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脏性猝死是上世纪和本世纪人类与医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心律失常性猝死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引起者占83%,心室颤动(室颤)是这些人最终的致死原因,及时有效的电除颤是挽回患者生命最重要的抢救措施。资料表明,致命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室颤发生后20~30S内迅速除颤,几乎100%能获成功而使病人得以幸存。除颤在1~2min内实施时,生存率80%~90%,而大于10min的电除颤治疗使患者最终的生存率低于10%。因此,致命性室速或室颤从患者倒地到有效的电除颤,每延迟1min,患者生存率将降低7%~10%,“时间就是生命”得到最直接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经静脉体内心房除颤治疗慢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经静脉体内心房除颤治疗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技术方法、功效、安全性及可行性,确定慢性房颤患者体内心房除颤的阈值。方法经静脉穿刺分别将除颤导管植入右房冠状静脉窦,由体外心房除颤器自右至左方向发放与R被同步的双相低能量电流转复慢性房颤患者76例,记录并确定成功除颤的最小能量及电压作为心房除颤阀值(ADFT)。结果93.4%慢性房颤患者可急性成功转复窦性心律,其体内心房除颤阈值为4.29±1.89J,326.1±62.4V。结论 经静脉体内心房除颤是慢性房颤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有助于体内心房除颤器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3.
自动体外除颤器临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临床应用中对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的诊断能力、治疗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方法应用Power Heart全自动体外除颤器对入选的21例室速、室颤患者进行监测。结果全组发生需电击的心律失常108次,实施自动电除颤99次,发放的电除颤转复成功率96.97%(96次),无效率3.03%(3次,含1次心房扑动误治疗),误治疗率2.02%(2次)。AED电除颤成功治疗后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率17.71%(17次)。4例患者AED治疗后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和室速、室颤发作频度增加,发作间期缩短的现象。结论AED能够有效地自动诊断和治疗室速、室颤,但临床应用仍有较多问题需注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院前急救中预防性应用胺碘酮对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除颤使用率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原则,将院前急救过程中诊断ST段抬高型AMI的患者94例,分为预防性应用胺碘酮实施组和常规治疗组,统计恶性心律失常、除颤、死亡、不良反应例数。结果:实施组43例,对照组51例。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21%和90%(P〈0.01);除颤使用率分别为9.3%和23.5%(P〈0.01);死亡率分别为2.3%和5.9%(P〈0.05);实施组不良反应9例。结论:在AMI院前急救中,预防性应用胺碘酮可显著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除颤的使用率,增加抢救成功率,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心搏骤停(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中止。CA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的突然中断,10s左右患者即可出现意识丧失,经及时救治可获存活,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罕见自发逆转者。CA属急危重症,若抢救及时、措施得力,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心搏骤停患者大约有80%~90%第一个捕获的心电图是室颤,因而尽早实施电除颤是治疗室颤的有效手段,目前尚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与之相比,除颤越早,成功率越高。我院对34例心脏骤停患者采用电除颤抢救,观察电除颤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效果,并与非应用电除颤做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目前仍是临床上尚未解决的难题。对于房颤的治疗,主要采用药物、植入装置和射频消融等治疗措施来恢复或维持患者的心律及控制患者的心率。房颤的植入治疗装置包括埋藏式心房除颤复律器和永久起搏器。1心房除颤复律器在房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近十余年来,心脏除颤复律器的临床疗效,已得到多个临床研究的证实。心房除颤复律器能按程序设计自动地或由医师(或患者)手动控制来成功地终止心房颤动,减少患者的房颤负荷。但是由于电击复律给患者造成的精神上的恐惧、躯体上的疼痛,以及医师对于在缺乏备用心室电复律支持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除颤成功的早期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58例AMI早期(2 h 内)室颤患者采用非同步电击除颤法复律成功后,随机应用尿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观察其再通率,并发症,2周内死亡率,并于2周后进行心功能评估。结果:血管再通率81%,无严重并发症,无1例死亡,心功能评估满意。结论:AMI早期(2 h内)室颤患者在复苏成功后迅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介绍非开胸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治疗22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ICD治疗适应证包括:17例心室颤动患者和5例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基础心脏病为:冠心病13例,扩张性心脏病7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2例。22例患者中20例成功地植入了非开胸ICD(91%),平均除颤阈值为16.7±4.6J。2例未成功患者因除颤阈值偏高而改用开胸植入ICD。平均住院时间为7.4±3.3天。并发症为:除颤器囊袋血肿1例,心室电极脱位需重新安放1例。在平均随访10.1±8个月中,6例患者接受了ICD治疗。其中4例患者发生心室颤动,由ICD成功地除颤;2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由ICD发放抗心动过速起搏终止。  相似文献   

9.
体外起搏、复律或(和)除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可弃式自动粘贴型塑料板电极实施体外起搏、复律或(和)除颤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对44例严重心动过缓以及心脏骤停者实施体外起搏、复律或(和)除颤。将可弃式自动粘贴型塑料板正极板紧贴在胸骨右缘2—3肋间,负极固定于心尖区。起搏时预设所需起搏频率,再将电流量由小逐渐增大。测定起搏阈值,起搏电流为起搏闽值的1.1倍。复律或除颤能量根据心律失常类型调定。使用期间严密观察心电监护。结果44例中,实际启用起搏、复律或(和)除颤功能22例(50%),其中7/14例(50%)清醒患者因不能耐受起搏而拒绝使用。起搏总成功率53.84%(7/13例),其中严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起搏成功率100%(7/7例),心电机械分离起搏成功率0(0/6例)。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复律和除颤成功率为100%(9/9例)。心房颤动复律成功率100%(3/3例)。结论可弃式自动粘贴型塑料板电极实施体外起搏、复律或(和)除颤的临床疗效较好,抢救成功率高,不失为治疗严重心动过缓以及预防和抢救心脏骤停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价值及维护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救心搏骤停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接受徒手心电复发、给氧等常规抢救方式治疗的患者纳为对照组,接受自动体外除颤仪治疗的患者纳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65.7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体外除颤仪在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抢救率,挽救患者的生命;为保障自动体外除颤仪能在抢救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应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保障其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1.
非开胸植入埋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非开胸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治疗22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ICD治疗适应证包括:17例心室颤动患者和5例顽固性心动过速患者,基础心脏病为:冠心病13例,扩张心脏病7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2例,22例患者20例成功地植入了非开胸ICD(91%),平均除颤阈值为16.7±4.6J。2例未成功患者因除颤阈值偏颃是改用开胸植入ICD,平均住院时间为7.4±3.3天,并发症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治疗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解放军252医院心内科住院的49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年龄(61.72±3.32)岁.分为两组:单纯艾司洛尔组为电复律或电除颤+艾司洛尔(26例);联合艾司洛尔组为电复律或电除颤+盐酸胺碘酮+艾司洛尔(23例).结果 联合电复律或电除颤治疗,单纯艾司洛尔组有效率96% (25/26),在胺碘酮无效的基础上或同时加用静脉艾司洛尔,有效率69.5% (16/23),单纯艾司洛尔组终止交感风暴的成功率显著高于胺碘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洛尔给药后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复发次数明显减少,相应除颤次数较常规组少;未发生不能维持的低血压状态和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结论 及时的电复律或电除颤和使用β受体阻断药艾司洛尔,可有效控制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  相似文献   

13.
经用标准的高能量经胸除颤无效的心室颤动是一种紧急情况,以往采用开胸心肺复苏进行体内除颤,但成功率不高。最近已研制了一些改良的紧急除颤装置。本文综述1986~1992年间加州大学旧金山分部在院内各种场合中对15例经过二次及以上高能量经胸电击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心室颤动患者,采用改良的抢救性除颤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盐酸艾司洛尔治疗心室电风暴的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绍兴市人民医院近5年来心室电风暴(VES)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均符合心室电风暴诊断标准,心室电风暴定义为24 h内自发≥2次的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间隔窦性心律,通常需要电转复和电除颤紧急治疗的临床综合征.所有患者均予以电击转复或除颤,患者均应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胺碘酮无效者加用盐酸艾司洛尔.结果 符合条件的患者共15例,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7例,扩张型心肌病3例,Brugada综合征1例,急性心肌炎1例,乌头碱中毒1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例.所有患者均予以电击转复或除颤,平均电击4.5次.15例患者中5例经应用胺碘酮等治疗,心室电风暴得以控制,胺碘酮有效率33.3%.10例应用胺碘酮无效的患者,静脉应用盐酸艾司洛尔尚有7例有效,盐酸艾司洛尔对于胺碘酮无效的患者仍有70%的有效率.3例应用上述所有治疗措施无效,当天死亡.共抢救成功12例(80%),死亡3例.存活的12例患者继续口服胺碘酮及美托洛尔维持治疗,其中3例患者植入植入型自动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所有患者随访半年,猝死1例,其余11例未再复发心室电风暴.结论 胺碘酮联合盐酸艾司洛尔控制心室电风暴疗效显著,盐酸艾司洛尔值得进一步的探讨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心脏性猝死的防治(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资料表明,75~80%的猝死为心脏性猝死,而83~88%的心脏性猝死系室颤或室速。因此,及时有效的电除颤是挽回心脏性猝死病人生命的最重要措施。统计表明,室速或室颤发生后30秒内实施除颤,近100%病人可以被挽救生命;在2分钟内实施电除颤,成功率为80%-90%;发病10分钟以上的电除颤,复苏成功率则低于10%。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病症.全球每年死于心力衰竭的患者约为30万人.虽然近年来,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有所降低,但心力衰竭30天死亡率并无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两大原因为心律失常和泵衰竭.前者比例约为30%~50%,但是常难以确定这类因素与血流动力学恶化患者终末期心律失常之间的区别.因此,临床上用不同方法将死亡原因分类.AIRE研究[1]中45%猝死患者在死亡前存在严重的心力衰竭;39%的猝死是由于心律失常.在MADIT-H研究[2]中,心源性死亡的72例患者中,31%的患者死亡发生在症状出现后1小时,36%超过1小时,33%没有目击者;在该研究的植入式心脏除颤仪组,除颤减少了l小时内发生的死亡和无目击的死亡,提示这些人群主要是终末期心律失常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房性和室性的心律失常均很常见,我们主要讨论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房颤动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院前急救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014年出现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200例,200例患者均进行院前抢救的措施。为200例患者进行了院前吸氧、静脉通路、硝酸甘油、镇定止痛的处理,没有出现血压下降的患者,给予静推胺碘酮300mg,如果无效在15分钟后再静推一次,剂量减半。出现室颤给予除颤。结果在进行院前抢救的200例患者中,有80例使用胺碘酮复苏成功,其余120例患者都接受了电除颤的处理,其中40例患者在2分钟内实施了除颤,全部一次性复苏成功,其余的80例患者没有在最佳的时间进行除颤治疗,71例复苏成功,9例死亡。结论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可以最大限度的维持患者的生命,为患者争取治疗时间,对患者病情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术中除颤阈值测试的现代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装置可靠性差,除颤失败率高,对快速的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事件唯一的治疗方法是电击;因此在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时常规进行除颤阈值测试。现代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性能较前明显改善,除颤性能提高,经静脉途径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平均除颤阈值是20~30J,低于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最大输出能量,且除颤阈值测试可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危险;因此许多临床心脏电生理学者开始质疑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术中除颤阈值测试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脏骤停的急救方法,分析疗效。方法选取以往10例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脏骤停的患者,回顾当时的急救治疗过程,通过对心电的检测情况、早期电击除颤情况、电击除颤时所用药物以及用药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分析,讨论急救治疗的有效方法,提高复苏成功概率。结果通过对10例患者进行急救,利用电击除颤的方法,观察心电变化情况,进行合理药物治疗,10例患者都得到了及时的抢救,复苏成功,血压得到控制,心跳频率恢复平稳状态,心律逐渐变为窦性。经过后期治疗有9例患者成功出院,有1例患者由于突发性心脏病去世。结论及时观察心电的变化情况,做到早发现,早进行急救,进而成功的救助患者生命,再加上急救之后的护理干预,确保每一个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医疗     
<正>可穿戴除颤监护仪面世ZOLL公司的产品——医院用可穿戴除颤监护仪(HWD)已经获得美国FDA认证,适用于室性心动过速或者心室颤动等心律失常的住院患者。HWD可以与植入性除颤设备很好地兼容,而且还可以通过便携式外接电极同时应用于多个患者。当设备探测到心律失常时,会发出警报,让患者手动消除心律失常,如果停止按钮未被按下,它会警示周围的人保持距离,然后开始自动除颤,反应时间不到1 min,这显然比使用人工除颤仪手动除颤快很多。研究显示,首次除颤成功率在98%,生存率则达到了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