导素(SY)和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对怕神经元发育异常症神经肌肉接头分布模式进行免疫组化的研究。方法 分别取30例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HD),3例肠神经节发育不良(NID),2例肠神经节细胞减少症(HYPG)及1例神经节细胞未发育(IMG)的病变肠壁全层作为病变组,取其正常的结肠壁全层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这两组肠壁的S诼NACM分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Cajal细胞与NOS神经在胎儿小肠肌间神经丛的分布模式.方法采用18~26周龄胎儿小肠全层铺片和冰冻切片的NADPH-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法和c-kit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染色.结果胎儿肌间神经丛周围Cajal细胞体为梭形或卵圆形,核周胞质较少,常见2~3个细长的突起,彼此间形成完整的独立细胞网络.NOS阳性神经广泛分布于小肠的肌间神经丛和环肌内,其中,以肌间神经丛最为丰富,构成神经节、节间束及三级神经纤维网的主要神经成分.肌间神经节内的NOS阳性神经元轮廓较清晰,多数为DogielⅠ型神经元,成簇密集分布,每个神经节内含有数个至数10个NOS阳性神经元.NADPH-d和c-kit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染色未发现NOS阳性神经和Cajal细胞有共存现象,但NOS阳性神经纤维的走行与Cajal细胞及突起间的距离较近.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在胚胎发育中晚期,肌间神经丛的抑制性神经递质NO可能已具备对Cajal细胞及胃肠平滑肌调控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刘燕雄  单振潮  杜勇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34(3):234-236,247,317
目的利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制作大鼠肠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动物模型,检测蛋白基因产物9.5(protein gene product 9.5,PGP9.5)及突触素(synaptophysin,SY)在胎鼠直肠肠壁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分布,了解视黄酸(retinoie acid,RA)信号系统在鼠肠神经系统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妊娠SD母鼠共16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孕10d予ATRA一次性灌胃,对照组仅给等量橄榄油。孕20 d剖宫取出胎鼠,进行形态学观察和伴发畸形统计,HE染色和以PGP9.5、SY为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发育标志物的免疫组化SP法。结果对照组获胚胎70只,未见畸形,末端结肠及直肠壁内有神经节细胞,肠壁肌层及黏膜肌层PGP9.5及SY大量阳性表达,沿肠壁呈棕黄色颗粒分布;实验组获胚胎98只,可见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及伴发畸形,直肠末端PGP9.5及SY阳性表达分布均比对照组减少。用QWIN3000生物图像分析软件测定随机选定切片视野内的平均阳性面积百分比,所有数据经秩和检验得出PGP 9.5及SY在对照组的表达高于实验组(PGP 9.5:W=1035.00,Z=-8.386,P=0.000<0.01;SY:W=820,Z=-8.121,P值=0.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TRA可成功诱导大鼠肠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提示视黄酸信号系统在消化道和神经嵴源性器官胚胎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不全性肠梗阻模型大鼠小肠Cajal间质细胞(ICCs)数目和网络结构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电针足三里穴对ICCs表型变化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末端回肠套环法建立大鼠不全性肠梗阻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未电针组、电针足三里穴(ST36)组(简称足三里组)、电针阴陵泉穴(GB34)组(简称阴陵泉组).造模成功后,足三里组和阴陵泉组给予电针干预治疗7d后,冰冻切片和全层铺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结肠ICCs的数目及分布变化情况.结果 未电针组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小肠梗阻前端和梗阻处ICCs呈现不连续分布,网络结构被破坏,数目显著减少(P<0.05).足三里组较未电针组,ICCs分布呈连续性,网络结构有所修复且数目显著增加(P<0.05);而阴陵泉组与未电针组比较,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 采用末端回肠套环法能有效建立大鼠不全性肠梗阻模型,电针足三里穴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ICCs再生和恢复成正常的细胞网络结构,从而促进回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16.
大鼠小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肠型放射病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整装分层铺片和恒冷箱冰冻切片)和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对大鼠小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分布特征及其在肠型放射病时的变化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小肠各层均有丰富的CGRP-免疫反应性(CGRP-Ⅰ)神经,以肌间神经丛、粘膜下神经丛和粘膜神经丛密度为高,小肠壁内小血管及肠腺周围也较丰富,在肌间和粘膜下神经丛中见有一些CGRP-Ⅰ神经细胞。肠型放射病时,小肠CGPR水平有一双相改变,24h下降,48和72h升高。 以上结果提示,CGRP可能与胃肠道运动,吸收,分泌,感觉和局部血流的调节有关,CGRP在AIRS时可能有一应激性释放,并通过多种途径,尤其是影响局部血流和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参与AIRS的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17.
大鼠空肠神经肽Y免疫反应性神经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在光镜水平观察了神经肽Y免疫反应性神经纤维和神经元在大鼠空肠壁内的分布。结果显示:NPY-IR神经纤维遍布肠壁各层;位于粘膜固有层内小肠腺之间的神经纤维交织成疏网状。对NPY-IR神经的起源及其对肠粘膜功能的调节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豚鼠空肠吻合术后ICCs的再生及细胞网络再形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豚鼠空肠壁内ICCs再生及细胞网络重新形成过程.方法利用手术切断的方法,制造ICCs损伤丢失、网络断裂动物模型,冰冻切片和全层铺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结果术后30~50 d,断端KIT阳性细胞开始增多;术后70 d左右,KIT阳性细胞在断端形成以正常肠壁为底面,顶端向吻合部位的三角形增生区域,在该区域中部KIT阳性细胞的数量较多,且排列不规则,呈团状,突起较短,胞浆丰富,细胞核较大;而靠近三角形底部的KIT阳性细胞逐渐与肌间神经丛周围和深肌丛附近的ICCs相延续.在术后6个月,近端和远端的肠壁已逐渐恢复延续性,肠壁各层结构基本正常,此时KIT阳性细胞亦趋于恢复正常细胞网络分布模式.结论当肠壁内ICCs及其网络损伤后,ICCs可通过再生恢复正常的细胞网络和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19.
The characteristic distribution of calcitonin gone-related peptide(CGRP)inthe small intestine of rats and its changes in acute intestinal radiation sickness(AIRS)were studied with immunocytochemistry(whole mount stretch preparations of the smallintestine and cryostat sections)and radio-immunoassay.It was found that in all the lay-ers of the intestinal walls,there were large amounts of CGRP immunoreactive(CGRP-I)nerve fibers which existed in especiaUy high density in the myenteric,submucosal andmucosal plexuses.There was also a rather high density of the nerves around the smallvessels of the small intestine and the intestinal crypts.Some CGRP-I neurons were seenin the myenteric and submucosal plexuses.In AIRS,the intestinal CGRP showed a dip-hasic change,in a lower level in the 24th h and a higher level in the 48th and 72nd h af-ter irradiatio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GRP may be related to the regulation of the motility,se-cretion,absorption,sensation,and regional blood flow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Pro-bably,CGRP is released under the stress of AIRS and participates in the mechanism ofinjury through many ways especially through the influence on the regional blood flowand the increase of the permeability of blood vess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