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发病相关的高危因素,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将近5年出生的1324例早产儿中HMD的发病率按不同胎龄、出生体重、胎龄与出生体重的关系及HMD高危因素的关系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①HMD74例,患病率为5.59%;②宫内缺氧缺血是HMD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HMD的发病与胎龄、出生体重及缺氧缺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早产儿结局的相关围产因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16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结果:与早产有关的主要围产因素为胎膜早破、多次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体重<1500g的早产儿呼吸暂停、肺透明膜病、窒息、吸入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较体重≥1500g者明显升高,而肺炎、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两者则无明显差别;剖宫产早产儿的死亡率与顺产早产儿死亡率比较无明显差别;早产儿死亡12例,死亡率为5.56%,胎龄、出生体重及肺透明膜病的发生与死亡密切相关。结论:早产与诸多围产因素有关,防治肺透明膜病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早产儿暂时性低甲状腺血症(THP)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早产儿253例,应用电化学方法于生后5~7天检测静脉血促甲状腺激素(TSH)、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从而确定THP的发病率,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并对13种可能的相关因素中的每一危险因素运用单因素分析。结果:该研究共检测253例早产儿,THP 111例,检出率为43.87%。其中出生体重、胎龄、窒息、多胎、妊娠高血压病和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6个因素为THP的危险因素。结论:THP的发病与胎龄、出生体重及出生前后的缺氧相关。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9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危险因素按OR值排序,依次为胎龄小于32周、低出生体重儿、产程未开始行剖宫产、Apgar评分小于7分、母患糖尿病、胎膜早破、宫内窘迫、产前应用激素、缺血缺氧性脑病。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对于预防新生儿HMD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对于伴有围产期高危因素的早产儿要高度注意HMD的发生可能。宜慎重行择期剖宫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产的相关因素,分析早产儿的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早产的病例200例作为早产组,同期住院分娩的足月病例2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早产组孕妇、足月组孕妇以及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早产发生的主要原因、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胎龄对早产结局的影响以及早产儿出生体重对早产结局的影响。结果医源性早产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为子痫前期,其次为胎儿窘迫、胎盘因素、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和羊水过少、重度肝内胆汁淤积症。早产组的高龄、早产史、反复流产史、未正规产检、胎膜早破、产前出血、子痫前期和胎儿窘迫的比例均高于足月组(P0.05)。早产儿胎龄和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早产儿窒息、早产儿死亡和早产儿肺炎的发生率均有相关性(P0.05)。早产儿出生体重和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早产儿窒息、早产儿死亡和早产儿肺炎的发生率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医源性早产的主要原因有子痫前期、胎儿窘迫、胎盘因素、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和羊水过少、重度肝内胆汁淤积症。早产的危险因素有高龄、早产史、反复流产史、未正规产检、胎膜早破、产前出血、羊水过多以及胎儿窘迫。早产儿胎龄和出生体重与早产儿结局有相关性,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早产儿的结局越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发病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7年1月-2012年10月在八一儿童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确诊为RDS的893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胎龄分为足月儿组(148例)和早产儿组(745例),将两组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窒息、胎盘异常、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胎粪吸入综合征、孕母糖尿病、孕母高血压指各标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男性、剖官产、宫内感染、宫内窘迫是足月儿RDS发生的高危因素,早产、胎膜早破、孕母高血压、出生窒息是早产儿RDS发病的高危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胎龄、分娩方式、出生体重、胎膜早破、出生窒息、孕母糖尿病、孕母高血压、宫内感染为RDS发病危险因素(P<0.05),各因素在RDS发生中作用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剖宫产>孕母高血压>宫内感染>出生体重>孕母糖尿病>出生窒息(OR值分别为71.136、66.117、65.824、38.565、4.935、1.940)。结论 RDS的发生是多因素的,早产、剖宫产、宫内感染、窒息缺氧、孕母高血压、孕母糖尿病等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发病及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发病提供预防措施。方法:选择67例HMD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期住院的1194例早产儿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与HMD发病及预后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围生期窒息、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小胎龄、低体重为早产儿HMD发生的高危因素,而胎膜早破及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对HMD有预防作用。而胎龄越小、体重越低HMD预后越差,早期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明显提高HMD存活率。结论:对孕母特别是高危妊娠孕母重视产前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正确处理,减少早产,积极消除HMD高危因素,积极治疗,降低HMD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毛胜妹 《现代保健》2013,(19):100-101
目的:探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病、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136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住院期间发生NEC相关情况。结果:2136例早产儿,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74例,发生率达3.46%,NEC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胎龄小、低出生体重、窒息、肺透明膜病、呼吸暂停、呼吸衰竭、肺出血、败血症、低血压、凝血异常、胎膜早破、硬肿症。结论:NEC在早产儿,尤其极低出生体重儿比较易发生,其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应避免或及时治疗引起NEC的因素,及早发现治疗,力求及早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不同胎龄早产儿颅内出血相关因素的异同及颅内出血者的预后,指导颅内出血的防治。方法按胎龄将376例早产儿分为小胎龄早产儿及大胎龄早产儿两组,生后3~6天常规头颅彩超检查,记录可能的相关因素并进行统计分析,对有颅内出血且存活者随访至6个月龄。结果两组早产儿颅内出血相关指标比较:胎龄、出生体重、母亲围生期疾病、分娩方式、围产期缺氧、机械通气、血小板计数低,产前使用地塞米松,生后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在两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出生体重低、血小板计数低、机械通气、胎龄小、母亲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围产期缺氧、异常分娩是小胎龄早产儿组的危险因素,产前使用地塞米松与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是其保护因素;大胎龄早产儿组的危险因素是机械通气、血小板计数低与异常分娩。后遗症发生率:小胎龄早产儿组42.9%,大胎龄早产儿组25%。结论不同胎龄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相关因素是不同的,在早产儿管理中,尽可能去除危险因素、提供保护因素可能会降低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早产儿颅内出血有较高的后遗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早产儿病房住院,且胎龄在34周以内,并生存28天以上的311例早产儿资料.以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与否分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组与非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组,并对多种高危因素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为11.3%(35/311).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组与非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组比较,患儿的出生胎龄、体重及并发动脉导管未闭、肺出血、气胸、痰培养阳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透明膜病、呼吸机治疗、败血症、肺动脉高压、出生时窒息、其母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而性别、低血糖、产前应用激素、胎膜早破(>18小时)等因素则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的出生体重、呼吸机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败血症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应尽可能地避免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出生,减少感染,合理应用机械通气以减少肺部并发症是预防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与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相关的发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 分析与早产儿肺透明膜病 (以下简称HMD)发病相关的诸因素 ,探讨预防的措施。 [方法 ] 对早产儿HMD患者 5 9例 ,就其出生体重、胎龄、分娩方式、阿氏评分和产前激素治疗等情况与HMD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 HMD的发病主要在胎龄 <32周、出生体重 <16 0 0克的早产儿 ;与分娩方式无明显相关 ;孕期有促胎肺成熟治疗者其存活率明显高于未进行激素治疗者 ;2 / 3的HMD患儿生后即有呼吸启动困难或窒息。 [结论 ] 加强孕期管理 ,预防早产是关键 ;对于难免早产者应积极进行促胎肺成熟治疗 ,争取保胎至孕周 >32周或出生体重超越 16 0 0克 ;分娩方式视母婴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早产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探讨早产主要高危因素及其并发症,为预防早产发生和改善其临床结局提供资料。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102例早产儿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分娩的117例足月儿为对照组,采集病历资料并问卷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高危因素。采用χ2检验,比较早产组与足月组高危因素发生率、并发症率以及早产组内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并发症率间的差异。结果多胎妊娠、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妊娠期糖尿病、先兆流产史、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为早产高危因素。以发生率排序,胎膜早破与妊娠期糖尿病均居首位,均占早产儿的31.4%,其次为妊娠期高血压与多胎妊娠,分别占23.5%、22.5%。早产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贫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症(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感染患病率均高于足月儿(P值均0.01)。胎龄为30~34+6周组早产儿贫血、NRDS患病率均高于胎龄为35~36+6周组(P0.05)。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贫血、NRDS、感染患病率均高于出生体重≥2 500g者(P0.05)。结论早产主要高危因素为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与多胎妊娠。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足月儿,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并发症率越高。而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更易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及相关预防干预措施,为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加强妊娠期干预指导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2017年于青岛市立医院分娩的10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50例为观察组,未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50例为对照组。针对患儿母亲情况、合并症、胎龄、娩出后身体及治疗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观察组中胎龄30周、宫内感染、呼吸暂停、机械通气时间6 d、持续正压通气时间12 d、娩出1 min的Apgar评分≤5分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胎龄30周、宫内感染、呼吸暂停、机械通气时间6 d、持续正压通气时间12 d、娩出1 min的Apgar评分≤5分等均是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结论应依据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需加强妊娠期干预指导,同时尽可能减少通气治疗时间,从而真正有效预防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剂用于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28例胎龄≤35周的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出生后立即给予PS预防治疗,选取同期确诊为RDS的36例早产患儿为对照组,应用呼吸机与PS,对比两组患儿的RDS发生率与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出现2例(7.1%)RDS,该院同期收治的胎龄≤35周的早产儿的RDS发生率为38.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RDS死亡率为8.3%,明显低于同期收治早产患儿RDS的死亡率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用于预防早产儿RDS时可以明显降低其发生率,效果显著,用于治疗早产儿RDS时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病和存活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的诊治体会,降低早产儿的发生率,减少致死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32例早产低体重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发病原因为羊膜早破,多胎妊娠,妊高征。主要并发症为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RDS,肺炎,应激性溃疡,肺出血,颅内出血,败血症。本组存活率94.83%,死亡率5.17%,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并发症发生率越高,死亡率越高。结论:产儿科合作预防早产,早期识别、及时正确处理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严重并发症,降低其死亡率。重视早产儿的早期干预,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临汾市人民医院NICU收治的45例RDS新生儿,以胎龄为依据进行分组,可分为早期早产儿(胎龄34周)、晚期早产儿(胎龄34~36周)、足月儿(胎龄≥37周)3组,每组各有17例、15例、13例。对3组患儿的基本情况、围生期高危因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组患儿的出生体重、入院时间、住院天数、产前激素应用频率随胎龄增长呈规律性变化(P0.05);早期早产儿多胎妊娠、不明原因早产、胎盘异常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晚期早产儿,足月儿最低;足月儿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早期早产儿和晚期早产儿(P0.05),而胎膜早破、母亲妊娠高血压发生率低于这两组(P0.05),出生窒息发生率低于早期早产儿(P0.05);早期早产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应用率最高、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时间及吸氧时间最长,与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早产儿以白肺、支气管充气、肺部感染、颅内出血发生率较高,足月儿以气胸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愈率分别为66.67%、93.33%、92.31%,早期早产儿治愈率明显低于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P0.05)。结论在围产期高危因素、产前预防、治疗、并发症及预后等方面,不同胎龄RDS患儿存在明显不同,选择性剖宫产严重影响足月儿RDS的发病,因此胎龄因素的考虑对RDS的诊断、治疗十分关键,且剖宫产指征的严格掌握有利于RDS的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损伤患儿的围产期危险因素。方法将2016年1月1日-12月30日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纳入研究队列,记录患儿的基本临床资料,在校正胎龄36~42周或出院前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分析早产儿脑损伤的围产期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并完成随访共232例;其中男148例,女84例;平均胎龄为(31. 02±2. 96)周;平均出生体重(1710. 09±545. 23) g;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12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92例;发生脑损伤32例(13. 7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需要治疗的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败血症、肠外营养 14天均与早产儿脑损伤相关(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分钟Apgar评分、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早产儿脑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影响早产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主要为缺氧及感染,加强产前保健、预防早产及积极预防早产儿感染及缺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5月~2009年7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胎龄<37周的早产儿应用RetcamⅡ进行眼底照相检查,根据1984年国际ROP会议制定的分类标准进行诊断和分析。结果:515例早产儿中患不同程度ROP者87例,ROP发生率16.89%;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ROP发生率越高。对可能影响ROP发生率的9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贫血、低血糖血症、吸氧、肺炎、输血与ROP发生率密切相关,性别、新生儿酸中毒与ROP发生率无相关性;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与ROP发生率最相关,是ROP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具有新生儿贫血、低血糖血症、肺炎、吸氧史及输血史的早产儿ROP发生率越高,其中低出生体重是ROP的最高危因素,对具有以上危险因素的早产儿应早进行眼底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预防ROP致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特点及预后转归情况。方法:选择86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胎龄将患儿分为早产组(胎龄<37周,54例)和足月组(胎龄≥37周,32例);依据体重将患儿分为低体重儿组(体重<2 500 g,56例)和非低体重儿组(体重>2 500 g,30例),回顾分析不同组患儿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86例患儿,其中早产儿54例,占62.8%;低体重儿56例,占65.1%。低体重儿组BellⅠ期构成比显著低于非低体重组(P<0.05)。早产儿组BellⅢ期构成比显著高于足月组(P<0.05);低体重儿组BellⅢ期构成比显著高于非低体重组(P<0.05)。主要临床表现排序依次为:腹胀者48例(55.8%)、便血者36例(41.9%)、呕吐者32例(37.2%)。原发疾病及并发症情况:肺透明膜病38例,肺炎35例,窒息45例,病理性黄疸56例,酸碱失衡53例,颅内出血20例,肠穿孔、腹膜炎23例。早产儿和低体重儿治愈率显著低于足月儿和非低体重儿(P<0.05),而死亡率显著高于足月儿和非低体重儿(P<0.05)。结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特点:1早产儿、低体重儿易发生;2早产儿、低体重儿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3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便血及呕吐等。胎龄是影响NEC预后的重要因素,产、儿科加强合作尽可能地减少早产;对于不可避免的早产,力求早发现以获取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胎龄及出生体重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无锡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分娩的217例早产儿资料。结果: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3.8%和2.3%。早产儿并发症和死亡主要发生于胎龄<32周或出生体重<1 500 g的极低体重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窒息、呼吸窘迫综合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随胎龄或出生体重增加均呈下降趋势。结论:出生前加强孕期保健,尽可能延长胎龄,促进肺成熟;出生后防止早产儿窒息和加强低出生体重儿监护,将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