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ABCD2评分和ABCD2评分结合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颅内动脉MR血管成像(MR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ABCD2评分及ABCD2+ DWI+MRA评分对182例TIA患者进行评定,观察TIA后2d、7d和30 d内的脑梗死发生率.采用ROC曲线评估ABCD2及ABCD2+ DWI+ MRA评分对TIA后脑梗死风险的预测准确度.结果 本组56例(30.8%)患者于30 d内发生脑梗死,其中42例(23.1%)发生于7d内,19例(10.4%)发生于2d内,均无脑出血发生.与低危组比较,中危组与高危组各时间点脑梗死发生率显著升高(均P<0.05).DWI异常患者各时间点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者(均P<0.05).30 d时颅内动脉狭窄≥50%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颈内动脉狭窄<50%的患者(P<0.05).伴DWI异常及颅内动脉狭窄≥50%的低危组患者各时间点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DWI正常和颅内动脉狭窄<50%的患者(均P<0.05).ABCD2+ DWI+ MRA评分预测TIA第2d、第7d及第30 d的脑梗死率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ABCD2评分(均P<0.001).结论 ABCD2评分结合DWI和MRA能进一步提高预测TIA后发生脑梗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联合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TIA患者,根据发病90 d内是否发生脑梗死、心源性血栓等终点事件分为终点组和无终点组。对比两组血清ICAM-1、LP-PLA2水平及ABCD2评分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三项指标对TIA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98例TIA患者中发生终点事件26例(26.53%),其中脑梗死8例,大动脉狭窄≥50%患者14例,心源性血栓4例。终点组症状持续时间≥60min患者比例、血清ICAM-1、LP-PLA2水平及ABCD2评分高于无终点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症状持续时间≥60min、血清ICAM-1及LP-PLA2高表达、ABCD2评分高是TIA患者出现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ICAM-1、LP-PLA2联合ABCD2评分预测TIA患者发生终点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908。结论 血清IC...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采用ABCD2评分法对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评价脑血管狭窄与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及ABCD2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 按照Johnston等对TIA的ABCD2评分标准,测定98例TIA患者的评分并危险分组,观察其2、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各危险组之间卒中率的差异;通过CTA评估脑血管狭窄,并分为血管狭窄≥50%组与血管狭窄<50%组,分析脑血管狭窄与2、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的关系,评价ABCD2评分与脑血管狭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评分≤3分的TIA患者有40例.2、7d发生脑梗死的例数分别为0例(0%)、2例(5%);评分为4~5分的患者46例,2、7d进展为脑梗死的例数分别为4例(8.7%)、11例(23%);评分≥6分的患者12例,2、7d进展为脑梗死的例数分别为3例(25%)、4例(33.3%).不同ABCD2评分值的TIA患者,其脑梗死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脑血管狭窄≥50%组与狭窄<50%组比较,TIA后7d内卒中发生率明显增高,且其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 vs 5.6%,P=0.04).(3)血管狭窄≥50%组与狭窄<50%组比较,中、高危的比率增高(46.4% vs 19.4%),且其比率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1) ABCD2评分能够预测TIA患者2、7d内卒中发生率,是临床预测TIA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ABCD2评分值不同的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不同,分值越高,发生率越高.(2)合并中重度血管狭窄的TIA患者较脑血管无明显狭窄的TIA患者更易发生脑梗死.(3)ABCD2评分与脑血管狭窄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水平与ABCD2评分的关系及在预测TIA进展为脑梗死中的价值。方法测定76例TIA患者(TIA组)和3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HMGB1水平,并按ABCD2评分法对TIA患者进行评分,随访TIA患者30d内是否发生脑梗死,TIA组按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TIA1组(30d内未进展为脑梗死)和TIA2组(30d内进展为脑梗死),分析TIA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ABCD2评分的相关性,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TIA组患者30d内出现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为13.2%;TIA组的血清HMGB1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TIA2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明显高于TIA1组(P0.01);TIA2组的ABCD2评分明显高于TIA1组(P0.01);且TIA患者的血清HMGB1水平与ABCD2评分呈正相关(r=0.71,P0.01)。结论 TIA患者血清HMGB1表达水平与ABCD2评分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评价TIA进展为脑梗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BCD3-I评分法结合纤维蛋水平白原检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短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进行评估。方法用ABCD3-I评分法和ABCD~3-I评分法+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测定200例TIA患者的评分,并观察TIA后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200例TIA患者中7d内发生脑梗死的有27例。ABCD3-I评分组中低危组(0~3分)、中危组(4~7分)、高危组(8~13分)TIA患者7d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3.23%、11.63%和29.27%(P0.05),ABCD3-I评分+Fib水平组中低危组(0~3分)、中危组(4~7分)、高危组(8~13分)TIA患者7d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3.23%、9.92%和30.61%(P0.05)。ABCD3-I评分法和ABCD3-I评分法+纤维蛋白原水平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66(0.56~0.77)和0.69 (0.59~0.80)。ABCD3-I评分法和ABCD~3-I评分法+纤维蛋白原水平组的评分与脑梗死发生率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3、0.26(P0.05)。结论 ABCD3-I评分能够较为准确地对TIA患者7d内发生缺血性脑梗死的风险进行预测,结合纤维蛋白原水平检测更能为准确地预测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ABCD2评分结合颈内动脉粥样硬化(ICAS)所致管腔狭窄程度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d内发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北京水利医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9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71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ABCD2评分法进行评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ICAS所致管腔狭窄程度,筛选出TIA发生后7d内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并分析ABCD2评分、管腔狭窄程度对脑梗死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 TIA后7d内发生脑梗死者39例(22.8%);ABCD2评分、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不同患者脑梗死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高危组患者TIA后7d脑梗死发生率高于低危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或闭塞组脑梗死发生率高于与正常或轻度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BCD2评分、ICAS所致管腔狭窄程度可以影响TIA后7d内脑梗死的发生,两者结合对于TIA后7d内发展为脑梗死更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BCD2评分联合颈部血管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7d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80例,并根据ABCD2评分及颈部血管超声结果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TIA后7d内脑梗死发生率。结果80例TIA患者7d内进展为脑梗死共18例(22.5%),低、中、高危组患者7d内进展为脑梗死的比例分别为6.9%、27.3%、38.9%,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超声斑块组和无斑块组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47.1%、4.3%(P0.05)。ABCD2评分≥4分的患者中,颈动脉超声斑块组脑梗死发生率为54.2%,高于无斑块组(11.1%)(P0.05)。结论 ABCD2评分联合颈动脉超声对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ABCD2评分与责任血管狭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脑梗死发生的预测价值. 方法 将焦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至2011年收治的93例TIA患者根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组(20例)、中危组(48例)、高危组(25例),并行DSA检查,根据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分为正常或轻度狭窄(狭窄率<50%)、中度狭窄(狭窄率50%~69%)、重度狭窄(狭窄率70%~100%).根据Logistic β回归系数分别对ABCD2评分及责任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危险因素赋分,通过线性函数转换建立危险评分系统. 结果 发病7d内低危组脑梗死发生率为5.0%,中危组为10.4%,高危组为36.0%;中、低危组的脑梗死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例(69.9%)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其中正常或轻度狭窄54例、中度狭窄22例及重度狭窄17例;中度狭窄组及重度狭窄组脑梗死发生率(27.3%、47.1%)均明显高于正常或轻度狭窄组(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入院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性能良好(拟合优度检验P>0.05,C统计值为0.887).利用危险评分系统成功地将TIA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脑梗死组,模型建立数据中患者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9%、25.0%和47.1%. 结论 ABCD2评分及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对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有重要意义.根据ABCD2评分及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早期、方便、准确地预测TIA后脑梗死的发生,开发的预测工具可辅助临床决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ABCD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90 d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使用ABCD评分方法,将TIA患者分为低风险组(0~2分)、中等风险组(3~4分)、高风险组(5~6分),分析我院103例TIA患者在短期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结果根据ABCD评分法,高、中、低风险组之间,90 d内发生脑梗死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BCD评分能够有效的预测TIA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以及对于TIA的分级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为表现的患者ABCD2评分与脑磁共振DWI高信号的关系.方法 326例临床表现为TIA患者,于发病1周内入院,并查头颅DWI了解是否有高信号.按照DWI是否有高信号分为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比较2组ABCD2评分及不同危险度分层的患者脑梗死比例.结果 ABCD2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D2评分与脑磁共振DWI高信号有关,但对于预测发生脑梗死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系。方法通过对本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83例患者行ABCD2评分及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检查,并对所有患者随访1月,了解其脑梗死的发生情况,评估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对TIA患者的诊断作用。结果 TIA患者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为(0.95±0.16)mm,随访1月后TIA患者发生脑梗死有17例(19%),无脑梗死TIA患者与有脑梗死TIA患者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有显著差异(χ2=3.95,P<0.05)。ABCD2评分曲线下面积(95%CI)为0.776(0.639~0.913);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曲线下面积(95%CI)为0.710(0.571~0.850)。结论颈内动脉粥样硬化为TIA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且颈内动脉内中膜增厚程度可能与TIA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血清miR-122-5p水平变化及其在病人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TIA病人150例,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miR-122-5p水平。根据入院ABCD2评分分为高危、中危、低危组。以发病90 d内发生脑梗死或死亡、与症状相关的大动脉狭窄≥50%或心源性栓子需要抗凝治疗为主要结局衡量终点事件。结果 150例中,低危组49例,中危组71例,高危组20例。150例中,41例(27.33%)出现终点事件,其中脑梗死10例,死亡1例,大动脉狭窄≥50%有21例,心源性血栓需抗凝治疗9例;其余109例(72.67%)无终点事件情况发生。血清miR-122-5p水平与病人ABCD2评分呈正相关(r=0.784,P<0.05)。发生终点事件TIA病人血清miR-122-5p明显高于无终点事件病人(P<0.05),其中症状相关的大动脉狭窄≥50%病人、脑卒中/死亡病人血清miR-122-5p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而心源性栓子需抗凝治疗病人血清miR-122-5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122-5p水平增高是TIA病人发生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IA病人血清miR-122-5p水平与ABCD2评分呈正相关;血清miR-122-5p水平增高提示TIA病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生脑梗死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对病程<7 d的220例TIA患者应用ABCD2评分分为低危组(0~3分)和中-高危组(4~7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TIA发病7 d、6个月、1年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根据ABCD2评分,108例患者归为低危组,112例归为中-高危组。TIA发病7 d、6个月及1年内低危组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4.6%、6.5%及7.4%,中-高危组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8.8%、27.7%及33.9%;中-高危组TIA发病7 d、6个月及1年内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组(均P<0.05)。结论 ABCD2评分是临床上预测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MSCTA联合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共92例,对所有患者行MSCTA检查以及采用ABCD2评分进行危险分层与评估,观察不同动脉狭窄程度与不同ABCD2评分下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以及MSCTA联合ABCD2评分对TIA患者早期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 轻度、中度动脉狭窄患者在1周内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重度狭窄患者(P<0.05); ABCD2评分低危组与中危组患者在1周内脑梗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高危组(P<0.05); MSCTA联合ABCD2评分预测脑梗死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单独MSCTA与ABCD2评分(P<0.05)。结论 MSCTA联合ABCD2评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进展为脑梗死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ABCD2评分结合经颅多普勒和颈部血管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 d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10年1月~2011年1月住院治疗的126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TCD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资料。按ABCD2评分法进行评分,计算TIA后7 d内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126例TIA患者7 d内进展为脑梗死者26例,占20.6%。ABCD2评分越高,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P<0.05)。TIA后7 d脑供血动脉狭窄≥50%的患者中脑梗死发生率较脑供血动脉狭窄<50%的患者明显升高(P<0.05)。ABCD2评分≥4分、脑供血动脉狭窄≥50%的TIA患者7 d脑梗死发生率为33.8%,与ABCD2评分≥4分、脑供血动脉狭窄<50%的TIA患者(7.7%)比较,其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明显增加(P<0.05)。结论 ABCD2评分法预测7 d发生脑梗死风险的准确性较高,进一步结合经颅多普勒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ABCD~2评分联合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 d和30 d内发生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247例TIA患者发病后72 h内分别行ABCD~2评分联合头部DWI和PWI检查,随访发病后7 d和30 d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247例TIA患者中,7 d和30 d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21例(8.5%)和27例(14.8%);ABCD~2危险度分层7 d和30 d内脑梗死发生率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均P0.05);DWI和PWI阳性且ABCD~2≥4分组显著高于DWI、PWI阴性组且ABCD~24分(均P0.05);DWI和PWI阳性组与DWI和PWI阴性组在各ABCD~2评分因素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BCD~2评分中高危、DWI阳性和PWI阳性为TIA后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BCD~2联合DWI和PWI评分对预测TIA后7 d和30 d内脑梗死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A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AIAS)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评分模型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诊断为AIAS患者共340例,随访1年依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58例)和非脑梗死组(282例); 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AIAS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占比显著高于非脑梗死组(χ2=4.810,5.041,5.970,P<0.05),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尿酸(Uric acid,UA)、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显著高于非脑梗死组(t=2.304,4.116,8.410,2.006,P<0.05),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显著低于非脑梗死组(t=2.116,P<0.05);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饮酒史、吸烟史、TG水平≥1.98 mmol/L、HDL-C水平<1.18 mmol/L均是AIAS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 ROC曲线分析显示,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37,95%置信区间为0.781~0.872,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47%和87.84%。结论 AIAS往往得不到足够重视,进而引发脑梗死,因此临床应早期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以降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ABCD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按照Rothwell对TIA的ABCD评分标准,测定103例TIA患者的评分和观察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评分≤3分的TIA患者有41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零;评分4分的TIA患者有27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18%;评分5分的TIA患者有22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40%;评分5分的TIA患者13例,脑梗死的发生率为85%。在年龄≥60岁、血压140/90mmHg、偏瘫伴口齿含糊、症状持续时间≥60min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而在单纯偏瘫和单纯口齿含糊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无明显增高。结论TIA患者不同的ABCD评分值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不同,分值越高,发生率越高;反之,分值越低,发生率越低;Rothwell的ABCD评分标准是临床上预测TIA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BCD~2评分法对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按照Johnston等[4-6]对TIA的ABCD~2评分标准,测定98例TIA患者的评分并危险分组,观察其2、7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各危险组之间卒中率的差异,分析ABCD~2评分中预测因子的作用。结果评分≤3分的TIA患者有40例,2、7d发生脑梗死的例数分别为0例(0%)、2例(5%);评分为4~5分的患者46例2、7d进展为脑梗死的例数分别为4例(8.7%)、11例(23%);评分≥6分的患者12例2、7d进展为脑梗死的例数分别为3例(25%)、4例(33.3%),不同ABCD~2评分值的TIA患者,其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2评分中的各预测因子Logistic回归分析症状持续时间≥10min及具有局灶体征可以进入回归方程,以此建立的回归方程有效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ABCD~2评分能够预测TIA患者2、7d内卒中发生率,是临床预测TIA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ABCD~2评分值不同的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不同,分值越高,发生率越高;ABCD~2评分中的卒中预测因子,最重要的是局灶体征及症状持续时间萁次为年龄、糖尿病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颅内血管狭窄和ABCD2评分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4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行MRI、MR血管成像(MRA)检查及ABCD2评分,并分析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MRA结果显示,47例(73.4%)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颅内血管狭窄或闭塞,其中正常或轻度狭窄组37例,中度狭窄组16例及重度狭窄组11例;根据ABCD2评分结果,低危组22例,中-高危组42例。发病7 d内14例(21.9%)发生脑梗死,中度狭窄组(12.5%)及重度狭窄组(7.81%)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及轻度血管狭窄组(1.6%)(均P<0.05)。中-高危组中重度血管狭窄率及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组(均P<0.05)。结论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程度及ABCD2评分对TIA的近期预后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