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983~1986年,我们用改良的腓骨长肌内移术治疗足外翻畸形62例。患者年龄4~36岁,病程3~34年,均系小儿麻痹后遗症。行改良腓骨长肌内移术后7个月至2年6个月,畸形纠正满意,其中优(站立时患足三个负重点全部着地,背伸活动姿势畸形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 ,92岁。 2 0 0 2年 8月 15日因双手足红斑、大疱伴糜烂渗出 1个月 ,以大疱性类天疱疮住我院。给予泼尼松 4 5mg/d口服 ,治疗半个月 ,双手足皮疹干涸、结痂。患者出院后继续口服泼尼松治疗 ,并逐渐减量至 5mg /d。2 0 0 3年 5月 10日患者右足背皮肤出现散在红色皮疹 ,无疼痛 ;5月 16日右足外踝上方及右足背出现张力性水疱 ,穿刺抽液。后右踝处反复出现张力性水疱 ,患者再次住院。给予头孢吡污 1g ,静脉滴注 1次 /d ,并将泼尼松加量至 15mg/d口服治疗 ,不能控制病情。 6月 2 1日给予人免疫球蛋白 10g ,静脉滴注 ,1次 /d ,治疗 3d ,患…  相似文献   

3.
例1:范××,男,63岁。1979年3月因右足扭伤20分钟就诊。检查:右足外踝后侧肿胀,皮下有瘀血斑及压痛,抗阻力足外翻时疼痛尤重。足背伸外翻主动运动时,见腓骨肌腱向外踝前方滑脱。X线片无骨折征象。治疗:将患足置于轻度跖屈内翻位,使腓骨肌腱回纳至外踝后方之浅骨沟内,用短  相似文献   

4.
慢性骨髓炎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目前除手术外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且手术也有一定的复发率。有1例慢性骨髓炎病人,曾被误诊为软组织炎行2次软组织及窦道切除术,但每次均于数月后复发。后来我院治疗,采用保守疗法,中西医结合辅以精心护理,4个月后痊愈,至今2年未复发。现将1误诊、治疗过程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用改良胸大肌肌瓣转移治疗心脏外科术后慢性胸骨骨髓炎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08年1月~2014年8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心脏外科术后出现慢性胸骨骨髓炎患者56例。其中单纯胸骨骨髓炎36例,胸骨骨髓炎伴肋软骨炎11例,胸骨骨髓炎伴纵隔内感染9例。术中彻底扩创清除感染源,充分游离胸大肌肌瓣,翻转填塞胸骨缺损。术后持续负压吸引,应用敏感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及随访患者术后临床效果。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51例(91.1%)患者切口Ⅰ期愈合;3例(5.3%)患者引流管切口处有少许分泌物,经换药1周后愈合;2例(3.6%)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经再次手术痊愈。无切口再次感染及慢性窦道形成,胸骨骨髓炎无复发,上肢功能均正常。结论改良胸大肌肌瓣转移治疗心脏外科术后慢性胸骨骨髓炎效果可靠,无需增加切口,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近10年来我们改进传统的手术方法,施行足部矫治手术398例513足。患者年龄3个月~39岁,平均15.3岁。其中下垂足85例,内翻足95例,外翻足68例,高弓足64例,高弓仰趾足33例,连枷性跟行足64例,爪形趾58例,锤状足46例。主要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跟距骰骨挖空术及用瘫痪的腓骨肌、胫后肌作踝外、内侧副韧带重建术等。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18岁。因渐进性双下肢畸形17年伴身材矮小于1987年8月4日入院。出生6个月起大腿稍弯曲,以后出牙、行走、生长均较同龄儿童迟缓。4岁呈“O”型腿,5岁右股骨病理性骨折,12岁双下肢畸形明显。14岁因膝外翻行“右股骨下端截骨矫正钢板内固定术”,术后下肢畸形仍有发展。入院前半年因术后力线不佳右股骨再次骨折。曾用常规量和大剂量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无效。患者为第一胎足月顺产,  相似文献   

8.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62岁,以"右上肺癌术后反复发热2个月,咳黄色稀痰20 d"为主诉入院.缘于2个月前因"发现右肺肿物4 d",求诊某三甲医院,诊为"右上肺癌",行"右上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因术后严重感染于第1次手术后24 d行"右中肺叶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右中肺叶慢性化脓性炎症,可见散在个别微小的鳞状化生上皮伴不典型增生.  相似文献   

9.
1997年 ,我院收治 1例合并多种先天性畸形的膀胱外翻患者 ,施行回肠膀胱术后效果理想 ,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患者男 ,15岁。自幼即膀胱外翻并合并多种先天性畸形。2岁时去外院行膀胱外翻关闭术及尿道上裂修补术 ,术后 5个月膀胱又翻出。患者于 1997年 3月 2 6日来我院诊治。查体 :T37.2℃ ,P82次 / min,R2 0次 / min,Bp15 / 8k Pa。下腹正中可见外翻的膀胱粘膜裸露 ,色泽鲜红 ,触之出血 ,伴剧痛。其前下方可见略高起的双侧输尿管间歇性喷尿。双侧腹股沟区触及核桃大小肿块各一 ,能部分回纳于腹腔。阴茎短小、扁平 ,无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距下关节撑开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5例,均行纵切口距下关节撑开融合术(取局部骨突或者自体髂骨植骨)。术后随访,观察患者距下关节融合情况,患者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行负重侧位X线检查,测量患侧及健侧后足高度、距骨倾斜角以及双侧跟骨结节内外翻角度、相对胫骨轴线内外移距离,并记录AOFAS评分。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5.2个月,患者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3例取自体髂骨植骨者术后3个月距下关节融合;2例取跟骨外侧壁切除骨质植骨者,1例(有吸烟史)距下关节延迟愈合,1例术后12个月距下关节仍不愈合,拟行返修手术。患者末次随访时负重侧位X线显示足高度平均减小4 mm(较术前改善5 mm),距骨倾斜角平均减小10.2°(较术前改善4.2°)。4例原患侧跟骨结节外翻者,平均外翻2.9°(较术前改善9.3°),平均外移12.3 mm(较术前改善5.1 mm);1例原患侧跟骨结节内翻者,内翻9°(较术前改善18°),内移1 mm(较术前改善2 mm)。术前平均AOFAS评分33分,术后平均69分。结论距下关节撑开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外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肺大疱的效果。方法对2001年10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72例COPD伴肺大疱患者行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其中COPD伴肺大疱患者52例,伴气胸者20例;若胸腔内粘连尚可分离、肺大疱呈非弥漫性分布,予完全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若胸腔镜探查发现胸腔内广泛粘连、肺大疱太多或呈弥漫分布,则采用胸腔镜加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并对手术前后患者肺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完全胸腔镜手术36例次,行胸腔镜+小切口手术46例次(双侧肺大疱患者10例行分期手术)。手术时间30~240 m in,住院时间10~72 d。术后随访64例2~72个月,患者胸闷、气促等症状明显改善,术前气胸者无气胸复发;术后3、6个月肺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微创外科治疗COPD伴肺大疱疗效显著。手术指征、手术方法以及术后管理对治疗效果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8岁。8a前患者因右股部肿物在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示黏液性脂肪肉瘤,未再行其他治疗;1a前再次发现右股部肿物并再次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仍为黏液性脂肪肉瘤。7个月前,患者无意闽发现右腋部肿物,约核桃大小,无疼痛及压痛,在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黏液性脂肪肉瘤。1个月前,患者右腋部再次出现包块,增大迅速,约鸡蛋大小,局部无任何不适感,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5岁。因右下后牙龈区肿物伴疼痛不适2个月入院。患者于人院2个月前发现右下后牙龈区有一肿物,伴疼痛不适,无发热寒战,无牙齿松动。曾两次在当地静滴抗生素治疗(具体不详),无效。遂于2008年7月4日来我院就诊,门诊取活检,病理证实为牙龈鳞状上皮乳头状瘤。收住院待手术治疗。入院查体: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 ,2 5岁 ,因Ebstein畸形合并右心衰竭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 ,因旁道为间歇性 ,术中未能在心内膜面切断旁道 ,术后心动过速发作频繁。于心脏外科手术后 2个月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成功。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18岁,因反复发热、咳嗽2月余于2004年4月就诊于我院。患者2个月前无诱因发热,最高体温38℃,伴咳嗽、咳白黏痰,胸部X线及CT示右肺不张及右肺下叶大片渗出影,右主支气管肿物(图1-3)。肺部三维重建示右主支气管肿物将右主支气管完全阻塞(图4)。4月29日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右主支气管肿物将其完全阻塞,肿物呈黑色、表面光滑并有浆液性渗出(图5)。即往史:2000年曾患附睾结核,抗结核治疗1年后好转。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 ,2 8岁。右膝关节及右足背疼痛 6年 ,劳动后加剧 ,休息后缓解 ,反复发作。查体 :双下肢对称 ,皮肤无红、肿、热及颜色改变 ,右膝关节及右足背有轻压痛 ,局部触诊右小腿中上段外侧及右足背稍偏外侧高低不平。实验室检查均正常。摄右胫腓中上段侧位片及右足斜位片 ,显示 :右腓骨中、上段自上而下骨密度增高 ,骨皮质增厚 ,骨小梁消失 ,髓腔变窄 ,成片状致密影 ,骨轮廓高低不平 ,膝关节间隙及所见诸骨正常 ;右足第 3、4跖骨骨皮质增厚 ,骨密度增高 ,骨小梁消失 ;髓腔变窄 ,骨轮廓高低不平 ;右足骰及第 3楔骨呈斑点、片状密度增高 ,骨小梁…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61岁。1988年1月曾行“左腰骶棘肌肿瘤”手术,术后病理诊断左腰骶棘肌多形性横纹肌肉瘤。1990年2月因左肩背肿物再次入院手术,术后病理诊断左肩背横纹肌肉瘤转移。两次均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化疗1个疗程,60钴放疗2个疗程。此次因右侧胸痛伴低热、咳嗽、气促15天,X线片示“右胸腔积液”,CT检查提示为“右肺中央型肺癌伴右肺门淋巴结转移并右胸腔积液”。于1997年8月17日入内科治疗。查体:慢性病容,气管偏左,右肺语颤减弱,呼吸音减弱。左肺未见明显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临床诊断:“右肺中…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18岁。因发现右腹股沟肿物3个月,于2010年6月22日入院。查体:右腹股沟区触及2cm×1.5cm肿物,质韧,无压痛。临床诊断为右腹股沟肿物待查,行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大体观察可见灰红色肿物1个,大小3cm×1.5cm×1.2cm,切面灰红色,质软,有不完整包膜。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性.75岁。因腹主动脉瘤腔内主单髂动脉支架型人工血管修复加股一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2年伴左足静息痛3月,于2006年11月人院。高血压病史20余年,无糖尿病病史。20个月以前因右下肢间跛2年静息痛9月在本院经CTA诊断为腹主动脉瘤累及左髂总、髂内动脉、伴右髂动脉硬化闭塞,见图1。行主单髂动脉支架型人工血管修复加股一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覆盖范围包括肾下腹主动脉、髂总动脉、髂内动脉及髂外动脉近端),术后足背动脉搏动恢复出院。3月余前又因右下肢间跛复发伴右小腿溃疡形成5个月再次行右锁骨下一右股总一膝上右胭动脉序贯性人工血管转流术。术后右下肢症状改善,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摘要患者 ,男性 ,190 4年出生 ,主因发现右下腹包块3个月于 2 0 0 2年 10月入院 ,无自觉症状 ,查CEA、CA72 4 偏高 ,腹部B超和CT均提示右下腹相当于升结肠处软组织肿块 ,考虑升结肠肿瘤。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39年 (最高达 190 / 110mmHg) ,冠心病2 5年 ,长期服用多种降压药及扩冠药 ,确诊为慢性心功能不全 10余年 ,间断服用洋地黄类药物 ;2 0 0 0年因动脉硬化闭塞症、右足坏疽 ,行右大腿中下 1/ 3截肢术 ;自 196 4年始多次出现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曾两次手术修补 ;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十余年 ,1998年肌酐清除率 (Ccr) 37ml/min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