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夜班对ICU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探索促进ICU夜班护士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我院ICU夜班护士40名作为观察组,正常作息ICU护士22名作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状况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躯体化、强迫、抑郁、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偏执因子等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班对ICU护士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已由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向了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这样就给护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加重了护理工作强度和整体压力,特别对于夜班护士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ICU夜班护士睡眠质量状况,实施睡眠干预措施,改善ICU夜班护士睡眠质量。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20名ICU夜班护士进行实施睡眠干预措施前后的调查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20名ICU夜班护士PSQI平均得分显著高于正常人,且有55%的护士存在睡眠障碍;在干预后,ICU夜班护士的睡眠质量得分低于干预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夜班护士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可通过营造良好睡眠环境、合理安排夜班班次以及食物及药物等多种干预措施,来减轻或降低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护理工作中的慎独意识是指护理人员在无外界监督时遵守护理工作的规定,坚持服务患者的原则。晚间护理工作任务繁重,使得正常的生物节律被打破,加重护士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负担,给护士带来多方面的压力,如家庭生活,身体健康,心理压力等方面。可以通过减轻夜班护士心理和生理负担来提高护士慎独意识。如规定并延长夜班护士的休息时间,合理安排夜班,定期与夜班护士进行沟通,提高护士心理素质,提高夜班护士工作积极性,进行医德教育,进行优秀模范评定,提高护士专业技术水平,增加护士的信心等措施来增强夜班护士慎独意识,提高夜班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应激反应已成为夜班护士的一种职业性危害。通过分析应激来源,寻求预防和减轻压力的方法,从而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其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夜班护士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方面,如工作性质、工作时间等;个人方面,如个人情感、角色冲突、睡眠质量、身体亚健康状态等。医院各级管理人员及护士应高度重视,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急诊夜班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并进行分析,提出应对压力的对策,减轻护士心理压力。方法对本院2004—2012年60名急诊夜班护士发放问卷调查,对她们所面临的各种职业压力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结论急诊科护士在长期倒夜班工作下,存在很大的压力,采取有效的对策,不仅有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充分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精神科夜班护士患高血压病的几率,分析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以从事精神科夜班护理工作的护士113人为调查组,另以随机抽取的医院内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员113人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做了一次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以及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评。结果从事精神科夜班护理工作的护士焦虑程度更高,患高血压病的几率亦更高。结论精神科夜班护士压力较大,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精神科夜班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从而积极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夜班护士各种治疗及操作过程,都是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夜班护士因各种原因导致各种差错的发生,增加发生医疗事故的危险。为了减少医疗纠纷,维护护士和医院的合法权益,也为了维护广大患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员,使医院护理管理步入一个良性循环,加强护士的慎独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护士实行固定夜班制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如何稳定临床一线护理队伍一直是困扰各医院护理部的一个棘手问题。由于护理工作劳动强度大,特别是要频繁轮值夜班,不少护士到了一定年龄或是由于身体等方面的原因,不再安心于临床一线工作而提出调换至无须上夜班的岗位甚至要求调离护理岗位的申请,从而使护理骨干不断从临床一线流失,影响了护理队伍的稳定和护理质量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我院从1997年10月起,结合美国护理管理经 相似文献
13.
夜班护理是整个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夜班往往只有一名护士值班,却要负责全病房病员的治疗、护理、抢救等工作,还要为下一班次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所以任务是繁重的。 相似文献
14.
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了解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护士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山西省太原市不同医院护士600名,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职业应激水平和应对方式调查;采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士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中的焦虑、强迫、躯体化、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常模水平(P<0.01);护士SCL-90问卷总均分与工作环境满意度得分及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应对方式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与解决问题应对方式得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护士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常模水平,积极的应对方式和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状态,分析倒班对二者的影响.方法 抽取某三甲医院106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其中倒班护士为63名,非倒班护士为43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倒班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68.2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夜班护理工作对神经外科ICU年轻护士注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神经外科ICU工作超过1年的年轻护士36名.分为夜班后检测组和夜班后充分休息检测组,同时选取年龄、受教育程度相仿的18名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有关注意功能的神经心理学测评,了解夜班工作对神经外科ICU年轻护士注意功能的影响。利用听觉oddball范式对被试者进行刺激,采集脑电信号后进行P300分析.比较三组被试对新异(呼吸机报警声)和靶刺激所形成的P3a、P3b的差异。结果:夜班工作后.神经外科ICU年轻护士出现明显的注意功能下降.事件相关电位P300中P3a的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而P3b的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经充分休息后,上述注意功能下降得到明显恢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班工作会引起神经外科ICU年轻护士注意功能下降。与P300的变化具有一定相关性.而夜班工作后护士经过充分休息注意功能会恢复。 相似文献
17.
18.
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症集中、病种多、抢救任务重的科室之一。因此如何保护急诊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消除影响她们健康的不利因素也同样是医院护理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以探讨职业危害因素对急诊科护士的健康影响 ,并提出相应对策 ,与同行共同商榷。对象与方法1 对象 对浙江省 4所三级甲等、 3所二级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和内科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分两组 :急诊科护士组(以下简称急诊组 )和普通内科护士组 (以下简称普内组 )。各组随机发放调查问卷 10 0份 ,其中急诊组回收有效问卷96份 ,回收率为 96… 相似文献
19.
包卫华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1996,3(3):35-36
笔者从生理、心理、环境、管理、技术五个方面分析影响夜班工作质量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目的在于使各级护理人员明确夜班质量不容忽视,只有加强夜班管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注重业务建设,充分调动夜班工作积极性,才能不断提高夜班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