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光光度法测定裸花紫珠片中总黄酮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永强  谌乐刚 《海南医学》2005,16(6):152-152,18
目的通过对裸花紫珠片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为制定裸花紫珠片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95%乙醇回流提取,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裸花紫珠片中总黄酮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101.41%,RSD=0.62%.n=5。结论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稳定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17):1323-1327
目的:探讨裸花紫珠提取物外用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及外用膏制备方法研究。方法:50只KM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裸花紫珠高、中、低3个剂量组,耳部皮肤涂抹后,采用小鼠耳肿胀实验,考察裸花紫珠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采用体外抑菌实验,观察裸花紫珠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枯草杆菌、金色葡萄球菌5种指示菌的抑菌作用;取新西兰家兔30只,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5组,分别为供试品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阴性对照组(凡士林)以及阳性对照组(京万红软膏),每组6只,雌雄各半,灭菌刀片划伤家兔处理,外用给药,考察裸花紫珠外用对家兔伤口愈合作用;对基质进行正交试验筛选初步确定了裸花紫珠提取物外用膏的制备方法,同时对膏剂进行物理性状、离心分层试验、耐热耐寒试验检查,制备了适合此种给药方法的外用制剂。结果:体外抑菌实验,裸花紫珠高剂量组对金葡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16.8 cm;小鼠耳肿胀实验表明,中、高剂量组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度明显降低;受损家兔试验中受试物高、中、低剂量组、阳性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具有促进家兔伤口皮肤愈合的作用。7 d及14 d各组伤口愈合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正交筛选试验确定出了最佳制备工艺:即吐温-80为1.2 g,单硬脂酸甘油酯为4.7 g,甘油为0.9 g,液体石蜡为10.8 g,司班为1.4 g,固体石蜡为1.4 g,凡士林为0.9 g,乳化温度为65℃,乳化时间为25 min。结论:裸花紫珠提取物可作为外用制剂进行使用,本研究制备的外用制剂符合药典项下规定。  相似文献   

3.
王春桃 《海南医学》2003,14(12):120-120,131
“裸花紫珠片”和“灭滴消炎栓”均是由裸花紫珠提取制成的不同类型制剂。裸花紫珠药材系马鞭草科植物裸花紫珠CallicarpanudifloraHooketArn的干燥叶[1 ] ,所含成分比较复杂。研究表明“裸花紫珠片”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消肿镇痛 ,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 ,急性传染性肝炎 ,呼吸道和消化道出血等[2 ] ;“灭滴消炎栓”主要用于治疗阴道滴虫感染、慢性阴道炎、宫颈炎和念珠阴道炎等[3 ] 。鉴于对中药制剂中裸花紫珠的鉴别方法还少有报道 ,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两种不同制剂中的裸花紫珠进行鉴别研究。1 .实验样品和材料裸花紫…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裸花紫珠胶囊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 选取298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裸花紫珠胶囊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组(治疗组)143例和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组(对照组)155例,2组均给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裸花紫珠胶囊,4周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为81.3%,2组比较,P<0.05.结论 裸花紫珠胶囊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寻常痤疮,可显著减轻炎性丘疹、疼痛,抑制脓疱形成及色素沉着,防止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5.
杨政  文海泉 《中外医疗》2010,29(27):109-109
目的观察裸花紫珠片联合外用地塞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裸花紫珠片,同时外用地塞米松软膏;对照组单纯外用地塞米松软膏,疗程20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4%,对照组为53%,2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裸花紫珠片联合外用地塞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显著,可供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6.
HPLC法测定裸花紫珠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裸花紫珠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海南五指山地区野生裸花紫珠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裸花紫珠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乙腈-甲醇-3.5%乙酸胺水溶液(69∶10∶21)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15nm。结果: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63~6.53μg(r=0.9996)与1.20~7.20μg(r=0.9997),回收率分别为98.11%和101.64%。结论:本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适于裸花紫珠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纯中药制剂裸花紫珠片治疗肛肠病术后出血进行研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肛肠病术后病人在术后不同时期切口出血情况。结果:裸花紫珠片能明显改善肛门局部创面的出血症状。结论:裸花紫珠片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口服裸花紫珠片具有明显缩短出血时间,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并具有消炎、解毒、收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裸花紫珠叶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对裸花紫珠叶进行鉴别,并对裸花紫珠叶的水分、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进行测定。结果对裸花紫珠叶的性状特征、横切面和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建立了其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初步拟定了裸花紫珠叶检查项下的限量标准:水分不得超过15.0%,总灰分不得超过8.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2.0%。结论该实验为裸花紫珠叶的鉴定、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裸花紫珠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XⅢC有关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验证实验。结果裸花紫珠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细菌数、霉菌数测定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控制菌大肠埃希菌的检查按常规法进行检验。结论有必要对制药企业的中药制剂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裸花紫珠的解酒作用。方法将健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通过小鼠平衡失调实验,记录3 min内从转棒上掉落小鼠数;通过乙醇致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实验,计算小鼠耐受时间和维持时间;通过乙醇致小鼠急性中毒作用试验,计算小鼠死亡率;通过制备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ALT、AST指标含量。结果裸花紫珠可明显对抗酒精造成的平衡失调现象,能缩短醉酒引起的睡眠时间;能明显降低乙醇急性中毒小鼠死亡率;能显著降低血清中ALT、AST的含量,表明其对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裸花紫珠具有明显的解酒作用。  相似文献   

11.
Callicarpa Linn. (beautyberry) is one of the major genera in Verbenaceous, about 20 of which are medicinal plants. Beautyberry, called Zizhu in China, is a generic name of those species and largely used as hemostatic medicine.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0 has admitted three new crude drugs from the genus of Callicarpa Linn. including Callicarpae Macrophyllae Folium, Callicarpae Caulis et Folium, and Callicarpae Formosanae Folium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the 1977 version of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se new crude drugs, we systematically described their bibliography, admission reasons, botanical identification, 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y. Several other species, out of national regulations but intensively studied and widely used, are also covered in this review.  相似文献   

12.
本文观察紫球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146例,并与大黄粉组、泻心液组,去甲肾组对照。结果:紫珠素组显效120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93.8%,无效9例,与大黄粉组(共39例,其中显效33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92.3%)、泻心液组(共18例,其中显效1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98.9%)比较,三组的总有效率相似(P>0.1),去甲肾组与上三组比较则疗效稍差(P<0.01)。同时,由于紫珠素易得价廉,加工工艺简单,且服后副作用少,易为病人所接受。故认为可以推荐紫珠素为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裸花紫珠片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作用。方法入选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和治疗组2,每组各90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治疗组1给予裸花紫珠片联合红蓝光治疗,治疗组2给予红蓝光照射治疗,对患者进行评分及疗效评价。同时,治疗前后对以上两治疗组和对照组测定经皮肤水分丢失(TEWL)、皮肤油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1皮疹评分为(4.58±2.13)分,治疗有效率为84.44%,治疗组2的评分为(8.72±3.41)分,有效率为40.00%,两组治疗后皮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且治疗组1的有效率明显优于治疗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1的TEWL、皮肤油脂分别为(21.44±4.48)g/(m2.h)、(188.56±52.86)μg/cm2,治疗组2的TEWL、皮肤油脂分别为(20.89±5.68)g/(m2.h)、(192.25±51.45)μg/cm2,两组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1的TEWL、皮肤油脂分别为(11.12±5.33)g/(m2.h)、(112.45±55.45)g/cm2,分别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裸花紫珠片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寻常型痤疮安全有效,治疗后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研究不同产地大青叶中药饮片与配方颗粒的质量和价格,为临床医生及患者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HPLC测定大青叶中药饮片与配方颗粒中水溶性有效成分尿苷、鸟苷的含量;并进行不同产地大青叶中药饮片水溶性浸出物比较以及与大青叶配方颗粒价格的比较.结果 5种不同产地大青叶中药饮片的尿苷、鸟苷含量及水溶性浸出物均存在差异,大青叶饮片以安徽、河北产地为最高;4种大青叶配方颗粒水溶性成分尿苷、鸟苷含量无显著差异,且与安徽、河北两地大青叶中药饮片中尿苷、鸟苷含量基本一致;相同剂量的配方颗粒的价格为传统中药饮片价格的1.5~2.5倍.结论 大青叶传统饮片质量以安徽、河北的为佳,与大青叶配方颗粒质量基本一致而价格较低.临床中可以综合考虑患者用药方便及经济承受能力,酌情选用大青叶传统中药饮片或配方颗粒.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头孢唑啉钠眼膏剂,用于治疗儿童眼部细菌感染。方法用HPLC法测定头孢唑啉钠眼膏剂的含量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制剂稳定,平均回收率95.6%,临床总有效率达96.5%。结论头孢唑啉钠眼膏剂制备简单,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新鞣酸软膏的制备工艺和简便准确的测量鞣酸软膏中鞣酸含量的方法,更好的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利用溶媒转溶法并加入抗氧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6nm波长处对鞣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鞣酸在0.005~0.050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43%,RSD为1.08%(n=5)。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稳定、可行,且质量控制方法简单、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舒肤软膏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舒肤软膏中的苦参、百部、金银花、青蒿油、薄荷脑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层析色谱中均能检出苦参、百部、金银花、青蒿油、薄荷脑.结论:方法简便、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蓝菊抗病毒口服液质量标准中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硅胶G板对板蓝根、大青叶、重楼,聚酰胺薄膜板对野菊花进行薄层鉴别。结果:本方法对蓝菊抗病毒口服液中的板蓝根、大青叶、野菊花、重楼的薄层色谱特征明显,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重现性,可用于蓝菊抗病毒口服液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抑郁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血管性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组(联用组)47例和单用帕罗西汀治疗组(单用组)43例,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临床疗效,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BDNF浓度,和90例正常对照人群BDNF浓度作组间比较。结果①两组治疗8周以后HAMD评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8周以后联用组有效率高于单用组,两组有效率及HAMD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联用组与单用组治疗前血清BDNF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治疗8周以后联用组和单用组血清BDNF浓度均高于治疗前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治疗8周后联用组与单用组、正常对照组3组血清BDNF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银杏叶片治疗血管性抑郁比单用帕罗西汀治疗更为有效,二者均能显著提高血清BDNF水平,血清BDNF水平的提高可能是抗抑郁药物起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外用新中成药—双柏散软膏剂中总蒽醌的含量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醋酸镁甲醇液比色法测定总蒽醌的含量,并将两年前制备的软膏和现在制备的软膏进行对比,置于波长512nm处测定,结果显示两者中的总蒽醌含量近相似,制剂的稳定性良好,同时此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为制订软膏剂的质控标准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