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郑洪  李德祥  胡琼 《贵州医药》2002,26(2):99-100
目的:探讨HPV免疫组化和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在女阴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和原位核酸杂交技术。回顾性分析233例女阴尖锐湿疣,假性湿疣以及湿疣 样病变中HPV-Ag和HPV6/11的检出率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作对比分析。结果:193例尖锐湿疣HPV-Ag阳性102例(占52.85%),HPV6/11阳性187例(占96.89%),两种检测法阳性率的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20例湿疣样病变HPV-Ag阳性3例(占5%),HPV6/11阳性7例(占35%),20例假性湿疣HPV-Ag和HPV6/11均阴性。病理上尖锐湿疣可见于诊断性挖空细胞,角化不全,棘层肥厚,基底细胞增生和上皮脚 延长融合;而假性湿无诊断挖空细胞,无明显棘层肥厚和基底细胞增生。结论HPV原位核酸杂交技术优于免疫组化技术,HPV6/11的检测有助于鉴别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以及湿疣相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阴道镜在女性下生殖道湿疣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收治的160名女性疑为生殖道湿疣患者,采用阴道镜对所有患者的外阴、阴道、宫颈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得出阴道镜诊断的准确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160名患者共有病变208处,阴道镜检诊断为尖锐湿疣172例,病检结果尖锐型湿疣172例,阴道镜检扁平型湿疣18例,病检证实扁平型18例,阴道镜检扁平湿疣合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外阴上皮内瘤变(VIN)2例,病检证实为2例。阴道镜检为阴性的16例,病检结果为阴性的5例,11例假阴性中10例为扁平型,1例为扁平湿疣合并CIN/VIN。阴道镜湿疣诊断准确率94.71%,灵敏度94.84%,特异度100%,假阳性率0,假阴性率5.42%。其中诊断尖锐型湿疣准确率100%,假阳性率0,假阴性率0,灵敏度100%,特异度100%;诊断扁平型湿疣准确率69.70%,假阳性率0,假阴性率55.56%,灵敏度64.29%,特异度100%;诊断扁平型湿疣合并CIN/VIN准确率87.5%,假阳性率0,假阴性率33.33%,灵敏度66.67%,特异度100%。结论阴道镜诊断具有无创、方便、实用、准确率高的特点,是能对女性下生殖道湿疣进行有效诊断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女阴假性湿疣36例报告(河南省开封市155医院475003)恒秀梅女性外阴假性湿疣由于与尖锐湿疣的病变早期及其不典型皮损改变表现相似,临床上常有误诊。我院自1991年1月至1993年12月,在门诊病人中诊断为女性外阴假性湿疣3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与外阴、阴道内壁、肛周有增生物的其他常见皮肤疾病的鉴别以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9月至2011年9月问有80例误诊为CA。男32例,女48例,年龄16~70岁,平均28.5岁。皮损分布:包皮5例、龟头后缘近冠状沟处20例、大阴唇12例、小阴唇(内、外)13例、阴道前庭8例、阴阜5例、阴道内壁5例、肛周12例。病例情况:外阴及肛周有增生物73例、有白带异常6例(阴道检查中发现可疑增生物)、有不洁性交史55例。误诊情况:外阴皮内痣3例(3.75%);阴道正常皱壁5例(6.25%);鲍温样丘疹病5例(6.25%);传染性软疣7例(8.75%);扁平湿疣9例(11.25%);皮赘10例(12.50%);外阴假性湿疣20例(25.00%);阴茎珍珠状丘疹21例(26.25%)。结果80例中有49例无需治疗,31例按相应病因治疗全部好转或治愈。结论尖锐湿疣的诊断应慎重对待,勿草率诊断,加强皮肤性病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掌握尖锐湿疣的鉴别诊断,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5.
杨奇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0):123-123,160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的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方法收集2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尖锐湿疣及假性湿疣的临床病理特点,部分病例作免疫组织化学HPV检测。结果真假湿疣发病年龄高峰差异不大。部位:尖锐湿疣多为不对称性分布,而假性湿疣多数对称性分布。局部表现:两种病变均形成乳头状突起,是临床病理误诊的主要原因,但尖锐湿疣常呈疣状、菜花状,而假性湿疣多为毛刷状。病理观察: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及诊断性挖空细胞是诊断尖锐湿疣的主要依据,假性湿疣中空泡化细胞是病理误诊的主要原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率为45.5%,假性湿疣为阴性。结论诊断性挖空细胞及HPV检测阳性是目前诊断尖锐湿疣及与假性湿疣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近3年妇科门诊患者假性湿疣患病情况的研究,为其进行更好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妇科门诊就诊的3026例假性湿疣的阴道分泌物检查、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测、醋白试验及组织病理的结果,并对相应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假性湿疣患者占妇科门诊就诊患者2.40%,阴道分泌物检测检出率为81.82%,其中40.66%为霉菌性阴道炎,31.82%为细菌性阴道病,21.61%为滴虫性阴道炎;醋白试验阳性率14.14%(95/640),HPV检测阳性率11.07%(28/253),合并尖锐湿疣22例,占比是0.73%。结论假性湿疣与阴道炎的发病相关,细菌性阴道病作为诱因逐年增加趋势,疣体不典型者常被误认为尖锐湿疣。  相似文献   

7.
顾文玉  穆涛 《天津医药》2000,28(1):40-41
湿疣(condyloma)是一种病毒传染病,近年国内外湿疣的发病率迅速增加,年增长率高达136.32%,已引起医务工作者的极大重视。临床也常见假性湿疣,其临床表现及形态易与湿疣相混淆。我们通过对137例外阴尖锐湿疣及120例外阴假性湿疣进行阴道镜及病理学检查分析,提出鉴别诊断要点。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137例外阴尖锐湿疣及120例外阴假性湿疣均为我院阴道镜专科门诊病人。尖锐湿疣组:幼女2例,51岁以上11例,20~50岁124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岁半,未婚者4人,已婚者配偶有性生活混乱史或性病史(湿疣、淋  相似文献   

8.
吕奇  张莉莉  冯婷 《安徽医药》2021,25(10):2064-2066
目的 探讨皮肤性病病人不同病变类型中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方法 选取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皮肤性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病人均利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法进行HPV-DNA分型的检测,并对皮肤性病病人不同病变类型中HPV感染的型别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 本研究60例标本中HPV-DNA检测阳性例数为71.67%(43/60);其中HPV单一型的31例,占比72.09%(31/43);HPV2种或以上者共12例,占比27.91%(12/43).43例HPV检测阳性标本中高危型检出例数最高,为24例,占比55.81%;低危型13例,占比30.23%;混合型6例,占比13.95%.本研究不同病变类型皮肤性病中,以尖锐湿疣的HPV感染阳性率最高,为76.47%(26/30);鲍温样丘疹病次之阳性率为66.67%(10/15);其次为冠状沟珍珠疹和假性湿疣,阳性率分别为50%(4/8)和42.86%(3/7).在HPV感染型别上,以尖锐湿疣类别最多,包括了6、11、16、18、31、33、35、43和66,而鲍温样丘疹病主要为16,男性冠状沟珍珠疹主要为低危型的6、42、43和81,女性假性湿疣也为低危型的6、42、83.结论 皮肤性病病人HPV感染存在不同的类别,因此临床上在诊断时需要积极开展相应的检测工作,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设定和预后结果的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阴道镜下活检对诊断宫颈病变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对210例患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病变的数据和结果。结果 210例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发现主要有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癌、宫颈尖锐湿疣四类疾病。其中宫颈炎108例,占51.4%,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76例,占36.1%,宫颈癌11例,占5.2%,宫颈尖锐湿疣15例,占7.1%。结论阴道镜下行活检诊断宫颈病变的检出率较高,准确率较高,具备普遍适用性,可以作为检测和诊断宫颈病变的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0.
尖锐湿疣为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经性传播引起的表皮尖头瘤状湿疣。该病多发生在会阴、外阴、肛门等部位。近年来,该病的发生人数急剧增多,为了做好性病监测工作,作者对我院门诊资料完整尖锐湿疣病例统计分析如下。①我们收集了1989—01~1990—06登记的病人共273名,其中男186例,女87例。尖锐湿疣在性病中居占首位,是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9例阴道镜检查的患者在镜下取活检。结果阴道镜拟诊为慢性宫颈炎121例(71.6%)、宫颈上皮内瘤样变27例(16.0%)、宫颈癌6例(3.6%)、宫颈息肉8例(4.7%)、宫颈尖锐湿疣7例(4.1%)。活检病理报告为慢性宫颈炎123例(72.8%)、宫颈上皮内瘤样变26例(15.4%),宫颈癌6例(3.6%)、宫颈息肉8例(4.7%)、宫颈尖锐湿疣6例(3.6%)。阴道镜拟诊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结论阴道镜对宫颈疾病的拟诊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有较高的符合率,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具有很重要的诊断价值。阴道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有机结合可以明显提高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阴道镜在子宫颈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以便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子宫颈疾病。方法对我科就诊的87例可疑宫颈病变患者其阴道镜诊断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慢性宫颈炎7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湿疣12例,宫颈癌1例,电子阴道镜诊断慢性宫颈炎的符合率为93.2%,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湿疣的符合率为83.3%,诊断宫颈癌符合率为100%。结论阴道镜可使图像放大变清晰,能早期发现宫颈小病灶并在定位下进行活检,对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子宫颈癌及子宫颈癌前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2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妇科诊治的246例患者,对其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定位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经病理确诊为不同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28例,宫颈癌13例,慢性宫颈炎202例,尖锐湿疣2例,子宫全切除术后阴道残端息肉1例。(2)阴道镜检查对CIN的灵敏度为68%,特异度为93%,阳性预测值为55%,阴性预测值为95%,诊断符合率为89%。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的灵敏度为45%,特异度为96%,阳性预测值为40%,阴性预测值为97%,诊断符合率为93%。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尤其是CIN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可提高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和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87年6月~1991年4月用中西药治疗女性外生殖器尖锐湿疣17例,复查16例,复查率94.1%,均未发现复发,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17例均为我科门诊病人,年龄18~41岁,18~20岁4例,21~30岁8例,31~41岁4例,配偶同时伴有尖锐湿疣者1例。病变部位:大小阴唇并存的5例、阴蒂部位2例、肛门周围3例、阴道4例、外阴肛门阴道同时存在的3例。诊断:17例均根据病史及临床特征,肉眼确诊。方法:①用3%硼酸液1/早坐浴10~20分钟,以保持外阴清洁干燥。②用30%甲醛液涂湿疣表面1/日连用2~4次,涂药时防  相似文献   

15.
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据我院近4年来统计,占同期检出性病的79.6%。以往,我院应用5—氟脲嘧啶(5—Fu)治疗尖锐湿疣,从1995年开始,应用德国百克顿(BYK、GULDEN)药厂生产的爱宝疗浓缩液治疗外阴、阴道、宫颈尖锐湿疣,疗效显著,现将爱宝疗与5—Fu治疗52例生殖道尖锐湿疣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自1995年7月~1996年7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病理检测诊断为尖锐湿疣患者52例,年龄17~44岁之间,未接受其他治疗,随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女阴假性湿疣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女阴假性湿疣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30例,年龄18~35岁,已婚25例,未婚5例。病程1d~2年。否认婚外性行为25例,有婚外性行为3例,无性生活史2例。皮损表现为小阴唇内侧,对称分布呈肤色或淡红色颗粒样丘疹,约1~2mm大小,表面光滑,形如鱼子,群集带状分布,互不融合。病理表现为不同程度角化过度,棘细胞层不同程度增厚,散在空泡细胞,基底层细胞形态及排列正常。真皮毛细血管增生、充血,周围有不同程度炎症细胞浸润。结论女阴假性湿疣有较为典型的临床表现,多无婚外性行为,在临床及病理上需与尖锐湿疣鉴别。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7,(4):125-128
目的探讨分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的病理检查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就诊于我院门诊的251例患者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发现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及(或)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异常后,行阴道镜下活检及LEEP术,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符合率。结果两种诊断方法的总符合率为45.4%(114/251),阴道镜下诊断为尖锐湿疣或湿疣样改变经LEEP术后病理检查后诊断升级为CIN的比例为6.6%(6/91),阴道镜下诊断为CINⅠ级经LEEP术后病理检查后诊断升级为CINⅡ/Ⅲ级的比例是10.0%(2/20),镜下诊断为原位癌及CINⅡ/Ⅲ级经LEEP术后病理检查后诊断升级为微小浸润癌的比例为33.3%(30/90);阴道镜下活检、LEEP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与联合诊断结果的总符合率分别为65.7%(165/251)、74.5%(187/25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诊断方法对尖锐湿疣或湿疣样改变、CINⅠ级和微小浸润癌的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及LEEP术后病理检查在宫颈病变性质诊断上各有利弊,两种诊断方法联合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12~2006-12在我院采用电子阴道镜对2048例妇女进行阴道镜检查,其中2034例在阴道镜下定点活检送病理.结果:经病理确诊慢性宫颈炎131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604例.包括CIN Ⅰ459例,CINⅡ97例,CIN Ⅲ48例,宫颈癌29例,宫颈湿疣41例,宫颈息肉38例,其他10例(包括宫颈纳氏囊肿8例,子宫内膜异常症2例).37例宫颈光滑患者发现宫颈病变,其中CIN13例,宫颈癌2例,宫颈尖锐湿疣4例.604例CIN 病例异常的阴道镜图像为白色上皮,点状血管、镶嵌.结论:采用阴道镜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疾病,特别是宫颈癌前病变,是宫颈癌筛查方便、安全、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吴桂黔  马俐 《江苏医药》2001,27(7):547-547
本文报告在手术的同时辅用聚甲酚磺醛 (爱宝疗 )治疗尖锐湿疣 33例 ,取得满意疗效 ,兹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1998年 8月~ 1999年 8月门诊患者 ,年龄 16~ 4 5岁 ,平均年龄 2 7.2岁 ,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诊断 ,病程 2周至 2个月。病变部位 :外阴16例 ,外阴及阴道下段各 12例 ,会阴及肛门周围 5例。二、方法 :用肥皂、清水及 1‰新洁而灭常规消毒外阴及阴道 ,在湿疣基底部以 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用血管钳将湿疣疣体逐一钳夹 ,彻底清除至疣体完全脱落 ,基底部用刀片搔刮数次 ,对出血点用爱宝疗浓缩液涂压迫止血 ,未出血病灶部位用…  相似文献   

20.
孙海霞 《贵州医药》2001,25(9):822-822
女性假性湿疣随着尖锐湿疣的逐渐增加而日益受到患者及医生的关注。尤其是在合并有其它性传播病的病人,则更易产生担忧,现将本科近几年就诊的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8例为门诊病人,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28岁。已婚20例,未婚8例,均有性生活史,其中有性乱史4例,既往患尖锐湿疣已治愈者(超过6个月未复发)9例,伴有阴道炎(包括滴虫,念珠菌感染)9例,急性淋病及衣原体支原体感染者各1例,无临床症状者8例。1.2 部位及形态 位于双侧小阴唇内侧,对称分布,鱼子样小丘疹占16例,单个疣状(末端变细)丘疹8例,分别长于小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