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发热患者的骨髓象检查附307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307例发热患者的骨髓象结合临床进行了分析。诊断为血液系统疾病者190例(61.9%),其中各种白血病152例,再障等其他血液系统疾病38例。各种感染性疾病85例(27.7%),其中有特异性骨髓象改变者25例,分别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噬血细胞综合征和疟疾,另外60例为非特异性感染性骨髓象。同髓无特殊变化者32例(10.4%)。结果提示骨髓检查是发热患者查找病因的重要方法之一,诊断未 相似文献
2.
骨髓检查在诊断不明原因长期发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骨髓检查在不明原因长期发热(VUO)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106例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患者的骨髓象进行分析。结果在106例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患者中29例骨髓象有特异性改变,占27.4%。感染性疾病54例(50.9%)其骨髓象多表现为粒系比例上升,粒细胞胞浆内出现中毒颗粒或空泡,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升高,其中有17例有骨髓特异性改变。结缔组织病20例(18.9%),其骨髓象多无特异性改变或为溶血性贫血骨髓象表现。肿瘤性疾病14例(13.2%),其中12例骨髓象可发现白血病或肿瘤细胞。在10例(9.4%)其它疾病和8例(7.5%)仍未诊断明确的疾病中无特异性表现。结论骨髓形态学改变在长期发热患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患者应及时做骨髓检查。 相似文献
3.
4.
骨髓细胞学检查在贫血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骨髓细胞学检查在贫血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18例贫血待查行骨髓细胞学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8例贫血待查患者经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有242例(76.1%)被确定为13种疾病的诊断.结论:骨髓细胞学检查在明确贫血原因、确定贫血性疾病类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血细胞形态学在发热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6名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观察两组的血细胞形态异常率、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并比较不同发热程度患者的血细胞形态学检... 相似文献
6.
贫血是一种症状,可伴随在许多疾病中,诊断并不难,重要的是了解其原因,作为治疗的依据。贫血原因待查是基层医院骨髓室的重要工作任务,现将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67例重度贫血的骨髓象作如下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67例重度贫血患者中男30例,女37例。年龄23~70岁,平均47.2岁。其中住院56例,门诊11例。二、方法用雅培1600型血球计数仪对上述病例作治疗前血象检查,取其血液三系(Hb、Wbc、PLT)指标。初诊骨髓片作瑞氏、姬氏复合染色,低培镜下选择满意的骨髓片膜段,观察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根… 相似文献
7.
8.
64例骨髓转移癌骨髓象诊断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通过骨髓象检查诊断骨髓转移癌的价值,以及骨髓转移癌骨髓象变化的特点。方法常规髂前或髂后上棘抽取骨髓液涂片,同时制备血涂片,行瑞一姬复合染色后显微镜检查,找到转移癌(瘤)细胞,即诊断为骨髓转移癌(瘤)。结果64例患者均由骨髓涂片骨髓象检查发现癌(瘤)细胞而确诊。其中1次检查即明确诊断者52例(81.2%),2次检查明确诊断者11例(17.2%),3次检查明确诊断者1例(1.6%)。癌(瘤)细胞主要出现在涂片的尾部及边缘,有17例(26.6%)涂片所见主要为癌(瘤)细胞。根据涂片中出现的癌(瘤)细胞的形态、排列方式,结合临床表现,骨髓象检查诊断为癌细胞骨髓转移(未分类)32例(50.0%),腺癌骨髓转移29例(45.3%),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3例(4.7%)。结论诊断恶性肿瘤骨髓转移,骨髓象检查阳性率高,简便易行,只要涂片中找到癌(瘤)细胞,即可直接获得骨髓转移癌的病理诊断。但当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癌细胞单个散在或癌细胞团不典型时,诊断及判断细胞来源需慎重。 相似文献
9.
124例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骨髓象及骨髓活组织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病人的骨髓象及骨髓活组织检查结果。方法 对 12 4例确诊为MDS病人的骨髓象、临床表现、血液学检查结果及部分病人骨髓活组织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 4例病人均表现为贫血 ,部分还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象表现三系或二系或一系病态造血 ,骨髓活组织检查可见幼稚前期细胞异常定位(ALIP)。结论 诊断MDS的关键是病态造血 ,根据骨髓象特点排除其他相似疾病易诊断MDS ,同步进行骨髓活组织检查 ,能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过骨髓象检查诊断骨髓转移癌的价值,以及骨髓转移癌骨髓象变化的特点。方法常规髂前或髂后上棘抽取骨髓液涂片,同时制备血涂片,行瑞-姬复合染色后显微镜检查,找到转移癌(瘤)细胞,即诊断为骨髓转移癌(瘤)。结果64例患者均由骨髓涂片骨髓象检查发现癌(瘤)细胞而确诊。其中1次检查即明确诊断者52例(81.2%),2次检查明确诊断者11例(17.2%),3次检查明确诊断者1例(1.6%)。癌(瘤)细胞主要出现在涂片的尾部及边缘,有17例(26.6%)涂片所见主要为癌(瘤)细胞。根据涂片中出现的癌(瘤)细胞的形态、排列方式,结合临床表现,骨髓象检查诊断为癌细胞骨髓转移(未分类)32例(50.0%),腺癌骨髓转移29例(45.3%),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3例(4.7%)。结论诊断恶性肿瘤骨髓转移,骨髓象检查阳性率高,简便易行,只要涂片中找到癌(瘤)细胞,即可直接获得骨髓转移癌的病理诊断。但当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癌细胞单个散在或癌细胞团不典型时,诊断及判断细胞来源需慎重。 相似文献
1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病态造血探讨──75例血象、骨髓象分析张建富,李嘉陵(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实验室,南京210029)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粒系、红系,巨核系均可发生病态造血,且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 相似文献
12.
诱导化疗期定时骨髓象检查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诱导化疗期骨髓象检查结果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96例原发、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于诱导化疗第1疗程期间定时作骨髓穿刺检查。结果:化疗第7天骨髓中幼稚细胞≤0.10的患者1个疗程完全缓解(CR)率明显高于幼稚细胞>0.10的患者(分别为64.6%和40%,P<0.05)。对幼稚细胞>0.10的患者适当延长化疗时间可提高1个疗程CR率(50%∶25%,但与不延长化疗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停化疗后WBC降至最低时骨髓中幼稚细胞比例和预后更具显著相关性,幼稚细胞≤0.10的患者1个疗程CR率明显高于幼稚细胞>0.10的病例(66.0%∶25.8%,P<0.005),而难治病例发生率显著减少(7.5%∶45.2%,P<0.005)。结论:诱导化疗期定时骨髓象检查有助于估计预后、指导治疗和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14.
15.
<正> 为了解长期反复献血后骨髓象的变化,我们于1989年12月~1990年11月抽查了107例献血者的骨髓,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1.随机抽查107例献血者,年龄在20~44岁,男55人,女52人;献血1年以上;每次献 相似文献
16.
对高热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即可辅助诊断多种疾病。现对 2 1例高热病人骨髓象中经常见到的几种特殊形态检查的临床意义探讨如下。我院从 1 994年 1 0月至 2 0 0 0年 1 0月 ,对不明原因高热病人 2 1例作了对照观察 ,研究分析病灶 ,其中 1 0 - 39岁 1 4人 ,40 - 71岁 7人 ,平均年龄为37岁 ,其中男 1 0人 ,女 1 1人。 2 1例病人临床上均有不明原因高热 ,持续不断 ,不稳定 ,血常规检查均无明显变化。从附表中看出 ,两组相比具有明显区别。如戒指样组织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出现 ,可以提示伤寒菌感染 ,细胞在疾病初期就出现可以帮助及早诊断 ,而且… 相似文献
17.
海蓝组织细胞增多症由silverstin于1970年首先命名,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二种,原发性的发病率低,各年龄组均可发病,机理还不完全明了,继发性的可在30多种疾病中见到[1],骨髓涂片分类时仔细观察是检知本症的关键。现将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观察的一些病例作一回顾性的分析比较,以供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们在19例不同疾病患者的骨髓涂片上见到海蓝组织细胞数量4~414只不等。其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8~65岁,以上病例均通过细胞化学染色证实。 1.2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14例,出血10例,脾肿大15例,肝肿大13例,浅表淋巴结… 相似文献
1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因干细胞受损而引起以贫血为主或伴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骨髓呈病态造血,骨髓一系或多系增生异常,伴外周血细胞减少。临床多见演变为急性白血病。细胞形态学检查是其诊断和分型的重要依据。现就我室1990年1月~1997... 相似文献
19.
1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多种原因所致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功能异常引起(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的一个综合病症。再障可分先天性,获得性两大类,先天性罕见。获得性再障性贫血又分原发性,继发性两型。按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分急,慢性两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