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复杂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复杂型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及提高疗效的方法。方法对16例16侧复杂型髋臼骨折,经髋臼正位片、髋臼闭孔斜位片、髂骨斜位片及CT三维重建明确分型后,分别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10例,髂腹股沟入路2例,王钢改良的髂股入路3例,前后联合入路1例,分别进行复位,应用重建钢板进行固定。对术后骨折复位质量和X线表现按Matta标准评估,髋关节功能按D′Aubigne和Postel 6分法标准评估。结果随访3~36个月,优良率87.5%。术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2例,异位骨化2例,所有患者均骨愈合。结论术前正确的骨折分型、手术入路的合理选择、术中良好的复位、简单有效的固定、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手术时机的合理选择是提高髋臼骨折疗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陶  王军  康斌  刘都 《实用骨科杂志》2010,16(7):532-534
目的研究经髂腹股沟入路和Kocher-Langenbeck(K-L)联合切口手术内固定治疗移位的累及髋臼双柱的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通过前后联合切口手术内固定治疗的38例移位的累及髋臼双柱的复杂髋臼骨折患者。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骨折复位质量、X线表现按Matta标准评估,远期髋关节功能和异位骨化率按D′Aubigne和Brooker标准评估。结果解剖复位29例,满意复位6例,不满意复位3例。髋关节功能优3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4.7%。髂腹股沟入路无一例异位骨化;K-L入路~度异位骨化4例,度异位骨化1例,无一例感染。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移位的累及髋臼双柱的复杂髋臼骨折术中能更好的显露,便于骨折复位,固定稳定,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累及负重区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6例累及负重区髋臼骨折患者,明确分型后分别采用K-L入路10例、髂腹股沟入路1例、前后联合入路5例,应用重建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 16例均获随访,时间6~48个月,骨折3~5个月均骨性愈合。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按Matta标准评估:解剖复位9例,满意复位6例,不满意复位1例。髋关节功能按D’Aubigne-Postel标准评估:优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术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3例,异位骨化1例。结论术前正确掌握负重区情况及骨折分型、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及入路、术中良好的关节面重建及复位、采用简单有效的固定、积极预防并发症是提高该型骨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经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治疗复合髋臼骨折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目的评价经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治疗某些复合类型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4年6月~2003年10月,通过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46例复合类型髋臼骨折,对患者的功能结果和并发症进行随访。结果有完整随访结果者40例,平均随访40.4个月,40例骨折全部愈合,未发生感染。异位骨化发生率为2.5%(1例)。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2.5%。结论髋臼骨折中,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大部分双柱骨折及有些T形骨折可以通过单一髂腹股沟入路完成骨折的复位及内固定,手术中能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术后功能良好。经单一入路完成手术减少了手术创伤,可以及早进行功能锻炼,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L入路配合移动窗技术治疗复杂型髋臼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本院18例复杂型髋臼骨折患者采用髂腹股沟入路联合K-L入路配合移动窗技术行重建钢板手术内固定治疗。应用Matta法评定骨折复位情况,D’Aubigine法评定髋关节功能,Brooker法评价异位骨化的发生,同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解剖复位12例,满意复位6例,无不满意复位;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4.4%;并发异位骨化1例(1级);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1例,股骨头坏死1例。结论〓采用前后联合入路配合“移动窗”技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可尽可能全面暴露术野,提高复位固定的效果,促进患者髋关节的稳定性提升和髋关节功能的改善,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张存华 《实用骨科杂志》2009,15(11):856-85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的最佳时机、入路选择、复位方法与技巧,以提高髋臼骨折的诊疗水平。方法对38例移位髋臼骨折术前大部分行CT图像三维重建,确定骨折类型并制定手术方案,选择最佳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用骨盆重建钢板或螺丝钉固定。结果36例获得6个月~3年,平均14个月的随访。按M atta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28例,良4例,可4例,优良率88.9%。并发症主要有坐骨神经损伤、髋关节黏连和异位骨化。结论CT图像三维重建对判断髋臼骨折的部位、移位方向和损伤程度有重要意义,对手术入路选择和手术复位固定有指导作用。对移位髋臼骨折的治疗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只要骨折移位大于3 mm都应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前正确判断骨折类型,选择最佳入路,术中准确复位和妥善固定是提高髋臼骨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髋臼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有移位髋臼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1例有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经验,21例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平均21.1分,根据骨折类型选用髂腹股沟入路8例,Kocher-Langenbeck入路8例,前后联合入路3例,延长的髂腹股沟入路和三射入路各1例。复位后应用骨盆重建钢板及拉力螺钉内固定。结果21例经12~56个月平均36个月随访,发生感染2例,创伤性关节炎6例,异位骨化5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例。复位按Matta方法评估,解剖复位6例,满意复位12例,不满意复位3例。按Matta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疗效,优7例,良10例,一般3例,差1例,优良率80.9%。结论对有移位的髋臼骨折,应根据骨折类型采取不同手术入路,掌握手术时机、术的经验、术中良好的复位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Wang G  Pei G  Gu L  Zhu L  Guo G  Xia T  Lin A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9):657-661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与技巧,以提高髋臼骨折的诊疗水平。方法:对41例移位髋臼骨折行术前CT平扫或三维重建确定骨折类型和制定手术方案,选择最佳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以骨盆重建钢板和螺丝钉固定。结果:39例获得1-4年,平均1.5的的随访,按Metta的疗效标准评定。临床标准:30例新鲜骨折,优16例(53.3%),良11例(36.7%),可3例(10%),优良率90%。9例陈旧性骨折,优2例,良3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55.6%。并发症主要有坐骨神经损伤、股骨头坏死和异位骨化。结论:伤后手术时机、髋臼损伤程度和手术复位质量是影响术后髋臼功能的重要因素,尽量争取早期手术,术前正确判断骨折类型、选择最佳入路,术中准确复位和妥善固定是 提高髋臼骨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经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减少手术治疗移位髋臼骨折的高异位骨化率,改善髋关节功能,作者以骨盆内髂腹股沟入路有选择地替代骨盆外入路,手术治疗双柱骨折3例、T形骨折2例、横形骨折4例、前柱骨折2例、前柱合并后半横形骨折1例。结果显示:解剖复位10例,满意复位2例。经1~5年随访,关节功能8例优(67%),4例良(33%);X线片表现8例优(67%),3例良(25%),1例尚可(8%),单纯髂腹股沟入路者无1例异位骨化。作者认为,骨盆内入路具有术后功能恢复快、异位骨化率低等优点,可用于手术治疗某些累及双柱的髋臼骨折,并可获得理想暴露、复位和固定。  相似文献   

10.
复杂类型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复杂类型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并分析其疗效影响因素. 方法 2000年6月-2006年8月,收治复杂类型髋臼骨折54例.男44例,女lO例;年龄20~75岁,平均39.1岁.车祸伤40例,高处坠落伤8例,重物压砸伤6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后柱伴后壁骨折5例,横形伴后壁骨折25例,T型骨折2例,双柱骨折2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5~72 d.术中采用Kocker-Lagenbach入路23例,髂腹股沟入路3例,前后联合入路28例.均采用AO重建钢板和螺钉内固定. 结果 5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2~74个月,平均31.3个月.23例解剖复位,19例满意复位,10例复位差,复位优良率80.77%.术中髂外静脉撕裂1例,行静脉修补后痊愈;坐骨神经损伤2例,术后口服甲钴胺,1例完全恢复,另1例随访18个月部分恢复.末次随访时,重度异位骨化6例,1例行异位骨切除术,余保守治疗后功能恢复;创伤性骨关节炎9例,1例行全髋关节置换,余保守治疗骨关节炎无进一步恶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例,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1例股骨头未塌陷末作特殊处理,2例放弃全髋关节置换.改良Merled'Aubignd.Postel功能评分优良率75.00%.患者SF-36生命质量综合评分较一般人群低,但一般健康状况、生命力、情感角色和心理健康4个维度与一般人群相当.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髋关节脱位复位时间、骨折复位质量以及创伤性骨关节炎是影响术后功能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性复杂类型髋臼骨折疗效满意.髋关节脱位后复位时间、骨折复位质量及创伤性骨关节炎是影响术后功能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髋臼顶压缩骨折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8-06—2013-06诊治的14例髋臼顶压缩骨折,经髂腹股沟入路(10例)或髂腹股沟联合Kocher-Langenbeck入路(4例)行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术。结果 14例获得平均36(6-60)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按Matta复位标准评估:优6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78.6%。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按改良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评估:优5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71.4%。术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3例,异位骨化1例。结论正确认识髋臼顶压缩骨折治疗的复杂性,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掌握熟练的手术技巧,均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分别采用K-L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前后联合入路行切开复位骨盆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48例髋臼骨折患者。结果术后按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28例,满意复位14例,不满意复位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58个月。按改良的Merle d'Aubigné和Postel评分标准:优28例,良9例,可7例,差4例。简单骨折和复合骨折临床优良率分别为94.4%和66.7%,解剖复位和非解剖复位的临床优良率分别为96.4%和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髋臼骨折可获得满意的疗效,骨折的复位质量、骨折类型与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加石膏外牵引疗法与手术治疗无神经血管合并症的儿童闭合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对151例儿童无神经血管损伤合并症的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骨折均为GantlandⅢ型,其中男87例,女64例;年龄1~12岁,平均5.3岁。采用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76例(保守组),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75例(手术组)。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锻炼时间、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151例患儿均获随访,平均18.3个月(6~36个月)。保守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及功能锻炼时间明显短于手术组(P〈0.001)。两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丢失量及提携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Flynn等评定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保守组优31例,良35例,可7例,差3例;手术组优27例,良30例,可17例,差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石膏托固定加石膏外牵引治疗无神经血管损伤合并症的儿童闭合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与手术治疗相当,骨折愈合时间短,便于早期锻炼肘关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4.
背景:C型pilon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造成,治疗困难。正确地选择手术入路至关重要。目的:比较前内侧与前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C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C型pilon骨折43例的病例资料。男28例,女15例;年龄18-64岁,平均35.3岁。采用前内侧入路26例,前外侧入路17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机、骨折愈合时间、Burwell-Charnley复位学放射学评价、Tornetta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时机、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即刻Burwell-Charnley复位解剖学评分、术后12个月Tornetta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ilon骨折前外侧及前内侧入路手术在手术时机、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效果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并无差别。C型pilon骨折应依据骨折块的大小、位置及骨折断端的走向、移位和皮肤软组织条件选择手术径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双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11月,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19~67岁,平均41.6岁。左侧10肢,右侧13肢,1例为双侧,均为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9例,交通伤11例,其他2例。按照Schatzker分型标准:Ⅴ型13肢,Ⅵ型10肢。受伤至手术时间5-14d,平均9.4d,均采用双切口入路,双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22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6~9个月,平均7.4个月。其中1肢因关节面粉碎严重未达到解剖复位;1肢因干骺端粉碎严重未恢复下肢正常力线,出现膝内翻;2肢出现伤口表皮坏死,无骨外露,经换药处理后愈合。膝关节功能按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优10肢,良8肢,可2肢,差3肢。结论:双切口入路降低了软组织的并发症,有利于关节面复位:双钢板固定可靠,可早期行功能锻炼,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入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经皮闭合穿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lO年7月至2013年7月儿童GartlandIII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5-11岁,平均(7.8+2.7)岁;采用传统“正骨十四法”手法整复经皮闭合穿克氏针固定。对照组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4~12岁,平均(7.2±3.0)岁;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观察和分析两组在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术后6个月Flynm临床功能评定结果。结果:对照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5.01±0.43)周,长于治疗组(4.29±0.29)周(t=7.49,P=0.00)。术后6个月治疗组患者肘关节活动范围(146.02+2.28)°,明显大于对照组(140.76±4.42)°(t=-5.67,P=0.00)。术后6个月Flynn临床功能评定结果,对照组优7例,良16例,可4例,差1例;治疗组优21例,良9例,可2例(U=3.09,P=0.002)。结论:手法整复闭合穿针法治疗儿童GartlandIll型肱骨髁上骨折能明显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髋臼后壁(柱)骨折伴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髋关节脱位伴髋臼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例髋臼脱位行闭合复位,1例行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所有合并的髋臼骨折均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完整随访19例,失访2例,随访时间29~86个月。按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分:优13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4.2%。结论髋关节脱位伴髋臼骨折应尽早诊断,应尽快行髋关节复位,骨折应尽早开放复位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避免过早负重。  相似文献   

18.
背景:随着对踝关节损伤的进一步认识,后踝骨折逐渐被临床医师所重视,越来越多的后踝骨折采用手术治疗。目的:评价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手术指征、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2年5月采用后外侧入路支撑接骨板或(和)空心拉力螺钉治疗并获完整随访的37例后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3例,女14例;年龄21~68岁,平均(43±1.3)岁。根据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Ⅲ度14例,Ⅳ度10例;旋前外旋Ⅳ度13例。全部患者均由同一组骨科医师进行择期手术,采用后外侧入路行后踝及外踝骨折内固定,有内踝骨折者联合内侧入路行内踝内固定。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稳定情况和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65~120 min,平均(85±3)min;住院时间为5~14 d,平均(9.3±0.8)d。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时间为13~36个月,平均(24.7±1.1)个月,无一例发生畸形愈合、骨折再移位及内固定失败。骨折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2.9±0.4)个月。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优20例,良13例,中4例,优良率为89%。结论: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可获得解剖复位和坚强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利于患者获得良好的功能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同侧髋臼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行一期全髋关节置换(THA)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3年7月至2006年3月,对5例同侧髋臼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行一期THA,均采用生物型人工髋关节,强调髋臼重建结构的稳定性,随访21~54个月(平均34.4个月);手术距受伤时间5~42d(平均18.6d)。3例2周内手术者,尽可能解剖复位内固定,2例超过4周手术者,在骨折畸形愈合的基础上,不剥离骨痂,给予结构性植骨并重塑髋臼。结果按HHS评分为87.6分,其中优2例,良2例,可1例,随访期间未发生感染、松动和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结论对同侧髋臼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行一期THA,能取得较好疗效,避免切开复位内固定引起的治疗周期长,高并发症,疗效差,甚至短期再次行THA等缺点;重视髋臼结构的稳定性和有翻修经验的医师参与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自2003年12月~2008年3月,对34例老年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DCS内固定治疗,男16例,女18例,年龄75~96岁,平均81.2岁。合并内科疾病33例,占97.1%,合并两种以上疾病患者21例,占61.8%。手术前请内科会诊协助诊治内科疾患,约5-10天后手术,术后常规进行个体化康复和骨质疏松的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9~36个月,平均17个月,未发生心腑肝肺并发症,均骨性愈合,无钢板松动、断裂、骨不连等并发症。2例出现轻度髋内翻,根据HSS髋犬节评分法评定功能,优14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88.2%。结论:积极处理内科疾病、个体化康复训练、积极治疗骨质疏松以及牢固的固定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下骨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