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元庄  马滚韶  张敏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1):1861-1862
目的 探讨应用小腿内侧皮瓣移植修复足部皮肤缺损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应用小腿内侧皮瓣移植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共20例,其中带蒂皮瓣17例,游离皮瓣3例,皮瓣面积最大20 cm×9 cm,最小7 cm×5 cm.结果 除2例皮瓣远端少许坏死外,余皮瓣均存活,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得以覆盖,16例经3~24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小腿内侧皮瓣血液供应丰富,血管蒂长,可用于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其手术操作简单,治疗效果确切,虽然牺牲了胫后动脉,但仍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足内侧皮瓣、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前足、足跟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6月至2008年8月采用足内侧皮瓣、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前足、足跟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临床应用28例,皮瓣面积为12cm×7cm-5cm×3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供区愈合良好。结论足内侧皮瓣、足底内侧皮瓣血运可靠,手术切取简便安全,是修复前足、足跟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赵春涛  曹东升  谢娟  李红红 《安徽医药》2015,19(11):2144-2146
目的 对12例足踝部复杂创面患者,应用小腿筋膜逆行延迟皮瓣予以修复.方法 选取最大皮瓣面积约为20 cm×8cn,最小皮瓣面积约为为10 cm×3 cm,皮瓣最大长宽比例达到5∶1,延迟术后第3天行夹闭上蒂训练,夹蒂后对上蒂区域做皮瓣血氧饱和度监测,根据血氧饱和度检测结果,7~10d断上蒂逆行转移修复.结果 除1例皮瓣远端表皮坏死,其余11例皮瓣均全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无明显手术并发症.随访6 ~18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皮瓣成活良好,患者行走功能基本恢复,外观满意.结论 小腿筋膜皮瓣经延迟处理后具有取材简便,创伤较小,皮瓣成活率高,皮瓣质地优良等优点,是修复足踝部难治性创面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利用皮瓣修复瘢痕癌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8例均为鳞状上皮癌,按TNM[2]法分类:Ⅰ期A3例,B2例;Ⅱ期A2例,B1例。创面最大4cm~12cm×4cm~20cm,应用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皮瓣面积:6cm~14cm×6cm~24cm。多点冰冻病理活检指导瘢痕癌切除手术。结果所有皮瓣全部成活,经过半年至5年随访,皮瓣血运良好,无瘢痕癌复发,1例3年后创面边缘复发,截肢治疗。结论①提倡正确处理烧伤早期预防创面瘢痕癌。②彻底的瘢痕癌切除,创面皮瓣修复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腿下端、足跟及足背、足底创面的修复办法。方法:应用蒂在远端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创面,其中,创伤14例,慢性溃疡4例,瘢痕2例,皮瓣面积最大16cm×12cm,最小6cm×6cm。结果:20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清创、游离植皮后愈合,所有软组织缺损均得到修复、覆盖,随访3个月~3年,平均1.5年,皮瓣愈合良好,外观满意。结论:该皮瓣血运可靠,设计及手术操作简便,不损伤小腿的主要血管,可满意修复足跟、足背、内外踝及小腿下1/3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6.
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玲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8):1529-1530
我院应用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33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04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收治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8~70岁,均外伤引起。组织缺损部位:以小腿前外侧较多共20例,小腿前内侧6例,足踝部7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最大10cm×18cm,最小3cm×4cm。应用邻近带筋膜蒂皮瓣、肌皮瓣修复24例,带血管蒂岛状皮瓣2例,背阔肌皮瓣5例。  相似文献   

7.
唐宗联  陈从云 《云南医药》1999,20(6):449-449
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多因严重创伤或者烧伤所致,治疗难度大,修复较困难。自1990年以来,我科应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深度烧伤致足跟软组织缺损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21~58岁,平均28岁。1例因昏倒后火焰热力烧伤。其余4例均为高压电烧伤,高压电电压为1~35万伏特。伤后手术时间为4~20天,平均9天,其中右足3例,左足2例。5例足跟均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皮瓣面积6cm×5cm~8cm×6cm,皮瓣全部成活,功能良好。手术方法 手术在用止血带下进行,以足底内侧动脉走行为轴心设计皮瓣,根据需要用美蓝…  相似文献   

8.
李军  万海武  余建明 《江西医药》2008,43(11):1143-1144
目的了解应用改良外踝上动脉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上述方法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共28例。结果27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远端皮肤1~2cm皮肤坏死,皮瓣最大面积16×9cm,最小6×4cm,随访6m~2y年,效果满意。结论应用此种皮瓣手术简便,不损伤小腿主要血管,是修复足踝、足背部软组织缺损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0例,缺损面积2.0cm×3.5cm~8.0cm×16.5cm,皮瓣切取面积2.5cm×4.0cm~8.5cm×18.0cm。结果30例术后均得到随访,26例皮瓣完全存活;皮瓣边缘坏死3例,皮瓣部分坏死1例;发生创面感染6例。结论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具有操作简单、不牺牲肢体主要血管、对供区损伤小、外形美观等优点,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0.
1995年以来应用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踝跟部组织缺损8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7例,女1例,年龄19岁~47岁,左侧6例,右侧2例,车祸辗压伤7例,烧伤1例,急诊入院3例,感染创面5例,皮肤组织缺损最大面积为12 cm×8 cm,最小为6 cm×5 cm,均有不同程度骨质外露,其中5例伴有肌腱外露,2例伴有踝部骨折,5例有部分肉芽组织生长,创面渗出均较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下肢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22例下肢膝关节以下深度烧伤创面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年龄10 ~ 58岁,平均34岁.火焰烧伤6例,电烧伤10例,化学烧伤4例,热水烫伤2例,均为膝关节至足背近端皮肤深度损伤.均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包括顺行皮瓣和逆行皮瓣,皮瓣大小为5 cm ×4 cm~13 cm× 10 cm.周围无瘢痕,供区宽度小于5 cm可直接缝合,否则供区植皮.结果 22例皮瓣完全成活,18例获随访3个月至2年,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供区除感觉欠佳外无其他功能障碍.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具有解剖恒定,血运可靠,不牺牲主要血管的特点,手术简便,容易掌握,是修复膝关节至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比较带蒂皮瓣修复小腿皮肤缺损的四种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6-07~2003-12,笔者所在医院对52例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患者,应用腓肠神经筋膜蒂皮瓣、隐神经筋膜蒂皮瓣、腓肠肌内侧头(或外侧头)皮瓣、小腿内侧皮瓣等4种手术方法移植修复。结果52例皮瓣全部成活,5例少部分坏死,经换药或少量植皮后,创面全部愈合。术后随访3~24个月,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皮神经筋膜蒂皮瓣手术方法简便,皮瓣血供良好,适合应用在创面基底条件较好,面积较小的皮肤缺损。腓肠肌内侧(或外侧)头皮瓣手术方法简便,皮瓣血供丰富,适合应用在创面条件差、组织缺损多的创面,但外形臃肿,影响美观。小腿内侧皮瓣,手术操作较复杂,破坏一条主要血管,但皮瓣血供丰富,可切取面积较大。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及局部皮肤软组织的条件,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应用适合的带蒂皮瓣转移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腹股沟皮瓣修复腕部深度电烧伤创面 ,以利手功能恢复。方法 对 11例患者采用腹股沟皮瓣延迟修复腕部深度烧伤创面 ,皮瓣最大面积 10 cm× 2 0 cm,最小面积 6 cm× 15 cm。结果  11例 11个皮瓣全获成功 ,伤口 期愈合。结论 深度电烧伤创面延迟修复对皮瓣顺利成活及伤口获得良好愈合很有必要 ,腹股沟皮瓣是修复腕部电烧伤的理想皮瓣之一。  相似文献   

14.
自1981年Ponten首先介绍筋膜皮瓣的应用以来,各种筋膜皮瓣在临床上得以大量推广。1986年后,我科在解剖观察的基础上,设计出小腿内侧逆行筋膜皮瓣并用以修复3例小腿及足软组织缺损,获满意效果,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32岁。右小腿胫前下段外伤后创面感染3月不愈,其溃疡面积为9×4cm~2。我们用面积为12×5cm~2、蒂宽5cm的同侧小腿内侧逆行筋膜皮瓣修复胫前溃疡创面。术后皮瓣血运好,11天拆线,创面一期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例足踝创面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切取面积5.0 cm×6.0 cm~20.0 cm×15.0 cm.结果:术后6例皮瓣有5例全部成活,1例完全坏死,后行游离植皮愈合.随访3~15个月,所有患者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外形满意,踝关节活动正常,供区植皮全部成活.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是修复足踝创面的一种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电烧伤创面的修复特点.方法分析近年收治的16例电烧伤,对创面修复方法进行探讨.结果3例经短期治疗后出院,余13例治愈出院,其中手术治疗8例,早期手术修复创面及筋膜皮瓣应用为主要治疗方法.结论手术时机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可早期手术,某些情况下则应延期或分期手术修复创面.筋膜皮瓣在修复电烧伤创面具有安全、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在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骨、肌腱外露创面的部位及周围皮肤损伤程度,分别选择适当的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缺损39例。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19例;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6例;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4例。皮瓣面积5 cm×4 cm~15 cm×9 cm,旋转度90°~180°。结果29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满意。皮瓣远端1/4坏死4例,经换药二期植皮或局部皮瓣转移后愈合。皮瓣有水泡或边缘坏死6例。结论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设计灵活,血供可靠,旋转弧度大,不牺牲主干血管,能满意地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踝部、小腿、足背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26例,皮瓣切取面积5cm×7cm~10cm×14cm。结果术后26例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部分出现回流障碍经拆线、切口引流,皮瓣血运改善。术后18例经3个月至2年随访,皮瓣外观、血运、质地弹性佳,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皮肤感觉有一定的恢复,两点辨别觉为11~15mm。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适应证明确,操作简便,无需牺牲小腿主要动脉,不需要吻合血管,且皮瓣成活率高,供区易于封闭,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儿童足跟部开放性损伤的效果。方法本组12例患儿均一期清创,足跟部缺损面积2 cm ×3 cm~3 cm ×5 cm ,VSD覆盖创面;二期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跟部缺损创面。结果所有皮瓣术后愈合良好,伤口按时期拆线。12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6月,平均9.6月,按Amer-lindholm评定法,优8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91.6%。结论儿童足跟部开放性损伤软组织缺损面积较小时采用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创面,减少切取皮瓣时带来的损伤,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足底恶性黑色素瘤切除与修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福东  李长江  张勇  宋彩红 《河北医药》2008,30(10):1475-1476
目的 探讨足底恶性黑色素瘤的手术切除与修复重建.方法 我科1999年7月至2008年2月收治足底恶性黑色素瘤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足跟部9例,跖弓部2例,前足掌部4例,趾趾腹区1例.行手术切除,带血管神经蒂足底内侧岛状皮辨(跖弓部用全层皮片)修复术后软组织缺损区.结果 成活良好16例.其中1例顺行皮瓣术后第3天边缘约1cm×0.5 cm出现静脉危象.经用尖刀片划孔促进回流5 d恢复;1例逆行皮瓣术后第4天边缘约2.5 cm×0.5咖坏死,经换药后痂下愈合.随访6个月~5年.16例均健在,未见复发,皮瓣感觉、色泽、痛觉、耐磨性、负重功能良好.结论 足底恶性黑色素瘤应行广泛切除术,对于足跟区和前足恶性黑色素瘤,术后用足底内侧岛状皮瓣修复,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