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何松明  王辉 《健康博览》2008,(12):15-15
南京王先生我父亲今年70岁了,身体一直不错,最近由于工作忙,没顾得上照顾他。几天前,父亲说感觉有点头昏,就上床休息了,可谁知,等到晚饭时,父亲竟然无法下床站立了,而且还不停地呕吐,连话也说不出亲了,  相似文献   

2.
人生的奉献     
小时候,父亲让我同一老先生学书法,用废旧报纸练字多年,可自己却一直没有大的进步。老先生对父亲说:“如果你让娃儿用最好的纸来写,可能会写得更好。”父亲就按照他说的去做了。果然,宁大有长进。问其原因,老先生说,因为你用旧报纸写字的时候,总感觉是在打草稿。  相似文献   

3.
手机是考上大学那年夏天爸爸买给我的,现在工作一年多了,里面保存了太多留恋的东西,舍不得换。期间,有两次杂志社的征文活动,我都得到了手机奖励,斟酌半天,把新手机送人,自己依然用着这个已经有点旧的手机。手机所存的短信里,有两条  相似文献   

4.
《健康》2008,(6)
一天,父亲在办公室看账本,看到一个地方有点小疑问,就喊了一个伙计的名字,让他进来。这个伙计知道老板最讨厌别人抽烟,于是,他一边跑,一边把正在燃着的烟斗塞进裤子口袋。很快,伙计的裤子开始冒烟了。父亲什么也没说,冷冷地看着伙计,既没有让伙计把烟斗拿出来,也没有让伙计把火拍熄,直到伙计狼狈地离开。儿子看到这一幕,气愤不已,他愤怒地对父亲大喊:"你怎么能这样对待别人!"  相似文献   

5.
轻松一刻     
《健康大视野》2010,(3):108-108
父子二人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口袋     
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外地工作,通常是周末才回家。所以我和弟弟们每到周末都眼巴巴地盼着父亲归来的身影。因为从远方回家的父亲,总会从他的口袋里掏出我们喜爱的水果糖,还有诱人的小人书。水果糖不多,每人可以分两块,当我们一边把糖剥开含在嘴里时,父亲就会从另一个口袋里掏出几本小人书来。  相似文献   

7.
财富     
美国喜剧演员戴维·布瑞纳出生于一个贫穷但很和睦的家庭。中学毕业时,布瑞纳的很多同学都得到了家里给的新衣服,有的富家子弟还得到了新的轿车。布瑞纳跑回家问父亲可以给他什么礼物时,父亲把手伸进上衣口袋,取出一样东西,然后轻轻地放到布瑞纳手上——一枚硬币。布瑞纳以为父亲在同他开玩笑,可是父亲却语重心长地对他说:“用这枚硬币买一张报纸,一字不漏地读一遍,然后翻到分类广告栏,自己去找一份工作,到这个世界去闯一闯,它现在已经属于你了。”布瑞纳成名以后,还念念不忘小时候父亲给他的那枚硬币。他说“:我的那些朋友得到的只不过是轿…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武器     
父亲越来越苍老了,偶尔还能看见两条银丝一住他鬓间昭示着年轮。父亲的手,慢慢长了斑,已经不如昔日那样看起来强壮有力了。父亲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吼我,企图用他的秘密武器来驯服我。多年以后,不知道他是否明白,能驯服我的不是他的武器,而足他鬓间的银丝。从小到大,我觉得父亲就像一架特级战斗机,拥有很多突击的武器。童年,那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缺乏武器的我总是处于劣势,长大后才发现,岁月已经残酷地削弱他的力量,而我已羽翼渐丰。父亲永远剪着简单的平头,眼睛永远炯炯有神,很遗憾的是我没有遗传到藏在银色边框眼镜后明亮的大眼睛。父亲的鼻子很挺,深红的嘴唇有点厚大,身材有点矮小,但是总给人一种很强悍的感觉。那些人生最是纯洁的年华里,满满都是父亲  相似文献   

9.
正摩拜、ofo等共享单车在我住的城市特别红火,在街头巷尾随处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父亲对此感到很兴奋,为了能够方便快捷地骑上共享单车,60多岁的父亲买来了智能手机,认认真真地跟着我学起了共享单车的使用方法。经过我的耐心"指教",父亲已经学会了手机上网、利用GPS找车、扫码开锁等使用共享单车的基本方法。当父亲利用手机上的应用程序成功地打开了一辆共享单车的锁时,他非常惊喜,父亲时而摸摸车龙头,时而捏捏车闸,不停地说现在的共享单车轻便,样式也好看,  相似文献   

10.
青衫 《祝您健康》2014,(11):42-42
据统计,一个城市里的固定电话,正以每天一百部的速度在拆除.自从我到省城工作以后,父亲也有了手机,就多次建议父亲拆掉算了,还能省点月租费.可是父亲不听,每个月也响不了几次的固话,至今还牢牢地占据在床头柜一角,父亲心甘情愿地为它掏月租费。  相似文献   

11.
妙喻人生     
笑话除了让人发笑以外,还可以有其他的作用,看了下面几则笑话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呢? 1.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l”父亲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_定没钱。”  相似文献   

12.
两碗牛肉面     
《医药与保健》2011,(7):51-51
我读大学的那几年,每逢双休日就在姨妈的小饭店里帮忙。 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黄昏,店里来了一对特别的客人——父子俩。 说他们特别,是因为那父亲是盲人。他身边的男孩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他。那男孩看上去才十八九岁,衣着朴素得有点寒酸,身上却带着沈静的书卷气,该是个正在求学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父亲喜欢写作,接触电脑早。但除了写作,父亲在电脑上从不做其他的事,怕玩物丧志。 昨天,父亲则饶有兴趣地在一个网站注册了网名,点击“个人资料”,页面下方出现“兴趣爱好”。我说:“这个没必要填写。”父亲却认真地说:“不但要填,还要实事求是。”说着,就在“欣赏的人”一栏填上:自己。我说父亲真自信。  相似文献   

14.
1936年3月的一天,父亲要饭走到一户人家。看见大门口站着一位姑娘,父亲走上前说:“大妹子,给我一口饭吃吧。”姑娘看我父亲很可怜,就跑回家拿了一个菜窝窝递给我父亲,而后说:“咱们都是穷苦人家啊!”她又问我父亲是哪个村的人,多大年龄了,有媳妇没有。我父亲详细自我介绍。  相似文献   

15.
已有四十多年烟龄的老父亲,克服重重困难戒掉的香烟,如今又堂而皇之地吸上了。父亲已经有一年多时间没有吸烟。带着惋惜、心痛和疑惑,我关心地询问父亲。父亲面露愠色地对我说:"你一回家就吸着香烟在我面前晃悠,我能扛得住吗?"父亲说得一点不错,我应酬多,  相似文献   

16.
一对荆藤椅     
我都搬了几次家了,可老父亲总是不舍得扔掉那对荆藤椅。“旧是旧点儿,可还能用,再说,这是你母亲最喜爱的物件。”父亲经常一边擦拭老藤椅一边对我说。  相似文献   

17.
感谢每—位患者 我多次收过红包。可最后都退还回去了。记得是几年前的除夕我值班,来了一个煤气中毒的老年人,据说是从台湾回来探亲的台胞。来的时候昏迷不醒,体温不升,下了病重通知了。病人的家属拿了一叠的钱,塞进了我的口袋.我像拿了一个烫手的山芋,迅速掏出并还给家属,说,我从来不收红包。过了一会儿,另一个家属走过来,对我说,医生,我求你了,你收下吧,一定得收下,于是从那一叠钱中抽出两百,说,就两百块,没什么大不了的,  相似文献   

18.
人到老年     
每次吃饭都是父亲最早放下碗筷而母亲则会习惯性地再给父亲添勺饭。春节回到家中,终于又和父母同桌吃饭了。照例在父亲吃完后母亲扬起勺子准备给父亲添点,父亲却端着碗避开。我和母亲都很惊讶。父亲叹气说,你们就不知道人老的感受,多吃一点都会难过,第一次听父亲说自己老了,心里浮起一层薄薄的凄凉。其实父亲斑白的头发,迟缓的脚步,睡觉时艰难而滞重的喘息,早就在告诉我父亲经不起岁月的消磨,可在这样庸常的生活小事中让我看到父亲的老境,我还是骇然心惊。  相似文献   

19.
马志国 《健康》2011,(12):49-49
Q我和婆婆总吵架,有一次甚至动了菜刀。原因是,我用充气玩具拍了拍老公的头。婆婆竟然特别生气地说:"男人的头不能拍。"我就回了一句:"他都没说什么,你哪来那么多讲究!我干什么你都看不顺眼,你就欺负我!"婆婆就说:"那你找你妈好了,把你妈叫来呀!"听她这么说,我气得冲进厨房就去拿菜刀,闹了半天。父亲说我太任性了。可是  相似文献   

20.
姐妹们聚会,到尾声时,有几个拿出手机,打电话给“另一位”。我一听,不外乎是“吃饭没”、“几点回来”之类的惯常问话,只有小涵捧着茶杯不动,待大家放下手机后,她打趣道:“你们真是的,怎么不缩小一点钻进他们的口袋里,不就可以24小时盯着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