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骨关节分离,是踝关节损伤中较常见且往往处理较困难的一种严重损伤。我院自2001年~2014年收治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且得到随访52例,采用栓内固定,腓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及张力内固定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2例中男性43例,女性9例,年龄16~65岁之间,平均年龄34.2岁。左踝32例,右踝20例。损伤原因:踝部扭伤10例,摔伤13例,车祸伤15例,坠落伤6例,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拉力螺钉配合接骨板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27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患者采取通过接骨板螺孔应用拉力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治疗.结果 随访10~36(16.19±5.15)个月,27例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4.96±13.35)d.临床疗效按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评定,优22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2.6%(25/27).结论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关节分离采用拉力螺钉配合接骨板治疗可恢复并稳定踝穴和距骨的解剖关系,使踝关节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经济实用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下辅助治疗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分离的优点及体会。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间,笔者收集了9例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分离病例,下胫腓分离按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4例,旋前-外旋型4例,旋前-外展型1例;其中同时合并关节韧带损伤6例,距骨骨折4例,内踝、外踝或后踝骨折7例。分别作踝关节镜下关节内清理、骨折内固定术,其中6例行下胫腓联合固定。结果术后9例全部随访,时间为8~28个月,平均15.6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均示骨折愈合良好,6例下胫腓联合固定良好,于术后8~12周取出下胫腓联合内固定螺钉;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评分:优5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达88.9%;无一例感染、断钉、踝关节不稳定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踝关节镜下辅助治疗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分离可直视下探查,明确诊断下胫腓联合固定与否;其手术损伤小,有利于踝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使患者术后功能得到较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损伤的有关治疗。方法通过研究2002年——2009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损伤患者28例。结果根据28例患者的主观感觉、功能检查、随访的X线片评定疗效。本组优20例,良5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89.3%。结论术前全面评估,术中力争解剖复位,有效的内固定是提高踝关节损伤疗效,恢复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治疗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6例。结果本组86例患者治疗效果,依据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症状和随访的X线片,主观感觉、功能检查,评定疗效。本组优62例,良13例,可5例,差6例,优良率为87.2%,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断钉等情况。结论术前认真检查、准确诊断,精确的解剖复位和有效内固定是提高踝关节损伤下胫腓联合分离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118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行短肌腱移位术,实验组行骨膜瓣移位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6.4%,高于对照组的61.0%;实验组巴氏评分为(80.1±7.2)分,高于对照组的(55.1±5.0)分;实验组在手术时间和愈合时间上少于对照组。上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膜瓣移位术能有效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踝关节损伤,减少手术与愈合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6,(5):641-642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应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来我院骨科就诊的7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两组。39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于术中进行内外踝固定、下胫腓联合固定治疗;3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非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优良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二次手术发生率为5.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的治疗,在固定内外踝的同时应用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有利于提高骨折愈合的优良率,降低二次手术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踝关节损伤中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手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取仰卧中立位,踝关节骨折可按外、内、后顺序分别固定.外踝切口应当避开腓浅神经而与其平行以暴露外踝与下胫腓关节前部位.多数以钢板或张力带固定,而其内踝则以松质骨螺钉固定,可吸收螺钉抗应力不强多不易采用.若后踝骨折需处理则可将标准内踝切口延长,向后以长螺钉固定.以恢复踝穴原有宽度,下胫腓前韧带常规探查,视具体情况对韧带行缝合或固定.结论:明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案是取得踝关节损伤中下胫腓联合分离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对改善患者的病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袁合富  司玉新 《现代养生》2022,(24):2122-2124
目的 观察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损伤中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8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2例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非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内外踝固定及螺钉下胫腓联合固定手术治疗。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踝关节功能、下胫腓疼痛程度、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的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下胫腓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外踝固定及螺钉下胫腓联合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损伤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胫腓关节分离并腓骨下段骨折治疗的新方法。方法对13例腓骨下段病例运用U型钢丝钢板治疗进行临床观察随访半年。结果所有病例无钢丝断裂松动,踝关节行走时,无疼痛肿胀,屈伸功能正常。结论U型钢丝钢板治疗下胫腓关节分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该院行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的3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后一年内进行随访调查,统计患者踝关节的外观,功能,X线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申诉情况,根据美国关节学会制定的评分标准评分,依据评分情况划分等级(优秀,良好,合格,失败),计算有效率(优秀,良好均可视为有效).以此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术后治疗评分范围为80~98分,平均分为(93.45±8.21)分,其中优秀24例,良好4例,合格3例,无失败者,有效率为93.3%.3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现象,经治疗后痊愈.结论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成人和青少年踝关节骨折发生率均较过去有明显上升。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手术治疗21例合并外侧结构损伤的踝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经随访治疗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陈旧性下胫腓关节分离的诊断治疗方法及手术策略。方法 6例陈旧性单纯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中4例通过摄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确诊,2例在行踝关节外翻应力位X线片检查并与对侧比较后确诊。所有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全螺纹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并对断裂的下胫腓韧带、骨间韧带进行修复或重建。结果随访3~18个月,优5例,良1例。结论对于陈旧性下胫腓联合分离,准确的诊断和正确的外科治疗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关节镜在严重踝关节骨折脱位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4例踝关节骨折脱位的关节镜手术经验进行总结.手法复位后所有病例按Dan-Weber分型:B型5例,C型9例.关节镜下清理关节内软骨及韧带损伤,辅助关节内骨折复位,解剖钢板固定外踝,以螺钉或空心螺钉固定内踝和后踝,对残存下胫腓联合不稳者予1~2枚3.5mm皮质骨螺钉同定.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8~36个月随访,按Kofoed功能评分,优10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2.9%(13/14),患者均恢复术前活动状态.结论 关节镜可辅助诊断、清理关节内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海丽 《工企医刊》2013,26(1):42-44
目的 对踝骨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分离患者的护理进行研究,证实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患者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对我院63例踝骨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分离患者进行分析,出院后进行随访.结果 采用护理方法的患者康复优良率达93.65%.结论 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催进患者踝骨骨折合并下胫腓分离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扩髓交锁髓内钉及钢板治疗胫腓下段骨折治疗效果。方法对67例胫腓下段骨折病人行扩髓交锁髓内钉及钢板治疗,闭合性骨折46例,开放性骨折21例。结果随访6~18个月,采用Johner-Wruh评定标准,优49例、良15例、一般3例,平均愈合13.6周,腓骨延迟愈合3例,胫骨延迟愈合9例,无深部感染。结论扩髓交锁髓内钉(国产带瞄准装置G-K钉)固定胫骨、1/3半管形钢板固定腓骨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疾病特点,评价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优势。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1月本院骨科诊治的踝关节骨折疾病患者90例。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以1:1比例法分为采取传统石膏外固定术治疗的对照组(n=45)、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观察组(n=45)。比较踝关节骨折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情况,包括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以及踝关节功能评分、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组间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负重时间(82.50±8.50)d明显早于对照组的(91.50±12.50)d,P<0.05;组间临床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治疗后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观察组疼痛评分(15.50±3.60)、行走能力评分(7.80±3.50)、跑步能力评分(7.30±2.05)、踝关节稳定性评分(8.80±2.20)、工作能力评分(12.70±2.3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石膏外固定术治疗比较,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内固...  相似文献   

18.
董华 《中国医师杂志》2003,5(7):930-931
传统骨折内固定材料均为金属,骨折愈合后须再次手术取出,不仅增加了病人精神上和经济上的负担,且对关节活动产生不利影响。我院自1998年7月-2001年7月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112例,对其中资料比较完整、随访8个月以上的36例进行疗效分析,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关节面和距骨上部关节面(距骨滑车)构成,其周围由3组主要韧带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踝关节骨折脱位,特别是三踝骨折,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常常遗留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和创伤性关节炎。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07年11月共收治三踝骨折19例,均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顾晓娟 《医疗装备》2023,(17):75-78
目的 探讨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开放性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40例开放性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试验组采用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恢复优良率、肿胀消除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踝关节活动度(包括跖屈、背伸、外翻、内翻角度)、踝关节功能[采用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估],术后3个月的距骨倾斜角、患侧内踝间隙及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内固定断裂、神经损伤)发生率。结果 术后1周,两组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肿胀消除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两组踝关节活动度、AOFAS评分、N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踝关节跖屈、背伸角度及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外翻、内翻角度及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